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評論集錦 第二節   鏗鏘之聲

作者 ︰ 天聿可

本節共有十二篇文章分別是︰

1、百年不絕的鏗鏘之聲

向賢彪

2、不讀書更難改變命運

作者︰孫勇

3、促進青年學生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

作者︰閔維方

4、「讀書不肯為人忙」

作者︰向賢彪

5、可貴的是寬容與尊重

作者︰*英

6、歷經劫難仍充滿生機

作者︰王扉

7、文化,從閱讀開始

作者︰王國華

8、學習「怎樣學習」

作者︰陳啟本

9、學習貴在「博」「通」「悟」

作者︰韓長賦

10、眼界與讀書

作者︰趙暢

11、永遠學習是一種品格

作者︰甘藏春

12、走進學習的春天里

作者︰張保振

一、百年不絕的鏗鏘之聲

向賢彪

回望百年前,在列強的鯨吞蠶食瓜分豆剖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無數冷酷的事實把一個異常尖銳的問題擺在中國人面前︰中國是不是要滅亡了?它像可怕的噩夢那樣,沉重地壓在每個愛國者的心頭。「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山*低」,便是這種屈辱和憤懣的真實寫照。面對亡國滅種的「時代問題」,孫中山第一個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喊出了中華民族埋藏已久的心聲。

一個口號就是一面旗幟。在這面旗幟的召喚下,一代又一代中華優秀兒女奔走呼號、殊死抗爭,才有了清末志士仁人的放眼向洋,才有了辛亥革命的驚雷炸響,才有了帝制的結束、民國的誕生,才有了新主義新政黨的崛起……中國共產黨人繼承先輩未竟的理想事業,高擎真理的火炬,在荊棘叢生的密林中走出了一條直奔光明的大道,使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如今,在中國這塊古老而年輕的土地上,孫中山先生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理想,日漸化為輝煌的現實,中華民族日益從封閉走向開放,從保守走向改革,從貧窮走向富強,書寫了歷史嶄新的篇章。然而,那一代人從心底里喊出的「振興中華」的鏗鏘之聲,那一代人苦苦思索和探索的歷史軌跡,那一代人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卻並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仍然那麼強烈地扣人心弦、催人奮進。

一個民族是需要有一種精神來支撐的。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們對*共和的信仰和追求,凝聚成矢志不渝的奮斗精神。用鮮血和生命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甘為「四萬萬同胞受死」,以求「專制永不見于中國」,這種愛國情懷和不懈奮斗的精神,具有超越時空、經久不衰的永恆魅力,是我們血液里的鐵和鈣,是我們的精神脊梁和力量之源。正如一位學者所說︰凡是有凝聚力、向心力、進取心的民族,都對自己艱苦卓絕的奮斗傳統有一種光榮感和敬畏心,都會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加以褒揚和傳承。

一個國家是需要在變革中展示作為的。孫中山先生總結19世紀百年歷史並思考人類文明走向時,提出「百年銳于千載」的論斷。他們所開創的歷史偉業,猶如在荒蕪原野上開闢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雖然這條路不免坎坷崎嶇,但它是通往中華民族的復興之門。大國自有大定見。作為一個文化積澱深厚的大國,中國不會跟著別人亦步亦趨,不會照搬其他模式。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對振興中華崇高理想的最生動實踐,是對革命先驅的最好告慰。今天我們所走的是一條前所未有的變革之路、創新之路、特色之路。

當年,孫中山先生如是寄語︰「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應付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只要我們志存高遠,奮發努力,為了遠大目標而心無旁騖,淡定執著,我們也會如先輩那樣,在回應時代問題中不斷創造新的業績,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不讀書更難改變命運

作者︰孫勇

有個段子在大學校園頗為流行︰甲骨文公司CEO埃里森在耶魯大學演講,說在座的大學生統統是失敗者,並舉證︰世界上的首富、二富、四富,要麼是沒上大學,要麼是中途輟學,他自己更是被耶魯開除,號召大家退學算了。可算是「讀書無用論」經典版。

讀書有沒有用的爭論,大概從人們有書可讀的光景就開始了。不要迷戀埃里森,這哥們兒只是個傳說,他的成功是難以復制的。但讀大學給學生個人乃至其背後的家庭,究竟能帶來多少收益,的確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想當年,「讀書改變命運」,是多少寒窗下「苦逼」人兒的勵志警句啊,「奮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真個是浸透了拼搏的汗水。如今,學費貴、就業難,大學教育「高投入、低產出」,使農村子弟靠讀書改變命運之路越走越崎嶇,讀書也越來越不像過去那樣,能明顯地改善個體和家庭的境況。甚至在中西部有些地方,好些家庭陷入「因教致貧」。難怪就有農民朋友質疑︰「讀書有什麼用?」農民工老韓節衣縮食,進城打工供兒子上大學,當兒子小韓大學畢業,作為父親覺得似乎可以停止奮斗的時候,老韓卻吃驚地發現,大學畢業的兒子每月工資根本沒辦法還掉之前欠下的債——兒子的收入甚至還比不上當農民工的自己。報道說,老韓父子或許正是中國千千萬萬普通農村家庭的縮影。

