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戰國 第三十三章 作 物

作者 ︰ 從小不會爬

後來聶華考慮到情報工作的重要性,又建議夫子加設了一類「間」,一共七大類,符合某類要求的一般會被稱為「某墨者」或「某墨徒」。不過必須說明的是,牛人是可能同時擁有幾個從事的,比如白圭後來出師的時候,身上就有「學」、「仕」、「宣」、「技」四個從事,吳起更是六項全能

不久,禽滑厘、高石子、胡非子、縣子石等一百一十七人成為了第一批「墨者」的候選,經墨門大會公開問責,最終有八十四人當選。值得一提的是,這八十四人全部都是「兵墨者」,這也難怪,他們都是墨子早年所收的弟子,這二十余年來跟隨他到處奔走,無數次幫助那些小國守城和訓練軍隊,就算原本是個軍盲,也早磨練成一個合格的軍官了,何況他們大多是游俠甚至盜匪惡霸出身,又得墨子親自傳藝,武藝普遍不錯

確定了墨者的名單之後,剩下那些已經出師的墨門弟子都被算作「墨徒」,墨子也第一次對門下已出師弟子的總數進行了準確的統計,才現竟然多達三千七百余人,難怪自治領建設會日新月異了,就算是天下最強的三晉,也找不到這麼多吃苦耐勞而又有技術專長的人才

而聶華、白圭與吳起等還沒有出師的學生,以及樂土的居民,則是「墨眾」目前的主體,總數增加得十分迅,到聶華十歲時,「墨眾」的人數已經接近十萬了,他們才是建設的主力軍,若是光靠墨門的人力,猴年馬月都別想將樂土開出來。

雖然墨門內部劃分了等階,但畢竟之前的平等氛圍已經延續了二十余年,以前的師兄弟之間並未因此變得等級分明起來,令聶華頗為感慨,果然還是傳統最重要,光是套層民主的外皮,卻沒有民主的傳統,只會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在聶華的設想中,自治領推行馬耕的話,以小麥作為主要作物比較合適,因為小麥秸稈馬是可以吃的,而粟的睫葉馬卻不能消化,而且小麥的產量也明顯大于粟。但無論是墨子,還是最近日益得到墨子賞識而開始主管農墾與軍事兩大塊的吳起,都堅持讓農民依舊以種植粟米和豆子為主。面對聶華的質疑,吳起在驚訝之余只回答了一句話,「種植小麥需要灌溉才能做到旱澇保收,咱們現在有那麼多人力去開渠嗎?」

聶華這才意識到自己疏漏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同樣種植面積的粟米需水量只有小麥的不到三分之一,只要氣候不是異常得過分,基本上靠天然降水就足以保證豐收了。想到這一點,聶華突然心中一動,來自後世的他自然知道,雖然目前中原的氣候還是十分溫暖濕潤,宛若後世的江南,但此時東方的氣候卻已經處于了一個急遽變冷變干的周期之中,在其後短短一百多年間最低氣溫降低了十度以上(這個周期在春秋中段就已經開始,一共持續了三百來年,之前連現在的陝南都是大象犀牛的樂園。),降水也大幅度減少,華北平原與黃土高原從此由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氣候變為了典型的大6性氣候,而且在其後的兩千余年里再也沒能轉變過來

再聯想到後世的華北因為缺水而導致地下水采、甚至不得不冒著生態災難的風險、耗費巨量的人財物力建設南水北調工程,聶華突然意識到,也許小米才是更適合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事實上,小米雖然產量低于小麥,但它的營養價值卻要高得多,尤其是鋅鐵等礦物質含量極高,其幾近百分之百的消化吸收率更是遠遠過其他任何一種谷物,因此綜合來看,粟與小麥的產量差距並沒有大家以為的那樣大。但想到華夏的祖先早就找到了最適合的作物,卻被他們的後代因為一點眼前利益放棄了,聶華又不禁一陣唏噓

此外,粟與馬耕的不兼容也難不倒熟悉農業的墨子,小米的秸稈馬是不能吃,但現在樂土人力匱乏,還有大片荒原無力開墾,大可以闢為牧場,而且還有過一半的田地種了馬最喜歡的豆子,還怕馬會餓死不成?再說,粟的秸稈即使不能作為飼料,也不必擔心浪費,農戶家里燒火用得著不說,還大可以拿去制作草繩或者草紙,滿足墨門與樂土居民的需要,也算是自產自銷了。墨子雖然不主張墨門與民爭利,但這些生活必需品的生產還是要能自給自足的,若是受制于人,總是一個隱患

牧場的出現令聶華當即想起了後世被稱為「牧草之王」的苜蓿,可惜這時苜蓿還沒被引進到中原,歷史上得等到幾百年後張騫通西域中土才有引種。聶華自然等不了這麼久,而且他由苜蓿想到了更多的國外植物品種、如西瓜、棉花(這時的嶺南也有土生土長的棉花品種,但棉花質量很差,基本不能用作紡織原料。)等等,便向墨子建議派出一些膽大而機靈的師兄前往西域與身毒(印度古稱),一方面是交流雙方的科技文化,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引進沿途所經國家那些值得華夏引種的新奇作物品種。或許是已經習慣了這個弟子的不凡,墨子並未詢問聶華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就采納了他的建議。不久,墨門從主動報名參加的數百名墨者與墨徒當中選擇了二十幾個頭腦靈活而又心志堅韌的弟子派往遙遠的異域。

在這個年代,前往萬里之外的未知地域可謂是九死一生,但還是有這麼多師兄主動請纓,令聶華充分體會到了墨門輕生重義的風氣。其中一位與聶華關系不錯的師兄報名時說的一段話更是令聶華幾乎當場落淚,「吾資質駑鈍,入門十余年些許寸進,羞于見人,此次遠行萬里,縱吾等鄙人,亦可以命博運、功垂萬世,實乃千載難逢之良機,焉能錯過?即事不成,天也,然義猶存,吾願以吾之血,以勵後人!」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墨色戰國最新章節 | 墨色戰國全文閱讀 | 墨色戰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