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之戀》 五  夜宿凌雲寺

作者 ︰ 毛山子

(1)

西雁,方圓百里,莽莽蒼蒼,千山萬壑。峰頂到山腳,垂直地帶氣候明顯,山內山外氣候溫差變化不一。道觀、寺院、尼庵錯落有致掩映在群山松林間。暮鼓晨鐘,佛號經聲,木魚響槌,悠悠回蕩于山谷中。

西雁,成了冒險家、戶外運動愛好者探險獵奇的樂園;藝術家采風訪幽的好場所。他們的身影經常穿梭于山澗谷水中。

西雁不再平靜。

莊重、古燕紫倆人見天色已經不早,當日趕到泰順恐來不及,就干脆放下心思,緊身索裹,邊走邊瞧。在山坡小徑上,倆人踫見一五十開外漢子。

漢子主動向倆人打招呼,詢問倆人往何處去。

莊重如實告之。

漢子自稱是附近的,在山上轉轉,發現有蛇就捕捉。捕蛇者五十出頭,體格健壯,雖然滿臉滄桑,但精神飽滿。一看就知道是經常往返于山野田徑飽經風霜雨雪日曬雨淋的漢子。漢子手提鋼叉,鋼叉柄上卷著一條白布袋。漢子說道︰「天要下雨了,你們先到附近「凌雲寺」避避雨吧。」

古燕紫說道︰「怪不得這麼清涼,原來是天要下雨了。」

漢子笑著說︰「夏天下雨前應該是悶熱。你感到清涼是因為山下有一個澤雅湖的緣故。」

澤雅湖,坐落在西雁群山下,由一條古老幽靜的峽谷形成。今人在兩岸稍稍作了修整並硬化了路面,可以簡道從車。有一首無名氏的古詩刻在湖邊的岩石上。

《宿凌雲寺》

西雅湖水碧幽幽,兩岸人家散若舟。

昨夜凌雲寺里夢,深山春色欺溫州。

湖兩岸現在已經沒有人家了,除了參天大樹就是枯藤蔓草。澤雅湖薄霧輕揚,幽靜安詳,宛若深藏閨閣的少女,美麗羞澀;宛若深藏地窖的老酒,清冽陳香。更似乎養在深閨未人識。微風襲來,陣陣清涼,透徹全身;漣漪起深潭碧水,皺褶起飄逸的綢緞。

幾條水柱「呼」地從湖中騰起,高達數丈,錯落有致。隨即有許多一米多長的大魚紛紛躍起。漢子說溫州由于地質構造的關系,澤雅湖底有溶洞可能與甌江相通,水柱升起降落與湖底水壓關系。每當甌江漲潮落潮時,澤雅湖就出現了水柱一升一降的景觀。

莊重向漢子敘述了和古燕紫在「一線天」的所見所聞。漢子凝目神思,告訴他們倆一個在這方圓百里流傳了很久的故事。

(2)

泰順墩頭是中國棉紙和棉皮紙制造技術的發明地。

毛氏家族在泰順墩頭是大族。棉紙制造方法在元末明初年間由一個毛氏家族的讀書人發明創造,又在棉紙制造術的基礎上發明了棉皮紙制造技術,兩紙制造術至今已經有四、五百年。棉紙一般在生活中適用,可以做雨傘、家譜用紙、鞭炮芯、民間契約用紙等;棉皮紙則是寶貝,一經制成,可以說是經得起風霜雨雪風吹日曬,如皇宮寶典、佛教經書、流傳至今都是依靠她的功勞。我國雲南少數民族東巴文字流傳至今也是靠她的功勞。

一次,某官府家發生火災。大火後,金銀財寶甚至家里的兵器等百物灰燼。主人在灰塵中發現皇上的聖旨竟毫發無損。原來這聖旨就是書寫在棉皮紙上的。一般的棉皮紙經得起1000C以上高溫。官員想把這個訊息連夜報告給皇上。在路上踫巧大雪,天寒地凍,因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官員連人帶馬及隨從餓昏凍死在路上。待到雪化冰融時,其它物品都已經骨松肉散,唯棉皮紙制作的皇上聖旨仍柔軟如初。皇上聞悉下旨將泰順的棉皮紙制造技術列入國寶,上至官大夫下至平民百姓,誰泄密,誰就處以斬頭。

甲午戰爭失敗後,日本人大肆進入中國。日本政府對中國各種財產進行掠奪。一些日本浪人也乘機跑遍中國,搜羅民間的財寶和一些祖傳的技術秘密。日本浪人也盯上了泰順墩頭棉紙和棉皮紙的制造術。日本浪人化裝成收購棉紙的商人,在墩頭村里晃悠了好幾天,總想打探造紙的技術方法。日本浪人與一般商人不同的行經,引起毛氏家人的警惕;最後被毛氏家族的人識破,倉惶逃跑。日本浪人在墩頭偷竊技術失敗,就想出其他的辦法搞到制造技術。

