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商業發展的一朵奇葩
在前面的《脆弱的都城》里面,我們曾經涉及到關于商品經濟的文章,關于商業與城市的發展問題,這里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抱愧山西》則向我們展示了山西這一個著名的富庶的商業發展越衰弱的過程。
其實,兩篇文章,在內容上有一點的聯系,前者講述了一座城市的衰弱以及消失——渤海國,講述了城市與農村的關系,以及,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商業經濟在中國的地位。
後者則講述了一個經商發達地區怎麼樣由盛而衰的軌跡,向我們提供了在遙遠的過去,中國的商業並不是沒有輝煌的歷史,也許,比外國資本主義國家的商業,也並不遜色,但是如同渤海國這一座城市的衰亡一樣,山西的商業也走向了敗落。
前者是由于中國古代的農耕文化對于城市文化的剝蝕,導致了城市文明的被圍困的危機。這里面有著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的印記。那麼,這里,作者余秋雨先生又向我們揭示了什麼原因呢?
是什麼原因導致山西的商業從輝煌走向了沒落的呢?
山西,在我們的眼里,正如《抱愧山西》一文中所講的,現在,于人們的思想之中,已經是成了落後的經濟的代表,它那里除了被我們所熟知的煤礦(大同)以外,當然,還有一些著名的歷史人物,如關羽、荀況、廉頗、柳宗元、王維、王勃、關漢卿、司馬光、呂洞賓等等,再也沒有什麼讓人們熟知了。
當然,還有過去的曾經熱鬧過的山西昔陽大寨大隊的郭鳳蓮以及陳永貴等,恐怕,就難以收索什麼了(當今國家領導人除外,沒有多少人熟知)。
我們曾經在一份資料上看到(真假待考),說山西軍閥閻錫山在那里的時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那里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我們今天所閱讀到的余秋雨先生文章里面所提到了一些內容相比,可能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我們知道,在民國年間,宋氏三姐妹是中國現代史上的有名人物,而其中的大姐宋靄齡則是當時蔣介石政權(也應該以民國論)的財政部長孔祥熙的夫人,孔祥熙據說是孔子後裔。而孔祥熙的家鄉則在山西。這樣的一個主掌民國經濟大權的人出生在山西太谷縣,從中說明了一些端倪。也就是說,山西在那個時候,經濟的發展,也許還有著一點點痕跡。難怪,當時為他們寫傳記的美國人羅比•尤恩森則把太谷縣稱之為「中國的華爾街」,這個里面的文章是耐人尋味的。
據作者講,山西在清代的時候,乃是全中國的首府之地,遠遠超過當時的浙江、江蘇、四川這一些被稱為人間天堂以及「天府之國」的地方。
其中的平遙、祁縣、太谷則是則是當時最富有的地方,其中平遙又為最。
我們從電視、電影中看到過有關喬家大院的風情記載以及圖片,記得我在看有關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時候,下載了其中的一些照片,可供參照。
我們從這個街道的已經剝蝕了一些外表,但是依然顯得蒼勁傲拔、古樸敦厚的行貌,看出當年這里的繁華。確實,我們在全國其他地方很難看到這樣的具有獨特風貌的建築,完全是一種大家閨秀落入風塵的樣子。盡管,它已經容顏蒼老,但是,其中的蘊涵的當年的富足與輝煌,則讓人隱隱可以看到。要注意,這是當時的商號。
我們這里,當然不是在歷數她的輝煌,而是要追尋她曾經發達的足跡,尋找其發達的原因,並且要探詢其敗落的原因,使我們知道,在中國的古老文化中,這種已經久遠的商業文化(或者為企業文化)佔取著怎麼樣的位置。
在中國的古代,人們一直是鄙視著商業經濟的,但是在山西這個地方,卻為什麼能夠開放出如此鮮艷的花朵呢?
作者歸納了四個原因,我們則認為,還可以追加一個原因。
就是︰
百折不饒的創業精神。
山西省流傳著一個非常熟悉的顯得非常酸楚的民歌——《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實在難留。
手拉著哥哥的手,
送哥送到大門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有話兒留︰
走路莫走大路口,
人馬多來解憂愁。
緊緊拉著哥哥的手,
汪汪淚水撲瀝瀝地流。
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
只盼哥哥早回家門口。
……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苦在心頭,
這一去要多少時候,
盼你也要白了頭!」
這樣的歌詞,主要是講述了當初,山西人出外經商創業時,如何走出家門,遠離家鄉的情形。
其中有許多人外出,後來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沒有能夠回家,有的則永遠把自己的身軀拋落在異鄉,窮困地死去。但是,這並不能阻擋這一些對著未來懷著一種熱切期盼的人們,繼續的掘金夢,就好象當年的哥倫布外出探險,發現新大陸那樣的勁頭。
他們不屈不饒,一往無前,終于,在這浩浩蕩蕩的經商隊伍中,有人成功了,成為了商業奇才,開創了商業發展的成功之路。
其中喬家大院的締造者——喬貴發,就是這樣的一個成功的青年農民。
「喬貴發和他的後代的奮斗並不僅僅發達了一個家族,他們所開設的‘復盛公’商號,奠定了一個包頭市的商業基礎,以至出現了這樣一句廣泛流傳的民諺︰‘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抱愧山西》)
第二,坦然從商。
在中國古代的文化中,商業是沒有地位的。
過去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元朝的時候,沒有排名。也就是沒有地位。
當然,元朝是排斥讀書人的,因此儒被排到末尾,這是另類。
在一般人們心目中,其社會地位排序是士、農、工、商,被排在末尾。
並且與官場絕緣。不過,秦朝例外,一個是幫助秦始皇建萬里長城的蜀寡婦清,一個是烏氏 。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第六十九》中記載︰「烏氏 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繪物,閑獻遺戎王。戎王十倍其價,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令 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而蜀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制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始皇以為貞婦而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