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評論集錦 第二節  樸素深情

作者 ︰ 天聿可

本節共有十二篇文章分別是︰

1、做一只為民奉獻的「玉兔」

作者︰王朝明

2、給子孫留下什麼

作者︰桑林峰

3、「會來事」與「會做事」

作者︰匡吉

4、留下一個優雅的背影

作者︰辛士紅

5、群眾抒群言

6、從「七一」到「八一」

作者︰向賢彪

7、拼爹讓人輸不起

作者︰富子梅

8、如何認識「四種危險」

作者︰齊衛平

9、貼得近才會更遠

作者︰姜聖瑜

10、一字一句總關情

作者︰辛士紅

11、以創先爭優凝聚發展合力

作者︰韓子榮

12、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作者︰王明壽

一、做一只為民奉獻的「玉兔」

作者︰王朝明

前不久,陪一位老首長去其曾蹲點的村子走訪。回返之際,鄉里的干部請題詞留念。他沉吟良久,揮毫寫就一首《辛卯詠兔寄懷》︰「棲身壟畝稔民氓,解味知春辨莠良。最愛餐風嚙苦菜,無衷效雀謀膏粱。躬身杵就靈丹味,匍地嚼得草梗香。玉桂冰心寒夜里,長將明鏡照炎涼。」

詩言志,詩寄情。一首小詩,道出了作者樸素心聲,凝結著對人民群眾的深情,也飽含著對年輕干部的鞭策與期待。

期待與百姓貼得更近一些。執政黨的最大危險,莫過于月兌離群眾。紙上得來終覺淺,田間地頭有真知。匯報听得再多,也替代不了親身實地的調查研究。要真切地了解群眾的所憂、所急、所盼,走馬觀花靠不住,蜻蜓點水得不來。只有「棲身壟畝」,方能「解味知春」,把握社情民意,掌控形勢變化。只有「稔民氓」,方能「辨莠良」,成為行家里手。靜下心來,沉子,貼著大地行走,真正帶著感情、背負責任融進群眾中去,是增進感情、贏得信任、凝聚力量促進科學發展的必經之路。

期待平常心多一點、功利欲淡一些。面對大千世界、紛紜物景,是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持守一份以苦為樂、砥礪奮進的心態,不改「最愛餐風嚙苦菜」的秉性和品格,還是放松約束,放縱私欲,效仿只為一己稻粱謀的「燕雀」,營營為中填欲壑,熙熙而追名逐利,黨員干部理當作出正確的抉擇。

期待將職責和使命看得更重一些。在神話故事里,源于為蒼生解除疾病苦痛的大愛,小小的玉兔不辭辛勞,在桂樹下執著不懈地搗著藥臼。身為黨員干部,更應常常反躬自問一下︰人生如朝露,短暫而寶貴的生命歷程,到底該怎樣度過才無愧于天地造化,無愧于黨和人民,到底該為誰辛苦為誰忙?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就是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積其畢生的奮斗與辛勞,最終為的還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無數鞠躬盡瘁、披瀝為民的優秀黨員干部,以自己的行動做出了響亮回答。

期待慎獨自省之風更盛一些。在大地上,兔子奉獻的是肉和毛皮;在高天上,兔子搗的是藥和孤寂。無怨無悔,任勞任怨,自警自勵,這是一只愛惜名譽和品格勝過毛皮的兔子。耐得寂寞,耐得清貧,耐得辛苦,這又是一只珍視職責和信仰甚于生命的兔子。心掛蒼生冷暖,情系人間炎涼,這執著無悔、奉獻不息而又兢慎自端、潔身自好的兔子,恰如一面皎潔的月輪,映鑒著玉桂冰心,發散著清輝正氣,黨員干部可作比照和景從。

返程路上,吟詠著這首詩,頗有所悟,感念及茲,亦拈得一詩,以表心志︰「星影婆娑月華疏,桂下百草香入腑。耐得廣寒長杵臼,但為人間驅疾苦」。

二、給子孫留下什麼

作者︰桑林峰

給子孫留下溺愛,才會有大量「啃老族」的出現;給子孫留下權力高于一切的理念,才會有「我爸是……」的驕橫;給子孫留下「名人效應」,才會有「誰敢打110」的跋扈。正所謂,開什麼花結什麼果。給孩子留下什麼,需要現代人反思。

