大秦帝国风云 第104章 廉颇逃魏(3)之...

作者 : 横笛落梅

楚国青年刘季从此投到魏国龙阳君门下,他同韩国人张波(韩信之兄长)、楚国阳城人(今日河南省大名鼎鼎的驻马店市)陈涉、被齐国吞并的小国----陈国宛丘(即今天的淮阳县)的武臣一样,都参加了地下抗秦组织“凤之喙”,并融合进先秦时代诸国联手组建的大型“黑社会”组织“天地会”,开始了血雨腥风的刺客生涯,成为大秦国长史李斯治下枢密府倾力征剿的对象。刘季与龙阳君的侍从燕儿这一对儿青年男女的爱情之火,也如干柴烈焰、熊熊燃烧、如胶似漆起来。这些暂且不表,日后书中再详。

且说信陵君的门客张耳、陈馀兄弟眼见到,就连刘季这么个青年氓流都“天天向上”,他们颇受触动、自感羞愧汗颜,两个人合计着,“既然魏无忌大人已经是消极避世之人,若继续这样浑浑噩噩混下去,我等的前途也就暗淡无光了,不如趁着年轻、精力旺盛,改换门庭,顺应世事潮流去干一番事业,也去谋求个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他们决定:一起瞒着信陵君魏无忌,主动向魏王毛遂自荐-----去说服赵将廉颇,让他归还魏郡内黄的首府繁阳城,甚至想着将已无退路的廉颇,拉到魏国大梁来替魏安氂王服务。

就这样,张耳、陈馀被魏王以“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委任为魏国使节,被派往繁阳会见廉颇。临行前,张耳乞求魏王,“陛下,那繁阳战乱多时,民不聊生,百姓饥苦。臣张耳恳请大王,让我们顺便捎带一些粮食、药草过去,救济、拯救饥民、难民吧。”魏王应允,张耳一行用船舶载运了大批粮草、药品北渡河水、径奔繁阳城而去。

--------

当张耳、陈馀抵达被赵将廉颇占据的繁阳城的时候,繁阳城外还有乐乘的军队在城池外围讨敌骂阵,幸好廉颇沿用此前魏**队的办法,在城外设置了几处坚固的营垒、城上城下配合守城,城南的河水(黄河)渡口未曾失守,张耳和陈馀率领的第二波魏国使团方才顺利入城。

沿途,张耳目睹繁阳城外村舍毁弃、田地抛荒、遍布新坟。民生之痛,令人目不忍视。“繁阳的父老乡亲们好苦!”

围绕繁阳城积年战火,外黄郡县的人民为避免战祸波及也四处逃散,城内更是工商凋敝、商旅踪迹、民众缺衣少食,其状甚惨。那廉颇为驱使百姓协助守城,又把四处乡村里残留的百姓赶入城中,人吃马喂,粮食问题就更加突出。廉颇所部军纪不佳,肆意抢夺百姓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搞的是怨声载道。

廉颇守城有两个绝活,也是昔日他能够指挥赵国邯郸军民抗击秦军围困的经验总结。一个是“军民一家”-----驱使百姓上城充当砲灰。另一个是“拆”,不是拆迁,只拆不迁。拆房的目的是搜集巨木大石,将它们堆积在城上当滚木礌石,要求守城之时要做到“抛之不尽、用之不绝。”如今,大战在即,信平君廉颇这个经验又从邯郸移植到了繁阳。

拆了官府还好说,强行拆了当地富商连同老百姓的房子,也没有个补偿,让人家去哪里安身?遇到抵死反抗的,赵国官兵就出动镇压。最后,繁阳城内一片废墟,许多城中之民都只能挤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好一个“惨”字了得!

