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傅曼煙睡得沉,辰時過半了木魚方將她叫醒。她揉了揉眼楮,迷糊得很,不知今夕是何夕。「幾點了?」
半天沒人回應,她才後知後覺,此處非彼處。都是因為剛才那個夢。一個昏暗的屋子,疏離遠景,里面有兩片極模糊的人影,跟投在皮影布上似的。不知道兩人是誰,他們的身形交疊在一起,遠遠看著形成一個十字狀,橫長豎寬,其中一人的胳膊有節奏地搖晃。
估模著春喜快過來,她趕緊洗漱穿戴,又著急的用朝食。等了不短的時間,她便問收拾飯菜的木魚︰「現在什麼時辰了?」
「快到巳時正。」木魚想到她昨晚回來時面色發沉,像是回到大夫人去世那段時間,勸慰道,「三小姐您不要責怪自己了,大夫人不會怪您的。當時老夫人派人來叫的時候,您都嚇暈過去了,等您醒來大夫人的靈柩都擺好了。不是您<不想去啊。」說完臉頰還一鼓一鼓的,好似自己很有道理。她就是看不得自己家小姐愁眉緊鎖,現在這樣,多好啊。
昨天的疑問居然這麼快就有答案了。不是不想去,而是昏倒了。是這樣啊。傅曼煙細細琢磨著,看在木魚眼里卻是在發呆。木魚想起三小姐懸梁之前一直發呆,不禁急眼了,「三小姐,您要是難過,大夫人也會不安心的。」
曼煙莞爾一笑,「我沒事。你去吃飯吧。」
木魚見她愁緒已散,這才放下心,提著食盒去了丫鬟堆處。剛到門檻差點撞上準備竄出來的拂塵。拂塵吱了聲「木魚姐姐」就低著頭往外走,杌子上的蓮花拿眼刀子剜了下她的背影。
木魚肚子里一堆饑餓之火燎得老高,只想趕緊吃飯。拎起湯勺,感嘆了一句,「咱們吃的比主子的還好,今天大廚房終于炖肉了。咱們才吃了這麼些天,三小姐卻是天天青菜豆腐從小吃到現在。三小姐好可憐。」一臉滿足地咬了一大口肉,順便問了句,「拂塵哪里惹到你了,我看她挺乖的啊。」
蓮花努了下嘴,「得了三小姐青眼便不禁說了。誒,再給我一塊紅燒肉,我也愛吃。」伸出筷子就要去搗,說時遲那時快,木魚卻比她更快端起了自己那盤份例。兩人撲打著玩鬧起來。忽然傳來鈴鐺的喝斥,「不想挨罰你們就消停點,春喜姐姐快到了。」
鈴鐺從次間走到門口翹首觀望,木魚和蓮花囫圇吃完飯也出來了。蓮花嘟囔一句,「拂塵又跑哪去玩了?」鈴鐺柳眉一橫,蓮花立刻跟斷了線的風箏一樣氣焰全消。
眼見著春喜姍姍而來,眉開眼笑。木魚先跑進屋通報,傅曼煙起身相迎。她都快等睡著了。
春喜一進來就連聲致歉,「讓三小姐久等了,真是我的不是。出門剛好遇上了點事。」
鈴鐺去倒茶水,一邊嫣然笑道,「春喜姐姐是大忙人,大家都知道。三小姐不會責怪你的,你將心放回去吧。」
曼煙看到桿子卻不順著爬,淡然問出疑惑,「出了什麼事?」
此言一出,眾人都驚了。不明白她怎麼打听這些起來。以前除了佛經,不問他事。
春喜忙道,「三小姐,您是多金貴的人,哪能操心這些凡俗瑣碎之事?都是些雞飛狗跳的,不值當。喝完這杯茶就去祠堂吧,過會子日頭要大了。」
曼煙只得作罷。畢竟不能太出格了,路得一步一步走。
鈴鐺拿了件黑斗篷,跟春喜兩人輕盈裊裊地走上穿花游廊,並著身往西邊而去。曼煙刻意在後面不疾不徐地欣賞風景,不一會就落後她們十多丈遠。兩個豆蔻之際的少女輕聲細語,嫣然巧笑,時不時回過頭等曼煙一段,免得她落得太遠。
曼煙雖是假裝賞景,但是看著看著也看出一些門道來了。她們是從東邊過來,祠堂在西邊,這西邊和東邊真是兩個季節,風景大不同。
青草的氣息沁人心脾,遠遠能瞧見的荷花池上躺著一座雕欄玉砌的白色石頭半拱橋,大理石的橋頭碑上有刻字,「蓮心橋」。荷花池兩岸種滿柳樹,此刻正是柳枝輕舞,一副娉婷依依不能自持的姿態。池內對稱棲息著兩座小亭子,遙遙相望。相似的亭檐上飛舞著同樣的三字草書,「雙子亭」,幾個字頗有懷素之風,筆勢連綿草爾不亂。