《戰國策》里有句名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教給子孫正正派派做人的道理、老老實實謀生的本領,這是最好的饋贈。「造財不如造才」、「留錢莫若留賢」,這樣的思想被歷代的開明之士所信奉。理學家朱熹留下《朱子家訓》、官員包拯留下《誡廉家訓》、明學者朱柏廬留下《朱子治家格言》、清末重臣曾國藩留下《曾國藩家書》,教育後代修身向善,成長成才,給後人無盡的啟示。

給子孫留下精神遺產,更是優秀共產黨人的自覺選擇。早期黨的領導人方志敏在獄中寫下《可愛的中國》、《清貧》,給子孫留下了對黨的忠貞信仰和艱苦樸素的好作風。東北抗日女英雄趙一曼給兒子留下了一封信,用自己獻身革命解放事業的實際行動教育兒子成長進步。朱德總司令一生簡樸,兩袖清風,臨終時沒給孩子們留下一點存款,而且叮囑他們要自食其力,保持艱苦奮斗的本色。革命老人徐特立告誡後輩︰「青年人任重道遠,要繼承的不是財產,而是前輩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業。」開國將領陳洛平給子孫留下「三塊彈片」,要求子孫繼承傳統、自力更生、努力工作。這種留品德、遺作風的行為,不僅是對子孫負責,更是對黨的事業負責。

反觀近些年來出現的*案件,很大一部分與一些領導干部想給子孫留下錢財有關。內蒙古原國稅局長肖佔武利用受賄想給子女留些錢,結果把孩子也搭了進去,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湖南原機械工業局長林國悌利用非法所得想給孩子「留下點東西」,案發後連女兒的生活費都成了問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不清白做人,整天讓子孫坐公車,吃別人送的東西,花別人送的錢,靠關系辦事,在這樣的環境下,子孫長大了如何做到公私分明,如何讓他們明辨是非、美丑、善惡,走好腳下的路?

古今提倡立德、立言、立功。其中的「功」、「德」,就是個人所取得的成績,所贏得的口碑。人之父母,尤其是領導干部,都要在不進則退的時代大潮中,嚴守廉潔清正的品格,多干百姓稱道的業績,贏得百姓的夸獎,以此激勵子孫開創屬于自己的事業,建立勝于父輩的功績,真正避免「富不過三代」悲劇的發生。

留下千垛干柴,不如留下一把斧頭。最寶貴的饋贈,是奮斗的精神和做人的本領,而不是身外的財產。正如林則徐的一句名言︰「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給子孫留下什麼,的確是一門學問,值得天下為父母者深思。

三、「會來事」與「會做事」

作者︰匡吉

在現代語境里,「會來事」即是精于看前後左右關系尤其是看上司臉色行事,善為己謀。「會做事」就是會干工作,體現的是履職盡責水平,他們一般都是素質高、能力強或業務好、技能精的人才。顯然,事業的興旺發達,需要的是「會做事」而不是「會來事」的干部。

「會做事」固然難得,「會來事」也非易事。因為要「會來事」,就得不斷揣摩上級意圖,時刻觀察領導臉色,還要到處去「活動」,廣結關系網……這就必然牽扯大量的精力,所以很難專注于做事。與此相反,要「會做事」的話,就得「在其位,謀其政」,就得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因而很少有心思去搞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干部只想「會來事」,不想「會做事」。他們崇尚「關系學」,深諳關系之道,在謀求晉升的關鍵時刻,不是憑真本事,而是通過投機鑽營來達到目的。多數情況是,「會來事」的一旦得勢和獲利,「會做事」的就會受到冷落、遭到排擠。現實中確實有些同志,盡管工作表現好,但因為不善交際、沒有關系,所以被「逆淘汰」。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顛倒呢?因為「會來事」者,經常與領導套近乎,善于表現、樂于表功,容易留下好印象。而「會做事」者很少出頭露面,不會恭維奉迎,所以不被人注意和了解。所謂「做得好不如說得好,說得好不如拍得好」,原因就在于此。除此之外,恐怕還有利益的因素。靠「活動」獲得一官半職,大多要付出利益成本。「會來事」的能跑會送,易被提拔使用;「會做事」的不跑不送,常原地不動。