这日,廉颇的手下又打死一个阻拦拆房扒屋的乡老,民众敢怒不敢言,聚拢在一起商议要抬尸游行,以示抗议。

“廉颇做的太过分了,简直是一群土匪!叵耐是个死。不是被杀,就会像邯郸之民那样饿死、困死。索性咱们就跟他拼了,好歹能有一些人逃离虎口、侥幸得生。”

“老百姓哪里干的过那些赵国的凶徒?----秦军不是快到了嘛,到时候咱们暴动,引秦军入城。”

“你这是什么话?繁阳城是魏国的,它既不是赵国的城邑,更不属于秦国。无论如何,不能走了熊罴,来了虎狼。眼下也只有先守住城池,再设法驱逐廉颇了。”

“得啦,-----秦军来犯,廉颇守城,大家都得饿死。繁阳最后归谁,恐怕咱们的眼睛是看不到啰!”

众人推举一名乡绅、名叫牟超的,牵头起草了声讨赵军暴行的简牍,并出面领着大家到繁阳官署跟前的广场上抬尸游行,以此抗议赵**队胡乱拆房、滥杀民众的暴行。人群浩浩荡荡去往广场,递交民众的请愿书。先秦时代中央有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基层有县丞,没有信访局。有信访局的朝代必是法律不彰、官员们狼狈为奸、操纵亵渎法律,逼得老百姓走投无路才去上访告状。

如今繁阳被赵**事管制了,要抗议只能直接去找廉颇理论。繁阳百姓乱纷纷汇聚在廉颇驻地门前呐喊,“廉颇,你出来!--------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要找你说话!”

廉颇避而不见,百姓群情激奋,赵**队也步步逼近,眼看一场流血冲突就要爆发了。

但说廉颇接到属下报告,说魏国方面又派使团来了,还有大批粮食、药品的接济,不禁喜出望外——真是想啥有啥,天赐良机呀!

廉颇立即下令:“先把广场上的军队撤走!——告诉那些闹事的民众,若有什么诉求,等迎接魏国使团入城后再来协商!——让他们先散去。”

聚集抗议的老百姓不肯走,加上听说母国——魏国使团来了,就像有了主心骨儿,更加起劲地鼓噪起来。

张耳看到城中满目疮痍、废墟连绵,昔日繁华的城邑被赵国人破坏的惨不忍睹,一大群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孩童和垂垂老者追着他们,可怜兮兮地讨要食物,忍不住伤心落泪。

“快,打开几包粟米,先散发给这些老人和孩子。”

陈馀带着几个人动手打开了几包粮食、先给紧随队伍的老百姓散发。饥饿的人群一拥而上,把维持秩序的赵国护军们也挤到一边。

“不要抢!——每人一小斗。”

有的孩子显然是饿极了,脏兮兮的小手抓把生米就往嘴里塞,“小鬼头,那是生米,不要吃呀!——快带回家去,让你娘煮熟了再吃。”

那孩子怔怔地说:“我爹我娘都在乱军中死了,家里的房子也被拆成了平地——大人,魏王什么时候派军队来,杀光这些赵国这些狗娘养的。”

张耳伸手一把将那孩子提上车来,“你就什么名字?”

“我叫程逊,小名叫兜儿。”

张耳取来水囊,拿着汗巾,给他抹抹肮脏的小脸,“兜儿,以后你就叫我大哥哥,咱们两个相依为命。有我张耳吃的,就有你的一份。”,那孩子感激涕。

张耳指着陈馀告诉兜儿,“这一位是你陈二哥。”,陈馀拍着胸脯说道:“兜儿还是好命。日后有了哥哥们关照你,你那死去的爹娘也会含笑九泉的。”

2年后(公元前225年),魏国右将军程逊死守魏国都城大梁,城中的魏**民誓死不投降。秦军引鸿沟之水淹灌大梁,经过三个月,城墙坍塌毁坏,秦军攻破了大梁、血火屠城,魏**民几乎全城殉难。大将程逊率部众拼死抵抗,战至鲜血流尽后,壮烈殉国。

