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大宋 第二篇 躬耕南洋 第九章 喬遷

作者 ︰ 明月萬里

第九章喬遷

經過四五天的籌備,終于籌得了十六萬五千兩白銀,以及一些字畫、瓷器,金銀首飾之物。給了胡大勇十萬,宋興國六萬,其它財物及分作兩份。二人各自率了數百人的隊伍,喬裝成為商販或當地農戶,登船出發。

臨行前,我又反復叮囑,一定不能泄漏了我們目前的行蹤。非必要,格殺勿論,才目送眾人登船而去。

經過楊守用一事之後,目前眾人的士氣空前的高漲,再經鄧玉光一宣傳,大家相信,象賈似道之流的亡國人物,在這里將不會有立錐之地。因此,大伙的干勁更足了?

我們的老百姓們就是如此容易知足,你給他們一點綠色,他們卻回報整片森林。面對如此善良的人們,作為統治者,怎麼忍心去欺騙和愚弄他們?

後世的人們為何如此功利?歷任統治者們都是以人民的名義,*人民,還美其名曰是作為百姓所應該為國家民族應盡的義務和犧牲,可犧牲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滿足隊們的貪婪和私欲?若十年後,當被洗腦後變得無比單純的百姓們發現了他們都受騙了,所造成的道德反彈將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多麼大的傷害。甚至于,當看見路上有老人摔倒時,都不敢伸手去扶,那時候我們都疑惑︰道德敗壞社會風氣墮落到底拜誰所賜?

這些天天氣異常地熱,熱帶的五月,在此時的小冰河時期,這種悶熱顯得極其異常。盡管士兵們大多來自南方,仍有小數年老力衰的受不了而接近中暑,已經連續有數人不治身亡了。頻繁的中暑讓以朱太醫為首的幾名醫生們忙得腳不沾地。今天是秀珍*著他,才稍稍坐了一會兒。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日曬雨淋,秀珍也變黑了很多。我現在有些後悔當初將所有的樹全部砍掉的了。留個一兩個,現在用來乘涼該多好。

朱太醫剛坐下,正喘粗氣呢,一個老婆子急匆匆的跑進來︰「恭喜朱太醫,朱太醫大喜了。」

朱太醫模不著頭腦︰「張夫人,在這里不可以沒了規矩,不要如此喧嘩。」

老婆子走過我身邊,施了一禮,才急急地說︰「恭喜太醫,少夫人有喜了。」

「好啊,恭喜朱太醫了。」朱太醫膝下止有明哲一人,明哲也有二子一女,但如今身前也只有秀珍,其它二子隨其母親,則是早已不知下落。前段時間給有功人士安排伴侶的時候,朱明哲也有份,這不,這麼快就有反應了。「要叫範大人抓緊建設了,總不能叫我們的新生命誕在帳蓬里吧。秀珍,你要做姐姐了,這段時間有空也要多陪陪姨娘了。」

「秀珍理會得了。」秀珍稍一欠身,謝道。

「朱太醫,你看我們這幾萬人一直是你們幾個大夫在忙,長期以往總歸不是辦法,朕打算一旦新房建成,馬上準備籌辦學校的事情,這醫學院是必不可少的,這第一任院長我想就要朱太醫你勉為其難了。我想哪怕就按500人人配一個大夫的標準,我們尚需多名大夫。你老看能不能到大營中找一些比較有資質的,又願意從醫的,帶在身邊好好培養一下,也能分擔一些你的壓力。你看如何?」

「這是臣畢生的心願啊,臣一直苦思將一身技藝傳之後人,一直不曾遇到合適的機會,今日若真蒙皇上的恩賜成就了此事,亦是助為臣圓了多年的夢,老臣感激不盡可能。」

「秀珍,你也去訪方看看,有願意從醫的女子,從中挑取十幾個,以後專門接診女患者。」如今要形成我們自己的力量,一是盡快的提高出生率,另一方面則是保證成活率。而要保證這一切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提高這個時代的婦女們的衛生知識。可讓我一個尚未成年的男孩子,如何面對這些大姑娘阿姨大姐們說呢。