「墨水」喝得越多,工資不一定拿得越多。老韓的糾結恐怕也是許多望子成龍的農村家庭的共同困惑。他們曾堅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在他們心目中「讀書」往往被簡化成「上大學」,然後「上大學」又和出人頭地找個好工作捆個結結實實。按照這樣的生活邏輯,投資「讀書」就應該獲得豐厚的回報,這也是許多農村家庭「砸鍋賣鐵」供子女上大學的心理支撐,一旦這種回報變得不可預期,願望越來越難以兌現,就難免得出「讀書無用」的結論。

讀書對社會的好處或者說用處不言而喻,但對個體而言,讀書只是改變命運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泰戈爾說,「我們誤讀了世界,反而說它欺騙了我們」。所謂讀書改變命運,其實改變的是人們向上流動的機會,並非「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立竿見影的預期「兌現」。

讀書有沒有用,上大學有沒有用,其實不需要更多的論證。讀書不能增加人生的長度,卻能增加人生的厚度;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卻能改變人生的方向。讀書、上大學未必能如父輩所願改變身份、地位和收入,但不讀書更難改變這些。

畫中話

12月17日,4名耄耋之年的泰斗級大師——楊振寧、吳良鏞、馮其庸、歐陽中石聚首清華大禮堂,應邀參加由清華大學學生會組織的「清華大學時代論壇」。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著名城市規劃及建築學家吳良鏞,著名詩人、文史學家馮其庸和著名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歐陽中石,四位大師的年齡總和達到350多歲。科學、人文和藝術領域大師同台踫撞思想火花,並與學子對話。楊振寧說,中國學生的基礎比較好,大一時就較為成熟,而至少1/3的美國學生到大一時還沒開竅。「但中國教育太偏重訓導,這讓中國學生有個很大的缺點︰太專一,不管閑事」

三、促進青年學生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

作者︰閔維方

語重心長寄厚望,春風化雨潤燕園。今年5月10日,*同志給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發來回信。近5年間,*同志「一次視察講話,兩次回信寄語」,充分體現了中央對北京大學師生的深切關懷和殷切期望。北京大學認真學習貫徹*同志回信精神,緊緊圍繞培養堪當國家建設重任的棟梁之材的戰略目標,努力完善和豐富青年學生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有效形式,積極引導和激勵青年學生走成長成才的正確道路。

充分認識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重要意義

*同志在回信中不僅充分肯定北京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到西部去、到基層去開展支教扶貧活動,而且進一步闡述了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特別強調要促進青年學生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鼓勵青年學生努力成長為堪當國家建設重任的棟梁之材。學習貫徹*同志回信精神,首先要充分認識促進青年學生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重要意義。

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是*主義的重要觀點,是時代發展和國家振興的現實需要。實踐是人類認識的基本來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實踐發現真理、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認識的一般規律。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這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狀況沒有根本扭轉,農村和西部欠發達地區的發展任務依然艱巨,需要一大批既有創新思維和深厚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又有豐富實踐經驗和艱苦奮斗精神的能夠堪當國家建設重任的棟梁之材。通過支教扶貧等形式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積極投身于人民群眾的實踐,增強實踐觀念和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明確實踐的意義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動力是什麼、依靠是什麼,為國家發展特別是欠發達的邊遠地區發展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是時代賦予青年一代的歷史使命和光榮責任。

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是促進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選擇。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代,一個有前途的民族總是寄希望于青年一代。青年學生要成長為堪當國家建設重任的棟梁之材,必須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必須把校園內的課堂學習、科學研究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只有抓好課堂教學和科學研究,才能幫助學生掌握廣博的先進科學文化知識;只有促進學生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國情、豐富閱歷、磨練意志、增長才干,為將來走上社會、成就事業打下堅實基礎。當代青年大學生接受了比較全面系統的學校教育,有比較深厚的科學文化知識基礎,視野開闊、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都比較強。同時,他們的社會閱歷、實踐經驗相對不足,缺乏對基層一線和人民群眾的深入了解,只有盡力補上社會實踐這一必修課,才能真正成長為堪當國家建設重任的棟梁之材。

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是北京大學的光榮傳統。一個多世紀以來,北京大學始終與人民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形成了愛國、進步、*、科學的光榮傳統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養人才、繁榮學術、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辦學理念。這個光榮傳統和辦學理念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與實踐結合、與人民群眾結合,從最基層的事情做起,在實踐中成才報國。早在20世紀初,李大釗先生就在北京大學積極推動先進青年知識分子與工農運動相結合。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又一批北京大學畢業生志願到西部和基層一線建功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現在,組建北京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正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承和弘揚北京大學光榮傳統的重要舉措。

明確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學什麼、怎麼學

學習貫徹*同志回信精神,要結合新的時代特征,不斷探索和拓展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現實途徑,抓住學什麼和怎麼學這兩個重要問題,全面推進學校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支教扶貧工作邁上新台階。

