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24

作者 ︰ 福字駕馭

首先是由于自身的農民意識所構成的一種人格缺陷。

我們在前面講到中國城市文化在過去的窘迫的境遇時,就談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農耕文化對于城市的剝蝕。

實際上,山西商人所陷入的困境,依然也是由于這個方面的因素。

「他們人數再多,在整個中國還是一個稀罕的群落。」不錯,在全國所有省當中,也只有這個省的人們對于商業如此看重,而其他省則將商業依然視為末流。

「他們敢作敢為,卻也經常遇到自信的邊界。他們奮斗了那麼多年,卻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能夠代表他們說話的思想家。他們的行為缺少高層理性力量的支撐,他們的成就沒有被賦予雄辯的歷史理由。」

「他們的出發地和終結點都在農村,他們能在前後左右找到的參照物只有舊式家庭的深宅大院,因此,他們的人生規範中不得不融化進大量中國式的封建色彩,當他們成功發跡而執掌一大門戶時,封建家長制的權威是他們可追慕的唯一範本。于是,他們的商業人格不能不自相矛盾乃至自相分裂,有時還會逐步走到自身優勢的反面,做出與創業時判若兩人的作為。」

我們經常看到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農民起義最後功敗垂成,往往就是由于農民軍內部發生了內斗。如同太平天國的洪秀全與楊秀清之間的內斗,就是將太平天國事業送上了斷頭台。再比如,我們也可以這樣認識*,**主席與**的斗爭,包括與彭德懷的斗爭,某種程度上也是由于農民自身的狹隘幾乎將中國革命事業送入絕境,這依然是一種農民意識在思想戰線的反應。我們在今天,也曾經看到,在不少城市,有許多企業創業者,開始的時候,都能夠含辛茹苦,勒緊褲帶,一起創業,但是當他們所經營的企業有了一定規模的時候,有的再也難以向更深層次發展,有的則形成了內部的矛盾,以至沖突,所以將本來創建的事業,又推向了覆沒。這種政治革命與經濟革命(或者講就是經濟創業)都是在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的包圍之中。難以找到更廣闊的出路。

作者向我們講了日升昌總經理雷履泰與第一副經理毛鴻之間的沖突、內斗的故事,讓人感嘆不已。

這兩個人都是那麼的才華橫溢、都是那麼的具有領袖才能。但是最後卻陷入了內斗之中,上演了諸如洪秀全與楊秀清之間的故事翻版。最後是兩敗俱傷,使本來很紅火的日升昌票號里面陷于危機四伏,風雨飄搖,最後則如同是一現的曇花,風光不再,面臨了崩潰的結局。

這是從企業自身的人的角度,來透視山西商業的敗落的原因。

不過,這也不能是唯一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則是外部的環境變化,對他們形成的沖擊和毀滅。

這一點,好象歷史上無數次王朝的興廢所帶來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化的毀滅一樣(主要是建築物以及財富的損壞),我們看到,歷史中的阿房宮毀于項羽的記載,就已經感到這種農民起義和王朝革命對于物質文化的破壞。我們常想,如果不是歷次戰火燒毀了那麼多的文化古建築,皇家宮殿,我們的國土上不知要屹立起多少雄偉的建築,我們的祖國文化寶庫中也許會積聚著更多的寶藏。

作者說︰「一切社會改革的舉動,都以保護而不是破壞這種本能為好,否則社會改革的終極目的又算是什麼呢?可惜慷慨激昂的政治家常常忘記了這一點,離開了世俗尋常的生態秩序,只追求法蘭西革命式的激動人心。在激動人心的呼喊中,人民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生存方式是否真正進步,卻很少有人問津。」

山西的商業的衰落,也是有著同于農民起義一樣所受到的外部沖擊原因。

一個是太平天國運動,對于山西分布在全國的商業票號的掃蕩,後來是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庚子賠款以及辛亥革命對于山西商業的重創,這種一方面由于農民戰爭對于物質的劫掠式的破壞,一方面來自外國侵略勢力(戰爭)對于這種中國商業的掃蕩,使得山西的商業已經百孔千瘡。再加上政府銀行的組建,國際商業的滲透,沿海市場的膨脹,等等,這種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等方面的影響,加上自身的缺陷,使得山西商業終于走向了衰落。

這就是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商業文化在舊時代所經受的曲折經歷。

從根本上來講,一是由于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對于中國商業經濟文化的一種剝蝕乃至包圍和切割。一種是在外來文化進入的時候,兩者不能及時的對接,因而被其所消滅。

