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推廣就要買得起還要用得起

作者 ︰ 急凍人

「登記購買手機的人已經超過了三千六百人?」

郭逸銘看著秘書處統計整理以後,報上來的最新登記情況,不由得吃驚地叫起來。「對啊,這個數字沒有錯,我是核對了以後才報給你的。」舒雨菲手從鍵盤上挪開,不明白他在驚訝什麼。

「可這也太多了吧!一部手機就要三千多塊啊!」郭逸銘還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以現在的物價水平來說,一瓶青島啤酒才三毛九分錢,相比于後世便宜到讓人不敢置信。可同時,人們的工資收入水平也低得可憐。北京是首都,工資收入算是全國最高的,平均下來月工資也才75元人民幣。

郭逸銘知道所里許多家庭在過上了穩定的高收入以後,開始渴望擁有更多的家用電器,並多次向所里反映是不是能請電信部門給這里多拉幾條電話線,讓員工家里也能安裝s 人電話。正是為了滿足員工們和所里的工作需要,他才向郵電通訊部提出,在這個地處遠郊農村的地方,也設立一個移動電話基站。

前幾天登記購買手機的人數達到千人,他就覺得已經相當不錯了,沒想到才又過了幾天,人數就急速攀升到三千六百多人!

「很多嗎?我不覺得,研究所里光是員工就有七千多人,還有他們的家屬,加起來一兩萬人呢!」舒雨菲理所當然地回答道。

研究所的收入是全國最高,還超過了深圳特區300元的工資水平,平均工資達到了800元上下。曾經主導軟驅及軟盤研發的磁x ng材料室主任陳中,工資加上每月分紅,收入更達到了全所最高的上萬塊。

所里干得最長的都超過三年了,短的也有接近兩年。現在物價那麼低,全家人吃穿用度都花不了多少。再說大家天天忙著工作,這里又遠離城市,花錢的地方不多,哪家沒有一兩萬塊錢的積蓄?

隨便到家屬區走一圈,每家每戶都買了收音機、錄音機、洗衣機,要不是現在y n極射線管、空氣壓縮機國內產量有限,電視機、空調都需要憑票供應,估計也是家家戶戶都購買齊備了。

如此高收入,拿出半年、一年的積蓄給自己和家人買一兩部手機,難道很奇怪嗎?

郭逸銘不覺啞然。

現在國內除了一個單位有那麼一兩部電話,s 人電話少到可憐,不是到一定級別的高級干部,普通人給錢電話局都不受理。

所里就算每個人都買了手機,又打給誰去?

他為研究所爭取到一個基站名額,是出于實用主義考慮,一方面是為員工爭取福利,另一方面為的是工作方便。現在所里各部門、實驗室都有分機,但假若對方不在崗位,他連到哪里去找對方都不知道。而有了手機,只要對方不出基站服務區,他就能直接將電話打到對方手機上,自然是極為便利。

在他眼中,目前的手機,也就只是一個小區域的程控無繩電話而已。

他沒想到員工們竟然會對手機如此充滿渴求,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報名人數居然突破了三千六百人。

這樣多的員工及其家屬購買手機,但使用範圍卻僅限于基站1.5~2公里範圍內,是不是太浪費了……

照國內建設移動電話網絡的計劃來看,估計後續基站建設,也是采取先登記預收費用,籌夠了錢再行建設的步驟來實施。那麼光是首都這一個市,建設好一個完善的移動網絡大概都要好幾年時間,未來擴容更將遙遙無期。

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也只能將手機當作昂貴的手表和短途步話機來使用了。

郭逸銘暗暗嘆了口氣。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國家太窮了啊!

手機網絡不像歷史上曾經出現的尋呼機,只需要考慮單向傳輸信息。只需要建設一個、或多個尋呼塔就足以滿足全城需要,總投入也不過幾百、上千萬。而想要建設一個大致可以覆蓋全城的手機網絡,哪怕采用他建議的大區制,至少也要建設五十個以上的基站,總支出達到了上億元,遠遠超出了目前國內的財政承受極限。

網絡不能鋪開,手機的使用範圍就大大受到局限,便利x ng也無從談起。

「員工們的熱情我很感動,不過你還是要讓大家冷靜一點。目前國內s 人電話幾近于無,他們就算購買了手機,通訊的對象也很有限。而且郵電部關于移動電話的使用費方面,還沒有拿出一個章程來,如何定價都還不明朗,萬一郵電通訊部制定一個比較高的費用,那麼就很劃不來了。」郭逸銘想了想,決定還是要給大家破一瓢冷水,別花大價錢買了一個賠錢貨回來,以後後悔。

