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76

作者 ︰ 福字駕馭

解救,還有一個條件,就是不以損害他人為前提,否則,怎麼作到愛天下人呢?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進入佛家領域的人,都被俗稱為出家人,這個家是什麼呢?就是修行者的一人之家,在修行者的心里,必須放棄他自己的家,而把整個心靈放到全人類的家。要廢棄「我執」,丟棄自己的家,要不然,在自己心目中,始終存在著自己的家,以及家中的人,怎麼能夠去放下心來施愛于天下人呢?我們常听人說,出家無家。其實不是沒有家,只是沒有自己的小家,而換成了天下的所有人的家。這就是普度眾生的意思。

再回到因果論,世上有沒有因果呢?實際上,因果是存在的,不過,不是什麼前生前世的所謂因果,而是今生今世的因果。

作者說︰「我們每一個行為都與整體世間有關了。做一件善事就為世間積貯一種力,做一件惡事也為世間積貯一種力,這在佛教中被稱為‘業力’。」

打一個比方,比如在外國,你所擁有的檔案上,你做一件好事,上面就記載了一個紅點,你做了一件壞事,上面就記載了一個黑點。

這個紅點與黑點,匯聚起來,就構成了整個社會以及整個國家的狀態和面貌。

佛家論述的也是這個道理,這里不談什麼前生前世的因果關系,而是現實生活社會的折射和印證。

所以,「最佳的走向就是整個生命環境的改善與圓滿。」

人,在現實生活中,免不了做好事,有一些人免不了在沖動之下,受到惡念的驅使,做出一些壞事。所以整個人類和社會,也就是壞事和好事的堆積。如果說,整個社會都是壞事的堆積,那這個社會還能存在嗎?如果整個社會和人類,都成了‘業’的堆積,那就要去消這個‘業’了。所以說,有不少做了很多壞事的人,其精神上,靈魂上,是極度不安的,所以,這一些人雙手沾滿了人類的鮮血和罪惡,他們來到了佛家境地,企求佛的幫助。佛,對于他們的到來,並不拒絕,于是勸導他們放下屠刀,于是這一些人在佛的感召之下,便昄依佛門。這種昄依佛門,無疑使整個社會,少了一個殺人魔王,又多了一個向善的人,所以佛門對于整個社會和人類,無疑是做了一件善事。這就是消業。

所以,「佛教顯現出一種驚人的恢弘,不為小緣只為大緣,不為自我,只為整體,善良得蓋天涵地,慈悲得蒼蒼莽莽。」

所以說,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善良也是存在的,這個體系也是存在的。

作者說;「絕大多數人都有善的天性,每一個社會都有大量的善人善舉。」

但是,佛教為什麼在歷史上某一些時代能夠生存和發展,而在某一些時代會遭到劫難呢?

我記得,曾經看到一個觀點,在我國歷史上,儒家是從西漢武帝時,由于董仲舒的緣故,被奉上獨尊的地步。以後所有王朝,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治國的,這就是儒家的積極入世的思想迎合了歷代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思想。而我們也看到,有人說,實際上,儒家思想一直是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最新章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文閱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