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二妞成長記 第二卷 第一九零章 信心

作者 ︰ 菜販阿九

趁著混亂,林正華拉著目瞪口呆的李玉山走開。

見到二妞幾人時,李玉山但覺得心有余悸的全身無力,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田三姑心疼的輕聲勸著他放寬心。

田武元在旁邊樂呵呵的說,「得讓你們受點苦才好,哼,我天天又做事又要管這管那的容易麼。」

田三姑嗔怪他不應該說風涼話。

田武元只嘿嘿直樂,樂了會又說,「玉山哥,你們去石頭家里等著我,我去找大嫂和包包哥他們一起回去。正華,幫幫忙同著他們一起去吧。」

這還是小心翼翼的意思,擔心在這邊踫到什麼人,林正華自是笑著同意。

幾人走到李清玨家,李家的人估計都出去了,靜悄悄沒有人出來。

站著無聊,田三姑便開始抱怨李三老爺,「玉山你說,李三老爺是不是在外地呆久了,連我們家鄉的習俗都不記得了,居然要我們在五月初五成親,真是有意思。」

李玉山自是附和她,又笑著說還幸好還有老人家仗義執言。

二妞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這話很不妥,就算是李家有錯,李家也照顧鄉鄰這麼久,事已至此,說幾句好話有什麼不好呢。風評不好對小戶人家可能沒事,但是對李家來講是很重要的。李家在這里並不曾有什麼搶男霸女搶佔田地的丑聞,在別處種種沒有禮義廉恥的事比比皆是,隨處可聞。這說明李家還是很不錯的,若是李家倒了霉了,李家莊周圍的村莊並不見得能討到什麼好,人口稅田稅什麼的說不定就要收得亂七八糟的了。

她想到這些,皺著眉頭說,「你們不要這樣說,人家李三老爺怎麼會可能不知道這種事呢。不止我們雲縣這里,許多地方都這樣,就算西北不這樣,當官的都講究避諱什麼的,不願意在五月上任。李三老爺再莫名其妙,這事應該清楚的。我覺得吧,他這樣子說是為你們好。這樣一說,基本就不會去惹你們了,你們下個月成親也名正言順了。人家沒有對不起你們,你們得感激才是。要是再有人說起這事,你們可得說感激李三老爺。不管人家怎麼講,咱得替李家說話,不然李家出什麼事,到時喊你們去指證,那可怎麼辦。」

田三姑驚訝的抬起眉毛,「二妞怎麼這樣說,按說你應該罵他才是啊。這事本來是李家的子弟有錯,他是家長,自然得擔起來了。」

二妞越想越覺得此事沒那麼簡單,「我阿娘還在嘆息三姑父什麼都好,就是住得偏了些,三姑你這樣一開口,我覺得你還是嫁得偏點好。咱們一般的平頭百姓,自然是有理講理,可是同有權有勢的人講理……ど叔同人打架都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我只是在想,李三老爺是不是不想這麼早去京城去,就以五月的借口來拖延行程?這話當我沒說,你們不要在外面說起。」她越想越覺得自己想得有道理,忙忙要求大家緘口不提。

田三姑卻不信,很不服氣的問道,「難道這事還是他提前安排的不成?」

二妞只搖頭,她都懶得解釋了,解釋了三姑也未必明白。人的一生中能踫到許多事,哪里事事都能提前安排,不過是踫到了,見招拆招罷了。

李玉山溫和的勸道,「三姑,二妞這樣想也是對的。他們李家風頭正勁,若是倒霉了,牆倒眾人推,說不準今天的事就成了李家驕橫跋扈的罪行了。」

「那我都听你的。」三姑順從的點頭。

林正華卻有些驚訝的看著二妞,「看不出來你還很有點見識呢。」

「那是當然。」二妞得意的點頭。

林正華便笑著說,「你看,我這幾日就要進京了。包包有事在身回京城自然是越趕越好,春桃姐卻是慢點的好,不如你和春桃姐與我們一起同行,我可以照顧你們一把。呃,你還小,春桃姐有身孕在身,同我們同行也不會有不好的話傳出來。」

二妞仔細的看著他,林正華坦然的對視著,看他清澈的目光毫無躲閃,二妞便安心了,「這倒也是,我同包包哥講一講,夫人應該會贊你好人。」

林正華大笑,「沒什麼,你不用擔心什麼的,我們林家卻不用巴結張家白家,沒事要求他們,于是我可以坦坦蕩蕩的做下好人。日後在京城里有些什麼為難的事,你都可以喊我幫你做的,不用擔心欠人情。」