內外的交錯進攻,使中國山西的商業文化飽受著內憂外患的折磨,最後終于敗落。

歸根結底地說,是中國商業文化還不夠成熟。

從中國古代的文人精神家園到尋找人類文明的歸屬

在《文化苦旅》中的《寂寞天柱山》中,我們曾經探詢過作者在文中抒發的一種中國古代文人尋找自己的精神歸屬的地方——這就是家園的思想。而在《鄉關何處》作者則通過對自己故鄉——余姚,以及故鄉的人物風貌、歷史名勝、人類文明遺蹤的追述,來尋找自己民族以及人類文明的「鄉關情結」。從古代文人到民族以及人類的家園和故鄉,這使作者的對于人類文化源頭的思考進入了一個更加深遠和寬廣的領域。

一個人到一定年齡,總要去回顧自己的人生的足跡,這個里面,有時候,經常回想起自己兒時的一切,有人說,這是不是人的精神面貌的衰老呢?心理上的一種疲憊呢?

也許是吧。余秋雨先生在《鄉關何處》一文中向我們展示了他自己的故鄉以及自己的幼時的生活,也許是在尋找自己的祖源和人生軌跡的最初。

人生,一般是一種漂泊,作者這樣認為。

他從李白的經歷,得出了這樣的看法。

李白是我國唐代的著名詩人,他出生在遙遠的碎葉城,但是,他一直沒有能夠再回到自己的故鄉,而是在中原大地,從鄉野到朝廷,從朝廷到山水間,漂流著自己的身影。

作者認為,這是李白「一生要努力使自己處于‘置身異鄉’的體驗之中,所以成了一個不停步的流浪者」(日本學者松浦友久觀點)

這種在遙遠處懷念故鄉的「鄉關情結」是不是一種虛偽呢?還是因為詩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

我們經常有這樣的一種心理,在遠處懷念自己的故鄉,有時候,這種情感十分迫切、急切,但是,當自己回到故鄉的時候,往往經過幾分鐘的激動,馬上就感到了一種重新的厭倦。而遠沒有在遙遠處對故鄉的這種情懷顯得那麼的純真與熱切和深厚。

這是不是李白的一種心理的解釋呢?

「紅豆生難過,春來發幾支?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不要以為這僅僅是對人們的一種男女之情的渲染,這何嘗不是一種對故鄉情懷的刻畫。當然,正如這樣的兩句所道白的,人們往往對于故鄉的這種深重的情懷,有時候卻是「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感受。也許這正是道出了李白等詩人鄉關情懷中的真切心理。

要不然,他怎麼沒有千方百計回去看一看呢?

難道僅僅是路途遙遠嗎?有時候,近在咫尺,但是卻是感到故鄉是那麼遙遠,而深在遙遠的國度,卻又感到是近在咫尺呢!

這就是一種特殊的鄉關情懷的展示。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自己的童年距離得遙遠了。

但實際上,這個童年,何嘗不是自己心理上的故鄉,是自己人生的出發點呢?

所以,一個人到了一定年齡的時候,經常回憶自己的童年,實際上難道不是回憶自己的故鄉嗎?在余秋雨先生的《鄉關何處》里面,談到了冰心女士的文章《我的故鄉在哪里》,講到她這個九十四歲高齡的老作家,經常在自己的夢境中回憶自己的故鄉。

「她在夢中每次遇到要回家的場合,回的總是少女時代的那個家。一個走了整整一個世紀的圈子終于回到了原地,白發老人與天真少女融成了一體。」(《鄉關何處》)

不獨如此,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有這樣的感受,無論是自己怎麼年長,現在的故鄉,怎麼樣的變化,但是自己回憶的依然是充滿古藤青樹,茅草瓦舍的舊屋,依然是自己最原始的故鄉。這種鄉關情結,成了夢縈環繞的揮之不去的一種難舍!

按照正常推理,「冰心老人在夢中完全應該回到成年後的安家的任何一個門庭,不管它在哪座城市」。但是,不是。

這種鄉關情結是不是代表了人類本身的一種固有的情感呢?

作者余秋雨先生,他的故鄉在浙江余姚。

他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樣的故鄉情結呢?

他永遠忘不了自己在故鄉吃的霉干菜,永遠忘不了,自己在故鄉吃的楊梅。永遠忘不了,自己在上林湖邊「用小手把碎片摩挲一遍,側腰低頭,把碎片向水面平甩過去,看它能跳幾下。」

然而更讓作者忘記不了的則是自己初來上海時,自己怎麼樣一口余姚話,後來終于學會了上海話,但是,彌足珍貴的是,在他與那些進行對話的大家學者的語言中,他感到驚喜的是,那一些說著故鄉話的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最新章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文閱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