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元鼎二十二年八月,江南爆發大區域的洪澇,大雨致始長江下游幾個峽口決堤,數萬流民橫尸荒野,百姓流離失所。南北兩朝皆受重創,昔日繁華的揚州和江陵這幾處交通要道被洪水淹沒了大半。北帝連斬督鑿永濟渠的御史二十一人,同時,巡視河道的大軍也提前撤回長安。
黃昏時分,東宮臨街的大門前,兩座石獅子威風凜凜地臥著。此時已近九月,再加上連日來都是陰天,空氣中已經有了一絲涼意,街上只有零星幾個人走動。
一輛不起眼的烏木馬車緩緩停在大門前,車上跳下來一名黑衣護衛,馬車的竹簾被掀起,另外兩名黑衣護衛小心地攙扶著男子出了馬車。
馬車下的護衛跪在堅硬的青石磚地上,男子披著狐裘被人攙扶著踩在護衛的肩上,艱難地下了馬車,繡著百獸騰琉圖的鹿皮靴踏在護衛肩上,落地時差點撲倒在—無—錯—小說地。男子一聲悶哼,裹著厚重狐裘的身體顫巍巍地冒著冷汗,這一切無不預示著他正在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在三名護衛的扶持下,男子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往里挪動。
不遠處的小巷口,少女掀起頭頂的風帽,露出光潔的額頭和一對幽深的眸子。她站在陰影里,黑袍下隱藏著修長窈窕的身段,平靜的臉上看不出任何異樣,但黑袍下顫抖的身軀卻出賣了她。
大哥的一封信讓她看到了那個人最屈辱的一幕!
看著不遠處那個佝僂的背影,少女不敢相信眼前自己看到的這一幕,那是她一直追逐的聲音啊……
他生來就是要指點江山,用馬蹄丈量天下的人,此刻卻被人攙扶著,拄著拐杖像一個垂死的老者,路都走不穩。歷來被皇帝和朝臣大加贊賞的北朝太子,竟然連路都走不穩,簡直就是天大的笑柄!他那樣自負驕傲的人,怎麼受得了?
幾人的背影逐漸消失,東宮的大門緩緩合上。
\"那麼難受,為什麼不看看呢?\"少女身後的馬車里傳來一道低沉的女聲。
\"他不會希望我的……\"她輕聲說。
風吹動著她身上的衣袍,整個人仿佛與這巷子融合在了一起,她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沒有悲喜,沒有愛恨,像一尊沒有感情的瓷胎。
過了一會兒,馬車駛出了無人的小巷。
巍峨高壯的太極殿,皇帝高坐于須彌寶座,殿上群臣山呼萬歲。
素有鐵面判官之稱的監察御史聲音洪亮激越:\"啟奏陛下,此次江南水災,永濟渠多處堤壩決堤,督鑿運河的地方官吏枉顧我朝律法,偷工減料,貪贓枉法,致始長江地區幾萬流民衣不蔽體,民不聊生。絕不能就此輕饒,助長朝廷不良之風,請陛下下旨嚴查,以肅朝綱!\"
須彌寶座上,皇帝的聲音剛毅冷峻:\"朕已派鎮國侯獨孤絕下江南徹查此事,所有涉案的官員全部打入死牢,秋後處斬!\"
\"陛下聖明!\"
群臣緊伏在地,承受著天子之威,沒有一個人敢抬頭直視皇帝。
\"臣……有本啟奏……\"以左相王惲為首的文臣之列中,突然傳來一道底氣不足的聲音。
那人手持白玉笏,跪至殿中央:\"微臣諫議大夫……崔琰啟奏陛下,我朝建國一百多年,國力強盛,諸國莫不臣服,然……國之根本,在于儲君,而近日長安城中卻有流言漸起,說……\"他停頓了一瞬,狠下心又道:\"說太子元乾因江南之行傷了腿,形同廢人,不……不堪為嗣,不足以承大統!\"
此言一出,滿殿俱驚。
皇帝早已陰沉的黑臉此刻青筋凸起,\"不堪為嗣?不足以承大統?\"
\"是……\"那人緊伏在地,背上驚起一陣陣冷汗。
\"諸卿可知曉此事?\"
沒有一個人出聲,一片死寂。
皇帝陰雲密布的臉上怒意更甚,他看向殿中跪著的臣子,冷笑道:\"那太子之事你又是如何知曉?嗯?\"語氣中諷刺意味十足。
\"臣,臣是听流言……\"那人抖如篩糠。
\"好一個流言!\"皇帝怒聲大喝:\"來人!把中議大夫崔琰拉下去,金瓜擊頂!\"
\"陛下!此事關乎我元氏數百年的基業呀……\"大殿外的金瓜武士將一直哀呼的崔琰拖了下去,\"陛下……\"
\"陛下英明,此僚以下犯上,中傷東宮,動搖國本,其心之險惡昭然若揭,應以謀逆罪論處,按律當誅九族!\"御史中丞字字珠璣,他是由太子一手提拔上來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時若不給那些心存觀望妄圖鑽空子的小人來個殺雞儆猴,麻煩會接踵而至。
皇帝沒有做聲,仿佛是在思索。
\"臣附議……\"
\"臣附議……\"
\"臣也附議!\"
陸續有人站了出來,只有朝中幾個重臣紋絲不動。
良久,皇帝開口了:\"著人擬旨,中議大夫崔琰犯上作亂,視為謀逆,夷其三族,家族親眷中男子年過十四者一律誅殺,妻女沒入奴籍充為官奴,流放北疆!\"
\"陛下英明……\"
\"不可!陛下,不可呀……\"白發蒼蒼的國子監博士匆忙起身:\"陛下,清河崔氏號稱北朝第一高門士族,堪與陳留謝氏、瑯琊王氏比肩,那崔琰不過出身崔氏旁支,若為此事而誅殺崔氏全族,恐傷了天下士子的心哪……\"
皇帝用一雙陰鷙的鷹眼掃視群臣,又是一聲冷笑:\"說要殺的是你們!說不殺的也是你們!當朕的眼楮是瞎了嗎?\"
群臣把頭伏得更低了。
\"那崔氏族中的長子崔浩,已投身于東宮,為太子殿下的貼身近臣,陛下若盛怒之下,誅了崔氏全族,無異于斷了太子殿下的左膀右臂……\"
皇帝微眯著眼,老邁的國子監博士是長子的啟蒙老師,絕然不可能給他下絆子,倘若今日崔氏真被滅了族,只怕也是後患無窮。也罷!
\"好了!\"皇帝眼中射出危險的寒光,\"這件事就議到這里,朕不希望再听到風聲,說有人在私下亂嚼舌根子!\"
底下群臣明白皇帝是想息事寧人,互相對視了一眼。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