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為王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改變歷史的總開關

作者 ︰ 急凍人

33年11月17日—兩薛實驗x ng基站終干建設設完成。

而經由宣傳,群眾的購機熱情也被j 發出來,一個多月下來,新增的購機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1470戶。去掉之前的那些攤派成分,實際增長個人用戶數量達到了接近300戶。

郵電通訊部、無線局都對這個增長速度極為滿意。

基站建設成本除了因為改換高純度無氧銅線,將最初一兩萬的成本增加到了40多萬讓人有些心痛,但其他成本卻並未增加。平均下來,一個基站的建設費大約是在70余萬元,還在可以接受範圍之內。

一個多月新增300用戶,預收費用達到了75萬,和基站的建設費持平。

如果以後都能保持這個增長速度,差不多就相當于每一個半月新增一座基站,一年就可以新建8個基站。而且事實上隨著新基站的投入使用,增長速度還會更快,不算中美電子研究所的特例,兩年下來就能完成全北京移動電話網的建設工程!

要是算上中美電子研究所,那麼今年就可以完成20座的新基站建設!

事實勝于雄辯。

在移動電話迅猛增長勢頭,以及未來光明的前景面前,許多原來不太支持優先發展移動網絡的人,也轉而看好移動電話。施部長在工作會上提出今年內同時動工新建30座移動基站的提議,沒有遇到絲毫阻礙就得到了絕大多數常委的同意。

新組建的無線局移動電話業務處也借著這個東風,得到了更大的支持力度,從初建時小貓兩三只,猛增至近千人。

基站看護、主控中心、工程建設、設備檢修維護、電話服務、銷售、行政等等,一下子從電話局、郵政抽調了大批骨千人員進行加強。電話局、郵政方面職工也對移動電話的大發展充滿樂觀看法,紛紛踴躍報名、托關系走後門,都希望調到移動電話業務處(未來將升格為移動電話局)工作。

而電話局、郵政被抽調了如此多職工,也需要崗位補充,便通過市勞動局,新招進了一千多名新員工,大大緩解了市里的就業壓力,高興得勞動局特意給兩個分局送去了錦旗表示感謝。

同時,基站建設設備、手機的零部件制造,又帶動了一批工廠重新開工。這些工廠的需求又將產業鏈向更深入的原材料、初級制造業延伸,由此帶動的就業人數幾達數萬人!在考慮到以後向全國範圍大規模推廣移動電話,又必然會擴大代理工廠的數量、甚至直接將手機的生產全部委托出去,由移動電話業務帶動的就業人群最終可能達到數十萬!

這就是一個巨大的產業,絲毫不亞于任何一個其他產業!

如果還要算上因為軟驅、軟盤生產,學會了新型磁x ng材料、電子元器件新工藝以後拓展的錄音機、收音機、磁帶等行業工人,直接間接因為中美電子研究所受益的人群總數將達五、六十萬之多!

由此創造的社會價值,更是不可估量!

郵電部、勞動部,乃至與之相關聯的電子、機械行業都被這個美好的前景沖得樂昏了頭,干部職工們整天喜氣洋洋,干勁十足。

不過在目前來說,仍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

電子工業部、機械工業部、兵器工業部三部聯合,會同中美電子研究所技術人員對全國兩千家企業的考察才初步完成。根據考察結果選擇出了上百家企業(這是為未來移動大發展而做的準備),中美電子研究所的技術人員正在對這些企業的設備、生產工藝提出改進計劃,初步考慮讓十幾家基礎較為扎實、設備較為先進的企業,通過改進工裝夾具、改進工藝流程、嚴格質量檢測程序之後,先行開工,小批量提供零部件產品。

其他的幾十家企業,恐怕需要動大手術,時間上就會拖得久一些,預計要到明年底、後年初才能部分開工。

但這個時間也不算太久。

到那時,北京的移動電話網絡才算初見成效,正適合總結經驗教訓之後,向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推廣。這些企業的開工一點都不算晚,可以說是正恰其時。

在此之前,就全靠中美電子研究所勉力支撐,小批量滿足用戶需求。正好新組建的工廠員工也需要逐漸熟悉設備、工藝,暫時每月生產的各種零部件大約能滿足一到兩座基站的建設,手機每月大約能供應一千余部。

三部委向那些選定先期開工的企業發文,要求他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大干苦干,爭取在兩個月內完成設備改造工作,以最大努力盡快恢復生產。

11月18日,北京市移動電話業務正式啟動、兼向首批用戶發放手機儀式正式舉行,郵電通訊部、電子工業部、機械工業部、勞動部的部長都親自出席,規格之高根本不像是一個實驗x ng基站的啟用儀式,更像是一個表彰動員大會。

