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觀 第一卷 正文156 周瓏母女撫今追昔

作者 ︰ 一文錢員外

一看榜單,不成,只怕要擠下去。再沖一章。我不信,今天不能呆在VIP列新榜上犯性子較上勁了。有錯,請大家繼續提出。晚上見。

周瓏母女是在廳里從始至終沒有發話的,一回到主院的小偏屋里,三太姨娘嘆口氣,坐在燈下,兀自出神。

周瓏那邊亦陪著她坐著,手里很自然地再次拿起了針線,這是給文簡做的。主僕四人,這一下午竟也急趕著做出一套來。

周瓏的丫環小月打了水,拎了毛巾,遞于小姐,道︰「這個,小姐既做得了,明日一早可是給四小姐送過去?」

小月雖也是十三四歲,卻遠不如小西辦事沉穩,人雖說極老實的,可是她向來是個話多的,只是跟了小姐一年多,發現小姐一天都說不出幾句話來,自己倒是憋得甚是厲害,十分羨慕小西雨涵她們跟的筠小姐與小姐,個個都是愛說愛鬧的。只自己這里最冷清。

周瓏嘆口氣道︰「咱們這些,在大年那天送出便是。凡事,又何必搶在前頭呢?」三嫂四嫂都還沒送,自己卻早早送過去,豈不是自找麻煩。

小月傻傻地問道︰「那咱們何必這般辛苦,覺也不困,連夜趕制?」

方氏苦笑一下,亦提起了針線,道︰「趕著做出來,不過是咱們的心意。」送出去,卻是由不得咱們。這話她是沒說出來。

婆子關氏也嘆口氣,拉了小月到一旁,暗道︰「你怎的這點眼力見也無?四女乃女乃送了丫環小西在四小姐那,沒見三女乃女乃都快著火了?」

小月「啊」地一聲,搖頭道︰「三女乃女乃生氣,不是因為六小姐帶陳氏進來找四小姐?」

在她看來,六小姐挨打,是自作主張,打著四女乃女乃的旗號,領了不能進門的陳氏才這般的。怎麼會是因為六小姐送出去丫環呢?就算六小姐送了丫環,那也是為四小姐好,這般手足情深,不是該夸贊嗎?三女乃女乃怎會借口打壓?她滿臉疑問地看向關氏。

關氏見她腦子真不開竅,懶得同她說,說多了,人多嘴雜,禍從口出。她看看三姨娘洗完臉後,仍是無精打采的樣子,一時也不知說甚為好。不過按往常習慣來說,只怕三姨娘仍會挑燈縫衣。往年,老爺的衣衫,都是三姨娘一針一線縫得。唉,如今……

周瓏看著她們二人亦捏起針線活來,發話道︰「你們且下去忙吧,今晚有我陪姨娘一起歇息。哦,對了,給四小姐的外衫就不用再做了,只把手頭上這一套忙了,做些小件的,比如︰小月給文簡做個暖耳就可以。」

關氏關門的時候,听得三太姨娘方氏在同小姐比劃︰「咱們這鞋只怕是做得小了。箐兒的腳有傷,咱們依著郭董氏說的鞋樣大小,只怕會擠著傷處。且重新再做一雙吧。」

周瓏點了一下頭,然後遲疑地問道︰「今日伯母那邊說到下人的事,是不是咱們這……」她一想到姨娘在那邊受的委屈,心里一酸。

方氏一針下去,倒是刺進了自己中指,血珠兒冒出來,她含在嘴里,象往常一般習慣性地舌忝舐了一下,她聞到了腥味,亦嘗到了咸味。看著女兒緊張的樣子,淡淡一笑,道︰「無事。我調一下頂針。」

周瓏心里痛痛的,埋頭便飛針引線,恨不得一下子全部做完。半晌後,听得姨娘道︰「這事,我們哪里能作主?你我本來也沒多少事,倒是一人佔一個,可是推不得。眼下推了,日後想要,也難。只過一兩年你要是尋了人家,出嫁沒個下人跟著,怎麼辦?」

她尋思著小月這般不機靈,是好事也是壞事。不知道花兩年的時間能不能教出來。若不然,到時讓關氏陪著過去?這事,希望到時自己能力爭一下,別的自己都不計較,苦了阿瓏這麼多年,自己只這一個女兒,再如何,也希望她好些……

若是,若是二夫人在世,管著家,自然所有人一碗水端平。如今,三女乃女乃臨時掌家,自然是看向……

周瓏听姨娘的話,很是惆悵,出嫁?嫁誰呢?自己不可能象大姐那般。便是象大姐那般有了姐夫心疼,可北地天寒地凍的,自己離姨娘甚遠,千里牽掛,何時才能放心?可惜,姨娘是不能隨了自己的。

她復嘆口氣。小月也不是自己選的。老太爺去世後,二姨娘見長房伯母歸家,便借口家用緊張,去年辭了一堆人,小月亦是二姨娘那時隨意指了她過來照顧自己。自己又推不掉這份好心,只得受了。如今在伯母那邊看來,倒是自己同姨娘很是鋪張了。「我本來還想著晚間讓小月去服侍她的……」

方氏一愣,慶幸地道︰「幸好你沒自作主張。若是連文筠的丫環沒在那,你卻送了個丫環過去,你這是打誰的臉呢?再說,人家也未必要。唉……」

周瓏停下手里的針線,「可是,文箐他們這般也實在是太可憐了,先時跟著二嫂去的,如今也只余得阿靜,奈何是個馬上要生孩子的。只陳氏謀錢,居心不良,這種人定是留不得的……」阿靜眼下來不得,那日後生了孩子,想來,也沒她的位置了。文箐再堅持又如何?除非遣了新來的。故而,她為何非要推了哥哥嫂嫂們安排的下人,這般下去,又哪里人來照顧?

