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打開旅行袋,把買的東西一件件掏了出來。桂枝拿著喬希給她買的羊毛衫和被面,笑得嘴都合不上。說︰「你花錢買東西干啥。你能來,就讓大娘很高興了。」
喬希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以前您常提起我爸的那床被面,我就給您買了兩床上海最好的織錦緞被面。上海的羊毛衫是很出名的,我給您和大爺一人買了一件。也不知道合適不。」
桂枝說︰「現在在城里的商店也能買到漂亮的被面了。不過,不如你買在這種高級。我已經上了歲數了,用不著這麼高級的被面了,就把這兩床被面給了巧珍吧。」巧珍推讓了一番,看到桂枝是真心給她,就高興地接住了。
不一會兒,張栓根也回來了,他看到喬希也非常高興。看到喬希給自己和家里人都買了東西,就怪怨說︰「你花這些錢干啥!你能來,就讓我們很高興了。」
幾乎是和張栓根前後腳,來了許多的人,全村的人都知道喬希回來了。那些曾經關心、愛護過喬希的人們,都來到了張栓根的小院,屋子里擠得都進不去人了。喬希忙著把糖遞到人們手里,並對每一張熟悉的面孔稱呼著。整個院子里充滿了歡笑聲,下窪村的人們,也沒有忘記小喬希。
回到下窪村的第二天一早,人們看見喬希往西北山坡走去。人們踫到喬希,都和她熱情地打著招呼,人們都知道她是去父母的墳前了。
北山坡的山丹花還是開得滿山坡,喬希摘了一大把的山丹花。喬希捧著山丹花來到了父母墳前,看到父母墳頭的土並沒有因為多年的風吹雨淋而變少,而是變得更多了。她知道,多少年來,張栓根大爺一定一直在為她父母的墳頭添著土。
喬希把那一大束山丹花放在父母的墳前,跪在父母的墳前,忍不住淚流滿面。她向父母傾訴著自己心中的思念和情感。她不知道在墳前呆了多久,直到桂枝把手輕輕放在她的肩上,她才抬起滿是淚水的臉。桂枝心疼地說︰「回去吧,希兒。天氣這麼熱,你會中暑的。」說著,扶起了喬希,倆人往山坡下走。
回到家後,桂枝給喬希端了一大缸子涼白糖水,說︰「希兒,快喝點水。天氣這麼熱,你已經半天沒喝水了。中午,你旦兒哥請你吃飯。」
這些年山里農民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現在,下窪村的地基本上都能用機井水澆灌了,人們不單只是種糧食了,在田頭也種一些蔬菜,這樣下窪村的人們也能吃上新鮮蔬菜了。
喬希和桂枝來到了大旦家,這是一處有著三間正房、三間南房的寬敞院子,一律的紅磚、紅瓦,明亮的玻璃門窗,在當時的下窪村是最氣派的了。
喬希和桂枝到時,妮妞正在院子里玩,看見她們走進來,妮妞就叫︰「女乃女乃,女乃女乃。」並伸著小手跑了過來。桂枝彎腰抱起了小孫女,在她的紅臉蛋上親了好幾口。
屋子里的巧珍听到聲音,忙從屋子里迎了出來,腰間圍著一個花圍裙,手上還沾著面。巧珍把桂枝和喬希讓到了屋里,對她倆說︰「妮妞她爸去改梅嬸嬸家了,咱家沒種香菜,他去要一小把香菜。咱這山溝也沒啥稀罕的,听說希妹愛吃蓨面,今兒就給希妹做頓蓨面吃吧。」
這是一進兩開的三間房,一進門的這間屋靠後隔了一間廚房,靠前這間屋子里放著一張方桌,桌子上放著切成絲的黃瓜和水蘿卜、還有一小盆已蒸熟的土豆條、一碗鮮紅的油炸辣椒、半碗蔥花油和一小盆鹽湯,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
桂枝問︰「蓨面搓好了嗎?我幫你搓蓨面。」
巧珍說︰「都做好了,不用您了。您和希妹到屋子里坐一會兒吧。我這就蒸蓨面。」
桂枝對喬希說︰「看看你旦兒哥的家吧,在咱這下窪村,沒幾家的房子能趕上你旦兒哥家的。」說這話時,桂枝臉上滿是自豪的神情。
右邊的屋子里盤著一席炕,炕上的被子垛得整整齊齊的,炕上鋪著一張油亮的綠油布。地上擺著兩個帶底座的木箱,箱子上擺著一些小玩藝,整個屋子收拾得整整齊齊的。看來巧珍是一個精明能干的媳婦。
左邊的屋子里放著並排的兩個大立櫃、兩張單人沙發靠在一張小茶幾的兩側,屋子里顯得有些空蕩。所有的玻璃被擦得明亮耀眼,家里干淨得一塵不染,看得出巧珍是個勤快的人,是一個理家的好手。喬希對桂枝說︰「大娘,看來我旦兒哥娶了個能干的嫂子。」
桂枝滿意地說︰「還可以。人也挺開通的,剛蓋起這新房,巧珍讓我和你大爺住新房,說我們辛苦了一輩子了,也該住新房了。我和你大爺看她有這個心都很高興。可我們住慣了那土坯房,還不舍得離開。現在房間窗戶都安上了玻璃了,就更好住了。」
正說著話,大旦和張栓根前後腳進了屋,張栓根抱了一個大西瓜,原來張栓根一大早騎車出山,到大路邊為喬希買西瓜去了。
巧珍從廚房里端出了蒸熟的蓨面,有細細的魚魚和薄薄的窩窩,熱騰騰的冒著熱氣,香香的蓨面味彌漫在整個房間。喬希抽了抽鼻子,說︰「好香的蓨面啊!好久沒聞到過這種蓨面的香味了。」
巧珍先給喬希調了一大碗,喬希看著花樣繁多的新鮮蔬菜,說︰「現在咱們山里的條件比過去好多了,有這麼多的新鮮蔬菜,我記得過去根本見不到這些菜。」
大旦說︰「確實是比過去強多了,可還是不行,平時買點東西還是很不方便,想買點肉都買不上。買西瓜還得騎車跑二十幾里的山路,到大路邊才能買到。生活在這山溝就是不方便,二旦就不願意回來了。我已經讓人給他帶信了,他很快就會從青城回來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