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御食 第一卷 靈光乍現 第十九章 準備奪冠三把火

作者 ︰ 月滿西樓1980

吳琣轉過身看去,正是那日極力否定鴻興樓,不允許吳琣參加此次大賽的致美樓大掌櫃。這人好歹也算是長輩了,更何況還有韓敬儒暗里傳來的小紙條,吳琣急忙對著他施了一禮,嘴里輕聲道︰「趙掌櫃,不知今天是您親自上場,還是派位徒兒出戰,這可是讓他揚名立萬的好時機。到時,這場比賽一經揭曉,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了。」

趙掌櫃臉上還是冷冷的,掀眼皮瞪了她一眼,冷冷道︰「吳小姐,我過來只是要的醒你,看你頭發梳成這樣,太容易掉落碎發。衣服的袖子、前襟也太過長了,羅里吧嗦的一會兒再給灶火點著。哼,我勸吳小姐一句,要參加這種大賽,本事最好到家,若是差那麼此許還是不要出來獻眼的好。」說完,袖子一甩背到身後,揚長而去。

合著,這位大哥就是要羞辱她來的,吳琣心里這個氣呀,韓敬儒還說這個人可用,可用個……她差點暴粗口。

正在她一個人忿恨之機,小西趕了回來,跟她說,若是要用自己帶來的調料,就要當著眾位評委的面,親嘗一口,以證明沒有毒物。吳琣當即點頭同意,小西便按她指示將馬車上卸下來的瓶瓶罐罐擺在了比賽的灶台旁。

擺放的過程中,不光小西等人很是好奇,就連周圍的幾位大師傅也都投來好奇的目光,當然目光里還含了一半的輕蔑。吳琣盡量忽視那些目光,她可以理解,這些大師傅一定認為她要用投機取巧的東西了。

話不多說,轉眼大賽已經開始,吳琣用力扯動袖口的一段緞帶,袖子就被抽成了百褶的馬蹄袖,袖口蜷在皓腕之上,露出一段縴細白膩的小臂。一旁的趙掌櫃也站在灶台前等著比賽,看到她這變化,眼色一凜,他方才還為吳琣那一身裝扮擔心,沒想到原來她早有準備。再看吳琣,用一方水紅的頭巾利落的將發髻扎好,又圍上了一件梨花白帶暗紋的圍裙。感受到趙掌櫃的眼光,吳琣側頭對他一笑,表示對他剛才提醒的感謝。趙掌櫃卻是白了她一眼,轉頭再不去看她。

接著,茶苑里的伙計們將菜品食材一樣樣捧了出來,為九位參賽的選手分類放好。

冷無香則在一旁將大賽的規矩公布了出來︰

本次大賽需選手做出至少四冷四熱一湯二主食的席面,所用食材必須自無香茶苑提供的菜品中選擇,全程不得有助手參加,同時,酉時前必須完成本次大賽的菜肴。這規矩一經公布,大廚群里響起一片反對聲,不到六個小時,要準備這麼多東西,還不能有幫手,特別是提味用的都是老湯,來參賽的選手以為只要一道菜就可以決勝負了,沒有一個人帶老湯來。到了這個時候,再吊湯根本來不及。

冷無香听了這些喧囂之聲,卻只是冷冷一笑,抬手將大賽的規矩卷上,面容冷峻的道︰「這規矩是我向宮里的御廚司徒大師傅討要來的。」她這樣說著,手也向灶前的評委席上一伸,自有一位神態倨傲的老者撇了嘴掃了一眼九位參賽者。「司徒大師傅說了,四熱四冷原本就是廚子的基本功,四熱的指定菜品一道為銀芽,一為魚。四冷的指定菜品一道為土豆,一道為白菜。怎麼,列位還有什麼異意嗎?」。

冷無香又看過這幾位選手,卻听大廳四周的觀眾席上有人不滿的道︰「這是誰家的廚子這麼不懂事,爺買定都離了手,他還在這兒嘰嘰歪歪,這不是擋著爺掙銀子嗎?願意比就做,不願比趕緊給爺滾蛋。」他這一說,席上數位財大氣粗的大爺都讓小廝叫了起來,場面一時混亂不堪。

參賽的廚子們立時就老實了,全都縮回灶台後,著手選起食材來。

吳琣不由得心里冷笑,冷無香把銀鉤賭坊請來真是太明智了。如此一來,這場比賽牽進了太多京中貴人的利益,根本不允許劉謹暗里伸手把控比賽的走向。此時,吳陪沒有跟著廚子們大鬧,反而看向場下。這間大廳正在無香茶苑的中央,四周共有十一二個小雅間,此時八個都放了竹門簾,看來那里都是不方便見人的女眷。大廳里,除了排了九個灶台外,四周還散落了無數的桌椅,供那些下了注的貴人觀看。最前面,則是一排包紅緞的評委席,坐了六部的六位尚書大人,以及剛才提到的那位深宮中請出來的御用大廚司徒大師傅,在他身邊還圍繞了三四位同樣打扮的壯漢,看樣子,也是宮里的廚子。這些人便是今天的評委了,吳琣心里奇怪了一下,怎麼沒見到李東陽那個愛湊熱的老頭。連谷大用、張永這樣的準當事人都沒有出現,真是太奇怪了。

她正在這里好奇,卻听身旁的大師傅突然叫道︰「這才太不公平了,為什麼她就可以用自己帶來的調料,我也要回去取」

那聲音尖細又突兀,猛然響起,嚇了吳琣一跳。轉頭看去,卻是一名瘦小的廚子,身上的名帖上寫著「翠華樓,魏」,看來這位師傅是翠華樓的,姓魏的大師傅。魏師傅站在灶旁,探頭看著吳琣擺在邊上的瓶瓶罐罐,不服氣的指著叫道。一時,離得近的幾位師傅也都竄了過來,爭相看吳琣要用什麼東西。