「難道不是按照固定電話的收費方式來計算麼?」舒雨菲驚訝了。

「估計會另外核算。」郭逸銘搖搖頭,「我看他們似乎也很想盡快建設一個完善的移動電話網絡——起碼是在首都建設一個實驗網。所以他們通過各種辦法籌措建設經費,攤派、設備費、預付花費都是為了這個目的,以後假設收取比較高的座機費、通話費,我也不奇怪。所以你要給大家說清楚,別讓本應便利大家的通訊工具,最後成為了負擔,那就好事變壞事了!」

「我知道了,不如我干脆發一個文,通知到各部門,將可能遇到的情況給大家說清楚。」舒雨菲也認識到了其中的嚴重x ng,立即說道。

「這樣吧,我先給施部長打個電話,看看他們有沒有就移動電話擬出一個章程來。然後我們再將相關情況向大家解釋清楚,讓員工們量力而行。」郭逸銘說著,打開記事本,找到施部長的電話號碼,從桌上拿起電話,打了過去。

「這里是郵電通訊部,請問您找哪位?」電話對面響起一個陌生的聲音,听聲音既不是施部長,也不是他的秘書。

「您好,我是中美電子研究所的郭逸銘,請問施部長在不在?」郭逸銘自報家門道。

「啊,是郭先生啊,您好您好!施部長現在不在,請問您找他有什麼事嗎?」對面一听是他,聲音頓時熱情了許多。

「是嗎?那太不巧了。我找施部長,是想問一下關于移動電話方面的事情。不知道未來網絡建成以後,移動電話實際投入使用,日常使用費方面部里有沒有具體的規定出台?」郭逸銘想了想,還是把目的告訴給了對方。

「這個啊,部里也正在討論呢,等到部里拿出意見,還要報請中央批準。所以具體的政策什麼時候出台、怎麼執行,恐怕還要等一陣子了。」秘書有些為難道。

「噢,那我們就等消息吧。」

郭逸銘遺憾地放下電話,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動,沉思了一陣,對舒雨菲道︰「部里還沒出章程,給員工們的通知暫時還不忙擬。等到有具體消息了,我們再向員工們傳達,不要一會兒風、一會兒雨的,給大家一種朝令夕改的感覺。」

「嗯!」

舒雨菲點點頭,正要說什麼,桌上的電話響了,她一看指示燈是黃s ,知道是外面秘書處打進來的內線電話,遂提起電話說道︰「什麼事?」

「舒秘書,雷書記來了,正在外面等著。」負責對外接待的秘書匯報道。

「知道了,我這就轉告老板。」舒雨菲轉過頭,對郭逸銘說道,「老板,雷書記來了,正在外面,似乎是找您有事。」

「雷書記來了?我這就出去!」郭逸銘立即起身快步出門,來到外面,看到雷書記正坐在沙發上,連忙迎上去,伸出手︰「哎呀不好意思,雷書記來了還讓您在外面等。來來來,我們進去里面說。」並轉頭對秘書處的人批評道︰「我們和材料所多年鄰居,大家都一家人,雷書記來了還打什麼電話,直接請他進來就是了!」

「不關她們的事,是我讓她們打電話通報的。郭所長工作很忙,我等等也無妨。」雷書記笑容很憨厚,就像一個普通的基層工人一般。

原來的黨委書記傅林提升到院里,擔任副院長去了,听說原來是準備另外調一位書記過來。可後來不知怎麼,卻把所長雷為民扶正,從技術崗位轉為了政工干部,成了新的一把手。

郭逸銘以前和傅林聯系比較密切,和他雖然熟、但交談不多,雙方彼此之間都還保持著一種客套的距離感。

兩人來到辦公室里,舒雨菲已經為他沏好了茶。

在休息區沙發上坐下,雷為民也沒有喝茶,就對郭逸銘說道︰「郭所長,听說你們向郵電通訊部申請,準備在這里設置一個移動電話基站,現在正在內部統計購買移動電話的人數?咱們作鄰居這麼多年了,該支持的我們從來沒有推卻,這次這麼大個事,你們怎麼不給我們說一聲?所里想要安電話的人,可是排著長隊等著呢!這太不仗義了吧?」

郭逸銘笑了起來,原來雷書記初次登門,卻是來興師問罪來了︰「雷書記,不是我不告訴你們,而是這其中不確定的地方太多了……」

他把自己的顧慮原原本本講解給了對方听。

對于郭逸銘解釋的前兩個原因,雷書記都有些不以為然。

使用局限x ng這點大家都清楚,可縱然如此,大家想要安裝s 人電話的想法依然強烈。中科院材料應用研究所是全國大多數材料所的上級單位,盡管管轄權沒有那麼明確,彼此之間更多的是指導與合作的關系,但相互之間也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材料所和中美電子研究所一樣,由電話局牽了十根電話線,組建了一個內部總機,但這些電話遠遠不敷使用。他們也向上級打了好多次報告,申請安裝更多電話,可都沒得到批準。靠著和中美電子研究所的良好關系,他們早就知道這邊在研發數字移動電話,並且多年合作,他們對郭逸銘、對研究所有一種強烈的信任感,大家早就攢著一股勁,想等著手機出來也給自己購買一部呢。