「會來事」與「會做事」,雖都是說「事」,但此「事」非彼「事」。前者是投上所好之事,後者是關系到單位發展建設之事。在一個單位,如果「會來事」的吃香,就會有更多人效仿,這樣就會樹立不好導向,形成不良風氣。而「會做事」的吃虧,不僅耽誤個人的成長進步,更影響到單位的發展建設。

作為各級領導,無論是從維護個人利益出發,還是著眼單位發展大局,都應當對「會做事」的人給予關注,對「會來事」的人保持警惕。我們強調不讓老實人吃虧,實際上就是不讓「會做事」的人吃虧;對他們既要關心和支持,更要尊重和重用。做到這一點,除了堅持黨性原則、端正思想作風外,關鍵還要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只有對干部全面深入地了解、公道正派地使用,「會做事」的才會月兌穎而出,「會來事」的才會沒有市場。

四、留下一個優雅的背影

作者︰辛士紅

當前,省市縣鄉四級黨委自下而上的換屆工作陸續展開,一批領導干部面臨著退出崗位、交流換崗。一位將要退居二線的縣委書記公開承諾︰不遞一張條子,不提任何條件,不干一件以權謀私的事,給大家留一個優雅的背影。

優雅的背影!這是一個多麼富有詩意的場景。提起背影,我們可能想到惜別的淚眼,親人的張望,這其中多少滲透著一點離愁別緒。如今,這位縣委書記優雅轉身的情懷,一掃低沉感傷之情,映襯出共產黨人的品行、氣節和操守,不能不讓人肅然起敬。

領導干部在任之時,如舞台上的主角,聚光燈大多對準的是「華麗」的一面,公眾看到的也大多是「正面」形象。而離任之時,主人公將告別熟悉的舞台,留給觀眾一個轉身的背影。這個背影,既是平時形象的延伸,也關系著政聲的優劣、群眾的口碑。

可就是這麼簡單的轉身動作,有些人做得並不優雅,心理失衡、言行失態、道德失範,不該伸的手伸了,不該破的「戒」破了,毀壞了多年在台上積累的公眾形象。有的是「補償心理」作怪,總認為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再不「撈一把」就虧待自己了;有的是出于「隨眾心理」,認為自己是快走的人了,得到一些額外照顧不算啥;還有的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心急火燎要將手中的權力「套現」。

離任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一個人官德品行的高下。離任是一個考場,可以辨別一個人思想作風的優劣。為官理政,重任在肩。在任之時,因為顧及人言和法規,保持形象並不太難。離任之際,為公的初衷不改,為民的本色不變,時時處處依然能約束自我,潔身自好,則難能可貴。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是明代廉吏于謙離任時的高潔和優雅。清朝嘉定縣令陸隴其離任時,百姓夾道相送,淚飛如雨,被人贊為︰「有官貧過無官日,去任榮于到任時。」山東省壽光縣老書記王伯祥離任時,一輛130小貨車就拉走了全部家當,20年後的今天人們依然念念不忘。他們都經受了離任的考驗和歷史的檢驗,留給人們的形象朗如日月,挺拔如松。

愛默生曾說︰「優雅的舉止是最好的藝術,它比任何繪畫和雕塑作品更讓人心曠神怡。」領導干部優雅的轉身,更具有示範和表率作用。這種優雅,從容而高貴,體現出對人格的珍重、對聲譽的珍視、對形象的珍惜,彰顯出對本色的堅守、對制度的敬畏、對交好接力棒的自信。

離任,無論是退出領導職務,還是到新崗位任職,都不是人生的休止符,而是政治生命的轉乘站。領導職務總有離任之時,但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離任。只有做到政治覺悟不退、精神追求不退、模範作用不退、清正廉潔的形象不退,才能堅守共產黨員的精神家園。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良好形象的樹立需要終其一生的努力,而敗壞這種形象只須一個簡單的動作。尤其是在離任之際,一個念頭發生偏差,一次選擇出現失當,終身的追求就可能毀于一旦。面臨離任考驗的領導干部,尤應慎之又慎,寫好人生的「點楮」之筆,留一個完美、干淨的背影。

五、群眾抒群言

1、莫讓「公示」變成「告示」作者︰劉治國

在干部選任工作中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有的單位和部門,在任用干部前,只是敷衍了事地貼一紙「通知」或者在小範圍內順便「說一下」,把嚴肅的干部任前公示變成了簡單的「告示」;有些基層干部群眾也把「公示」當成「告示」,采取不管不問的態度,一看了之。

