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發明,乃是本人在評論作者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時提出的一個看法。
在那篇文章的開頭,本人這樣寫道︰「余秋雨是我國目前最著名的散文作家,根據有關媒體介紹,他是目前世界華人領域最享有盛譽的文化大師,是影響世界未來一百年的世界一千位華人之一。」後一句話則來源于中央電視台在青歌賽上的介紹。
本人為什麼這樣極力的抬舉余秋雨呢?其實,寫評論余秋雨先生第一部散文集時,本人已經閱讀了他的後幾部散文集,比如《山居筆記》和《行者無疆》等等,因為本人也曾閱讀過中國以及世界上一些著名散文作家的作品,比如法國自然主義大師盧梭的《慚悔錄》,以及台灣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深深感到余秋雨作品確實具有一種其他大師不具備的文章風格以及藝術成就。深深打動自己的心靈。我想,余秋雨的作品之所以當初出現了許多盜版,幾乎到了洛陽紙貴的地步。無不與作者的文章風格在讀者心靈中產生的共鳴有關系。
所以,我在《中國古代文人的文化苦旅》中說︰「我也曾經閱讀過台灣和大陸許多作家以及散文家的作品,諸如台灣的張愛玲、董橋以及余光中,還有很多大師的散文作。也許是因為沒有看到這一些人的作品全集,不過,在所閱讀的部分文字中,總感覺到這一些作家的文字,無外乎停留在個人生活感情的抒發,以及對家庭庭院,和小小的物件的把玩上,所闡述的一些個人見識,沒有能夠引人的目光拓展到一個較深刻和深廣的領域。」
因此,將余秋雨稱之為大師,也就順理成章了。
現在看來,余秋雨的文章,其立意的深廣以及格調的高亢以及昂揚,乃是體現了中國古代的一種豪放派的文章流派。這種流派講究意境的闊大以及政治思想性的深刻。
象宋代的蘇東坡與辛棄疾等。
其實,這乃是源之于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的影響,這種思想就是以抒發家國觀念,特別是以天下為懷的思想,象杜甫以及範仲淹等都是這樣的作家。
這是思想意義上的偉大精神的豪放。而不僅僅是語言的激昂。
另外一類就是源自于道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的性靈派等,以抒寫自然以及個人性情和情懷為主。
當然啦,這樣的人寫出了文章,格調雖然有時候不那麼高亢,但是在這種題材中耕耘,依然可以顯示大家的風範。
比如,我國著名詩人王維以及陶源明和柳詠等,這樣的一些以抒寫個人情懷,包括吟風弄月的一些文學家,象溫庭筠、晏殊、歐陽修等等。都可以成為大家行列。
所以,王國維說︰「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
他在《人間詞話》里面說︰「‘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台,月迷津渡’也。」
余秋雨在《關于謠言》中《造謠的人們》中談到了一種「躲躲閃閃的造謠者」,這種人,其表現特點,乃是有別于前著,顯得很是低調。
「他們心中,至多只起一點不平衡的慍怒,或一點朦朦朧朧的,但一經盤算,如果展現這種慍怒或可能得不償失,因此一直在等待他人之力,他們只不過在需要時略作引導罷了。說他們陰險,他們又不作什麼壞事,但低調的生態卻使他們成了輿論中舉重若輕的灰色支點。」
其表現形態在于,他們在某一些場合,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助長人們對于謠言的傳遞,引導人們加重了謠言的力度。
比如說︰「我親耳听到,他邊笑邊說,出版個人日記就象當眾洗澡,您最近出了一本,會不會……」
「我說呢,王處長是廠長一手提拔的,怎麼會說這種話?這麼一個聰明人,根本不可能忘恩負義。一定有人嫉妒,用謠言挑撥你們的關系,既然是謠言,我也不傳了,你也別往心里去。」
這種不明確的謠言,與上面的指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要人還難以查究,但是謠言的受眾以及被攻擊對象卻如同是吞了一個蒼蠅似的感到惡心。這種謠言,很容易使矛盾激化,以達到攻擊的效果。
余秋雨列舉了第三種造謠者,這種人就是被稱為「夸夸其談的造謠者」。
「這種人物在表現形式上更象一個智者。生活的奧秘、人生的規則都裝在他們心中,他們能預測,能判斷,能分析,而且一切都合乎邏輯。于是順便也就在旁听者欽佩的眼光中把判斷的邏輯稍稍往前延伸,而這種延伸就是造謠的起點。」
第四種造謠者,被作者認定為「唯唯諾諾的造謠者」
就是在澄清謠言的場合,只要他們給予明顯的表態,否定謠言,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