學什麼是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首要問題,決定著學習的目的和方向。開展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支教扶貧等活動,重要目的是讓青年學生自覺接受實踐考驗和人民群眾教育。一是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不斷增進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全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深刻認識自身肩負的使命和責任。二是確立成長成才的正確方向,把個人的成長成才與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在為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中實現個人價值。三是切實掌握實際本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開闊視野、豐富閱歷、增長才干,廣泛學習借鑒人民群眾的經驗和智慧,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四是培養優良品質作風,在艱苦地區、基層一線經受社會實踐的考驗和挑戰,砥礪品質、磨練意志、錘煉作風。

怎麼學是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關鍵所在,影響著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幫助青年學生更好地深入實踐、深入群眾,需要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既要深入社會實踐、學習人民群眾的經驗,又不能局限于目前現狀和固有經驗,而應將寬廣的科學文化知識視野與深入的社會實踐調查研究緊密結合,促進理論與實踐良性互動。二是學習與服務的關系。既虛心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又積極運用先進科學文化知識幫助當地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水平,在社會實踐中有所作為。三是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既要在艱苦地區、基層一線潛心學習、勤奮工作、迎接挑戰、經受考驗,又要保持健康的心態、強健的體魄和充實的文化生活,做到學習工作和生活兩不誤、兩促進。四是個人與團隊的關系。既充分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又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搞好團結協作和傳幫帶,做到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高等院校作為教育青年學生的主要陣地,應當不斷創新促進青年學生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有效形式,完善學校社會實踐、志願服務、支教扶貧工作體系,為青年學生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提供有力保障。對于北京大學來說,一方面應加強宣傳教育,大力弘揚與實踐結合、與人民群眾結合的光榮傳統,積極宣傳改革開放以來北大學生在西部和基層一線建功立業的先進事跡,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才觀、就業觀;另一方面應加大保障支持力度,結合實際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學制、學分制度,從經濟資助、升學、推優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廣泛拓展社會調查、支教、扶貧、實習、醫療援助、心理援助等實踐載體,完善選拔、培訓、派遣、管理、評估、獎勵等機制,全方位提高教育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的能力水平,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中促進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

*同志的回信寓意高遠、內涵深刻,指明了當代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方向,對提高學校育人質量、促進學校改革發展、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將學習貫徹*同志回信精神與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相結合,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把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作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求黨員干部深入研究學校改革發展實踐,了解國家和社會對學校工作的新要求,傾听師生建議,引導師生將學術研究與國家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人民群眾關心的現實問題結合起來,找準服務實踐和人民群眾的著力點。把推動實踐發展、服務人民群眾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號召黨員師生通過各種方式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創支教扶貧之先,爭服務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優;創向實踐和人民群眾學習之先,爭青年學生成長成才之優。

將學習貫徹*同志回信精神與加強師德、校風建設相結合,發揮教師作為學生成長引導者和指路人的重要作用。貫徹「追求真知、崇尚至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抵制庸俗、拒絕污染,學習先進、尊重平凡」的師德建設方針,引導教師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以良好的師德風範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鼓勵學生選擇走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更好地發揮人文社會科學、應用學科等與實踐和人民群眾聯系較為密切的學科優勢,引導這些學科教師將教學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服務實踐發展、造福人民群眾的現實生產力,構建學校與社會、基層交流合作的有效平台。

將學習貫徹*同志回信精神與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中心任務相結合,肩負起黨和國家賦予北京大學的崇高使命和責任。深刻認識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是貫徹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的需要,是適應人民群眾接受優質教育願望、辦好人民滿意高等教育的需要,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戰略方向,將北京大學發展融入國家發展之中;把握堅持質量優先、以內涵發展為主的根本原則,正確處理質量、結構、規模、效益的關系,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的核心使命,進一步加強育人的實踐環節,探索和完善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結合的培養模式,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並將提高質量貫穿于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各項工作中;在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的基礎上,促進產學研用緊密融合,廣泛與各地、各行業合作,為社會提供形式多樣的繼續教育、培訓、科學普及等各種服務,並通過多學科的研究成果為黨和國家科學決策、*決策作出積極貢獻。

四、「讀書不肯為人忙」

作者︰向賢彪

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冠之為「神聖」二字的東西並不多,而有識之士把讀書當作自己生命歷程中神聖的事情之一,無疑是睿智的。走進書香的世界,宛若走進人類心靈的家園,展書而讀,生活就多了一種滋味,多了一抹亮麗,人生也就因此而充實和生動起來。

然而,對到底為什麼要讀書、怎樣讀書這個基本問題,不同的人因為閱歷的差異而持不同的態度。著名學者陳寅恪在80多年前給畢業生的贈言中賦詩道︰「天賦迂儒‘自聖狂’,讀書不肯為人忙。平生所學寧堪贈,獨此區區是秘方。」這個「不肯為人忙」,指的是讀書求學需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不受已成的觀念束縛,要有創見,不是為名利而取悅他人,如此方能使學術精進、學有所成。陳寅恪以此為讀書求學的「秘方」傳給後人,至今仍不失為教人如何讀書的一劑良方。

「凡是偉大的領導者都是偉大的讀書者」,伴隨他們讀書的內生動力就是獨立思考。魯迅先生說過︰「讀書應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別的書也一樣,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觀察。」書本里有思想,那是沉睡的「睡美人」;實踐中有思想,那是帶著泥土的「胡蘿卜」。喚醒「睡美人」,洗淨「胡蘿卜」,需要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思考,方能摒棄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不良學風,學到書本里的真知,掌握其精髓和真諦。倘若只看書而忽略思考,那正如魯迅所言,只能算是「書櫥」了。