干部任前公示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克服用人*的一項重要舉措。這項制度的意義就在于通過廣大干部群眾的參與,對公示對象有一說一,達到公開公平公正選人用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進政務公開、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目的。

然而,制度再好,也需要有認真執行才能顯示出效果。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如果執行不好,讓「公示」變成了「告示」,那麼群眾所看到的就只是組織的意見和決定,看不到擬提拔任用干部的整體狀況,就會認為干部公示不過是走走過場、擺擺形式、做做樣子罷了,說了也白說,對公示產生反感,從而導致不想參與、不願參與。即使有些群眾對公示對象有看法,甚至有反對的意見,但看到這樣的「告示」,就以為這次的選拔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多說話恐怕會得罪人、遭報復,于是也就只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樣一來,群眾的監督就無從談起,這樣的「公示」也就失去了原本應有的意義。

要使公示真正達到目的,就要加大對公示制度的宣傳力度,發動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建言獻策,為我們選拔優秀干部盡一份力;要力戒形式主義,正確對待廣大干部群眾對公示對象提出的不同意見,對群眾反映的公示對象違紀違規的線索應當及時進行調查核實,並向反映人反饋結果,讓大家看到公示制度的成效,從而提高參與的積極性。

2、「結對子」還要「結果子」作者︰劉偉雅

當前,一些單位為拉近干群關系,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往往采取干部與群眾「結對子」的方式。這種一對一幫扶的方式,能夠更直接的了解群眾情況,幫扶效果也會更明顯。要真正收到好的效果,不僅要「結對子」更要「結果子」。

要結出滿足群眾深層次需求之果。一些單位常常是重前期調研輕後期問效,重視如何讓干部與貧困戶結對子,卻很少過問後期幫扶情況。干部也大多停留在逢年過節的送錢送物上,這樣也只能滿足群眾的單一需求。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才是更應該深入探討和著力解決的問題,也是「結對子」的真正意義所在。這就需要參與幫扶的干部深入調研,經常與幫扶對象拉家長,面對面交流,了解群眾的困難所在,幫助群眾找到解決對策,真正解決群眾困難。同時,還要了解群眾的工作能力和特長,利用自身信息靈通、交際廣泛的優勢,幫助困難群眾量身打造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致富門路或解決措施

3、迎接檢查不能「捉迷藏」作者︰王秀根

不少領導強調,領導機關在檢查指導基層時,發現的問題越多,說明機關干部越懂基層,作風越扎實,在指導基層方面也就越有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往往出現另一種狀況。

由于擔心暴露出問題對單位建設和個人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在迎接檢查中都藏著掖著。一些基層單位甚至完全步入了誤區,听到領導機關要來檢查,甚至成立「迎檢小組」,打掃衛生、正規秩序、補記各種登記統計、學習筆記、自查自糾等全部補齊,等機關檢查組一走,又回到原貌。

之所以出現如此「捉迷藏」的現象,有基層自身原因,同時也反映出領導機關在指導基層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為此,領導機關指導基層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要采取觀察、了解、談心等方式,多層面、多渠道地深入基層,切實掌握真實情況,有針對性地搞好指導。而基層則要端正指導思想,不怕暴露問題,必要時甚至自曝「家丑」,從而讓機關了解單位的「短板」,實施有效幫抓,形成抓基層建設的合力。

六、從「七一」到「八一」

作者︰向賢彪

慶祝黨的九十華誕的喜悅之情還在心頭蕩漾,「八一」建軍節又伴隨著嘹亮的軍歌激起我們澎湃的心潮。

從「七一」到「八一」,從南湖到南昌,我們付出了十分慘痛的代價,犧牲了眾多鮮活的生命,才懂得了一個質樸而偉大的真理——沒有人民的軍隊,就沒有人民的一切。1927年8月1日,隨著清脆的槍聲在南昌城頭響起,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走上了歷史舞台。從此,中國共產黨有了自己絕對領導之下的武裝力量,中國人民有了自己可信賴和依托的子弟兵,中華民族有了實現獨立解放和偉大復興的堅強保障。

