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雲台 第十一章東邊日出西邊雨(七)

作者 ︰ 無心楓

「永年不。切莫要忘了那向要取之。必集予!丘自是對于此剪張松的狀態有些擔心,畢竟張松並不是那種能夠沉下心來的人。雖說平日里張松的表現自是心高氣傲,狂放不羈,但是這卻是他的表象,想他這樣的人物,自是有些才智,但是卻是少了成為名士的外表和揚名天下的機緣,益州偏僻,遠離中原,再加上劉璋為人的暗弱,非是命世之主,故而他要想得到名望與富貴卻是要借力于外,或者他出川,另謀高就,可是即便他能夠另投他方,卻也要有些功勞才好做自薦之資。

而被張松三人看上眼的自是荊州劉備了,他們準備好的晉身之資卻也就指望著在荊件有意進兵西川的時候,拿出那份西川地形圖和最新的益州布防,好換得大功。

而今劉備的應承卻是讓張松感到了自己的一番籌謀,竟然成空,自是心急如焚。

可是法正的一句話便讓張松心底的大火就像兜頭澆了一汪水給滅去了不少。

「時機不到的時候,我們只耍做好自己的準備就是了!荊州卻是不會按照我們的設想行事的!」法正這話卻是說的透徹。

雖然此時的張松三人已經和荊州方面掛上了關系,可是這關系對于荊州來講,現在這個時候不過是能夠更加清楚的知道些益州方面的舉動。即便用不著他們荊州方面卻也是通過其他的手段愕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的,不管是他們怎麼的心熱。荊州卻有著他們自己的部署,自己的計劃。歸根結底,此刻他們的重要性遠達不到讓荊州方面為他們的出現就更改了計劃的地步。

經過了這幾年的發展,劉備雖然依然很是渴求人才的投靠,可是這個時候的他卻是再不會想當年那樣對待諸葛亮三顧一樣再對待其他的人。即便是再出現一個和諸葛亮一般的人物也是不會了,畢竟而今劉備的勢力卻是自不與當年相同。

「孝直說的是,我是有些心急了!劉皇叔如今也是今非昔比,我也有些高看自己了!」有了這一番領悟,張松倒是冷靜了下來。

「這樣看來,劉備卻是和劉璋相比,高下立判了,一個是听風就是雨。想到一陣是一陣,而另一個自是堅持著自己的方向,矢志不渝的前進,有大志,有抱負,而自己卻又有著足夠讓人投靠的勢力和帶著眾人前進的決心,這樣的主公自是值的我們投效的!永年兄,只要我們有心,不論怎樣,總有讓我們得償所願的那天!」「只是我希望那天不要讓我等的太久了就好啊!」張松變得清明的眼神之下卻是泛起了更加濃烈的野火。

「呵呵,這卻是要看天意了,不是說富貴在天麼!」法正應承道。

在荊州,李恢回到益州後的舉動自是很快的反應到了邸瀚的手中,見到劉備的那一番言辭居然讓李恢對劉暗灰心到這種地步,鄧瀚一是對李恢此人的為人表是敬佩,卻也甚是感嘆劉備的言辭卻也如此的具有說。

想到歷史上劉備在赤壁之戰後。苦無地盤以發展壯大,親往秣陵見孫權而後便借的了江陵重地,雖說有孫權目光遠大的因素,想來劉備自身的等辭卻也是其大功得成的重要因素。

對于之後益州方面的情報自然是從九芝堂那邊遠遠不斷的傳來,如今雖說荊州要好好的整頓發展小對于外面的情報卻是絲毫放松不得。在那瀚的關注之下,不論是北面的同仁堂,益州方向的九芝堂,以及面向江東的保和堂卻都在重新改革之後,他們的組織機構更是嚴密,而且他們的情報來源卻也不再是單單靠著醫道一途。

雖說三教九流的說法,此時尚沒有誕生,畢竟佛教來中途不過百多年,還在緩慢的發展中,不過那瀚卻是用三堂會下有九流概言之今後的中司馬屬下。三堂的稱謂自是沒有變化,而九流卻是包括了游學的士子。四散的風水,召人相測的相士,游僧,以及酒肆茶樓,商人娼門等等的一切,不過這些卻是都由醫道來串聯,畢竟只要是人總是吃的五谷雜糧,卻都免不了會生病,倒是連接的緊密。至于原本分數各地的機動隊,卻是鄧瀚讓他們各自改變或稱幫結會,都是讓他們隱于市井之中。至于人員的調配卻是隱在貨棧的運輸之中。

而且如今隨著荊州勢力的擴展,已經由徐康和陸瑁兩人擔了全責的雲漢貨棧卻也發展的十分強盛,在鄧瀚將原先那些機動隊隱于市井之後。他們卻也在許多地方成立了相應的貨運,畢竟那些機動隊中人卻是多數出身于當年經過鄧瀚教過的那些流民護衛隊之中,對于這些事情卻是更加的熟悉,倒也算是本職,故而干得卻是方便。