讀書與思考相伴,方能讀出思想;讀書與知疑相隨,方能讀出境界。李贄認為︰「學人不疑,是謂大病」。因為只有疑,才生思;只有思,才啟信;只有信,才敢踐;只有踐,才能進。所以,學貴知疑,疑則有進。康熙皇帝對「囊螢」的典故有疑,令人捉來數只螢火蟲裝進用白絹縫制的口袋(練囊)里,卻發現並不能用來照明讀書,繼而嘆曰︰「讀書不可盡信也!」李四光對當年地質學界普遍流行的「中國貧油論」大膽質疑,從而提出了新的地質構造理論,並用這一理論指導我國石油的勘探工作,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國石油資源匱乏的問題,摘掉了我國「貧油」的帽子。如此讀書貴疑之舉,摒棄的是盲從和輕信,確立的是獨立人格和理性思維。

今天,讀書的目的早已超越獲取知識。培育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是更重要的目的。*曾把想象力稱為「十分強烈地促進人類發展的偉大天賦」。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之所以比知識更重要,是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則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讀書的真諦就在于突破現有的知識和觀念的局限,造就人的更新。一旦沖破現有知識和經驗的限制,就能引領我們進入「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境;一旦沖破思想上條條框框的束縛,人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

*同志曾指出︰肯動腦筋、肯想問題的人愈多,對我們的事業就愈有利。民族的復興、國家的進步,離不開那些肯動腦筋、勇于創新的人們。單位的建設、崗位的勝任,也同樣容不得我們渾渾噩噩。在這樣一個拼學識、拼智慧、拼頭腦的時代,如果我們的頭腦總在休眠狀態,豈不要被人遠遠拋在腦後?如果我們遇事老愛人雲亦雲,豈不總是讓自己的頭腦跑別人的「馬」?讀書求學需要獨立思考,激活想象力,激發創新精神,干事創業亦如此。

五、可貴的是寬容與尊重

作者︰*英

我的枕邊書

《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美)道格拉斯•C•諾斯著;陳郁等譯;上海三聯書店出版。

諾斯將理論與史實結合得天衣無縫,讀來無任何生硬之感。此書最好地體現了當代經濟學的開放性,使讀者體驗到經濟學在更大領域里攻城略地的*。諾斯的表述有很好的平衡感,既堅守自己的思維邏輯,又包容與他人的差異。後來學者不妨由此書搭建自己對人類歷史理解的初級思想框架,由這個平台出發,或使這個框架更豐滿,或以此為參照系,另闢蹊徑。

人之讀書,可以有多種目的,但大略說來包括兩類。一類是抱有功利性目的讀書,一類是把讀書看做一種生存方式。學生為了考試讀書,公務員為了提高辦事效率讀書,這類讀書大多有功利目的。在一個好的知識傳播環境里,即使這類讀書也會陶冶性情,讓人變得智慧與高尚。

如果一個人無論讀書與否,都並不影響物質生活水平,這樣還手不釋卷,則可以認為,讀書于他而言是一種生存方式。多數情況下,從事科學創造的人讀書,盡管與職業有關,卻更多是一種生存方式,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把科學事業作為生存方式,是很難有創造,也很難堅守到底的。

經濟學是一門科學,盡管尚不成熟,我卻為自己選擇經濟學做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和橋梁而深感慶幸。在人文科學領域里,經濟學的結論更易被驗證,而且它越來越將數學和心理學作為邏輯基礎。由于這個特征,經濟學已對其他人文學科產生了廣泛影響,對現實也有了強大的解釋力。

中學時期,我也喜歡讀小說,當時讀過好多遍《三國演義》、《創業史》,可惜時至今日,小說卻讀得少了。再後來插隊,對《毛澤東選集》甚有興趣,特別是《論持久戰》,讓我如痴如醉。大學讀《資本論》也非常認真,但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後來還曾寫過一篇將勞動價值論與均衡價格論相調和的論文發表。

讀書要有寬容之心。俗話說︰一個人渾身是鐵能打幾個釘?在每個專業領域,真正的知識進步很不容易,著書立說者難免有知識和時代局限性,而他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多少又有些自負,出些錯也是難免,讀者不必過于苛求。只要讀到他們某些有價值的思想片斷,我們就該對之敬重有加。以經濟學為例,這個領域真正的集大成者少之又少,那些被奉為「大師」的學者,其實也是因為別人做了很多開拓性工作,才獲得了集成與綜合的機會。

讀書也要有選擇。現在出版物汗牛充棟,但值得翻閱的書卻有待尋找。判斷好書的標準很多,我自己的標準是,看一本書的作者有沒有對前人的尊重。如果打開一本書,里面盡是作者一個人的傾吐,絲毫不見對同一話題別人意見的討論,那麼,這本書通常是不值得讀的。以大家熟悉的*為例,他的《資本論》的文獻引用就是一個非常系統的經濟思想史學習指南。相比之下,加爾布雷斯在這一點上就比之差了不少。後來的凱恩斯父子、馬歇爾、薩繆爾森等經濟學大家,都懂得尊重別人,因此也贏得了別人的尊重。

