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跡江湖覓幽蘭 雲棲竹徑

作者 ︰ 明白6

次日,雲棲竹徑。請記住我們的網址讀看看

雲棲竹徑位于西湖之西南,錢塘江北岸,五雲山雲棲塢里。相傳五雲山上五彩祥雲,常飛集塢中棲留,並經久不散,故稱「雲棲」。此地竹林滿坡,修篁繞徑。

攸蘭最喜其秋冬二季。前者黃葉繞地,古木含情;後者林寂鳴靜,飛鳥啄雪。

綠影參天,溪咽細泉。

攸蘭不便于寺中練武,便在這晨霧竹海之中習劍。

入得寺中,每每無事可為之際,便研讀如霧給她的那本《金剛經》,居然發現佛理與劍意可以融會貫通。于心境上更上一層樓,可謂意外之喜。

例如這段︰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就是說修行︰

全經的精神,在於經題,故應依此來受持。金剛是如如不動的本體,勿被境所轉;般若是智慧的妙用,於生活中去展現;波羅蜜是事情的完成,故要精進去達成每件事。亦不去執著金剛般若波羅蜜之法,方能大用。

這跟《流霜劍》的劍意︰心動身動,劍隨意轉,是一樣的道理。

忽然感知到有人在遠處流泉邊窺視她練劍,不動聲色又練了一招,隨著收勢,足尖一點,縱身踏竹而行,向那人藏身處疾掠而去。她一起一落,皆順勢而為,每每縱身皆借修竹反彈之力,是以比平日踏地而行竟還要快三分。

來人見機極快,似不欲與她交手,轉身飛撲至水邊,一個縱身,跳入十丈飛瀑,借著水勢下沖之力,竟直往寒潭深處而去。

攸蘭追之不及,只得作罷。

此人的身法,十分詭異,竟似會瞬移。百度搜索讀看看以她的目力尚看不出輕功路數。

一時無心再練,又差不多已是早課時分,恐八小姐相尋,便打道回寺。

用罷早飯,八小姐邀她同去華嚴殿拜佛。

出得殿門,便遇上手捧功德簿的小沙彌,少不得添些香油錢。

攸蘭大筆一揮,「十兩」紋銀,簽上自己的名字「木氏。」幸虧木字簡繁一致,否則換了別的字,她就只能簽鬼畫符版的簡體。讓她怨念頗深的還有古代女子不能以名字示人,放眼望去,整頁紙上差不多都是某某氏。不過她一個刺客,不需要以女子之身揚名立萬,倒也罷了。

八小姐握筆簽名的時候,手執的一柄湘妃竹扇骨的折扇不小心落在地上,攸蘭彎身替她拾起。扇面不得見,不過此扇甚是巧妙,合起來便是一朵亭亭徑直的墨芙蓉。八小姐接過,小心拂去其上塵埃。墨芙笑道︰「多謝木姑娘。我們小姐可寶貝這把扇子了。便是我的名字也是因它改了的。這扇面用的是碧落軒不外傳的銀綃,還是杜公子親自淘換來的呢。小姐再請人作畫題字才得的。」八小姐斥了一聲︰「要你多嘴。」攸蘭笑答︰「無妨。舉手之勞。」

八小姐十分大方,出手便是一百兩。小沙彌笑得見牙不見眼,奉承道︰「女施主昨日已捐資頗多,今日再捐,可見一心向佛,與人為善,其心至誠。」想是昨日二人分別用飯的時候八小姐已經來過華嚴殿。八小姐並未多言,只點點頭,挽著墨芙去了。

回到松霧院,小沙彌送來一只景寶藍底繪玉蘭花小瓷瓶,一言不發走了。瓶子可謂袖珍,不過一指高,揭開瓶蓋,一股馥郁清純的酒香撲鼻而來,觀其色水白透明,淺嘗一口,味道清爽鮮潔、甜而不膩,口感極佳。正是泛舟西湖之時攸蘭想喝的桂花釀。不用說,如霧這廝釀酒已非一日之功。攸蘭一氣喝干,意猶未盡。暗罵︰這斯端的是釀得一手好酒。卻是個小氣鬼,有道是見者有份,他卻只肯送來這麼一丁點兒。豈可讓他藏私。遂決定當晚便去找他,不拘什麼法子定要弄些來過過癮。

