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三国 第008章 名士归心

作者 : 方死方生

广陵城内一大宅内,仆役数十,往来匆匆,或是烧水煮茶,或是取具温酒。

近日,正有贵客临门,摆放家主,大堂之内,往往宾主甚欢,时而大笑,时而拍手示意。

此处,正是广陵张家,扬州名士张紘的府邸。

“近日来,耀已在府上叨扰多时,耀虽意犹未尽,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只能有事先走,今特来向张公告辞,不知日后还能否再次见到张公,望张公今后好生保重!”袁友才施以一礼,做要离去状。

“友才修走,修走!近日吾俩相谈甚欢,今汝却要弃吾而去!今汝不道出个所以然来,岂不是责怪吾招待不周?友才莫要如此无礼!”张紘听说袁友才前来告别,如被碰触的含羞草般迅速做出反应,一手一把抓住袁友才,使之不能离去。

“张公这便是在为难晚辈了!”袁友才大发感慨。

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今吾父袁术,谨遵圣命,助为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夺回兖州,便于逆贼曹操战于兖州。家父虽为伸张正义,帮助金刺史重回兖州,却无奈那曹贼势大,家父势单力薄,不能与之抗衡,眼见便要落败。

吾身为子,虽身无建树,但自当要为父分忧,尽献吾之所力,尽显吾之所能。

只可惜如今,大厦将倾,礼崩乐坏,天子受辱。先有董卓把持朝政,又有李郭二人,犯上作乱。此乃陛下之不幸,天下之不幸也!

山高皇帝远,政令不通,难以到达,陈留曹操公然违抗圣命,将金刺史阻拦于家门之外。

致使有识之士,忍无可忍,助金刺史一臂之力。可惜曹贼势大,家父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吾辈男儿,上思为国效命,下忧黎民百姓。如今身逢乱世,自当以解救苍生为己任,虽任重道远,然仍以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道义,吾当仁不让!

袁友才陈词激昂,意气风发,大有指点江山,以解救苍生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浑然之间,威风凛凛,使人倍感信服。

张紘见袁友才“大放厥词”,却妙语连珠,更暗含儒学大道之理,见此情景,张紘原本是灰蒙蒙的眼中,也是不自觉的闪烁出一道道微弱的光芒。

张紘,扬州名士,自幼便接受正统儒家教学,长大成人之后,更是严守儒家道统。

如今袁友才的这副样子,正是儒家入仕成人的完美形象,正如当年儒家老祖——孔子那般,担负解救苍生的道义,致力于治世,更是拿出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非常气魄……

在古代中国,儒家往往充当道义承担者角色。他们自认对社会承担“教化”责任;不断“为民请命”,张扬“仁政”。如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开始,历史渐渐向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靠拢。

作为儒家传人,张紘也是心怀天下,以解救黎明,诛除群秽,匡辅汉室为己任。

如此一来,袁、张两人之志向不谋而合。说句难听的,两人是王八对绿豆——对了眼了!

袁友才虽年轻,却越发的向张紘心目中的明主形象靠拢。

不过,张紘也不是俗士,单凭袁友才区区几句话,自然不可能上当受骗。如今虽对袁友才有些意思,但还是需要向袁友才考校一番,是否真得能胜任其主。

让名士低头认主,是一件简单的时期吗?当年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三府辟其为掾,张紘皆称疾不就。张紘的名士傲骨,也是非同小可的,想要让他折服,可非易事。

袁友才心里也是清除,如今他一穷二白,头上更是有个风头正盛的老爹袁术。一来倘若自成一支,则会被人视之为不孝,而袁术除却四世三公的威名,就剩“气侠”、“路中捍鬼”两个不雅的名头。

有些看不惯袁术的名士,也会因此迁怒到袁友才身上,“爱屋及乌”般的轻视袁友才。

历史上张紘身居扬州,大名鼎鼎,名声彰显于宇内,袁术身为扬州刺史,是不可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名士的。但张紘最后却为孙策所用,其中猫腻,或许如袁友才猜测那边——张紘不看好袁术。

因此,早些时候,袁友才便制定好了计策。袁友才以求学访友为名,再临广陵,随后大展琴艺,后为张紘所知,邀于府上,大番痛饮。

袁友才也是顺着张紘的脾气,与之谈经论道,评论时事,笑谈天下,几日过来,袁友才眼瞅着时机陈述,便发起了攻势。

袁友才以退为进,使得张紘来询问自己离去的理由,从而表演出他袁友才心怀天下、忠君爱国、孝敬父母的一面。

在暗中获得张紘的好感的同时,袁友才也是趁机下了猛药,提出儒家道义,引起张紘共鸣。在张紘不知不觉之中,袁友才趁张紘深思熟虑之际,暗中催动催眠之术,使得此事事半功倍。

趁他病,要他命。

如今张紘本来心灰意冷的一腔报效国家的热血,如今正在回温,而张紘正毫无察觉的陷入催眠术中,袁友才不等张紘来考校自己,继续做作到。

“耀素闻张公乃扬州名士,研习儒学精要,品德高尚,志向高远,素有济世救人,心怀天下之志。今,耀虽不才,愿替苍生请命,望张公为天下计,出山解救黎民百姓。”袁友才抱拳作揖,一鞠到底,言辞慷慨,神色严肃。

天花乱坠般一番恭维下来,张紘的老脸也是红扑扑的,竟被袁友才这小子夸得心房大失,喜怒形于脸上,不知如何是好!

张紘脑海之中,有一声音催促道:“速速回应,速速回应!此乃汝之明主,切勿错过,勿要另作考验,否则必要追悔莫及遗憾终生。”

张紘下意识的将袁友才一把扶起,嘴上虽暂且还没认这个主,但心思却已经差不多了。

袁友才见机,“谢张公成全,张公高义,耀当以亲侍之。”言罢,欲再次行礼。

“主公莫要如此,这岂不是要折煞老夫……”

张紘心悦诚服,一枚良谋收入了袁友才囊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催眠三国最新章节 | 催眠三国全文阅读 | 催眠三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