讀書更需有批判精神。批判不是不講寬容,而是在一個知識判斷的坐標系里對所讀內容進行定位。在社會科學領域,一個老到的讀書人總會形成自己的知識坐標系,這就有了批判的武器。至于如何建立這種坐標系,可能需要天生的能力與勤奮。正因如此,我以為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不是適合于每一個人。

六、歷經劫難仍充滿生機

作者︰王扉

老子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大自然在人類面前有時會變得異常殘酷,以閃電般的速度使山脊錯位、大地開裂,使繁華的城鎮轉眼淪為荒蕪的廢墟,使數以萬計的人們頃刻之間失掉生命。3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帶給我們的傷痛與震撼,即便在今天依然能夠清晰地感觸。但是,在這種慘烈的災難之中,中國人卻傲然挺立——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撐著中國人歷經摧折卻愈發生機蓬勃呢?

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曾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機。4000多年前,中華大地一度洪水泛濫,幾成澤國。這時,大禹出現了,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矢志治水,福澤蒼生,這種大公精神融入民族血脈之中,成為中國人精神傳統的一部分。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華民族的偉大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道︰「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到了晚清,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一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震爍古今。進入20世紀,一代文豪魯迅寫下了著名的戰斗雄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間說道「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從這些歷史人物的身影里,從他們傳誦千古的詩篇里,我們看到的是民族精神和中華傳統文化在不斷地凝聚、生長,盡管受到了這樣那樣的沖擊,但在面對逆境時越發彰顯出強大的向心力和生命力。

到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後產生了一種新的「抗震救災精神」。這種精神感天動地,在抗震救災與災後重建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的核心內涵即是「萬眾一心,自強不息」。「抗震救災精神」也並非憑空產生,而是擁有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具體來說,它是以中華傳統文化里的五大觀念為基礎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生觀;「義重于利,尊道貴德」的價值觀;「天下為公」的倫理觀;「仁者愛人,自強不息」的主體觀。這些精神與觀念,是滋養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續、生存發展的巨大內在力量,它們融化、蘊藏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里,參與鑄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靈魂。

一位西方哲人曾說過,一個民族如同一個人一樣,要從她所屬的那個優秀民族的感情中獲得養料,它是自身偉大的繼承者。一個民族應該有輝煌的記憶,它可以照亮和升華現實生活。但是,對民族的品質影響更大的還是她經受的痛苦和災難。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講的「多難興邦」的道理是相近相通的。2008年的「抗震救災精神」,再一次證明了︰中華民族在面臨巨大災難之時更能夠重新認識自己,更能夠書寫屬于自己的英雄史詩與大愛傳奇。

也正因為此,在世界東方,在總面積相近于整個歐洲的這片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歷經千年而不墜,屢遭劫難卻依然充滿生機。她的疆域之內生活著眾多民族,牢牢凝聚成一個中華大家庭,支撐這一切的基石,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就是賡續不絕的中華民族精神。

七、文化,從閱讀開始

作者︰王國華

今年深圳讀書月的主題是「文化深圳,從閱讀開始」。文化城市,為什麼不是從唱歌開始,不是從畫畫開始,也不是從廣告創意開始,而是從閱讀開始?不是其他門類不重要,而是閱讀具有基礎意義︰無論你學書法,學音樂,還是學設計,哪一樣不需要閱讀?即使實體書店和紙質書完全消失,你總還得從網上買書、看電子書,流通渠道和載體的變化改變不了閱讀的啟蒙性質。

文化從閱讀開始合情合理,我尤其看重閱讀所代表的沉靜。生活越喧囂,人們就越渴望一份寧靜,閱讀正是走向寧靜的重要途徑。「讀書月」這類活動,在不打攪讀書人的寧靜的前提下,為他們提供了閱讀上的方便,它不是長期的鼓噪,而是一個小小的定期到來的高潮,讀書人像水一樣匯聚起來,又像水一樣散去回到各自的角落,並且提示那些長期不閱讀的人︰還有這樣一種生活方式。