晚上去找如霧的時候抓了個現行,這妖僧,果然在禪榻上坐著品酒。

面前的酸枝木幾上擺著一雙木斗,一只雲紋玉觥,一把溫酒的雙獅紋金鐺。

見攸蘭來了,了然一笑,道︰「既來了,便同飲吧。」撩了袖子,將一只青白瓷蓮花座酒壺從金鐺中撈出,注了七分滿到木斗里,推至她面前。

「你不怕智清瞧見我二人對飲?」這幾日寺中傳言方丈就要圓寂,而接其衣缽的非如霧莫屬。

「傳言不可信也。且每日此時方丈大師都會在藏經閣獨自清點寺藏之物。」如霧似對住持之位毫不上心,只一心品酒。

攸蘭點點頭,坐下狐疑道︰「都言以玉斗為酒器佳,何以爾獨不同?」

如霧笑罵︰「蠢材。唐李太白便是用木斗豪飲才得詩作不下百篇流傳于世。你且試試此斗與尋常酒器有何不同。」

此斗木質輕而有異香。杯邊燙有蘭花花紋。

攸蘭學他樣子依言用雙手端兩角,另一尖角對嘴而飲,竟較白日所飲更為香醇濃厚,訝異道︰「竟是玉浮梁。」

玉浮梁就是原汁不加漿的稠酒。

《清異錄•酒漿門》有述︰「舊聞李白好飲玉浮粱,不知其果如何。余得吳婢使釀酒,因促其功,答曰︰‘尚未熟,但玉浮粱耳!’試取一盞至,則浮蛆酒脂也,乃悟太白所飲,蓋此耳。」玉浮梁由此而來。

如霧點頭贊道︰「既知玉浮梁,爾尚可雕琢。」

稠酒一杯便抵得尋常水酒數杯,攸蘭出于職業敏感十分自律,從不喝醉,是以不欲再飲。

如霧卻吟起詩來了︰「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空負頭上巾,吾與爾何有!」一邊長吟一邊還以右掌就著木幾拍案擊節。

攸蘭頓時哭笑不得。

相傳李白有友名王歷陽,頗具古風,最仰慕陶淵明,並效仿其隱居鄉間,亦于門前栽五棵柳樹,戴一方白巾,喜吟詩撫琴。一日,天降大雪,四野披銀。李白做客王歷陽家中,主人熱情的款待了他,但只陪吃,不陪喝,無論李白如何勸酒,皆不飲。李白大怒,當即揮毫作了這首《嘲王歷陽不肯飲酒》詩。不但極盡諷刺,還拿絕交來威脅。

得,咱也狂放一把。于是攸蘭自動滿上第二杯。

這第二杯便顯出木斗的妙處來了。熱酒注入杯中少頃,便有木香融于酒香,更添清醇馥郁。

攸蘭不由贊道︰「此斗甚妙。未曾想你一個方外之人,竟深諳此道。」心里暗罵,這斯于飲酒之道如此精通,可見二十年前沒少花天酒地。

如霧為她又添一斗,得意道︰「這是自然。這酒,需用戶縣秦渡鎮的糯米,湖北荊門鎮的小曲為料,且據不同質地的江米和不同季節之變化靈活掌控。過酒之前,需手淨、料淨、器淨。轉、攪、搓、揉、壓等技法需運用自如。其酒才得渾然一體,經火煮,汁稠味香,晶瑩如玉。糖不得單入,只糖一味便令其酸,須于過酒之時摻入蜜糖腌的黃桂醬,如此方可令桂香酒香相融。」

如霧悠然一笑,道︰「你且再試試此觥。」

觥實為古人罰酒用器,因其無可立足之處,非不飲則無所安置。

攸蘭從善如流,以玉觥為盞。二人你來我往,把酒論經。快哉!

不知幾杯下肚,攸蘭恍惚想起自己第一次買桂花釀的情形。

那位滿頭銀霜的沽酒老翁邊笑著讓老伴替他擦額頭上的汗,邊對她說︰「將桂花釀涂在愛人的胸膛上,就可以在轉世輪回中,相守三生三世。」

哈,此言實可笑也。說什麼三生三世。這一世,她便已手刃愛人于三尺青鋒之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浪跡江湖覓幽蘭最新章節 | 浪跡江湖覓幽蘭全文閱讀 | 浪跡江湖覓幽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