廉颇获得军粮的梦想落空了!闻讯蜂拥而至的更多城中百姓,将张耳他们捎来的十几车粮食一抢而光。聚拢在广场上抗议廉颇的繁阳民众,也抵挡不住粮食的诱惑,顿时散去大半。

“久旱逢甘雨、雪中送炭”,张耳、陈馀成了魏国繁阳百姓的大救星!民众众星拱月一般,簇拥着这两位稚气未月兑的年轻人,“张耳大人,您是咱繁阳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呀!——”

张耳这个未曾弱冠的年轻人,挟满城民众的拥戴,以魏国使节的身份,获得了与老将廉颇对等谈判的资本,成为廉颇等人无法漠视的对手——

正式谈判在已然颓废、破败的官署中举行!

廉颇看着张耳——这个昔日陪伴在老友信陵君左右的书童,忍不住称赞道:“原来是你!——如今出落成大小伙子啦!”

廉颇询问:“信陵君魏无忌大人可好?”

张耳:“他老人家近况很不好!——烈士暮年,人世苍凉呀。终日千金买醉,风花雪月,聊以自慰、苦度余生而已。”

廉颇联想到自己的近况,也不觉感叹一声,“唉!我们这些昔日的老朋友,终究是让人弃之如履,可怜、可叹啊。”

张耳试探着说:“如今繁阳已成绝地,信平君大人有何打算呢?”

廉颇:“还能怎样?当死便死吧!”

张耳:“大人不必如此悲凉,在下就是来助信平君一臂之力的。若大人听从吾所言之计,则繁阳之困立即可解,大人您也能月兑过此劫。”

廉颇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个充满自信的年轻人,“汝能有何策?”

张耳卖个关子,“廉颇将军,您觉得这次您能够守住繁阳吗?”

不待廉颇作答,张耳明确地说,“注定是不成!因为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兵力也捉襟见肘。当年,将军叱咤风云、虎啸邯郸抗拒秦军,那是有四十万邯郸民众的鼎力支持呀,——更有魏楚联军的仗义救援。而拯救邯郸民众的魏楚联军,就是从繁阳此地最后集结、慷慨出征的——繁阳的老百姓,当时多有随军援助赵国的,他们给饿殍遍地、饥馑难捱中的邯郸送去了粮食,他们是赵国友邦的恩人呀!——谁能想到,十三年后,他们竟然沦落为赵**队砧板上的鱼肉,受尽欺凌。如此岂不悲哉?”

廉颇等人面红耳赤,张耳继续说道:“邯郸一战,将军的英明天下流传。将军本为赵国将领,可是,将军今日据守的不是赵国的邯郸,而是魏国的城邑繁阳。那样无论胜负,将军能留下什么口碑呢?挟魏国十几万百姓殉难,哪个国家能给将军设祠封祭呢?——只怕是落个骂名千古吧!”

廉颇很无奈地说,“张耳,有话你就直说,你说怎么办?”

张耳甩出了底牌,“投降魏国!唯此一途。”

廉颇拒绝:“可以合作,绝不投降。”

张耳遗憾地说:“将军若执意如此,我的使命也就终结了。”

廉颇的副将们不死心,“信平君大人说不降魏国,并没有说不交还繁阳吧!”

张耳:“据说廉颇将军企图让赵王将繁阳划为自己的封地,赵王不允,这才有了乐乘的围城。如此说来,将军是回不得赵国了。那么,繁阳今日又不可能抵挡住秦军的攻击,只有魏国能挺身相救、也是保卫自己的国土,难道将军就没有想过,魏王也可以把繁阳划为信平君大人的封地吗?——将军终生坚持的,就是三晋兄弟联手抗秦。现在,秦军趁罅隙而入,企图一举割裂赵魏两国,赵国、魏国都会濒临绝境。将军难道是要亲手毁掉您自己苦心经营的天下合纵之大局吗?”