一個民族要有「民魂」,一個軍隊要有「軍魂」,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就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從八一南昌起義的槍聲,到井岡山「*會師」;從堅持八年抗戰,到推翻蔣家王朝反動統治;從和平時期的大規模建設,到與時俱進的改革開放——一部波瀾壯闊的黨史,也是一部血火交織的軍史。黨旗指引軍旗飄,軍旗跟著黨旗走。正因為有了黨的正確領導和指揮,我們這支軍隊才英勇善戰,所向無敵;正因為無數軍人的骨子里浸透了對黨的忠誠,我們這支軍隊才英雄輩出,群星閃爍。

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宗旨為使命,使我們這支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就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命運相牽。從戰爭年代的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到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的雷鋒、李向群、丁曉兵、楊業功……無數優秀的中國軍人都把祖國的尊嚴看得高于一切,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為了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他們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譜寫出無數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頌歌。正因為人民軍隊把服務人民作為唯一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才贏得了億萬人民群眾的真誠信賴和支持。這是我軍立于不敗之地的堅實基礎,是任何力量都打不破的銅牆鐵壁。

黨締造了人民軍隊,同時,黨又把思想的先進性、行動的模範性以及勇敢犧牲精神,植根于人民軍隊的血脈之中,成為我軍英勇善戰、克敵制勝的強大精神動力。今天,我軍的成員雖然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和作風卻代代相傳,溶解在每一個軍人的血液中。無論走進哪一座軍營、哪一座哨所,新一代軍人都透露著成熟與陽剛,英武與自信,熱情與豪邁,寫就著永不言敗與堅忍不拔的紅色傳奇。有軍人,祖國就放心;有軍人,人民就安心。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有了黨的絕對領導,我軍就有了主心骨;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我軍就有了堅強的後盾。黨與軍隊,人民與軍隊,就是這樣休戚與共、水乳交融。經過84年苦與難磨礪、血與火洗禮的人民軍隊,將以忠誠托起使命,用血肉鑄就長城,用奮斗繼寫輝煌,在鮮紅的軍旗上續寫著自己的光榮,贏得新的勝利。

七、拼爹讓人輸不起

作者︰富子梅

唯背景論,將嚴重損害公平公正的社會發展基石,繼而引發效率的損失。打破唯背景是取,離不開制度的土壤。一個健全的制度是保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根本

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冬子有兩場同學聚會都沒去參加。「沒情緒,孩子的上學問題沒解決好,很沒面子。」冬子家女兒今年上初中,想去離家較近的一所市重點,但最終沒去成,按照電腦派位去了一所普通中學。「是我這個當爸爸的沒本事呀,一個小小的公司職員,既沒錢也沒權,想花錢請客都請不到關鍵人物,真悲哀,真對不起孩子呀!」

義務教育階段升學不考試,這听起來很輕松,但事實上考驗的是一個家庭的綜合實力。既要有強有力的社會關系,還要不差錢,該出手時能大方出手。冬子雖盡全力動用了所有的親戚朋友同學關系網,但始終沒找到跟學校領導較為直接的關系,辦不成事也就是順理成章的結果。冬子坦言,今後孩子上大學、找工作,甚至談婚論嫁,會越來越要求有一定的家庭背景、社會關系,尤其是家里父親的角色最關鍵。「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壓力真大啊,讓人輸不起。」

眼下,升學、看病、買房,甚至去銀行交費等生活中事,有關系辦起來就方便得多,更別說開公司、辦審批、交稅款等大事,有無背景會有天壤之別。有背景有關系,進入任何行業幾乎都沒門檻,還有人千方百計幫你鋪平道路。沒背景就會處處踫壁,多費周折。許多人感慨,當個普通老百姓真不易!

拼爹說到底是拼背景拼關系,當一個人的背景掩蓋甚至替代了他真實的學識才干能力水平,受損失的是社會每個成員。在社會分工中,每個人在接受服務的同時,也在提供服務,給予與付出對等,社會才能良性運轉。否則,社會運轉不僅低效甚至會扭曲人的心態,最終打亂良好的運轉秩序,貽害每個人。當然,我們不否認良好的家境和教育背景會對一個人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唯背景論,將嚴重損害公平公正的社會發展基石,繼而引發效率的損失。

打破唯背景是取,離不開制度的土壤。一個健全的制度是保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根本。這既包括健全的人才教育培養機制、選拔任用機制,也包括公開透明的政府審批機制、服務機制。應該說,近些年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尤其是很多部門開展的公開競聘上崗、很多地方推出的一站式政務大廳等,不僅彰顯公平,也拉近了政府部門與普通人的距離,淡化了背景和關系的作用。