文化從閱讀開始,讀書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有人感慨,二三十年前,人們讀的多是形而上的文史哲類書籍,近年來的閱讀則越來越低幼化、淺薄化,沒有精神追求。暢銷書多是那些拿來就可以用的「理財」、「養生」、「職場」之類的實用書籍。有人憂心忡忡,有人大聲疾呼,但誰能給出一計良策?我不信有什麼法子可以讓讀者在三兩年內改變讀書習慣。讀書不是孤立的事,它是社會大文化的一部分,社會價值推崇什麼,讀者自然追著讀什麼。全民信奉金錢,他就要去讀理財的書;大家都想當公務員,公務員考試的輔導書肯定好賣。當人們在普遍談論股票、關注股票時,你逼著人們每人買一套如何種地瓜的書,可能嗎?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潛意識里對閱讀有著強烈的索取感,即希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只是這一點在今天表現得更為突出,更加功利。這恰恰是關于閱讀的最大問題——一定要為了什麼才讀書嗎?生活中有些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是「沒用」的,比如你和朋友久別重逢,你在大自然中望著美景發呆,你給朋友手繪一張卡片——你說它「有用」嗎?閱讀同理,閱讀只是一種寧靜的生活方式,如果賦予閱讀太多的東西,為了這個,為了那個,這樣的閱讀就會像貓扯毛線一樣,越來越扯不清。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作者到德國旅游,在小鎮上參加了一個朗誦會。幾個作家分別上台朗誦自己的詩歌和小說。幾個小時下來,作者昏昏欲睡,而其他幾十個當地听眾卻听得津津有味。在我們看來,這種朗誦會簡直是抱殘守缺,為什麼不把詩歌或者小說印出來直接發給讀者去讀?或者為什麼不干脆發到自己的博客和QQ空間里?再說,那些听眾有很多獲取信息的渠道,為何獨獨選擇坐在會議室的椅子上听到半夜?要我說,這就是一種選擇。他們知道捷徑、擁有捷徑,卻不選擇捷徑,他們只享受這種慵懶的沉靜。在功利心越來越重的今天,如果我們的各種讀書月能真正消弭掉讀書人的功利之心,使讀書變成一種沉潛而寧靜的人生美事,也許功莫大焉。

八、學習「怎樣學習」

作者︰陳啟本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這句話啟示我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但要重視學習本身,而且要重視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即學習「怎樣學習」。

人們經常學習,但並不一定會學習。比如,有的同志學習很刻苦,一有時間就抱起書本讀,但讀書沒有方向、沒有重點;有的同志听課很認真、筆記很工整,但沒有思考、沒有感悟;也有的同志對上級指定的學習篇目和內容能夠做到認真學、用心記,但不會應用;等等。由此可見,學習僅有熱情、只知刻苦是不夠的,還應當善于學習,也就是學會學習。這就需要學習「怎樣學習」。

學習「怎樣學習」,首先需要知道「學什麼」。人生有涯,學海無邊。因此,學習應有所選擇、有所側重。如果學習不分主次、漫無邊際,眉毛胡子一把抓,勢必收效甚微。陳毅同志曾說過︰最好辦法是我們研究一門具備專長後,再留心一般常識的增加。我們如主張樣樣都懂得精深,這是痴心妄想!當今時代是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新事物、新情況、新創造、新發明層出不窮,知識和信息總量呈幾何級數增長。面對這種新形勢,我們在抓緊學習、不斷學習、廣泛學習的同時,應當懂得為什麼而學習,知道自己最該學的是什麼。對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來說,學習應以*主義理論、各種先進知識為主要內容,重點圍繞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能力進行學習。同時,還應根據工作需要和自身知識結構的實際狀況,堅持干什麼就重點學什麼,缺什麼就抓緊補什麼,工作中需要什麼就學好什麼,不斷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學習「怎樣學習」,也需要知道「如何學」。學習方法關系學習能力、影響學習成效。方法對頭,就會事半功倍、收獲豐厚;方法不對,則會事倍功半、勞而無獲。早在1948年,劉少奇同志就曾對馬列學院學員講︰「要學得一點東西,必須靠自己努力,方法也要弄對」;「只努力而方法不對,也學不到什麼,自認為學到了,也是假的,靠不住的。」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人們的學習內容在復雜性、深刻性上都大大增強,迫切需要我們不斷改進學習方式、創新學習方法。學習掌握改革發展中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既要繼承和堅持過去形成的有效方法,又要探索和運用體現時代特征、符合時代潮流的新方法,積極采用互動式學習、共享式學習、開放式學習等形式,廣泛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

學習「怎樣學習」,還需要知道「怎麼用」。學習的目的全在于運用,這是我們黨在學習問題上一貫強調的一個基本原則。毛澤東同志曾指出︰「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如果不善于應用所學的知識,無論讀過多少書、學習多刻苦,也難以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也不可能獲得實際的益處。當前,我國正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期,也處于矛盾凸顯期,各種復雜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做好工作、推動發展的難度明顯加大。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加快實現由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把學習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不斷研究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各種重點難點問題,把學習的成果轉化為領導科學發展的實際本領、謀劃科學發展的工作思路、促進科學發展的政策舉措和推動科學發展的良好作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九、學習貴在「博」「通」「悟」

作者︰韓長賦

在建設學習型政黨的大背景下,重視學習、加強學習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共識。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需要把握規律、講究方法。一般來說,搞好學習、增長才干,需要把握三個關鍵詞︰一是「博」,即博學多才、學富五車;二是「通」,即由此及彼、融會貫通;三是「悟」,即發現規律、運用規律。

人們學習某一專業,或者長期從事某一項工作,往往能夠從容應對業務上的事情乃至成為這一領域的專家。但領導干部除了要熟悉業務,還要帶班子、帶隊伍,從事管理、溝通、協調等多方面的工作。這就需要淵博的知識、多方面的才學。因此,僅僅「專」遠遠不夠,還需要在「博」上下功夫。那麼,如何做到「博」呢?首先需要勤奮學習、刻苦鑽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長期地堅持,即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就學習內容來說,不但應學習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還應廣泛學習歷史、哲學、科技、管理、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識,特別應在歷史、地理等方面花點功夫。因為不管干什麼工作,都需要了解和掌握這兩門知識。正所謂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就學習方式來說,不但應向書本學習,還應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加強調查研究,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識,不浪費每一個學習增知的機會。

