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戰國 第九十八章 墨門五軍(下)

作者 ︰ 從小不會爬

至于車軍,雖然指的是車兵沒錯,但墨門的戰車與華夏傳統的戰車卻有很大區別,基本上不會用來正面沖擊敵軍,而是以車載戰爭機械作為殺傷敵人的主要手段。比如目前墨門車軍配備的三百多輛弩車,上面就都安裝了威力強大的連弩,雖然因為車體限制而稍稍縮小了尺寸,但一樣能夠達到五百步左右的遠射程,威力更是遠非鎧甲盾牌等尋常防具所能抵擋

可以想象,當三百輛弩車齊射時,絕對是任何擺出密集陣型的敵軍的噩夢,可他們一旦散開隊列,又怎麼擋得住墨門鐵騎的狂飆突進呢?尤其是可以阻擋騎兵突擊的戰車因為目標太大而其價錢不菲,對上連弩這種重型遠程武器也同樣吃虧得很。而且,更令敵人吐血的是,這些弩車射出箭後就能立刻跑路,以馬車的度,即使是騎兵來追,也不是片刻就能趕上的,而弩手即使在後退的時候也不會忘記重新開弓裝填弩箭,基本上當敵人趕上的時候(假設他們一進入弩車的射程就開始猛追),至少也已經挨了三次齊射了,傷亡怎麼也不會小,而且墨門的鐵騎也不是吃素的,可不會一直干看著敵軍追殺自己的戰友

正因為這樣,墨門的車軍雖然人數最少,但在五軍之中一直地位然,尤其是在投石車等更多的車載戰爭機械裝備部隊之後,因此吳起毫不客氣地將這支部隊的指揮權要了過來親自執掌,反正全軍統帥的指揮車也在車軍的編制之內嘛!

至于水軍,雖然當初因為苦獲的沖動,剛成立不久就遭受了重創,但好在當時墨門戰船不多,所以水兵的損失反倒不是很大,只要新船下水,墨門的水軍就可以很快重建起來。但令聶華乃至墨子意想不到的是,水力防御系統固然令墨門戰勝了原本難以對抗的強敵,卻意外導致黃河改道,北支因此干涸(注1),黃河南支也由此成為其唯一的干流(此後便不再稱南支,直接叫黃河了。),這樣一來,樂土城北的造船廠與碼頭就全都廢掉了,反倒成了必須拆毀的麻煩。盡管相對于戰勝強敵這個收獲來說,墨門啟動水力防御系統還是得大于失,可是水軍的重建卻不得不大大延後了,而且現在北面的城牆必須盡快修築起來,工程量之大幾乎不下于再建一座新城,所需的花費和時間自然更多,好在這次三晉損失不小,短時間內應該無力再興兵來犯了,墨門還來得及慢慢建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苦獲死後,越國人公尚過成為了墨門水軍的新任主將,由此開始水軍之中越人的勢力開始強過楚人,這對墨門的展乃至天下的格局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工」這一軍則是一個全新的兵種,其全名為「工程兵部隊」,主要職責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同時負責攻守機械的搭建與拆解,前者可以加快軍隊的行軍度,後者則可以避免培養不易的優秀工匠身臨險地而遭遇不測,對軍隊的幫助是很大的,不過說老實話,普天之下大概也就同時盛產勇士與工匠的墨門有能力訓練出這種特殊的兵種來。另外,這些人平時也會進行一定程度的軍事訓練,再加上這個年代華夏尚武的民風,若是情勢實在危急,必要的時候他們也完全可以作為預備隊來使用

工兵由于要求較高,培養也不容易,所以人數一直不多,到第二次樂土之戰獲勝的次年年底時不過區區一千多人而已,由墨子的杰出弟子耕柱出任主將。這時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想到,這支人數不多的新建部隊竟會在不遠的將來決定一次大戰的勝負,進而改變整個天下的格局乃至華夏的命運

這五個軍建立以後,墨門直接控制的兵力已經過了三萬人,這個數目已經過了華夏境內的所有小國,這還沒考慮墨門鐵軍在裝備、意志、訓練、將領等諸多方面的明顯優勢。可以這麼說,現在即使放眼整個華夏,軍事實力強過墨門的也僅有七大強國而已,甚至連宋國這個唯一沒被傷到元氣的小強都有所不及,至于那個已經滿目瘡痍而且丟了大片國土的鄭國與最近剛剛復國的中山,就更加比不上了。有了這樣的底氣,即使水力防御系統這一大殺器無法再用,墨門上下對于三晉聯盟也不似起初那樣忌憚了,墨子也才能大度地釋放了一部分勞改中表現良好但卻死活想要回家的戰俘。

盡管如此,對夫子這種近乎于資敵的行為,還是有很多弟子表示了不解,但幾個看出其中玄妙的核心弟子卻都堅定地支持自己的老師,最終五百個魏國的「幸運兒」作為第一批提前釋放的戰俘安然回到了家鄉。這給魏侯斯出了一個難題,如果放過這些人,那麼以後魏軍一旦陷入不利,降敵的必然會更多,可要是懲罰了這些家伙,那麼為數多得多的那些還留在樂土的戰俘必然死心塌地為墨門賣命,這就更糟了

最終魏侯斯折衷了一下,對那五百個被放回的戰俘從輕處罰,至少沒要他們的命,對于思鄉的那些人來說,這是不足以令其叛國的。因為這樣做貌似效果不錯,所以之後墨門又6續放回了好幾萬人後,三國的君主也都照此處理。但他們卻沒有想到,其中一些士卒已經被墨門感化而成為了墨門的內線,甚至紛紛開始暗中傳教,令墨教在三晉範圍內的傳播度大大加快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就目前而言,第二次樂土之戰的大勝雖然未必能夠打消三晉君主鏟除聶華這個公室余孽的執念,但是元氣大傷的三國至少短時間內是沒有能力再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了,反倒是三晉周邊剛被教訓過的一些強鄰又開始蠢蠢欲動

注1︰歷史上黃河北支大約是在一二十年後因黃河改道而干涸的,此時應該已經有些征兆,大規模的放水導致黃河提前改道,理論上是有可能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墨色戰國最新章節 | 墨色戰國全文閱讀 | 墨色戰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