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看了看周圍,見沒什麼外人,立即壓低聲音︰「相國,這屋子里沒別人,我實話跟您說了,您要想日後面南背北登基坐殿,那您就必須離開洛陽。(」
「洛陽地處中樞,四面環敵,根本無法長久駐守,不若相國遷都長安,以大軍鎮守北面潼關以及南面青泥隘口這兩條要道,如此一來那伙反叛諸侯再難推進半分,相國可安然在涼州稱王稱帝。」說道這里,李儒一臉奸猾笑意︰「況且,一旦相國您離開洛陽,我敢斷定,這幫反叛諸侯定然亂作一團,再不能對您構成絲毫威脅,說不定還能助您鏟除一些大敵也說不定。」
李儒心中很清楚,這些諸侯聯盟不過是為了利益,根本不牢靠,一旦相國撤離洛陽,那麼眾諸侯也就覺得使命已經完成,已經算是大功告成,況且長安地處偏遠,誰又願意花費無數輜重無數兵力繼續追擊?大敵已去,盟軍內部一些隱憂便會浮出水面,到時必然因為利益而產生矛盾,甚至互相征伐。
一听做皇帝,董卓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先前一些擔心也消失的無影無蹤,重重拍了拍李儒的肩膀︰「哈哈哈!文優之策正合我意,我等立即動身。」
「文優預祝皇上早登大寶。」李儒以臣子拜見皇上的禮儀叩拜︰「我這便讓人在虎牢關遍插旌旗,讓反叛諸侯誤以為我等以增兵,皇上可此時帶兵離開。」
歷史的軌跡沒有因為某人的到來而改變,董卓遷都在即,而盟軍依舊匯聚在中軍大帳中虛以委蛇,毫無所知,直到第二天探馬匯報,說虎牢關城頭遍插旌旗,可城頭護衛卻不見增多反而減少,只有寥寥數十人。
這種詭異的情形讓眾諸侯一陣疑惑,有的認為董卓的援軍趕到,故意減少守衛混淆視听,引誘盟軍前去攻城然後突然襲擊,有人則認為董卓虛張聲勢,以增兵的假象恐嚇盟軍,避免盟軍大軍揮進攻取虎牢關。
可任這些諸侯想破腦袋都想不出來董卓會棄虎牢關而去,擺了一座空城計。
眾人紛紛討論,曹操卻坐在一旁默不作聲,一是心理有些悶悶不樂,因為昨日曹操親自拜訪了下劉備等人,本來抱著招攬英才壯大自身勢力的想法,可隨後與劉備一番談論,立即從對方的言語間判斷出對方暗藏雄心大志,抱負不小,根本不能為自己所用,只能徒然興嘆,感慨如此良將不能效忠自己。(www.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二則是虎牢關的情形確實有些詭異,曹操能猜得出董卓乃是虛張聲勢,可卻不明白為何要如此作為,又有什麼目的,出于這兩點,曹操只能默不作聲。
一時間,整個中軍大營中沉靜下來,所有人對眼前的形勢都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萬一一個判斷錯誤,很可能將數十萬盟軍至于險地。
「董卓已經帶大軍離開虎牢關!」
就在眾諸侯愁眉緊鎖之事,一個清亮的聲音突然在大帳外響起,所有諸侯下意識轉頭看去,卻是昨日憤然離去的卓逸夫,施施然走進大帳。
卓逸夫面無表情,可眉宇間卻透露出絕對自信,一言一行都伴隨著大將風範,決斷,沉穩,陳到與典韋跟在身後守護在兩旁,如同兩尊門神各自鎮守一側。
抬眼掃了掃眾諸侯,見袁紹優柔寡斷,袁術神游天外,以及其余人不怎麼在乎的表情,卓逸夫暗自冷笑︰「看來盟軍即將破裂,紛爭的局面即將出現!」
「何以見得?牧僚為何如此確定?」袁紹扶著座椅扶手,直直盯著卓逸夫。
卓逸夫微微一笑︰「董卓竊居龍庭,本就心虛之極,如今蒙遭大敗,豈敢長久駐守,遍插旌旗不過是虛張聲勢,拖延時間,恐怕此時董卓已經返回洛陽,眾位將軍居然還在此次畏畏縮縮錯過最佳戰機嗎?」
其實還有一點卓逸夫沒有說出,那就是聯盟太不牢靠,只要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最大的破綻,李儒給董卓出的這一招可謂釜底抽薪,使盟軍不戰自潰。
「拖延時間!」听聞此話,曹操有種光然大悟的感覺,一拍大腿差點蹦起來,心中突然生出一種揣測,面露不可思議之色。
除了曹操,還有幾人面露沉思,在認真思考卓逸夫方才的話。
這些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不過以謀士居多,當然,還有些人根本沒把卓逸夫的話放在心上,甚至恥笑卓逸夫無知,袁術便是其中之一。
「嗤~~~~真是一派胡言!只要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虎牢關乃是洛陽的最後屏障,撤出虎牢關便等于將洛陽拱手相讓,董卓雖然蠢鈍,可其下謀士也沒傻到這種地步,一個粗陋武夫豈能曉得謀略,還不快快退出去!」袁術是怎麼看卓逸夫怎麼不順眼,此時抓住對方的語病立即肆無忌憚嘲諷起來。