有的同志雖然學的知識很多,在一個崗位上干得也不錯,但一旦換一個崗位、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就無所適從、難以適應了。還有的同志在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行業工作了一輩子,但對這個地區、這個部門、這個行業的實際情況、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等仍說不太清楚。出現這種情況,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對所學的知識沒有做到融會貫通。「打通」所學的各種知識,需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腦子里經常裝幾個問題,對新知識、新事物抱有濃厚興趣,用心用力、思索鑽研,努力想明白、想通透,而不能淺嘗輒止、一知半解。同時要善于總結,把零散的東西歸納成系統的知識,把感性的認識上升為理性的思考。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聰明的人,一是善于學習,二是善于總結。此外,還要善于借鑒、聯想︰善于與人交流討論,樂于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成果,從中得到啟迪;善于找到事物之間、工作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集合各類知識、調動各方面資源來說明問題、解決矛盾、推動工作。

如果說「通」是由此及彼,「悟」就是從無到有,是學習的更高境界。悟性高的人,善于從紛繁復雜的事物中理出頭緒、找到方向,善于把個別的、具體的事物概括成抽象的結論和普遍的規律。簡言之,「悟」就是發現規律和運用規律的活動。「悟」的基礎是「博」和「通」,沒有「博」和「通」就難以實現「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講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他所說的第三種境界,應該就是對規律的突然領悟,是學習上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悟」需要艱辛的探索、漫長的積累,也需要一點聰明和睿智。正如華羅庚講,一分天才加九分努力。「悟」是百思不解、輾轉反側,是厚積薄發、十年破壁,是捅破一層窗戶紙,「悟」出來是一種大快樂。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做到「博」還是達到「通」、「悟」,都需要踏實的功夫,能靜下心來,坐得住冷板凳。古人講︰道生于靜。實踐也證明,優秀的領導人才大多是那些坐得最長、睡得最少的人。當下多浮躁之風,更應力行靜心讀書、靜心思考,力戒心浮氣躁、急功近利。

十、眼界與讀書

作者︰趙暢

眼界之于讀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眼界決定了讀書的目的歸宿、方式方法以及興趣效果。

周總理讀書時,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總理的眼界為其發憤讀書作了注腳。既立志于「中華之崛起」,就必須好讀書、讀好書,時時檢點自己,提醒自己,因為「中華之崛起」所呼喚的讀書人,不僅要有報國之志,更要有報國之才。

馮友蘭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為一個學問家,做學術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這一點,對讀書人很有啟發。雖然讀書人並非一定是學問家,但讀書的眼界卻力求要高,這樣至少就不至于把讀書當作可有可無的休閑娛樂或者陷入無聊的泥潭。

眼界,也決定了讀書人讀書的方式方法和興趣效果。自古至今,讀什麼書、怎麼讀,以及怎麼防止「死」讀書,都需要從實踐出發,形成適合每個人自己的讀書方式。可以肯定,有著高眼界的讀書人,一定會結合實踐去讀那些更富價值的書籍。想一想吧,為什麼面臨金融危機,會有那麼多人去讀相關的經典著作,形成一股《資本論》熱?一個擁有高遠眼界的讀書人,還能夠牢記使命,超越功利樊籬。他們將讀書視為一件高雅而神聖之事,並從廣泛的閱讀之中、從對歷史的理解之中,獲得一種對自己時代使命的高度自信並篤行之。

讀書的眼界,自然還取決于讀書的寬度,這既關乎讀書興趣,亦關乎讀書效果。在有些人看來,終日埋頭進行科學研究的科學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實上,對生活和事業的熱愛,使不少科學家逐步成為自然美的追求者與發現者。達爾文「常常幾小時地閱讀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和「拜倫、華爾特•司各特的詩篇」;諾貝爾讀過許多名人大家的文學作品;我國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都非常喜愛古典文學。也許對自然科學家來說,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識,會有助他們的邏輯思維變得更開闊,流轉自如。同理,文學藝術方面的專家如能多讀一點自然科學知識,在創作作品與表達自我的時候,往往也能夠更加深刻。

想起了呂思勉先生的話︰「社會科學家,他必先對現狀覺得不滿,然後要求改革;要求改革,然後要想法子;要想法子,然後要研究學問。若其對于現狀,本不知其為好為壞,因而沒有改革的思想;又或明知其不好,而只想在現狀之下,求個苟安,或者撈取些好處,因而沒有改革的志願,那還講學問做什麼?」讀書亦如斯。不打開眼界,不聯系思想實際、工作實際、社會實際,不從書籍中思考點什麼、采取點什麼、解決點什麼,那麼我們讀書做什麼?