冷無香皺皺眉,起身走到司徒大師傅身邊,輕聲對他耳語了數聲。司徒大師傅听了也是皺了眉,點了點頭。冷無香便起身對小滿道︰「你去將吳小姐一應用品拿來,也請吳小姐上前說話。」

吳琣在小滿的帶領下一路走到司徒大師傅身前,先是對他施了一禮,便不言不語的低首站在他面前。

司徒大師傅讓小滿將瓶子都打開,只見里面大多數都是調味,如干辣椒末、剁碎的蕃茄醬、甘草片、丁香核。雖然這些調料並非常用的種類,但是宮里物資豐富,大多數東西司徒大師傅都見過,他撇了撇嘴不以為意。看下來,只有三瓶他不知其意。只見其中一瓶里面裝了半瓶黑褐色的粉末,聞了聞,除了干燥過的陽光味道,沒有什麼別的氣味。第二瓶里是黃黑棕褐眾多粉末綜合在一起,拔起瓶塞,一股辛辣刺鼻的味道竄了出來,嗆得司徒大師傅連打了三個噴嚏。最後一瓶里,調了金黃色的漿糊,糊得瓶口上都滿是,一看就知道往里面灌的那個人粗枝大葉。

司徒大師傅看完了,示意冷無香去問這三樣是什麼東西。冷無香點點頭,追問了吳琣。

吳琣伸手指著第一個瓶子道︰「這是我用香菇、草菇、金針菇等菇類六種各一兩,再混以蝦皮、小茴香、孜然等調料十種,最終得了這一小瓶調料,因為是味道的精華,小女將它叫作味精。」說著,倒出一點在掌手,伸舌頭舌忝了一些,做為了試吃,讓大家知道這些東西都沒有毒。

隨後,她拿起桌上的一方紙,對著大家一笑,拿起第二個瓶子道︰「這里是我按照我家鄉的古方,由十三種香料調出來的調料,這十三種香料也都是大家見過的,現下我數了出來,若有哪位大師傅也想照做,大可記一下。這里有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和干姜。」說完,還調皮的對著身後的幾位大廚眨眨眼楮。「因為由十三種香料湊成,各種香料的配比略有調整,就可以適用于不同的菜品,也因此得名‘十三香’。在我們那里還有一段小曲,是賣十三香的師傅一定要會的……」說著,吳琣清清嗓子,折起手中的紙,唱道︰「小小的紙方又方,東漢蔡倫造紙張。堯舜和禹開帝業,三皇治世立祖疆,紙兒雖小用處大,各行各業用它忙,紙兒落到我手上,用它來包十三香。」吳琣輕聲唱起前二句,一旁冷無香怕大賽出現冷場而請的琴師自動的拉起弦子,竟給吳琣配上了樂。簡單的小調,吳琣又唱得調皮,听完了大廳里一片笑語。

「想去老家買正宗的十三香是來不及了,我只好自己調配了一下比例,現在這一瓶是最適合做牲畜肉的。」吳琣放下紙包,又撿起最後一瓶東西,有些不好意思的在圍裙上擦干淨沾到手上的醬,「這個是我用四只蛋黃加入酒、醋、鹽巴、砂糖混合在一處,最後拿黃豆油調配而成的,因為主料是蛋黃,所以名字我就叫它蛋黃醬。這般可以用來拌冷菜,或是焗海鮮。味道……真的是棒極了。」

前二樣調味品她都伸舌頭當眾嘗了嘗,不光司徒大師傅听得入了迷,連灶上正在準備做菜的廚子們都有幾個忘了手里的活,伸著脖子探看過來。司徒大師傅听說最後一味蛋黃醬的制法,更是新奇,他自己挖了一勺放入口中慢慢品嘗。吳琣也不知這道蛋黃醬能不能符合明朝人的飲食口味,所以,有些緊張的看著司徒大師傅微閉眼的品味著。終于,司徒大師傅睜了眼,看著吳琣問道︰「這都是你自己做的?」

分辨不出是贊同還是鄙夷,吳琣只好微微一點頭,不知如何回答。

「只怕你那個師傅有私藏,這道蛋黃醬我雖然沒見過,但一嘗之下,我覺得你少放了一味非常能提味的東西。」

咦?這回換吳琣吃驚了,「是什麼,還望司徒大師傅不吝賜教」吳琣虛心的向他請教。

「是胡椒,還最好用南國產的白胡椒,碾成粉末放這道調料中,就可以將蛋黃過多的油膩化解掉,醬的味道也就更純厚了。」

听司徒大師傅講完,吳琣真是對古人的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她會做這些是因為帶著現代的優勢,可這位司徒大師傅合憑對食物味道的駕馭,就能判斷出食材組合的合理性。吳琣重重的點點頭,對司徒大師傅笑道︰「還真是,我爹也曾提過,只不過我一時沒有找到研磨器,就犯了懶。」

司徒大師傅一笑,對吳琣的輕視一下少了很多,他緩緩的道︰「你一個小姑娘能有這樣的準備,又能運用這麼多種調味料,足見你的家傳豐蘊呀」說著,他回身對一旁坐在側席上的吳老爺抱了抱拳,朗聲道︰「果然強將手下無弱兵,吳老哥,你家這個閨女不錯呀」

這就算是當眾表揚她了吧吳琣有些不好意思,那些小肚雞腸的廚子可別因為這個,輸了比賽再說評委不公平。

這時,冷無香則提醒道︰「我要你,就不會傻站在這兒了,時間可是不等人呀」

吳琣驚覺,再不去準備,她的時間可真是來不及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錦衣御食最新章節 | 錦衣御食全文閱讀 | 錦衣御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