「不錯!董卓豈會放棄虎牢關而返回洛陽,若真如此,昨日何必大戰徒增傷亡?」豫州刺史孔出聲附和,此人一項親近袁術,自然與袁術站在一條線。
隨後又有幾人表示贊同,畢竟袁術之言也算有些道理。
卓逸夫向著袁術逼近幾步,直到對方全身緊繃準備喊人的時候才停了下來,微微帶著不屑笑容︰「在眾位將軍看來洛陽很重要,乃是帝都,代表著皇統祖基,不容侵犯,但在董卓看來,哪里不過是一只肥壯的羔羊,取其皮肉大可離開,長安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建都地點嗎?何必死守洛陽?」
此話落下,周圍一片倒吸冷氣之聲,所有人都露出不可思議以及驚駭的表情,這一刻,所有人腦海中中浮現出一個詞「遷都」,這種事雖然大逆不道,有辱先帝,可董卓連廢帝之事都做了出來,又豈會在乎這些。
一時間眾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終將目光集中向袁紹,這些諸侯心中都明白,按照董卓的性格,真有可能做出這種大逆不道之事,不過如何決定還得看袁紹。
袁紹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其中心中急速轉動起來,通過方才卓逸夫的話,以及虎牢關上的詭異情形,袁紹已經有六層相信董卓已然撤離。
雖然明白這一點,但袁紹並沒有立即下令攻打虎牢關,反而思考若是繼續追擊董卓,自家能得到多少利益,長途行軍的消耗與得到的名望財帛哪一個更大。
答案不言自明,舉義軍伐董卓,自家的聲望已經一時無二天下皆知,聲望已經達到頂點,又何必浪費無數人力物力繼續追擊,到時必定弄個兩敗俱傷被其余諸侯所趁,畢竟還有許多鎮守一方的諸侯沒有前來會盟。
這些念頭在袁紹心中一閃而過,隨即鄭重神色︰「牧僚之話雖然有道理,但這些不過是你一人的猜測,我身為盟軍總盟主,豈能因為區區一個猜測而將數十萬盟軍至于險地當中,此事還需細細查明,然後再做決定。」
一旁的袁術目光一閃,笑著開口︰「既然卓將軍如此確信董卓已然離開虎牢關,那虎牢關必然空虛之極,既然如此,我等便派卓將軍帶領手下四千軍士攻打虎牢關,嘿嘿!這可是大功一件,來日皇上月兌困,對卓將軍必然大加封賞。」
此話一出,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卓逸夫身上想要看看對方有什麼反應,至于袁術的用心再明確不過,這是要讓卓逸夫去送死,萬一董卓用的是誘敵之計,區區四千人沖過去只有死路一條,換而言之,就算虎牢關真是一座空城,卓逸夫不過是探路的先鋒,大軍可以隨後趕到直奔洛陽。
不論如何,結果絕不會向袁術說的那樣,攻下虎牢關後博得頭籌。
看著卓逸夫左右為難的面色,袁術心中暗自得意︰「敢當眾頂撞我,哼!我便用軍權壓死你,只要你敢拒絕就是違抗軍令,其罪當誅,而接受了,區區四千兵馬攻打虎牢關只有死路一條,哼哼!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應對?」
袁術這點小伎倆卓逸夫洞若觀火了然于心,雖然表面難看,可心中卻笑了起來,這一切可以說完全跟著卓逸夫的計劃走。
袁術以為陰了卓逸夫一把而暗暗得意,其實在卓逸夫看來,這種行徑不過是跳梁小丑。
早在昨日卓逸夫便想離開盟軍,卻又不想被人稱作逃兵,給自己勇猛無敵的光輝形象染上污點,恰巧第二天一早便听到虎牢關遍插旌旗的消息,已然猜到董卓此時早已離開了虎牢關,于是計上心頭,設了個坑讓袁術等人鑽。
「為天下之先,奮不顧身攻打虎牢關」這是何等偉大的情懷,如此一來,卓逸夫的名望上恐怕要加上一個「忠君為國」的賢名,僅這一點便足以讓天下士族之人津津樂道贊不絕口,畢竟這時代的人很看重天地君親師的信條。
卓逸夫面露為難之色,猶豫許久最終一抱拳︰「末將領命!」
「牧僚且慢走!」
就在卓逸夫轉身離開之時,默不作聲的曹操面帶敬重之色突然站起身。
卓逸夫心頭一跳,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早在陳留之時,兩軍僵持,依照曹操的性格絕不可能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隱忍多時,此刻終于要發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