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8

作者 ︰ 福字駕馭

新的文化形式發表了感慨。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書寫工具的演變,語言也在產生著變化。

文言文而變為現代文。這也是語言變化的一個過程。

有時候,人們面對這種變化,不僅從心理上,也從精神上產生了一些痛苦。

在作者看來,中國古老文化形式之一——書法,是一種很美的形式,但是由于歷史與社會的變遷,這種文化形式,缺乏了社會氛圍和賴以生存的土壤,所以不得不漸漸被大多數人所拋棄,而只能成為極少部分人欣賞的一種文化樣式。在作者看來,這是一種值得祭奠的美。

語言形式也是這樣,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古老的語言記錄了光輝燦爛的中國文化,它的形式就顯得很美,很精粹,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這樣的語言形式,無論它過去顯得多麼優美,多麼精粹,但是已經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和意識,已經阻礙的中國古老文化向新的文化的進步,所以不得不被淘汰,成為歷史的遺跡,供人們觀賞,有時候是被人們憑吊。作者寫這篇文章時,是帶著探討「中國傳統文人究竟有那些共通的精神素質和心理習慣」。但是在我們看來,在探討這種心理習慣的時候,所表達的乃是中國文化形式的演變。形式變了,也許,文化精神會跟著變化。「我真希望有更多的中國人擅長此道,但良知告訴我們,這個民族的生命力還需要在更寬廣的天地中展開。健全的人生須不斷立美逐丑,然而,有時,我們不得不告別一些美,張羅一個酸楚的紀念。世間最讓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對美的祭奠。」

無論有多麼大的痛苦,這種變化而導致的失去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民族需要進步,文化需要進步,人的精神更需要進步。

也許,有時候,進步並不僅僅是喜劇!

在作者探詢歷史遺跡,來探索中國文化發展曲線的時候,作者的筆觸,也涉及到了他自己所生活的場所,也許,這是作者通過對自己行蹤的另一種形式——自己成長的居住地的考察和探究,來從另一個角度探詢中國歷史文化的足跡。

《上海人》是一篇既寫上海地域特點,也寫上海人的文字。文章中特別對上海人的心理以及性格,和處于這種地域之中的文化心理做了深刻的剖析。

由此來探詢由上海文化構成的上海文明,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海派文化,和海派文明。

這個處在海洋邊沿的城市,里面的人的生活特點和個人性格,有時候,我們覺得好象失去了地域特色。上海人的「精明、傲慢、會盤算、能說會道、自由散漫,不厚道,瞧不大起領導、缺少政治熱情、沒有集團觀念、對人冷淡、吝嗇、自私、趕時髦、浮滑、好標新立異、瑣碎、世俗氣……」等等特點,如果說是一種文明的文化燻陶,則大大委屈了上海文明作為中國文化一分子的位置。海洋的特點應該不是精致的精打細算,而是有著浩瀚的胸懷和廣闊的視野,以及包納百川的吞容能力;而不是限于斤斤計較的小家子氣。正如作者所講的︰「真正的強者也有一份自傲,但是有恃無恐的精神力量使他們變得大方而豁達,不會只在生活方式、言談舉止上自我陶醉,冷眼看人。」我們覺得,這也應該是中國文化所散發出來的一種魅力。

盡管,中國還有很多的土壤遠離海洋還遠。「上海人人格結構的合理走向,應該是更自由、更強健、更熱烈、更宏偉。」(《上海人》)也許,這是作者在上海居住很久以後才得出的結論,也許,世界的目光開拓了他的視野。《家住龍華》則道出了作者寫作本書的宗旨︰「想借山水古跡探尋中國文人艱辛跋涉的腳印。」在這個地方,作者思考了「中國近代知識分子人格結構和海派特征」。作者通過一位叫陳旭麓的教授的生活經歷,探詢了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可貴的操守。也許,他的身上也代表了那一些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的一種固有的情結和安貧樂道、風骨清廉的類型。也許,正是他們創造了中國古老的文化的基石。他們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另一種精髓。龍華塔本來是上海最古老的建築,由三國時代的孫權建于公元二四七年。也許,作者應該從它的歷史演變之中感悟很多。「一個又一個,一代接一代,飄然而來,溘然而逝,終于留下了塔寺,留下了鐘梵,留下了衣缽;而對于文化學者們來說,則是留下了一個特定方域的遠年標幟,一個長江下游民眾精神昄依的佐證,一個長久的屬于海邊的希望,一個不息地祈禱昌盛的記憶。」「是無數的歷史寂寞,鑄就了強悍的歷史承傳。」(《家住龍華》)。

實際上,這種古老的中華文化被新文化的剝蝕,也是文化的一種發展規律。也許正是體現了中國新文化吐故納新的能力。

《三十年的重量》實際上講了「我」(余秋雨)的老師與「我」和一位中學生的故事。

他們之間的關系則是三十年前——「我」就等于是這位學生,也許三十年後,「我」就成了「我」的老師。

自己將自己立足在中青年的位置,盡管,他其時已經是五十多歲了。

在這篇文章里面,余秋雨先生為我們講述了他與老師的故事,講了他與一位中學生的故事。其中都通到了文化傳承的問題。作者的一位老師丟失了三十年前學生送給他的賀年片,請求學生給他補寫補畫一張。一位素不相識的十三四歲的少年在書上閱讀了作者學生時代寫的一篇獲獎作文,來信要求與作者交換「老師不喜歡而自己喜歡」的作文的故事。

而我的這一篇作文曾經獲得一位大學老師的贊揚,現在,這一位老師又成了我為他評定職稱的對象。這種角色的轉變,有時候不僅僅是由于時間的變化,而是由于時間造成了人的社會閱歷的殊異以及所承受的中國文化精神的燻陶。

作者說︰「人生就是這樣,年少時怨恨自己年少,年邁時怨恨自己年邁。」中年人的作用就在于「這雙向疏離和雙向撫慰吧」。

中年人「他們還余留著告別天真歲月的傷感,又遲早會產生暮歲將至的預感。」「他們置身于人生的渦旋的中心點,環視四周,思前想後,不能不感慨萬千。」「世上一切真正杰出的人生哲學都是在中年完成他們的思想體系的。」(《三十年的重量》)。

實際上,我們覺得,作者在這里,並不是談由于歲月流逝而產生的感喟,而是講中年人在傳承中國文化上面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承前啟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最新章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文閱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