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5

作者 ︰ 福字駕馭

省的名字,一半被蘇州佔有,因為江蘇就是江寧和蘇州的合稱。

在這樣的一座城市里面,孕育了很多的文化名人以及歷史故事。

余秋雨先生在《白發蘇州》中,將蘇州定名為白發。是因為這座城市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其間有多少閃耀著中華文明和古老文化的積澱呢。

雖然蘇州在人們眼中是被視之為「缺少金陵王氣」,但是也是一個有著鮮明特色的地方。

在這個地方,作者為我們講了西施與夫差、勾踐的故事,講了唐伯虎的故事,講了金聖嘆的故事,也講了五人墓碑記的主人公反抗魏忠賢的故事。作者想從這一些古代先賢的身上,尋找著中國的文化精神與不絕的脈傳,講了他們對于中國古老文化發展的影響以及對今人的作用和意義。

他認為,這一些古老文化的作用往往比一個國家還要重要,王朝可以更替,國家可以興亡,但是這一些閃爍著文化精神的人,以及他們身上所煥發出了文化精神則永垂不朽,流芳萬代。

他也有所惶惑,惶惑什麼呢,如今的這種競爭,會不會掩埋這種文化以及精神呢?

作者在尋覓中不斷地思考。

與煥赫的城市不同,在中國大地上,還有一些無名的小鎮,但是也很有名。

作者的足跡踏上了這樣的地方,尋覓著在這里所隱現的文化的根。

《江南小鎮》是作者《文化苦旅》中一篇寫小地方的文章。

但是,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一些小鎮,因為出了幾個極其著名的,在中國歷史上發出過聲響的人,所以就不同尋常了。

「與顯赫對峙的是常態,與官場對峙的是平民,比山林間的衰草茂樹更有隱蔽力量的是消失在某個小鎮的平民百姓的常態生活中。山林間的隱蔽還保留和標榜著一種孤傲,而孤傲的隱蔽終究是不誠懇的;小鎮街市間的隱蔽不僅不必故意地折磨和摧殘生命,反而可以把日子過得十分舒適,讓生命熨貼在既清淨又方便的角落,幾乎能夠把自卑由外到里融化掉,因此也就成了隱蔽的最高形式。說隱蔽也許是過于狹隘了,反正在我心目中,小橋流水人家,蓴鱸之思,都是一種宗教性的人生哲學的生態意象。」(《江南小鎮》)

周莊的沈萬山與同里的退思園任蘭生,是兩個生活著的「大隱隱于市」的不同尋常的人。前者以富足天下的財富與朱洪武做買賣,結果被賣得血本無虧。後者從大官的位置上退居下來,痛定思痛,不再乞求發跡。這是一種什麼文化心理呢?

作者揭示了前者的愚昧而後者聰明,確實是耐人尋味的。

在這種散發著悠閑氣息的村莊里面,可以供給後代人什麼啟示呢?

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希望經歷平淡,而沒有經歷過大起大落的人希望經歷不平淡。

中國歷史文化的底蘊在這種看似平淡的地方,卻是那樣的耐人尋味。

作者的足跡行走在這里的時候,不能不為中國古代的文人以及生存現狀而感慨不已。平淡,究竟是不是人的最初的追求呢?還是人們不得已的回歸。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轟轟烈烈,而拒絕平淡,也許只有那些看破了紅塵的人,沒有了儒家思想做動力的人才回歸到道家的本然之中。平淡,也許就是道家在接受著那一些精神疲憊者的最好的場所。平淡就是他們的最後的歸隱之地。

這也許就是作者的思想和感觸。

佛家文化則徹底化解了人的雄心與不平。

天柱山,也是一座山,作者在這里歷數了歷史上許多文人想在這里安家的想法。

它是漢武帝時被封為南岳的地方。

這里風景獨特,一柱高山如同擎天之柱,吸引了很多文化者盤桓,李白想在這里安家,蘇東坡也想在這里棲息,連王安石也想在這里「抱有終身性的迷戀」,更不要說,黃庭堅了,這里還有張獻忠與明軍的戰斗遺跡。

作者寫到最後,竟然是想著這樣的話︰「是的,從古代詩人到我們,都會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復想到的一個遠遠超出社會範疇的哲學命題︰家。」(《寂寞天柱山》)。

為什麼作者感到天柱山寂寞呢?是這里安靜呢?還是人們不能理解它的寂寞,還是許多文化大家感到了自己的寂寞?這里出現過周瑜這樣的「羽扇綸巾,強櫓灰飛湮滅」的英雄,而且也出過大喬小喬那樣的美女。這里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富有奇趣的文化現象,越是李白,越是要在這里居住,越是王安石,越是離不開這里,越是蘇東坡,越是要以此為家,難道僅僅是這里風景好嗎?

「在我們遼闊的土地上,讓這樣的文人能產生終老之計的山水,總應該增加一些而不是減少下去吧。冷漠的自然能使人們產生故園感和歸宿感,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進。」(《寂寞天柱山》)

實際上,為什麼這一些文化使者,對天柱山產生這樣的情感,就是因為這一些在社會決斗場上拼殺很久的大師們,感到了心靈的疲憊;感到世界之中,自己的孤獨。

從而感到只有自然可以吸納他們,擁抱他們,對他們構不成傷害,不需要他們去防備什麼。正如我在《另一種眼光解讀朱自清》里面談到的︰「為什麼古往今來,有那麼多的文人墨客,會寄情山水?似乎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因為,山水之中,沒有欺詐,沒有陰謀,沒有壓迫,有的是真善美,有的是能給予一顆敏感、脆弱心靈的安全感、放松感和陶醉滿足感。‘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滌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我想,當今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足跡遍及中華大地,乃至世界八極,除了陶醉于人文現象,考察文化以求達觀以外,是否也是寄情山水、鐘情風景呢?」實際上,這也是這一些古代的文化名人們,在儒家思想所包裹的現實戰爭之中,一種心靈的厭倦,而去昄依屬于道、佛文化構成的自然之中。依然回歸到老子的清淨無為,依然是想尋求物我兩忘,依然是想在這種極其清淨的境界中了此余生,但是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桃花源和烏托邦,只要自己的心中還有著世界,那麼自己的靈魂永遠不能安靜,永遠感到孤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最新章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文閱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