範偉松這時滿頭大汗地走了進來。按照我們的安排,為避免更多的士兵們中暑,只好安排士兵們中午找蔭涼的地方睡覺,盡量趕在早上天剛亮以及太陽落山之後的清涼抓緊施工。這個時候正是太陽當頂的時候,大家也各自找地方休息下來。

「皇上,皇宮大院已經建得差不多有三四丈高了,但目前有個麻煩的問題來了,皇上打算建成兩層,可到哪里找那麼多的木板呢?以前砍下的樹,現在也沒有干透,再說了,我們現在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力來鋸啊。」

我沉吟良久,望著遠方擠成一片的船只,心中若有所思,「除了留下幾艘狀況較好的之外,將所有的舊船全部拆了。應該可以對付不少木板。」

「皇上,萬萬不可啊,」一旁正在沉思的張將軍急了,「這些大船可是我們返回中原的根本啊,萬萬不可就此拆了啊皇上。」

我輕松地笑了笑︰「張將軍且莫擔心,我們範大人以後能造出更多的鐵甲船出來。範大人,你說是不是?」

「只要找到足夠多的鐵礦石,那是沒有一點問題的。」範偉松亦是自信滿滿地說。

「听見了吧,張將軍,再說了,你看那些船,有幾只沒有經歷過戰火刀槍?哪只沒有經歷數年的風吹雨曬?我敢保證,如果我們再跑一趟中原,至少會有一半的船會毀在途中。張將軍,你難道願意看到我們的士兵們葬身海上。他們中的每一個,可都是我們復國的火種啊。」

張將軍仍有些將信將疑,我不得又補充一句︰「我們當然還要保留一部分船況較好的,以作巡邏或其它用途。我說要拆的不過是那些破得不象樣子的而己。再說要保養這些船,我們也要花費不少的人力物力,倒不如拆了它們應急。」張將軍終于遲疑地安靜下來。

經過十幾天緊張忙碌地施工,一座龐大卻略顯粗糙的大院落終于宣告建成。

一進院子,左右兩旁各是十間廂房。正中一棟寬敞的大廳,上下兩層,均是中間一個大廳,左右各一個偏廳。後面隔了二十米的天井,是一棟兩層高的樓房。那將是我以後幾年生活起居的地方,因此,每一間均是一里一外的小套間。不知哪位好事者從遠處的山中移交來了幾株高大的榕樹。種在天井之間,給院子增添了一絲綠意。

大廳中濟濟一堂,基本上除了外出的胡宋二人外,其余的主要人員全部到齊了。

張將軍一臉不安地站在前面︰「皇上,荒郊僻野,條件簡陋,懇請皇上暫時將就。」

「我們是干什麼來的,是來臥薪嘗膽、籌謀復國的,不是來享清福的。」隨後我又緊接著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是這種安逸的思想,才使我大宋蒙受今日之奇恥大辱。難道這種恥辱還不能使我等清醒。」

眾人多面現愧色。其實在那種大環境下,形勢又豈是這幾人可以逆轉?」將所有女子安排住進這後面的房間及這棟大廳當中。」五六千人,擠一擠總比睡在帳蓬當中,忍受蟲叮蚊咬的好。

「所有的傷病員暫時安排住進左邊廂房當中。朕及眾位有家小的大臣,只好暫時擠住右邊廂房。後面的建設也要加緊進行。」

眾人哄然而出。不時听到大呼小叫的聲音傳來。不多一會,幾千人就將幾處房子擠得滿滿的。

看著那群嘰嘰喳喳的女人們,我若有所思。這就是我們在這里的新家了。以後的路,卻還有太多的事情等待著我們去面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巔峰大宋最新章節 | 巔峰大宋全文閱讀 | 巔峰大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