制造棉皮紙需要一種「山棉皮」的材料。山棉皮是一種野生植物樹,生長在江南地區和華南地區。溫州甌江流域更是適宜「山棉皮」的生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植物也一樣。毛氏族人發現西雁的山棉皮做成的棉皮紙特別優質。柔軟度高抗撕裂性強。平時除了向村民收購山棉皮外,為了節約成本,生意淡季時,毛氏家人還自己外出到西雁大山上采收。

日本浪人發現這個情況,就秘密跟蹤毛氏家人的行蹤。一日,兩名毛氏族人堂兄弟到西雁采收山棉皮,數名日本浪人也化裝成采藥人跟蹤到山上。兄弟倆遭到日本浪人脅迫,一定要說出棉皮紙制造方法。兄弟倆都會武功,但哥哥考慮日本人多,硬拼倆人都會喪命,為了掩護弟弟逃跑出山,報知家人情況。哥哥就自己引誘日本浪人往弟弟逃跑相反方向走,與他們進行了殊死格斗。弟弟逃出後,曾經多次帶了族人來西雁群山上搜尋哥哥的下落和日本浪人的蹤跡,但一直沒有結果。當時有的人說哥哥可能被浪人綁架到日本了,有的說可能已經喪身了,眾說紛紜,難有結論。

漢子講完故事,嘆了一句︰「看樣子,這個故事是真實的。」

雷聲轟轟,天要下雨了。飛禽走獸東逃西躲。三人急匆匆行走在山路上。

一塊石岩下,一頭野豬在「唔唔」哼著,似乎在尋找食物。莊重模出飛刀「嗖」地飛向野豬,說時遲那時快,漢子舉起鋼叉「叮咚」一下把莊重的飛刀打落。鐵器的踫擊聲驚醒了專心致志尋獵食物的野豬。野豬見自己受到挑釁,卷起尾巴,踮起腳,昂首「嚎嚎」沖向三人。漢子舞起鋼叉,眼花繚亂,片片生花。莊重對漢子刮目相看,知道漢子身手不凡。野豬不敢靠前,落荒而逃。三人走到野豬剛才尋物的位置,原來是一條蛇王之稱的眼鏡蛇癱軟在石洞里。

漢子說︰「野豬是眼鏡蛇的天敵,我們遲來一步,眼鏡蛇就要從洞里爬出來被野豬吞掉。」古燕紫說︰「眼鏡蛇可以不出來,野豬就沒有辦法了。」

漢子說道︰「野豬對眼鏡蛇的身體特別敏感,只要聞到眼鏡蛇的氣味,眼鏡蛇無論躲藏在哪里,就逃月兌不掉被吞食的命運;眼鏡蛇听到野豬嘴里發出的聲音,也會身不由己從洞里爬出。」

古燕紫敘述起在「一線天」小野豬的嚎叫和被蟒蛇吞進肚子里的情景。

漢子說︰「蟒蛇不同于一般的毒蛇。一般的毒蛇毒牙短,分泌毒液破壞對手的神經系統。蟒蛇牙齒雖然尖銳,但沒有彎鉤沒有毒性,屬于廣食性動物。小野獸、鼠、甚至自己的同類都吃,吃一頭小野豬不足為奇。」

漢子彎腰把懵懵懂懂的眼鏡蛇撮起放進白布袋。

在離到凌雲寺一百米距離處,漢子解開白布袋放出眼鏡蛇。眼鏡蛇已經醒來,輕輕松松爬出,迅速溜進草窩里,頭也不回一下,自顧徑直走了。

古燕紫問漢子這樣做的緣故。漢子告訴自己是出家人,佛主強調物物平等更不能殺生。

古燕紫說︰「既然救蛇為什麼還要去捉蛇?」

漢子說︰「捉蛇就是為了救蛇。現在鼠災為害,這與人們打蛇吃蛇分不開的。我們把一些受傷的蛇救起,捉蛇放蛇也是為了救人。」

古燕紫不懂其中道理。

漢子就講了一個古老的流傳很廣故事給他們听。蛇是有記性的,也會報復的。一個月朦朦的夜晚,有兩條蛇在*,橫躺在路上,不亦樂乎忘乎所以,全然不知有危險接近。有一農夫挑著重擔路徑兩蛇*地。因疲勞眼昏,不知地上有此好事,停擔休息時,頂重擔用的包著鐵套皮的棒槌不小心把其中一條蛇鏨死了。農夫不知情。另一條蛇就悄悄跟隨農夫一直到他的家,躲藏在角落里。第二天,趁農夫外出時,蛇就把農夫的才呀呀學語步履蹣跚的孩子咬死了。我們生活中許多人不知道蛇有記性會報復的特性,認為這是神話鬼話,其實不然。有句諺語,打蛇要打七寸。就是指打蛇時一擊就要置其死地,不能讓它死後重生,以防止其事後報復,原因在此。