方氏瞧著女兒滿臉同情與關切,可惜縱是自己這邊有心,亦是無力得很。

周瓏想了想道︰「若是年前三嫂找不到合適的,咱們是不是可以讓小月過去幫忙?反正也不是送……」說完,她自己也明白這是管了閑事,自是招人眼,會引起不必要的煩,三嫂四嫂不懷疑自己是討好文箐才怪……

方氏凝眉,嘆道︰「可惜,你伯父現子不適,要不然……若是有人在他面前求告一聲,興許……」

「為一個丫環去找伯父理論?」周瓏覺得這個話題不可能,也跟著姨娘再嘆口氣道︰「哪個敢去打擾大伯父。如今大伯母生怕他身子不適,再遇個事……誰擔待得起……」

方氏听得女兒還在想丫環的事,搖一搖頭,也不多解釋。低頭看針腳,只覺得光線太暗,自己越看,越不清晰。就如文箐這般小的人,說的話做的事,太招人眼耳,連自己亦看不懂。只這般有主見的,倒是隨了她爹娘性子。

周瓏沒有得到回答,想著文箐那般堅持要自己去問一次得到陳家的答復,不免大膽說得一句︰「姨娘,文箐她為何非堅持陳家沒謀財?難不成真是另有苦衷?」話一出口,她自己亦覺得不可能,自己怎麼會這般想。

她這話,方氏哪里有答案。外頭的一切,都只是听得關氏與小月還有女兒說來,她平時連房門都不曾出得。「只這麼一來,只怕家里不會太平了……她人小,卻是說話太利了,如今你三嫂四嫂可是沒討得半分便宜的,唉……」

這話讓周瓏想起了二嫂,那樣一個長袖善舞的人,打理得家里個個都心服口服,哪象現在?三嫂四嫂成天斗來斗去的,不過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若是二嫂在,她們豈不是伏伏帖帖的。「是隨了二嫂吧。」

方氏轉了一下頂針,回憶了一下,道︰「你二嫂,當年行事是端嚴,卻也心慈,該罰該賞,甚是嚴明。家里下人更是謹守本分,哪個也不敢打馬虎眼,更不敢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故而……」故而怎麼呢?家里縱是三房人住著,也半點無是非。族里親戚來往,人家是尋不出個短處來。

周瓏想著最後見到二嫂時,還是六年多以前,二嫂帶了小文箐在家理了一段時間的事,為爹侍疾,當時她自己還病了一場。那時自己還逗著文箐滿院跑,她那時就爬樹,惹得四哥跟在後頭亦忙得不成,三哥有時也樂一樂。更是逗得爹開開心心的,病一下子好了大半,全家把這個長孫女當了福音,而三哥家的文笈那時剛一歲出頭,也是惹事,兩姐弟鬧著鬧著,後來三嬸不樂意了。

有一日,不知小文箐說了或做了甚麼事,爹卻在吃飯時,滿臉高興地夸道︰「我這個孫女兒好,膽大,敢為,好擔當。雖不是男兒身,只怕日後勝似男子。好,好。」這話傳到三嫂耳里,當時好似也沒甚麼反應。只二嫂說了句︰「爹說勝似男子,那我可就當兒子養了,若是日後沒了大家閨秀之態,可怎麼辦?」

當時爹說甚麼來著?說馬皇後的一個甚麼典故,意思就是不能拘了文箐,且由著她來便是了。從此,小文箐在家里雖是長孫女,卻勝過長孫文笈而得寵,二姨娘也只夸贊來著。家里自是二嫂打理得井井有條,二姨娘也只在後院,偶爾二嫂便與二姨娘還有三嫂說些帳務的事,慢慢將家務托付出來。

後來爹見得二嫂帶病這麼操持,很是過意不去,一待她身子好轉,自己也好得差不多了,忙著打發她去成都,于是一去多年。

記得二嫂離家時,還曾笑話來日歸家後,定要替自己尋得一戶好人家,稟報爹爹,沒想到歸來的是靈柩……

一滴淚水墜在衣上,她忙擦拭一下眼。

方氏亦別過臉去,只裝沒見到女兒失態。周瓏卻開始回想小時候,只是好象那時自己真沒多在意,故而如今憶及,只遺憾當年未曾多與二嫂相處,能想起來的事越發的少了。而彼時自己亦同現在的文箐差不多大,雖然也自慚,可是下人卻也沒有一個不拿自己當二小姐看。

方氏想安慰她幾句,可是卻只覺自己說話亦無力。過得會兒,方才听女兒兒在說︰「姨娘您這麼一說,我也是想起來了,那些老實做活的沒留下幾個,倒是拍馬的個個皆在……三哥打從二哥去世後,在家里便越發容不得人反駁了,連四哥的話亦不听,如今文箐一來,只今日幾句,我瞧著倒是新鮮……」

方氏想著文箐在廳里的那番話,還有在長房的對答,那份執著與從容,實是少見。可是,周騰夫婦如今在這個家作主,佷女兒才一到家,便差點兒針鋒相對,要是自己,亦是猶如一記耳光,打沒了臉面。對女兒道︰「她是還小,有想法,敢說,敢為,哪個也不好真與她一般較勁……唉,今日這事,若放你我身上,自己一番好意卻被拒了,都不好受,更何況你三哥三嫂了……」

周瓏感慨︰「那又如何?只她小小年紀,會當家,我想三嫂這下子沒法看輕她了……」

方氏不說話了,周瓏抬頭看姨娘,見她打從爹去世後,眉目就沒舒展過,如今連眼楮也深陷了不少。一時有些難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生活面面觀最新章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文閱讀 | 明朝生活面面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