只是制度建設還不夠平衡、完善,在執行中變形走樣的事例屢見不鮮,不折不扣按制度辦事尚需時日。這一方面需要繼續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完善公開透明的辦事程序,徹底改變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官僚作風,真正樹立服務理念,形成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靠制度、依程序辦事而不是靠關系辦事。另一方面,著力提高公民意識和職業素養。目前不少部門的工作人員還存在著「看人下菜碟」的不良習慣,對待熟人和陌生人完全兩碼事,權利與責任意識淡薄。這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教育,逐步改變在社會責任、公德公心、人際關系等方面「有正確觀念、無實際行動」的狀況,不斷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人人生而平等,不論背景如何,靠自己的努力實現人生價值,這既是個人理想,也是社會發展方向。盼望越來越多的個人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完備的制度框架內,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

八、如何認識「四種危險」

作者︰齊衛平

*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月兌離群眾的危險,消極*的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四種危險」的告誡十分中肯、讓人警醒,體現了我們黨的憂患意識,也對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出了新要求。

精神懈怠往往產生于取得豐功偉績之後。所謂精神懈怠,是指在精神上松懈懶惰,表現為固步自封、不思進取、思想僵化等。無論個人還是政黨,創業之初大多能保持高昂的精神狀態,而一旦取得巨大成績後,就容易滿足于已有成就,陶醉在頌歌之中,出現精神懈怠的危險。世界上許多老黨、大黨垮台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執政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思想麻痹、精神懈怠。我們黨成立已經90年,執政已經60多年,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我們完全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所取得的成績是階段性的,實現本世紀上半葉的兩個宏偉目標還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距離共產黨人的最終理想更有漫長的路要走。因此,在成績面前,我們決不能有半點驕傲自滿,決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是要始終保持開拓前進的精神動力。

能力不足與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黨的執政能力就是黨適應並引領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的能力。90年來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在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為進一步治好國、理好政奠定了堅實基礎。然而,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使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錯綜復雜。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我們已有的經驗、已有的能力、已有的體制機制還不足以完全有效地應對這些考驗。我們必須要有知識短缺、本領恐慌的危機感,在適應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中不斷提高執政能力。

月兌離群眾是執政黨的最大危險。人心向背是執政黨的執政地位能否鞏固的風向標。對此,我們黨有著清醒的認識,一再強調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月兌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但現實情況表明,有的領導干部官僚主義作風嚴重,月兌離群眾的現象依然存在,損害群眾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對這種月兌離群眾的危險如果不加以警覺並有效改變,必將動搖我們黨執政的根基。廣大黨員干部對此應有清醒認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密切聯系群眾,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消極*是危害黨的肌體健康的毒瘤。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黨對于開展反*斗爭的認識是清醒的,態度是堅決的,成績也是明顯的。但是,當前消極*現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成為直接破壞黨的形象、損害黨執政公信力的嚴重問題,社會反響強烈,人民深惡痛絕。所以,我們對于黨長期執政條件下滋生*的嚴重性和危險性必須保持清醒認識,對反*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必須保持清醒認識,通過推進懲治和預防*體系建設來清除*這一危害黨的肌體健康的毒瘤。

九、貼得近才會更遠

作者︰姜聖瑜

連日來,廣大群眾欣喜地看到記者編輯走進基層、走進社區、走進村邊田頭的身影,听到新聞報道帶來的勞動之聲、百姓之聲和基層之聲。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這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話,也是他作為一位院士的成功之道。對于新聞工作者來說,什麼是大地?現實就是大地,群眾就是大地,生活就是大地;什麼是天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就是天空,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就是天空。只有深入基層,才不會坐井觀天;只有走進基層,才能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得更全面,更透徹;只有走進基層,才能胸中有大局,筆下出精品,寫出一篇篇「頂天立地」的報道、寫出「讓黨和人民都滿意」的報道。

新聞工作,本質上是群眾工作。新聞戰線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從根本上是為了解決「為了誰,依靠誰,你是誰」的問題。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基層實踐是新聞的第一現場第一源頭,人民群眾是新聞的第一坐標第一主角。只有扎根基層沃土,置身火熱實踐,新聞作品才能更具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