這大佬都親自出席了,正主無線局局長就只能靠邊坐,肛止王席台就高興了?下面的移動電話業務處就更是淪落為了端茶送水的角s ,主席台是上不去的,也就能在第一排撈到一個位置。

由于這次啟用儀式規格如此之高,幾位部長親臨主持,郭逸銘本打算不去的,都沒了借口,只好從緊張的戰場數據鏈研發工作中抽出時間,前去參加。

儀式是在西城電話局舉行,分為兩個地點舉行,首先是在移動主控機房舉行啟用儀式,然後轉移到西城分局禮堂,舉行第一批用戶手機發放儀式。

趙桂仙身前拔著彩帶、xi ng口掛著一朵大紅花,稀里糊涂地跟著人群,來到了一間到處都是白s 的玻璃大房間外。她也不清楚,她一個後來才登記的個體戶怎麼會成為啟用儀式的代表。

大概就因為她是第一個個體戶餐館老板具有相當代表x ng,才會被邀請作為第一批手機發放代表的吧……

她如是想到。

「這就是移動電話主控機房啊?看著設備真先進,都是進口的吧?」隔了幾個位置,一個代表看著里面的設備,驚嘆道。

「瞎說什麼?這是我們自己國產的!」一個似乎知道內情的代表不樂意地說道。

「都是國產的?我們國家還有這麼先進的技術?」其他一些普通代表都驚訝地l 出了不敢相信的表情。

改革開放以後,大家通過報紙上、電視上,看到了更多的外國畫面,那一棟棟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城市景象,讓人民受到了極度的震撼。這就是以前宣傳中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外國?看到了歐美國家現代化的生活,再對比自己的生活,許多人心中急然從以前的驕傲自豪,變得極不自信。

我們也能生產出如此先進、整潔、漂亮的移動電話?

許多人都表示懷疑。

趙桂仙雖然沒參加他們的爭論可也有些不相信。這手機她親自見過,還打過電話,那做工、那外觀看起來別提多漂亮了,和她用過的那些國產電器根本就不一樣,怎麼可能是國產?

「當然是全國產!這是最新的數字移動技術,國外都還沒有,是我們首先發明的!研發的單位是中美電子研究所老板就是我們中國人,怎麼不是國產?」說話那干部似乎知道不少內情,見別人都不相信,急道。

中美電子研究所!

趙桂仙一想到那天踫到的那名測試人員,他坐的車上就印著中美電子研究所,小伙子也自稱是這個研究所的。難道這移動電話,真是國產的?

「喏,你們看,那個年輕人就是研究所的所長!」那名干部正急于分辨,忽然看到通道內走來的一群人最前方一個青年正在和其他幾個大干部模樣的老人你推我讓客氣著,眼楮一亮,指著那個年輕人叫了起來。

趙桂仙轉頭一看,果然看到一個很年輕的小伙子,估計才二十四五歲,還沒有那天那個測試人員年長。堂堂研究所的所長沒有五六十歲能當上嗎?

可看他被一群人簇擁在前列,和幾位一看就是大領導的人談笑風生,她又疑hu 起來。

郭逸銘不想走在最前列,卻被幾位部長硬拉著並肩而行,讓他想靜靜躲在後排角落參加完啟用儀式就離開的念頭落了空。

啟用儀式安排在主控機房,他們幾人走在前面空空d  ng,但在他們後面,卻跟了一大串人,將通道塞得水泄不通。在這些人後面,又有十幾個記者舉著相機,見縫插針地拍著照。好在對方拍攝的對象大多集中在幾位部長身上,給他的鏡頭很少,估計也不相信他是什麼大領導吧,多半把他當作了技術人員。

一群人浩浩d  ng穿過通道,電話局的員工都被擋到了一邊,許多人只能透過門縫看熱鬧。

主控機房的面積不算小,有一百多個平方,是將三間辦公室打通以後構成。

不過房間再大也無法容納所有人進入,除了三位部長、郭逸銘,就還有無線局郭局長、移動業務處金處長,以及郵電報、科技報等行業報刊的記者,另外還有機房的幾個技術人員進來了,其他人都停在了外面。透過巨大的玻璃牆,可以看到數十人講外面通道將了個滿滿當當。

看著機房內暫新的設備,施部長的心情無比j 動。

是他,力排眾議定下了優先發展移動電話的決定,並一力促成了它的實現。

看看國外還在發展模擬移動電話,而國內就已經率先實現了數字移動,走到了國外的前頭,這不但可以極大地提升人心士氣,更是他在青史上留名的巨大政績!後世人在提到移動電話的發展史時,必然會提到他的名字,是他,讓這一項試驗室技術變為了現實並跨過了模擬移動階段,一步到位實現了新技術的推廣與實現。

