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9

作者 ︰ 福字駕馭

的作用。中年人一頭挑著少年,一頭挑著老年,他們其實是最負重的年齡,最具有承載力的人生就在這個時候完成。

三十年的重量就體現在這里。三十年前的人生,自己是看不懂的,看不透的,三十年後的人生,也許自己看得清楚了,但是已經沒有這個力量、這個思想去完成了。這種人生的體味,與其說是對于少年、中年、老年的思考,不如說是對于中國文化背景下的人的這三個階段的思考。作者所感受到的人生重量,也許通過對于這個三十年的思考,隱現了中國文化的含量所折射的異彩。

中國的文化,是通過書籍來承載的,在歷史的演變之中,經歷了多麼漫長的遺傳。

而遺傳的工具就是書籍,記得,我們在《風雨天一閣》里面,看到了作者對于中國文化的傳承的因素,著重是文化精神的遺傳。人的精神不滅,可以將文化通過這個載體永遠流傳。但是,現在存在這個問題,就是,散落在人類歷史長河之中,有許多個類的學者和大師,他們個人的著作以及藏書,有時候也代表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精神,這是大百科全書所不能容納的和比擬的,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乃至最後的辭世,這一筆文化遺產終將湮滅,很少被人所遺傳。這其實是一種浪費,也是人們眼睜睜看著它的湮滅而無可奈何的失落。也是一種特殊的悲哀,是文化的悲哀。作者此時候倒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藏書被他人借去幾本而丟失所造成的一種失落,後者與前者相比,顯得太微不足道了。作者的這種憂,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一種對于中國文化傳承過程中的遺失而產生的惆悵。

《臘梅》的故事源自于作者一段住院經歷。在這個經歷里面,表現了作者的在病中與病友們對于稀缺的新生命的熱愛,也許,臘梅只是一朵花,一種植物,但是在人們的生存環境陷于單調以及枯燥的時候,這種對于生機的渴望是多麼的強烈和執著。

從對嬌好的護士的暗生短暫情愫以及對于臘梅的熱愛,都是折射了在人的生命之中的一種本性。這也許會使我們想起那個*時代。我們也許不能僅僅滿足于這是一種傳統的「鮮花美人以喻聖賢」寫法,而應該想得很多。

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文化的荒漠如同人們的生病一樣,但是對于這種住院似的的文化荒漠的環境中,人們依然保存著那種本能的對于文化精神的執著追求和強烈的信念。

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夠不擇地勢的如同星星之火地一樣燎原,如同春草似的蓬勃。

這種文化得力于中國人的這種特殊的文化精神。這也許是作者的文化苦旅中的另一種收獲吧。

《老屋窗口》里面,余秋雨除了對于自己所居住的故居所進行的簡單勾勒以外,主要為我們講了一個名字叫何英的女孩的故事,何英的變遷,有點魯迅筆下的閏土的味道。當然,與閏土形象不同,何英畢竟生活在新的時代,趕上了一個好時代。但是,歲月的流失,使作者听到自己幼年時代的「紅點」變成了一個「成天干粗活,又生了一大堆孩子,孩子結婚後與兒媳婦們合不來,分開過。成了老太婆」時,並且「連我的名字也忘了」時的一種砭入骨髓的惆悵和失落,使作者有一種「倏忽而逝的哈雷慧星」的聯想,他不禁想起了這樣的詩句︰「你永遠奔馳在輪回的悲劇,一路揚著朝聖的長旗。」

也許在作者的潛意識之中,吻合了中國古代文化意識之中的那種規律︰「一切美好的都是短暫的」。也許,正是這樣短暫的美好才促使人們不斷揚著「朝聖」的旗幟,不斷地攀登和追尋,不斷渴望和執著,不斷去經歷著這種有點痛苦的輪回。中國古老的文化發展到今天,也許就是充滿著這種輪回,這種喜劇之中的悲劇,悲劇之中的喜劇。

作者所寫的舊屋,實際上就是對于中國古老文化的展示,舊文化之中雖然有美好的東西,但是它畢竟老了,象一個女人,度過了她的年輕和美麗。中國古代文化需要新的文化的沖擊和涅槃,需要更新和輪回,才能不斷向前邁進,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從中國古老文化的窗口,有時候也不僅僅看到喜劇,也會看到失落和悲劇,但是,畢竟需要進步,需要永遠輪回的美麗和衰老、美麗。這也許就是中國文化生生不息的脈搏。

在前面論述中國古代的貶官文化的時候,我們曾經談到,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之中,有一種文化,叫貶官文化,所謂貶官文化,就是講一些官員在*中,被反對者擊敗,結果走上了被貶斥的道路。象柳宗元、範仲淹等,他們由于遭到貶斥,所以在內心深處積聚了一些平常人(或者在朝為官時)所沒有經歷過的情感體驗,這種獨特的情感和心理轉化成了獨特的文字,往往其感染力超過了那一些「鶯歌燕舞」式的文字。有人說,如果當年柳宗元沒有遭到王叔文變法的挫折而被放逐,也就不會出現象「永州八記」那樣的杰出文字。這樣的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最新章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文閱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