廉颇深思,“有道理。”

张耳侃侃而谈:“古人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凡为仁者,所毕生追求的除了锦衣玉食,还有道德情操啊,更有信义为本。信平君大人降服魏国,不但可以安身避祸,还可以保全赵魏两国的同

盟,如何不从善如流、乐意而为呢?——日后,赵国安定下来,将军也可以自回赵国去的,这个我来担保!——将军啊,您不替自己打算,难道就不为身边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谋一条活路吗?”——

张耳巧言善辩,廉颇心悦诚服,最终定下了投诚魏国的决心。张耳大喜过望,立即让陈馀携廉颇呈给魏王的乞降书信返回大梁报信。

得知张耳得手、廉颇投诚、繁阳又回到了魏国手中,魏国大梁一片欢腾。魏王急调重兵和大批粮草渡河,帮助廉颇抗拒秦兵,赵将乐乘只得从繁阳城下退走。

张耳又撺掇廉颇说,“将军为何不追击乐乘所部,以向魏王表明心迹和诚意呢?”

廉颇只好派出两只军队去追袭乐乘。闻知廉颇叛赵降魏,乐乘恨得牙根痒痒,两军混乱厮杀一通,乐乘引军败走。“老贼廉颇,你等着!——终有一天,你会付出代价的。”,乐乘征讨廉颇不成,恨恨返回邯郸——

再说秦军正水陆并进,忽然接到敌情通报,“魏国大举增兵繁阳!”

闻知敌情有变,秦将蒙骜急忙召集章邯、张唐等部将会商,“我靠!——繁阳不能去了,咱们还是打道回府吧。”

张唐、章邯心有不甘,“这行军都到半路了,士气正盛,繁阳绝对可下!我们不能因为魏国调运了一些援军就怕了吧?隔着滔滔河水,魏军增援没那么快,再说赵国乐乘的军队还走了呢!”

蒙骜面露难色,“这个廉颇,昔日在长平据守丹河防线和长平关,又守备过邯郸,我们都没有赢他。本来是想趁着这老家伙失道寡助、这次在繁阳擒拿他的。可是魏国竟然挺身相救,这是为何?——廉颇一定是归顺了魏王呀!赵国也与我国交恶,此去繁阳,万一是个陷阱,难道汝等非要老夫当王龁(在晋北陷入李牧重围而兵败身死)第二不成?”

众将无奈,只得传令行进的秦军将前军变后军,灰溜溜退缩了回去。

繁阳城保住了!激动地城中民众将张耳高高抛起,英雄万人瞩目!

办好城防交接手续,魏国使节张耳欣喜地领着廉颇回魏国都城大梁,去朝见魏安氂王,接受魏国倾国的赞美!

无数的适龄姑娘,都央求父母速派媒婆去跟张耳提亲,渴望把自己嫁给这位享誉全国的白马王子,优质潜力股、钻石王老五。可惜,张耳还差一岁才2弱冠、才能行成人礼,只好先排队守候。惹得很多人家的姑娘们日夜提心吊胆,忧郁不快活,生怕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张耳被别家小姐的芳心和殷勤先掳了去。开放大胆一些的女子们,索性就直奔张耳去处自我推荐、比拼,张耳应接不暇。他的朋友陈馀竟然也沾光不少,俨然也成了姑娘们退而求其次、争相邀约的对象。

陈馀竟然先与大梁一个巨富人家的小姐定下了婚约,至于张耳嘛!——因为“鲜花”实在太多了,竟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又被女子们泼辣、大胆的****所惊吓,竟然逃入山中躲避国中姑娘、小姐们发动的滔滔不绝的“柔情攻势”,当了爱情逃兵。连魏王要赏赐他,都不知道他躲去了哪里。

信陵君府上的马车夫陈馀这时摇身一变,也成了魏国的官员,因为太年轻,官职不太高,就是个司徒府的参事。而张耳为国立下奇功,被大臣们保举为王国外史(外交部长)的枢密副使(第一秘书),成为魏国干部梯队中炙手可热的好苗子,重点栽培的对象。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大秦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大秦帝国风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