有少數記者沒有「與大地貼得更近」,寫出來的報道不是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而是「貼近網絡,貼近電話,貼近材料」。現在有一種怪現象︰大報跟著小報走,小報跟著網絡走,網絡跟著微博走……有的記者因熱衷于網上喧囂熱鬧而迷失了方向,報道出現偏差;有的記者寫稿子,靠鼠標點點,電話打打,材料抄抄……通訊手段的現代化給記者帶來了工作的方便,但是我們應該懂得「每一種對方便的禮贊,都要警惕它是否只是懶惰的借口」。

一位外國攝影記者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攝影和文字報道都是一個道理,其采訪距離與報道質量有密切關系。「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走」是前提,「轉」是關鍵,「改」是目的。英國作家薩克雷曾說過「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只有當「走」變為記者采訪的自覺行為、變為一種采訪習慣、變為記者個人性格的時候,我們才能收獲到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新聞人的命運。

有人形象地把「轉作風」稱為「接地氣」,新聞工作者只有接了「地氣」,寫作才有靈氣,說話才有底氣。有人說,對于相同職業的人來說,其外在的活動空間和生活經歷不同,會造成其內心思維活動的差距十分懸殊。新聞這一行更是如此,工作不深入,采訪就會找不到感覺,寫稿自然底氣不足。深入首先要「身入」,轉變作風是一門學問,走下去這是第一步。「身入」還要「心入」,真正從心靈上縮短與基層、與群眾的「距離」,用心去溝通,用心去體驗,用心去感悟。「心入」還要「跳出」,跳出基層寫基層,「與大地貼得更近些,看天空才會更遠」,站在更高處看大地,才看得更全。

基層有民生,亦有國脈。讀懂了基層,才算讀懂了中國。媒體記者的責任和使命也正在于此。

十、一字一句總關情

作者︰辛士紅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走轉改」活動開展以來,廣大編輯記者滿懷激情走進基層,滿腔熱情貼近群眾,滿月復才情傾注筆端,為讀者奉獻出一篇篇精品力作。

清人袁枚曾說︰「作者情生文,斯讀者文生情。」新聞作品在客觀記錄的同時,也同文學作品一樣,鮮明地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真實反映出群眾的喜怒哀樂,在以情動人中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

中國新聞史上,多少名篇「字夾風雷,聲成金石」,一字一句總關情。毛澤東的《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飛揚著摧枯拉朽、銳不可當的激情;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洋溢著對志願軍戰士無比熱愛、真誠禮贊的深情;邵雲環的《沒有燈光的漫漫長夜》,飽含著對異國人民身處戰火、失去和平的同情。穆青在采訪焦裕祿事跡的過程中,眼淚抹了一把又一把,寫不成字,吃不下飯,多年後他的采訪日記上還依稀可見斑斑淚痕……

「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那些帶著泥土氣息和真情實感的新聞作品,往往令人一見鐘情,過目難忘。新聞「易碎品」的屬性難易,但情感的力量可以穿越時空;新聞的形式在推陳出新,但「筆下帶情」的要求永不過時。記者如果失去「情」的利器,無論是妙筆生花,還是閉門苦思,都寫不出像範長江、穆青那樣的作品,也達不到他們那樣的高度。

現實中,為什麼交通發達了,通信先進了,有的人與群眾的距離卻遠了、溝通卻少了?為什麼一些新聞報道耍盡各種「花活」,看起來亮麗炫目,卻依然難以贏得受眾歡迎?說到底,是對群眾的感情淡漠了。情感冷漠的記者,走進基層的腳步不可能堅定;情感貧血的作品,感染力和影響力不可能有堅實的基礎。

「文生于情,情生于身所歷。」記者的心中情、筆端情,不是一己之悲歡,而是家國情懷、時代擔當,是「樂為人民鼓與呼」的赤子之心。這種情感,躲在高樓大廈不接地氣培養不出來,坐在車上隔著玻璃浮光掠影感受不出來,泡在網上、會上遠離生活挖掘不出來。只有深入到實踐一線、基層崗位和生活甘苦中,「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才能心相連,情相通,醞釀出生動感人的作品。

新聞工作在本質上就是群眾工作,需要新聞工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對待群眾,以務實的作風服務群眾,以清新的文風感染群眾。與人民同愛,所以經文緯武;與人民同恨,所以激濁揚清;與人民同憂,所以秉筆直書;與人民同樂,所以且行且歌。是淡漠、疏離對群眾的情感,還是拉近、加深對群眾的情感,不但決定著記者的采寫質量,而且反映出記者的職業操守、思想作風和新聞追求。