隨著機構的擴張,邸瀚卻是又變的忙碌了,即便是有鄧艾和周不疑兩個小子的幫手,但是也沒有讓那幾天的清閑六自是因薦機構大了。注讓那瀚泣為首瑚代餉像的事情也越發的多了起來。

就比如像讓各地原本的機動隊成幫結會這樣的事情,畢竟這個時候倒是有了些什麼文會,也有了各家各門的學派,像是潁川學院,鹿門學派等,可是那些都是高雅人學究之用。可是如今鄧瀚吩咐的那些卻是迥然不同的。

那瀚對于這些事情,卻也只好就著腦海中的記憶,將那些小說家言所提及的幫派結構大概的描述給手下,自是看他們自己的領悟了,如此放手讓麾下施為之下,邸瀚卻是沒有想到後來竟然在北面曹操的地盤上。有一咋小疲懶的家伙兀自成立了乞討為生流浪各處的丐幫出來,卻是讓人始料不及。當然這卻是後話了。

不過如今荊州和益州放下了各自敵對的情勢,荊州自是與前沒有什麼不同,可是益州卻是開始了紛擾的局面,畢竟劉璋不管事。原先在戰時暫時擱置的益州人和外來人的糾葛卻又起了波瀾。

這卻是有人見李嚴和孟達兩個人指揮著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在益州之地往來,雖說兩人自是認真,精心的打造著面對荊州的頑固防線,當然孟達自也是在認真的記錄著一些東西。

可是總有人見不得兩個外來人掌得這麼大的權柄,雖說有黃權的支持,壓制那些胡言亂語的鼠目寸光之人,眾口標金之余,卻也讓先前一心相報劉璋信任的李嚴心下抑郁,而孟達自是高興李嚴的灰心,不過他還是時時鼓勵著李嚴要好好的完成布防之事,卻是因為只有李嚴做的越多,對于孟達來說,他自是顯得于將來有功益多,這卻是對孟達很是感激的李嚴所不知道的了。

益州的紛亂總是對荊州有利。故而荊州方向卻是對他們在關注之余冷眼旁觀著。不過對于江東卻是在一直注意著他們的舉動。

江夏自是已經完全的歸附了荊州,雖說當時孫權他們用的乃是送給外甥兒的禮物,雖然孫尚香生了個女兒。江東卻也無話,畢竟那是的言辭不過是個借口而已。

不過剿滅了山越之後的江東,如今卻是變化甚快。

淮南之地的人口本就富余,而對于江北之地,雖說如今在孫權的手中卻也安穩,不過畢竟江東才是他們的根本,除了留下必要的人口之外。孫權卻是將其余的人口全部南遷。將這些精于農事的戶口卻是分布在原先山越之人的故地上,當然為了混雜人口,俘虜的山越人卻也被分別得布置在江東各地以及淮南等地。

隨著南遷人口對于當地的開發,如今江東在增加了許多人口的同時。卻也新建了許多的州縣,就像廬平,建安,延平等地,卻都在的開始出現在江東的治理版圖之上。當然夷州也是一樣,有了這塊海外的飛地卻是給了江東不可勝數的好處。不需耍派出多少兵力,那島上的當地夷人卻是沒有什麼武力,更兼那些人又很是熱情,江東用了很少的代價便取得了當地的統治,為這他們僅僅付出了一些耕牛,帶去了一些種植經驗,讓當地人習得了這些的同時,江東獲得的卻是太過豐厚了。

當然本就和袁氏兄弟有些交情的江東卻是沒有因為之前袁氏兄弟交好于荊州便斷絕了兩方的交往。再次向帶方之地遣送了一些船工連帶著一些曬鹽的工匠後,他們卻是從袁氏兄弟的手上換的了不少的三韓奴隸。孫權自是要用這些人去開發他已經佔據了的大片的空置地盤。

「雖失意于江夏,卻得了如今這般局面,我江東實在是得了上天之眷顧啊!」孫權言道。

「還需主公決斷英明,當機立斷,才讓我們能夠輕松的在豫章之地解決了山越這塊在喉的蛟刺!」魯肅言道。

「子敬過譽了,若沒有公謹用兵神速,攻敵于不備之時,若沒有子瑜之口才便機,使我江東月兌離了荊州那塊漩渦,我江東的局面卻是怎麼能快速發展至此!」孫權自是描述著麾下的功績,「卻是委屈了程普將軍,又官復原職了!」

「只要見到老主公留下來的基業能夠壯大,我程德謀受些許委屈又有何妨」。程普卻是一句肺腑之言。

「呵呵,程普將軍,且莫如此說。主公為你卻又上表朝廷,言及我江東新發現的那夷州之地,雖說乃是飛地,終究也算為朝廷開疆獲土,這等功勞何等之大,想來朝廷定不會駁了主公為你求取夷州太守的建言!」一旁的張昭此刻開口道。

不等程普施禮謝恩,孫權卻是開口道,「只要我等上下一心,想來我江東之明具定是如日昭昭」。「吾等定當精誠一致,效忠我主,助我主克成大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雲台最新章節 | 三國之雲台全文閱讀 | 三國之雲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