他貪婪地看著各種設備,回想著從立項到建設,並最終將其圖紙變為現實的全過程,心中不由得j d ng澎湃……,腳下一陣暖風吹過。

11月下旬的北京氣溫已經有些冷了,但在機房內,卻仍然是溫暖如春,卻又不會太熱,恆定在一個非常舒適的溫度。

「好家伙,我的辦公室都還用不起空調,你們這里居然有五台!,,施部長按捺住起伏的心情,笑著對其他幾位部長以及郭逸銘說道。

「那你搬到這里來辦公不就可以了?」陳部長笑著調侃道。

他們幾人年齡、經歷、資歷都差不多,相互之間開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不算什麼。施部長哈哈一笑︰「住不起,住不起,這幾百萬建的空調房,住不起啊!」

郭逸銘笑笑。

這個時代的幾百萬,放在十幾二十年後,少說也等于是幾千萬,這樣昂貴的空調房,的確是住不起。

「這就是機櫃?」陳部長看著靠牆放著的一個個機櫃,問道。

「是的,這就是機櫃,里面裝的是數字程控交換設備」機房的技術員沒見過這樣大的領導,見他詢問,趕忙詳細解說道,「基站的信號傳送到主控機房,首先經過經過那邊的調制解調設備還原為一條條數據,然後經過交換設備進行轉接。如果是市話,會通過這根線路傳送到隔壁的電信機房,經由數,模轉換設備,進入市話網絡,所有的設備之間都是通過光縴連接」

「這邊就是你們的操作控制台?」鄭部長好奇地湊到一排計算機前,問道。

「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控制台……。」一位位部長當面,技術人員額頭冒出顆顆汗珠,飛快地解釋他們如何操作控制這些設備。

郭逸銘听著他的解說,望著這些熟悉的設備,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情悄然而生。

這些設備,都是在他的悉心引導下,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幾位部長听到的,只是這些設備的具體操作,可他的腦海中,卻浮現出的是當初的研發過程,其中的酸甜苦辣,此刻忽然都涌上了心頭,讓他想哈哈大笑、又想抱頭痛哭。

他回到這個時代,也有近七年了,回到國內也有近六年。

幾年來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工作,一點一點地引導著技術的研究,做著各種瑣碎的工作,也曾改變了個人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可所有這些加起來,都沒有此刻能夠更令他枰然心動。

他竟然真真切切地撬動了國內的發展方向!看著眼前的一切,他忽然有一種恍惚的不真實感。

這只是看得見的地方,在看不見的地方,由他帶來的影響更多。高純度單晶 的制備技術促進的是整個半導體工業的發展,處理器的研發及生產促進的是集成電路制造技術整體飛躍,軟驅、軟盤技術、元器件制造工藝的傳播,更使得國內的電子工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誠然,國內的整體工業水平仍很落後,但在他的帶動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快前進,並在局部取得了接近歐美的水平!

更在極個別項目上,實現了歐美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不知不覺中,歷史正在被他一點一點重寫撰寫!

他看著施部長等人臉上燦爛的笑容,再看看技術解說人員那驕傲的神情,一種正在創造歷史、改寫歷史的豪情壯志,與無比的滿足感,充滿了他整個心扉。

這種感覺,真好!

「小郭,來來來!」他正在沉浸在一股巨大的滿足感中,卻被發現他游離于場景之外的施部長拉了過去。

「小郭,他們都說,讓我來啟動整個設備。但我覺得,這套設備是由你們研發,里里外外都浸透了你們的心血,我覺得應該由你來啟動才是!」施部長笑容滿面地說道。

這次的啟用儀式其實是一個象征x ng儀式。

基站也好、主控機房也好,在建成那天起就開始在持續運行。但國內慣例每一項工程落成總要搞一個儀式,為了今天的啟用儀式,還特意關閉了主控機房所有設備。啟用儀式上,只需要摁下總開關按鈕,就可以接通電源,設備就會依序自動接通,運行起來。

「不行不行,施部長,還是您來吧!您可是郵電部的部長,您來按下電鈕才是應該的!」郭逸銘連忙櫃絕道。

「你這人,羅素!」

施部長不顧他的反對,硬把他拉過去,兩人各伸出一根手指,放在按鈕上,面對記者們的鏡頭,l 出笑容。

 嚓!

 嚓!

隨著一聲聲快門,一張張記錄著歷史的照片,被永遠的定格在了這一刻。鏡頭中的他,笑容很燦爛。

「一二三,摁!」

郭逸銘手指用力,與施部長同時按下按鈕,也摁下了改變歷史進程的總開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材料為王最新章節 | 材料為王全文閱讀 | 材料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