古燕紫說︰「看見很多信佛的人都吃肉,並且也殺生。」

漢子說︰「佛家弟子有居士和比丘之分。居士就是居家信佛弟子,只要心中有佛能做善事就可以;我們出家人就是比丘,世俗人家稱和尚。因為和尚是廣眾佛家弟子的師範榜樣,必須要受佛家清規戒律更加嚴格約束。」

莊重古燕紫倆人這才知道所謂捕蛇者是凌雲寺的主持,法號弘覺,人稱弘覺師傅。

弘覺師傅帶莊重、燕紫倆人在凌雲寺周圍轉了一圈。弘覺師傅向他們介紹凌雲寺的來歷和有關他的傳說。

(3)

凌雲寺是元代年間所建。凌雲寺坐落在西雁眾山峰之一凌雲山下,故名凌雲寺。

凌雲寺周圍環境清幽,天時陰雨,雲海彌漫,山風過處,松濤呼嘯。特別是滿山遍野的白、紅、粉各色野生山茶,沒有人工雕飾,大大咧咧綻放著。

三人走到了寺邊「狸貓墳」的遺跡處。荒草掩蓋,蟬鳴孤墳,幾支野茶花相伴。這是明代嘉靖年間閣老張璁的愛情故事。

張璁小時候在凌雲寺避暑讀書,很用功。有一個夜里,明月朗朗,張璁正認真看書。書房里吹進來一股涼風,豆粒大小的油燈一閃一閃,搖晃不定。張璁以為是山風吹進,也不當做一回事,只顧自己埋頭讀書。一會兒,他口渴了,隨手捧起桌上的茶壺,喝了一口。這茶水清香怡人,喝進肚里陰涼陰涼,精神頓時清爽的多。張璁一時沒有在意。又過了一會兒,張璁肚子餓了,想吃點心,一回頭看見桌上放著一碗魚羹,熱氣騰騰,香味誘人。張璁頓感奇怪,三更半夜什麼人送點心來?回頭一看,身後站著一個美貌姑娘,低著頭,紅著臉,在擺弄衣角。張璁大驚,問道︰「你是誰,為什麼半夜到這里來?」

女孩子不開口,只是笑了笑。

張璁問道︰「剛才的茶和點心是你送來的?」

女孩子連連點頭。

張璁又問她住哪里,女孩子輕聲說道︰「我住在附近的村里,听人說起你才學好,有名氣,平時沒有機會見面。大白天來又怕不方便,趁有月亮的夜里來見你一面。」

張璁認真說道︰「姑娘,謝謝你一番美意。男女受授不親,何況是半夜三更,萬一被不明真相的人知道了,對姑娘不利,還是快點離開為好。」

女孩子回應道︰「張公子,謝謝你的好意。我平時也喜歡讀書,幾乎過目不忘。因家窮讀不起書,更何況我是一名生長這個窮鄉僻壤的女孩子。斷文識字不被人看好,今日有機會踫到像你這樣有學問的青年才俊,情願每夜來服侍你,能听你指教,請你千萬不要趕我走。」

張璁見姑娘端莊大方,說話有禮有節,不是輕浮之人,也就不再逐趕;讓她坐在旁邊听讀。往日,張璁到半夜就歇燈入寢;今夜,女孩子來求學听讀,為了讓她多學一點東西,張璁寧願自己辛苦一點,繼續教女孩子斷文識字。不知不覺,天微微發亮,雄雞開始啼叫。女孩子匆忙站起來,對張璁說了一聲︰「張公子,再見。」,就不見蹤影。張璁茫然不知女孩子動作何以如此之快。

從此以後,女孩子每到夜深人靜時就來到張璁的書房,到次日凌晨雞叫時又匆匆離開,不論是刮風下雨,還是晴日月夜,天天如此。張璁讀書,她坐旁邊跟讀;張璁書寫文章,她在旁邊幫助磨墨;張璁作出一首好詩,她首先吟讀朗誦。張璁見姑娘過目不忘,又虛心好學,心里也很喜歡她的好學精神,樂意多教她學一點東西。