鄒韜奮先生上世紀30年代辦《生活》周刊時,著意以普通人為服務對象,「簡直隨他們的歌泣為歌泣,隨他們的喜怒為喜怒,恍若與無數至誠的摯友握手言歡,或共訴衷曲似的」。今天,融入時代進步洪流中的新聞工作者,更需要增進群眾感情、樹立大眾情懷,走近群眾、融入群眾,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才能不斷書寫出飽含深情、富于啟迪的嶄新篇章。

十一、以創先爭優凝聚發展合力

作者︰韓子榮

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經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抓手。北京市門頭溝區在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科學設計活動主題,積極創新活動載體,著力實施領導干部「領航工程」、基層黨組織「聚力工程」、共產黨員「先鋒工程」,為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實施「領航工程」,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引領帶動作用。領導干部是科學發展的「火車頭」,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肩負著重要責任。在發展新階段,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必須進一步增強科學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不斷提高領導能力和工作成效。門頭溝區在實施「領航工程」中,堅持把思想建設作為首要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研討,將全區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思想統一到發展目標上、統一到重點工作上,確保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了攻堅克難、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和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把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和敢于擔當、敢于踫硬、敢于創新的「三敢」精神,以優良的作風保障全區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順利推進;把能力建設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核心,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想問題、抓落實、找規律」上,在推動現代化生態新區建設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實施「聚力工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是要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門頭溝區大力實施「聚力工程」,把廣大黨員群眾組織起來,把各方力量凝聚起來。一方面,進一步健全黨的基層組織,全面推進農村、社區、「兩新」組織等領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形成科學嚴密的組織架構,努力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特別是結合城鄉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的新情況,積極探索拆遷地區黨組織設置形式。另一方面,強化黨組織服務功能,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大力創*組織的活動內容和服務載體,拓展服務領域和服務內容,努力提高上級黨組織為下級黨組織服務、黨組織為黨員服務、黨組織和黨員為群眾服務、黨的工作為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務的水平。

實施「先鋒工程」,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只有充分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才能順利實現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目標。門頭溝區堅持黨的整體先進性與黨員個體先進性的有機統一,大力實施「先鋒工程」。一是積極推行公開承諾,引導廣大黨員在履行崗位職責和開展重點工作中提出承諾、履行承諾、兌現承諾。二是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範作用,運用媒體宣傳等手段,營造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特別是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黨員、群眾學有榜樣、趕有方向。三是強化黨員黨性鍛煉,通過舉行專題黨日活動、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等形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切實把黨章黨紀和法律法規的要求轉化為自覺行動,更好地團結帶領群眾謀發展、促和諧。

十二、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作者︰王明壽

*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各級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是黨性的具體體現,表現為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領導干部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最重要的是加強黨性修養、提升思想境界,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加強黨性修養。黨性修養是共產黨人的終生必修課。只有加強黨性修養,努力改造主觀世界,才能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在各種風浪和誘惑面前經得住考驗,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牢記黨的根本宗旨,摒棄私心雜念,錘煉優良作風,鍛造共產黨人的崇高品質。黨性修養的內容包括理論修養、政治修養、道德修養、紀律修養、作風修養等。應充分認識學習對加強黨性修養的重要作用,深入學習和掌握*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堅定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努力做到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勤政為民、恪盡職守、清正廉潔,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始終為民用權。我們黨作為*主義執政黨,其先進性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就是說,領導干部無論在什麼崗位、做什麼工作,都必須始終為民掌權、為民用權。一要有責任之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為群眾排憂解難;充分發揚*,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二要有敬畏之心。*同志講︰「共產黨員謹小慎微不好,膽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黨,二怕群眾,三怕*黨派,總是好一些。謹慎總是好一些」。敬畏權力是權力的保險鎖。應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以積極的態度接受監督,以進取的精神改進工作,為人民用好權,讓人民得幸福。

正確對待利益。大公無私是共產黨人的崇高境界。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產黨人處理利益問題的根本原則。毛澤東同志曾說︰「共產黨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于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極怠工,貪污腐化,風頭主義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領導干部只有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黨的根本宗旨,在對待利益問題上先公後私、先人後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才能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欣賞評論集錦最新章節 | 欣賞評論集錦全文閱讀 | 欣賞評論集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