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104

作者 ︰ 福字駕馭

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人們做什麼事情,特別是在做一件壞事的時候,往往是由于一念之差。有人將它歸咎于偶然性。

在前面談到的余秋雨的文章《綁匪的字條》中,那位高校教師綁架案的偵破,我們談到文化對于人的影響問題。我們不應該過分看重文化,有時候它也會象一柄雙刃劍似的,既有功于社會和人類,也會造惡于社會和人類。

余秋雨在後面接下來的一篇文章《智能的夢魘》中談到,這一位高校教師犯罪的念頭很偶然,是看到幾位孩子玩耍,後來有一位孩子被他逗著暈倒,摔落了幾顆牙,于是這一位高校的教師很緊張,擔心家長發現了加罪于自己,于是便用手堵孩子的嘴,結果將這個孩子堵死了。接著他「惡向膽邊生」,寫下了前面的字條,開始了綁匪的進程。

作者認為,這似乎不應該將它歸咎于「性本惡」的範疇。

那麼,從這里,我們應該看到什麼呢?

是不是由于膽怯的緣故,是不是因為膽怯造成了瘋狂呢?

這是不是一種犯罪心理學中的一個特例呢?

其實,我們應該從兩點來看,一是,為什麼這個高校教師會擔心家長加罪于自己呢?

二是,為什麼出現了繼續施惡的念頭?是僅僅因為膽怯嗎?

如果是犯罪,那麼造成他犯罪的因素又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這個高校老師懼怕家長加罪于自己,說明了這位老師將犯罪的原因歸罪于社會,如果不是這個社會中制造的一種不信任因素,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不能原諒的氛圍,以及在這個社會中,家長因為受這個社會氛圍的燻陶而形成的遷怒思想壓迫這一位高校教師的思想,從而使之轉化為犯罪心理,他就不會犯罪了。

這個是從社會大的方面來講的,整個社會的心理的不健全以及不健康,造成了個體心理的不健康和不健全。

這就是*主義哲學中講到的偶然性與必然性的聯系。

一般與特殊的聯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這一位教師的行為,看起來屬于個性的行為特征,但是,在這個個性之中含有著共性的特質,社會的共性往往在這一些個性中反映出來。

這是一種邪惡文化長期浸染所造成的社會畸形心理,造成了人們之間扭曲的心理,人與人之間的不相信和不原諒,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

我們再回到這個高校教師身上,也正是由于這個個體身上缺乏了善的文化因素,所以在他的心中缺乏了一種愛的觀念,才使得他在心理中萌生一種逗著孩子玩,當孩子轉暈以後,跌倒在地,嘴上流血的時候,他的心里沒有萌生一種愛的思想,而只是想到了自己。固然,這是人性本惡的反映,人是自私的佐證。正是由于他缺少了愛,來彌補他心靈中殘缺的「愛的基座」,所以,才使他在心理中萌生了一種罪惡的念頭,就是將手堵住那個孩子的嘴。當那個孩子已經失去了生命,他依然在一種惡的念頭驅使下,徹底地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遠,終于使他從殺人犯走向了綁匪罪犯。

這看起來是由于膽怯造成的瘋狂,實際上乃是人性惡的展示。是文化元素中,得不到愛的補充,而變得陰冷和殘酷。終于轉化成了邪惡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最新章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文閱讀 | 閱讀余秋雨(文藝散文化評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