「你這麼好人?」二妞抿嘴微微一笑。

林正華哈哈大笑,揶揄的說,「十一郎畫畫給你們賣,我沒有那個丹青妙手,跑腿打雜的事是沒問題。」

二妞覺得這樣解釋也可以接受,有人天生習慣與人為善,有人天生喜歡挑刺,這全都是天性來著。

不一會田武元肩頭扛著熟睡的三多,同著徐氏東平田家阿婆幾人也過來了。

「林公子,真是多謝您了。」徐氏見到林正華便不迭的道謝。

林正華只笑,又問春桃兩口子怎麼沒回來。

田武元解釋說包包兩口子說要再玩一會,呆會他們自己會回城。林正華便告辭,說明日會去找二妞。

等他走了,徐氏便對李玉山說,「玉山,武元可是同我都說了,下月婚嫁,若是簡陋也沒法子的,你可不能怪我們,也不能拿出來說事。」

李玉山深情脈脈的看著田三姑,「是我想著提前娶三姑進門,大家成全了我的心意,我感激都來不及,怎麼會怪呢?當初提親時我就恨不得頭天提親,次日就成親。」

田家阿婆卻是不滿,「訂親到成親時間這麼短,還是六月成親,別個要說等不及了。」

徐氏心里很不滿田家阿婆的話。鄉下訂親到成親通常是幾年時間,最少也得大半年到一年,三姑訂親到成親的時間短了些,到時人家肯定會問七問八的,不過隨便怎麼樣,總好過沒嫁出個什麼事了到時嫁不出去。于是徐氏岔開話題問三姑,「櫃子箱子床和桌椅架子都打好了吧,漆也上好了吧?。」

三姑含羞點頭。

徐氏便教訓她說,「家俱打好了,就是田家準備了嫁妝出來了。至于衣服鞋襪,手工慢慢的自己做,早些晚些沒什麼。首飾也是有金戴金,無金戴銀,金銀都沒有戴個簪子都無所謂。你嫁過去不要覺得自己嫁得倉促,底氣不夠,別個說你你就要說回去,不能讓人家說我們田家對女兒不好。」

三姑只是點頭。

李玉山知道這些話都是在敲打自己,便拍著胸膛說,「大嫂,這些都是我的不是,不要說三姑了。她臉皮薄,再說一下都要流眼淚了。我明天送糖過來,送些二妞去京城的節儀。忙過了這幾天就選吉日,送端陽禮過來,一定讓大家風風光光的,絕不會委屈三姑和田家。」

徐氏滿意的點頭,「真不是圖你送什麼過來,只是你送禮送重些,我們田家說出去也好听些,不然,人家都說我們養的是賠錢貨。至于大姑二姑那邊,你可以不送禮過去,或是送個三五斤糖就算了,你若是送厚了,她們還覺得還可再多些。」

說既然全說清楚了,徐氏便道過謝告辭了。林正華目送著馬車遠行,才轉身走了。

東平在旁邊有些欲說還休的樣子,徐氏發現了便讓他說。

東平低聲說,「阿娘,您這樣說,豈不是讓人說您貪著三姑父家的禮,讓三姑父把咱們家送厚些,大姑二姑家少送些?」

二妞翻翻白眼,「做人講究的是問心無愧,不欠人家的,可是不是說人家欠自己的就是應該的。三姑父家送來的禮厚,我們家自然還得厚。大姑二姑家送給我們的禮都那麼薄,難道還指望他們送到三姑父家的厚?」

「那豈不是斤斤計較麼?」東平有些遲疑,不過還是說出來了。

二妞覺得好笑,「禮尚往來知不知道?人家對我們好,我們就應該對人家更好些。人家對我們不好,難道還要送上門給人看輕不成?」

田家人回到家中後,徐氏就開始忙著準備二妞要帶去京城的東西,其實也沒什麼好收拾的,但徐氏就是恨不得這也讓二妞帶上,那也讓二妞帶上。

後來二妞說初六會有許多貨送來,每樣都要留一點在鋪子里賣或是自己家用,那樣才知貨好不好。徐氏才急急忙忙去收拾鋪子,以騰出位置擺新貨。

五月初六一早就開始有人在送貨過來,包包春桃都過來了。李清玨也一早帶著車馬行的人過來幫忙點數接收。

田武元同徐氏都想著去幫人搬搬抬抬,二妞拉著他們,只讓他們仔細看人家裝車打包,再就是看著李清玨做事。

車馬行的人果然是做熟這一行的,只見他們熟練的把稻草塞在貨物中間,再搬到他們的馬車上,每輛馬車塞得緊緊的,沒有絲毫空隙余下。至于有些已經破了的咸鴨蛋什麼的,還有不好的漆器,現場就給挑出來了。李清玨則輕閑的拿著賬單指指點點,數不對的地方就用筆圈出。

忙忙亂亂的一直忙到深夜,付了錢後,李清玨又要求那些貨主以後要注意改進裝車,指點了些注意事項。

許多事田武元聞所未聞,他對李清玨心服口服。

二妞嘿嘿直樂,輕聲說,「以後咱們做得多了,也是一樣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田二妞成長記最新章節 | 田二妞成長記全文閱讀 | 田二妞成長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