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13

作者 ︰ 福字駕馭

的一種刑法處置。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包括文人)在歷次朝廷*中,受到了如此的懲罰,當然,官員因為殺人放火被流放的恐怕很少。

我國歷史上的流放地,都是比較邊遠的地方,一是南方的所謂蠻荒之地,一是北方的苦寒之處,這一些地方往往是極其貧困以及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朝廷懲罰的一些人,往往也是犯事比較嚴重的人。

在《山居筆記》中,余秋雨先生寫了兩篇這樣類型的文章︰一是《被流放者的土地》,一是《天涯故事》。

在《流放者的土地》里面,主要是講述了清代統治期間,通過寧古塔這個地方的被流放者生活的追述,表現了他們的苦難以及友情,並且贊揚了他們對于當地所做出的貢獻。

我們在前面《中國古代文人的文化苦旅》中講到,中國的文化之所以傳承下來,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地方,就是它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中國古代的文人也是這樣,他們往往在困難當頭的時候,表現出來非常堅強的意志和柔性,如同是巨石下面被壓著的女敕草,如同是冰天雪地的花朵,如同是高山之巔的雪松。

他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發揮了讓人難以想象的作用。

當年的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以及清代的文字獄,都是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對中國文化具有浩劫性的劫難。

就如同是七八級地震對人類的摧毀一樣,這是對人類精神和意志的折磨和考驗。

記得,在宋代王安石曾經寫過這樣的詠《梅花》的詩︰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還記得,有這樣的一副對聯︰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將這兩處文句來形容那一些遭受流放或者處在困難境遇里面的中國古代文人,對中國古代文化所做出的貢獻,非常貼切。

在《被流放者的土地》里面,作者講述了東北有一個地方,這就是寧古塔。

這里就是清代發配和流放罪重犯人的地方,一是由于文字獄的原因,還有由于科考案,還有反清義士等等,這一些人都是來自浙江、上海、江蘇、安徽的一些大學者,文人官員。

總數在一百五十萬左右。這一些人拖家帶口,來到東北。

這一些人,基本上都是出于正義的事業,得罪朝廷,被流放的,在《被流放者的土地》里面列舉了這樣的一些人︰李裀獲罪是因為上諫朝廷,指陳當時的一個「逃人法」「立法過重,株連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張一個犯人的「妻子應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開生是阻諫皇帝到民間選美;郝浴是彈劾大漢奸吳三桂驕橫不法……

這就象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在古老的中國封建時代里面,為什麼好人常常遭受到這樣的流放?

中國封建制度也是建築于一定文化基礎上的,是由中國的儒家文化做基礎的。

在中國的封建文化中,有這樣的兩種統治文化,被人們所議論和向往,一是霸道,一是王道。

我們往往欣賞的是天下一統,江山永固,但是在整個中國封建時代里面,真正稱得上的開明的王朝,以及統治昌明的時代,也寥寥可數,而大多數時代,則是充滿著黑暗和暴力的,正如元代關漢卿的《竇娥冤》里面的曲子所講的那樣︰「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握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欺軟怕硬,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

關漢卿的戲劇中的人物實則是作者自己對天地的責問,那是元代統治時期,異族的文化統治,這種高壓和血腥的統治,造成了處于下層文人的怨恨。

當然,我們所討論的不僅僅是這一點。

封建時代的統治,往往需要的是順從和整齊劃一的秩序,而具有中國多元文化的系統里面,則包含著人性的多樣訴求。

有韓非的儒家思想中的嚴刑峻法的文化思想,也有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追求自己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中國的封建時代,從漢朝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這種大一統的機制和思想幾乎席卷了整個封建時代。

而統治,特別是韓非的思想,則完全帶有霸道的統治,是毫不顧及人性的專斷殺伐的思想。

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深受秦始皇的欣賞,而由此建立了秦王朝,但是很短的時間,這個王朝很快被推翻了。

暴力在中國封建時代,是只能取效于一時,而不能取效于永世的速效救心丸。

霸道往往就是以這種高壓的統治和暴力的壓迫為代價的,靠犧牲所有人的自由而建立的一種秩序。

而主掌這種統治的權力者,往往也是具有如同秦始皇一般的鐵石心腸的人物和邪惡的思想。

在這種統治下,往往充斥著濫殺無辜以及豪不顧及人性的尊嚴以及自由的思想。

為了江山的永固,他們可以無所不為,但是他們往往在心目中,還抱有著這樣的觀念而自欺欺人或者給予自己的靈魂以這樣的解釋︰我是為了社稷。

這種已經喪失了人性的暴力思想往往最後也讓統治者自己嘗受了苦果,他們在壓迫他人的時候,總有一天,被壓迫者推翻,江山在這種壓迫與反壓迫中更替,他們這一些雙手沾滿他人鮮血的人最後被他人所殘殺。在他們行將被消滅的時候,靈魂中有時候不得不發出這樣的哀鳴,誰讓我出生在帝王之家呢?

當後來的統治者從秦始皇的死後遭遇以及齊桓公的下場中感受到了這種暴力統治——霸道所帶來的惡果,他們企求著一種人道的統治,這就是王道。

我們如果站在這樣的一個高度來看《被流放者的土地》就可以看清楚了一些問題,以及關漢卿筆下的人物產生的抱怨的原因。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那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活躍,最開放的時代(唐朝盡管很昌明,但是還沒有多種思想家出現),那時侯,我國歷史上涌現了許多不同流派的思想家,除了孔子孟子(韓非是孟子的學生荀子的學生)以外,還有墨子的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最新章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文閱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