至于電話安裝費很貴,這也不是問題。

固定電話五千比移動電話更貴,申請安裝的單位、個人仍然趨之若鶩。材料所的收入雖然比不上中美電子研究所,可在國內來說,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想買電話的人多了不敢說,一兩百人還湊得出來。

但等他听到郭逸銘的最後一個顧慮,他也微微點了點頭,皺起了眉頭。

固定電話現在是按每月二十元座機費收取,電話費另算,這已經很貴了。要是移動電話更貴,那他們還真的是買得起、用不起!

「雷書記,不用你們說,我這邊已經為你們預留了二十部電話的名額,作為你們的辦公電話。辦公電話各項開支你們可以從辦公經費里支出,但個人使用,那都是要自己掏腰包的。移動電話實不實用、有沒有必要、能不能負擔得起,這都要慎重考慮啊!」郭逸銘語重心長地勸說道。

叮鈴鈴鈴!

電話鈴聲忽然打破了辦公室里的安靜。

郭逸銘聞聲看去,發現響的不是舒雨菲桌上的電話,而是他辦公桌上的電話。這電話只有少數人才知道。他向雷為民告個罪,迅速起身來到辦公桌前,拿起電話,沉聲道︰「我是郭逸銘!」

「郭先生,我是施永勝啊,听說剛才你打電話找我?不好意思啊,我正在主持一個重要會議,所以秘書室不敢打擾,我是會後才知道的。這不,就立即給你打回來了!呵呵呵呵!」電話對面,響起施部長爽朗的笑聲。

「那我可是感j 涕零了……」郭逸銘也笑著開玩笑道,「是這樣的,我們爭取到了在研究所建一個基站的機會。這次在進行內部統計的時候,發現員工們非常踴躍,這才不到兩個星期,已經有三千六百多人登記想要購買一台移動電話,未來可能更多……」

「這麼多?」施部長驚呼道。

「是啊,員工們的積極x ng很高,他們也是想為所里研發的產品推廣,盡自己的一分力,這讓我很感動。但作為研究所的當家人,我卻有些顧慮,想向部里征詢一下……」郭逸銘就在電話里,又把他的一些顧慮向施部長解說了一遍。

在他解說的過程中,對面沒有插話,一直很認真地听著他說。

等他說完,施部長在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開口道︰「小郭啊,你的顧慮很有道理,對我們安排下一步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啊!

關于移動電話,部里經過認真研究,覺得這是一個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的領域,我們會盡最大努力,進行重點建設。而且由于移動通訊的特殊之處,繼續由電話局來進行行業管理顯得不太合適。

我們已經決定將移動電話業務,轉交給無線局直接管理。不過現在無線局沒有多少人,可能會從電話局抽調一批精兵強將,加強無線局的力量。

要加快網絡建設,就只有讓越多的群眾買得起、用得起,建設資金的籌集才會越順利、建設速度才會越快。

今天我召開的這個會議,就是關于這方面的了不少專家對建設成本、未來技術升級、平時維護、干部職工的工資支出等進行了一個評估,以確定移動電話的使用費用該如何核算。

從建設成本計算,一個基站只要有200名用戶,預收費用就足以滿足建設需要。

但考慮到未來使用成本、擴容經費籌措、設備更新換代等等需要,用戶的數量最好還是越多越好。用戶越多,每人負擔的費用就越低,而電話費用也會更便宜,人民群眾才會更滿意。可也不能太低,畢竟移動電話的需求量究竟有多大,我們現在還不清楚,萬一現在把費用定得很低,實際用戶人數卻很少,那麼以後收取的使用費,說不定還不夠設備維護、未來技術升級的需要。

到時候再來漲價,那就顯得我們言而無信了。

今天會上,我們初步是這樣決定的,先不忙大規模攤開,還是先將西城、你們這兩個實驗x ng基站建設好。等著兩個基站投入實際使用以後,看看效果怎麼樣、以後新增的用戶會有多少,每月的電話費能否滿足日常維護和未來設備更新的需要,然後再來確定一個最終的收費標準。

對于每個基站每月的日常和未來升級成本,我們暫時考慮按照十萬元作為計算依據。這樣假若全城的網絡建設完成,五十個基站每月能有五百萬,日常維護之外還有所結余,這就比較理想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