春去夏來,秋盡冬至。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到了冬天。一個夜里,寒風蕭蕭,張璁以為這樣的天氣,女孩子是不會來了。已經習慣了女孩子天天夜里相伴的場景,心里未免有點失落。就在這時,門「吱呀」一聲開了,女孩子進來了。姑娘見張璁衣衫單薄,就要解下自己身上的毛皮大衣給張璁穿。張璁再三謝絕女孩子的好意,只管自己讀書。不知道什麼時候,張璁趴在桌上睡著了。

女孩子見張璁睡著了,趕緊月兌下自己身上的毛皮大衣,輕輕蓋在張璁的身上,獨自坐在張璁的旁邊看書。

「喔——喔——喔——!」雄雞啼叫開始,女孩子應該像往常一樣,迅速離開,又擔心張公子已經睡著沒有人照顧,舍不得走。

「喔——喔——喔——!」雞叫二遍,女孩子正要拿回大衣,轉念一想,天氣這樣冷,我拿回大衣,張公子凍壞了咋辦,只好再等一下。

「喔——喔——喔——!」金雞報曉,天快亮了。女孩子萬分焦急,伸手去取回大衣,不料大衣衣角被張公子壓住,若抽回大衣,擔心把張公子驚醒,就索性把大衣留下,急忙開門離開了張公子的書房。

天亮時分,張璁夢醒過來,覺得背上披著一件軟綿綿非常暖和的大衣。仔細一看,這不是姑娘的身上穿的大衣嗎!怎麼會穿在自己的身上呢?女孩子已經不在。想起昨夜女孩子要*給自己穿的場景,張璁開門快步去門口尋找女孩子。

野外天寒地凍,鵝毛大雪漫漫飛舞,路上積雪已經達幾寸厚。張璁擔心女孩子的安危,一路追詢,可是附近村里群眾都說沒有這個女孩子。回凌雲寺的路上,張璁對女孩子的身世百思不解。突然,在遠處厚厚的潔白的雪上,躺著一具狸貓的尸體,被活活凍死了,沒有了毛皮。張璁似夢回醒,醒悟到天天夜里來伴讀的姑娘就是貓狸仙子。為了自己不受挨凍,她把自己的毛皮月兌下來,結果自己凍死在野外。

英姿勃發的張璁惆悵萬千,不覺潸然淚下。為了紀念狸貓仙子,在凌雲寺附近,張璁找了一處墳地,將狸貓仙子入殮安葬。張璁將墳碑題名「狸貓仙子」。張璁離開凌雲寺到京城趕考當上官後,回家時就少不了來祭奠狸貓仙子。張璁離世後,「狸貓仙子」墳墓漸漸荒蕪。「狸貓仙子」叫起來因為拗口,人們不習慣,在口傳中漸漸變成「狸貓墳」,流傳至今。

听完弘覺師傅的敘述,莊重和古燕紫倆皆唏噓不已。弘覺師傅又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張公子知恩圖報。狸貓仙子為愛人舍生忘死。」

石碑旁有一首無名氏現代詩,估計是听了故事有感而發隨便涂鴉。

《狸仙》

修煉了五百年

你飄飄來到了人間

為尋找一份真愛

睜大了一雙圓眼

四處搜尋

朗朗讀書聲

讓你迷戀

讓你傾心

從此

把愛的甘苦嘗遍

嘆佛前

紫爐青絲煙纏

昏燈縴指珠間

終不能如願

前生緣

來世還

古燕紫听了張公子和狸貓仙子的故事,喟然自嘆道︰「張公子是有情有義的男人。狸貓仙子為他而死也值得。」

冰雪少女入凡塵

西子湖畔初見晴

是非難見虛如影

一腔愛一腔恨

一縷清風一絲魂

仗劍挾酒江湖行

多少恩怨醉夢中

驀然回首萬事空

幾重幕幾棵松

幾層遠巒幾聲鐘

謝雨欣哀婉淒涼的歌聲縈繞在狸貓仙子的墳碑前,直戳古燕紫的心窩里。古燕紫內心陣陣揪疼,這首歌仿佛就是為狸貓仙子歌唱的。

在西雁一天一夜的所見所聞,百事萬物,冥冥之中,似乎總有前因後果。古燕紫不禁輕輕地為自己嘆了一口氣。

太陽升起,晨光初照。籠罩在樹頂上的雲霧漸漸散去。凌雲寺的晨鐘敲響。隨著散開的雲霧隱隱回蕩于西雁群峰山谷間。

莊重、古燕紫兩個人休息一宿後完全恢復了精神。弘覺師傅帶他們倆到從西雁通向泰順的路口。倆人肩裹行囊與弘覺師傅依依告別向泰順出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溫州之戀》最新章節 | 《溫州之戀》全文閱讀 | 《溫州之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