最最巧妙之處在于連接橋和亭子的,居然是一條暗橋。長石柱橋墩砌築在水下,浮在水面上的白色圓石盤作了斷點的橋面,僅能供一人站立行走。游走在蓮心橋上粗一看,會以為是睡蓮葉片浮在水上;砌成白色,又不會讓人跟真的綠色葉子混淆踩空。若觀橋的是些公子小生,恐怕極易聯想到那樣的詩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傅曼煙看到這橋就走不動路了。這橋極具現代色彩,讓她對古人的精妙技藝升起一種膜拜之心。看到這橋她就感覺親切,便踏上那些偽裝的睡蓮葉子,一跳一踩地登上亭子,又將整條斷點橋面走完一遍。直到听見鈴鐺和春喜的喊叫聲,才慢悠悠地跳了回去。
春喜像是魔怔了,鈴鐺也嚇得花容失色,尖聲喊道,「三小姐,您別嚇奴婢了,奴婢經不起。這個荷花池淹過人的。」
曼煙羞澀地點了下頭。她果然冒失了,這里可不是現代,蹦極漂流滿天飛。
經過這一遭驚嚇,倆丫鬟什麼心情都沒有了,只想快點到祠堂。過了抄手游廊,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再走上一炷香的甬道,侯府西側的傅氏祠堂終于到了。外邊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懷榮堂」。曼煙在心中估算了下,按照現代時間計算,從琉璃院走到這里差不多三十分鐘。春喜接過鈴鐺預備著的斗篷,帶曼煙往里面走去。她先是跟祠堂的僕人比劃幾下手勢,那人才取鑰匙打開一間廳門。曼煙這才知曉,放靈位的房間是要落鎖的。
大概從大豐國高宗姬桓開始,京兆大戶人家開始流行一個規矩,看守祠堂的最好是啞奴。說是因為祠堂里有祖先的姓名八字,一旦傳揚出去會影響後代的運勢,若是遇上一些不義的和尚道士作祟,還會傷了陰德。原本是可有可無之事,經過將近一百年的發展,到先帝姬盛當政的天佑年間,這個規矩竟已經如河流入海擴散開來。加上先帝很是信奉佛道之事,也少有官員像前幾朝那樣對這條規定置喙,《大豐律》便加入了一條斷舌之刑,若是犯了死罪的人,自請受此刑罰且終生看守祠堂,則可免了死罪後終生為奴,不允婚配,然後由大戶人家買回去安置在祠堂當中。
從進入祠堂廳里,傅曼煙就感受到一股涼意,春喜及時將斗篷給她系上。祠堂里面確實比外間寒涼,啞奴裹著一件褐色短襖。他生的黑,五官看起來較暗淡,也許是在祠堂一個人待久了,雖然面無表情卻一臉煞氣,令人望之生畏。他點了三根香遞給曼煙。
醬黑色的供案桌上立著密密麻麻的排位。最新的黃色牌位屬于卓氏,寫著「先妣傅母卓孺人閨名夢君之蓮位」,旁邊緊挨著一個青色木牌,「故男傅沐恩之蓮位」讓曼煙不忍多看。祖母當年不知道多傷心,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他人豈能懂。
傅曼煙跪倒在卓氏的牌位下行了三跪九叩之禮,心底默默念道︰「我,傅鄢,以性命起誓,從今往後,愛三小姐所愛,痛三小姐所痛,以後,我就是傅曼煙,傅曼煙就是我。如違此誓,來日必將灰飛煙滅。現在您就是我的母親,您請安息吧。」
接著同樣的一套動作,曼煙又在傅沐恩的牌位下行禮拜叩,許下承諾。完成整個儀式後,傅曼煙心底的那份不確定終于消失了。未來,她會盡力在此處找到屬于自己的一份價值。
三人各懷心事地沿著原路返回,一路都很沉默。快近松鶴堂時,曼煙提出去看老夫人,春喜面有難色,道︰「老夫人今天雜事太多,頭先就發話出了祠堂讓我送您回去呢。」
曼煙想著,看來是真的有事。便道︰「春喜姐姐不用送了,趕緊去忙吧。我這有鈴鐺在呢。」
鈴鐺連聲應和,「就是,不能讓我只拿銀子不干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