我以為,讀書人欲從書本中汲取力量,高遠的眼界是至關重要的。

十一、永遠學習是一種品格

作者︰甘藏春

唯有學習,不斷學習,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新發展。

學習既是修身立德之本,又是干事創業之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超越自我、與時俱進,實現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我們黨歷來重視學習、善于學習,始終把學習作為一項關系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戰略任務來抓。黨發展壯大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學習、研究*主義並用以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從而領導人民不斷推進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新中國成立前夕,在我們黨即將在全國取得執政地位、全黨的工作重心即將由農村轉向城市時,毛澤東同志號召全黨要加強學習,以適應新任務的需要。毛澤東同志還形象地將之比喻為「趕考」。30多年前,*同志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講話中,向全黨發出了重新學習的號召。他指出:「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一場深刻的偉大的革命。在這場偉大的革命中,我們是在不斷地解決新的矛盾中前進的。因此,全黨同志一定要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可以說,改革開放就是從重新學習起步的。

當前,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征。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唯有學習,不斷學習,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新發展。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戰略任務。這既是我們黨重視學習的優良傳統的具體體現,也是應對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的戰略選擇。

對于年輕的國家土地督察隊伍來說,學習更具有重要意義。國家土地督察機構組建4年來,堅持邊實踐、邊總結、邊開拓,開闢了屬于自己的工作領域,建立了自己的核心業務,並在工作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規範、概念和體系。但總體來看,相對于其他比較成熟的機構和隊伍,國家土地督察機構還是一個嶄新的機構,國家土地督察隊伍還是一支年輕的隊伍,與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的要求相比仍有較大的距離,因而學習的任務更加繁重。土地資源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僅是重要的生產要素,而且具有重要的社會保障功能,關乎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特別是在經濟社會轉型期,許多社會矛盾都與土地問題有關。因此,國家土地督察隊伍必須認清所面臨的形勢、明確所承擔的任務,加強學習,充實知識,完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對土地利用和管理行為的監督能力和水平,從而掌握工作的主動權。

事業不斷發展,實踐永無止境。學習不是一時的事,而是伴隨終生的事。一個人即使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也只是為將來的學習奠定了好的起點。一個人不學習就要落伍,一個民族不學習就要被淘汰。作為一支承擔著重大歷史責任的年輕隊伍,國家土地督察隊伍必須把永遠學習作為一種品格,學習、學習、再學習。

十二、走進學習的春天里

作者︰張保振

正是春光爛漫時。看春雨滋潤大地,看萬物蓬勃生長,看百花爭奇斗艷,其中的汲取與滋養,積累與綻放,不也正好比學習對于我們的價值嗎?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欲進學習之門,必須學會思考,而首當其沖的,就是對學習本身的思考。

學習就是生活。生活處處皆學問,生活事事有知識。即便是「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你咋著」,照樣也是一種學習。可以說,人若不學習,不僅遇事則懵,踫難難進,而且如魚缺水,難以存活。畢竟,時代發展太快了。不學習,即便口利,言之難爽;即便眼尖,見之若無;即便耳靈,聞之如聾。惟有處處留心,事事學習,方可口言善、眼見遠、耳聞言,與時代同步,與環境友善。

學習的這種生活,在身邊、在言談、在民間。而身邊無沿、言談無邊、民間無限。因而,只要讓學習走入生活,使生活學習化,學習生活化,就能天天洞達樂觀,年年春色近人。

學習也是成長。成長有生理、心理之分。生理的成長,先天注定,過了一年長一歲,越過越衰老;心理的成長,後天學定,越學神越爽,越過越年輕。生理的成長,在身體;心理的成長,在精神。身體有極限,精神無封頂。一個人,只要常學習、會學習,就會如入芝蘭之室,身香而不聞其香,渾身上下散發出一種書香味、書卷氣。這種書香味、書卷氣,因詩書在月復、志向在胸,視,可通萬里;思,會接千載;氣,不言自華;品,日見其高。即便是浮躁聲聲催人急,照樣會從容淡定不隨從;哪怕是浮飄風高卷瓦走,照樣會我自巍然如泰山。更不會有一字之得而自夸、一事之見而自鳴、一時之光而自醉。

學習的這種成長,在精神、在品位、在文明。而精神無邊、品位無頂、文明無涯。因而,學習從來只有「入學」時,沒有「畢業」時。惟有活到老,學到老,方是人間正道。

學習更是創造。創造,總是在前人或同代人的成果上進行的。要創造,就離不開向前人或同代人學習。這就叫︰欲當先生,先當學生;要想超劉翔,先要學劉翔。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習,是創造,並且是創造鏈條上一個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這個環節,說到底,就是「知彼」。惟有「知彼」,才有可能少走彎路、少做無效勞動,才有可能站在前人或同代人的肩膀上,高起點思考問題、高起點開拓奮進,進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孫子•謀攻》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彼」,就是學為第一。要想在激烈競爭中能「百戰不殆」,只有「知彼知己」。否則,「不知彼而知己」,很可能只是「一勝一負」。做事要先學習、再創造,學習就是創造的內在要求。

學習的這種創造,在知彼、在知向、在知力。而「知」,不僅是知道了、曉得了,更是對一種道理或規律的認識,是知其所以然。實踐告訴我們,一旦對事物知其所以然,思路就會豁然開朗,創造也會分外給力,走進「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的春天里,也就不遠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欣賞評論集錦最新章節 | 欣賞評論集錦全文閱讀 | 欣賞評論集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