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劉淵在平陽稱帝,大晉舉國震驚。////東海王越不能坐視不管。于是號令天下做好討伐準備,開春之後與劉淵決戰。
東海王準備在兩個戰場全殲劉淵。第一路,以禁軍王曠為主力,聯合晉陽劉琨和長安司馬模,從南、北、西三面夾攻劉淵,決戰平陽。
另一路,以豫州刺史裴憲,幽州王浚、冀州丁紹南北夾擊王彌、石勒。
大晉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兩路集團軍的實力都遠超敵人。而且兩個戰場,大晉只要贏下一個,另一路敵人就會孤木難支。戰爭準備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之中。
可是,陽春三月,督荊、湘、交、廣四州的東海王三弟卻病死了。東海王三弟高密王司馬略原本鎮守老家徐州,前兩年因王彌鬧得歡,被迫退出青、徐。東海王就表其為征南將軍,督荊、湘、江諸軍事。其雖為東海王三弟,但他的高密王封爵是從父親那里世襲的,所以他和東海王應該是一母同胞。東海王司馬越加封王爵的時候,他的父親還在世。所以他父親臨死前將王位傳給司馬略。
至此,在短短的兩三年內,東海王集團核心,三個弟弟加堂弟司馬虓,只有四弟司馬模尚在人間。南陽王司馬模坐鎮長安,督秦、雍、梁、益四州。
司馬略去世,東海王只好召集僚佐,商量由誰來督荊、湘。有人說東海王應自督荊州,反正他已經自督六州。再多一個也沒什麼大不了;有人說,應就近派身在江州的王澄來督荊州。
正在商議之時,朝廷公文發來。東海王打開一看,震驚不已,怒從心起。詔文上寫︰命山簡為征南將軍,督荊、湘、交、廣四州諸軍事,鎮所為襄陽。
時年五十六歲的山簡為‘竹林七子’之一的山濤之子,山濤到死一直認為山簡沒什麼才能。可是山濤位列三公,宰相之子當然會被很多人吹捧。山簡也算是西晉的名士。懷帝上台。山簡做了尚書左僕射。也就是皇帝辦公室的第一副主任。山簡一任尚書僕射就提出朝廷要唯才是舉。這個口號非常好,但他沒有‘可執行’性。就像有些人喊得‘高考不好,應該讓最有才華的學生上最好的大學’。但是怎麼讓最有才華的學生上最好的大學?推薦嗎?至少在現在看來。任何一種方法都比‘高考’更糟!更不公平,不具備可執行性。
在山簡的唯才是舉之下,和東海王打過仗的劉喬、司馬楙又被恢復了爵位,和東海王有過節的溫畿、周馥被委以刺史重任。這和東海王同盟大士族的戰略方針向抵觸。當然了東海王把大士族都拉了過去。懷帝想分權也只有找中等士族了。二十歲的懷帝小動作太多。太急了。
雖然帝相之爭說到底還是權力之爭,但是懷帝的做法威脅到朝廷穩定的根本策略。要知道在八王之亂中,多少人不拿皇帝當回事,是大士族挽回了局面。他們不會把到手的權力灑出去。
東海王為輔政大臣,一般高官任命,最少要先給東海王商議,再下詔。前時晉封湘州刺史就未提前告知東海王,竟還派去了與東海王有罅隙的人來鎮守。今天竟又沒有提前告知。直接任命了山簡。東海王豈能不怒?
東海王越看越惱,一把將詔書扣在桌上。狠狠地說︰「從前我的議案朝廷總要拖延,如今我三弟才死了幾天,朝廷的效率卻好高啊!」
老頭越說越氣,將書桌重拍兩下,大聲說︰「我大晉開創以來,哪有外姓鎮守四州的!」
的確,直到前年才因王浚、苟晞功高,而各鎮兩州。僚佐心知東海王在怨恨懷帝,都不敢說話,只有裴邀不冷不熱的說了一句︰「朝中有壞人!」
僚眾紛紛清醒,不能針對皇帝,于是紛紛附和︰「朝中有壞人搗鬼,迷惑天听。」
懷帝自繼位以來,天天上朝听政,東海王本不想和懷帝發生不合,主動歸藩。懷帝當年是被河間王立為太弟,齊王冏、長沙王乂、東海王越本擁護皇帝過繼來的小皇太子,但是東海王執政後,為了大晉江山,而沒有廢掉本不正的懷帝,而是看在他已經成年的份上,改變思路擁護了懷帝。
在年初原皇太子以謀反之罪被殺之後,東海王還是擁護了懷帝,懷帝多次下詔分封太守、刺史,東海王怒在心中,也並未發作。可以說作為「權臣」,東海王算是最克制的一個。
二十四史,由古人完成著作,其中充斥封建思想.一切都是東海王的錯。可是我們用實事求是的眼光看,以東海王為首的軍事同盟已經形成,大晉江山可以沒有懷帝,而不可沒有司馬越。就像西蜀,可以沒有劉禪,而不可沒有諸葛。從現實的眼光看,懷帝只有像漢皇對霍光,明皇對張居正一樣對待年老的東海王死去
我並不想為東海王表功,更不想替他唱贊歌,可是現實是東海王一死,沒三個月懷帝就作了匈奴的俘虜。從此以後沒有一個強人可以統御諸候。刺史、太守各自為戰,被各個擊破。
我國建國之後,範文瀾等以新的觀點編寫《中國通史》,而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後,我們是否可以用更開放的眼光看歷史?
中國的二十四史都出在漢至清的農耕社會之中,由于社會變化微小,緩慢,使二十四史成為一個研究「人」與「人」關系的專著。它不研究社會。在二十一世紀農耕社會轉向商業社會巨變中,人們對這個社會越來越陌生。
本文一個重要的新觀點,就是五胡亂華不是民族矛盾引起的。自古游牧民族從戰國開始,犬戎到匈奴,到鮮卑,到突厥、契丹、金、元、清,他們都和中原王朝的矛盾在哪兒?
游牧民族生產力低下,一旦繁榮,人口超限,就須向南找尋更盛的牧場。而在現實中,農耕社會把能耕種的土地全佔了。
北魏一統中原後,有一段時間竟然和南朝相當友好,原因是他和大漠後起的柔然帝國的矛盾白熱化。總不能說北魏和柔然也是民族矛盾吧。北魏統一中原,接受了農耕文明,他反而要保衛農耕社會。長城南北的矛盾是游牧社會和農耕社會的矛盾。
鋼指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