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還有朱子,還有管子,還有孫子,還有老子、莊子等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就是從那個時代來的。
試想,這麼多思想家的出現,產生了這麼多的文化財富,盡管到秦始皇時代,他們的著作被焚燒了,但是並沒有全部燒完,也不可能完全燒完,即使全部燒掉了,繼承這種思想的人還在,讓這麼多思想流派的持有者以及後裔生活在一種思想的統治之下,怎麼能夠不發出自由的呼聲?怎麼能不感到憤憤不平,怎麼會不產生怨恨?
中國的文化,就是在這種奇特的文化混雜中發展著,延續著。
余秋雨先生講︰從宏觀來說,流放無論如何也是對文明的一種摧殘。(《流放者的土地》)。
我們再反過頭來看,在這種流放中間,也有不少文人,他們雖然忍受著**以及精神的痛苦,但是,心中的一點昌明的火苗並沒有熄滅,這就是活在他們心靈中間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讓他們體會到在這種不夠尊嚴的時候享受到文化帶給他們的尊嚴和榮耀。
于是,為了心中的理想,他們默默地將自己的一切文化思想貢獻給了流放地。如,方拱乾寫出了《寧古塔志》、吳振臣著有《寧古塔山水記》、張縉彥著有《柳邊記略》、英和所著《龍沙物產詠》、《龍江記事》等。
余秋雨先生說︰「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難中顯現人性、創建文明,本源于他們內心的高貴。他們的外部身份和遭遇可以一變再變,但內心的高貴卻未曾全然消融。」(〈流放者的土地〉)
柳宗元也好,蘇東坡也好,他們在貶謫地以及流放地,所受到的待遇和做出的貢獻正說明了這一些道理,同樣,被流放到東北寧古塔的一些清代官員,有的人在苦難之中消除了政見,化敵為友,同舟共濟,則是文化使他們閃現出了溫暖的人性光輝。
也許,他們的貢獻還不能與柳宗元與蘇東坡相比,余秋雨先生認為是由于這樣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流人才可以受盡磨難,卻不能受到超越基本生理限度和物質限度的最嚴重侵襲。盡管屈原、司馬遷、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寧古塔那樣的流放方式卻永遠也出不了《離騷》、《史記》和《紅樓夢》。文明可能產生于野蠻,但決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贊美苦難。我們不怕*,卻決不肯定*。」(《被流放者的土地》)
我們認為,這恐怕不是主要原因,這可能與這一些人的學識與才華有關。
象蘇東坡與李綱都是宋朝人,都被流放海南,但是為什麼李綱的文學成就不能與蘇東坡相比呢?
脆弱的都城
我們記得,在前面《流放者的土地》里面講到了,中國古代政治統治的文化基礎以及模式,同中國文化思想多元化之間形成的沖突,這種沖突,某種程度上導致了一個封建王朝的崩潰。盡管在過去的書中,人們經常說,是肚皮引起了革命,實際上造反(農民起義)都是由中國的文化驅使的。由懷有這種文化的秀才們編織的。盡管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但是,如果沒有秀才,反是造不成的,也許只能維持幾天,就煙消雲散了。
中國**的領袖**,實際上也是一種農民起義的領袖,不過,這一位農民起義的領袖已經開拓了眼界,他已經掌握了異域文化和思想——這就是來自德國的*主義,俄羅斯的列寧主義這一些無產階級哲學思想和理論。
不過,**的思想,在軍事上有一個很簡潔的觀點,就是提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思想。他成功了。
這里面就提出了中國的城市與農村的關系問題。
余秋雨先生在《脆弱的都城》里面,以我國古老的渤海國消亡的例子,向我們講述了中國古老的城市文化這一個命題。
在城市與農村的關系上,他認為,「遼闊的華夏大地從根子上所浸潤的是一種散落的農業文明,城市的出現是一種高度集中的非農業社會運動,因此是這塊土地的反叛物。」「從一時一地看,城市遠比農村優越;但從更廣闊的視野上看,中國的農村要強大得多。」
其原因是什麼呢?
一是由于中國城市的寄生性。
因為,「城市不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但又必須吸納大量的農產品。它離不開農村,而農村卻又未必需要它。」「中國的城市可說是一種難以巍然自立的存在,很難對農村保持長久的優勢。」(《脆弱的城市》)
這種寄生性的存在,也就難以塑造出了中國城市的文化構架。
古代的中國人,一直對城市是懷有羨慕之心,但是根本上並怎麼瞧得起城市中人。他引用了宋代張俞的一首詩︰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我們知道,中國古老的城市,或者說,城市的形成,是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首先由農耕文化發展起來。
往往在大江大河流域,首先是發展了農業,有了農產品。
生活在這一些河流區域的人們,組建並形成了村莊。
居住在村莊的人們,手上的農產品,彼此之間,並不相同,或者各有欠缺,所以他們為了互通有無,便進行交換。但是這種交換,並不是無償的。
有時候,形成了差異。而交換的這種產品,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商品的萌芽。
後來發展到,有的人需要這種商品,但是他沒有對方需要的商品與之交換,因此,便拿出一些極其珍貴的東西(替代物),來與對方交換,這種替代物,就是貨幣的雛形(後來演變成了貨幣),商品、貨幣都是在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產生的萌芽。
不過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照樣交換。在我國古代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氓》中有這樣的句子︰「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這個布,就是一種貨幣雛形,絲,則是商品。
人們之間進行商品交換,需要場所。
于是就有了交換商品的地方,同時,也就有了一些專門從事這種商品運送和交換的專業人士,這就是商販的出現。商販們在固定的場所里面進行著交換,這個場所,規模越來越大,于是就有了一定的供這一些人居住的地方,後來吸引了遠遠近近的人在這個場所附近居住,逐漸發展成了城市的雛形。
這就是中國城市漸漸發展的過程,中國漸漸由農耕文化向城市文化過渡。
不過,在中國封建社會里面,人們一直是輕視經商人士的,在漢代,商人再有錢,但是不允許做官。
所以,這漸漸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對城市文化的一種鄙視。
在中國古代語言中,有這樣的詞語都可以佐證,見利忘義,利欲燻心,勢利小人,等等,在某重程度上講,就是對于古代商品經濟和從事商品經濟的人一種間接的否定。盡管人們都期望過上有錢有勢的生活。杜甫不是有一首詩嗎?其中講,朱門酒肉臭。雖然是表達了對官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