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79 第七章 4.前倨後恭的人才

作者 ︰ 哭之笑之

洛陽原本是東漢和西晉的首都,也是北魏後期的都城,曾是盛極一時的繁華大都會,但由于北魏分裂,西魏建都長安,東魏遷都鄴城,洛陽便成了倆家交兵的前線,洛陽就在連年的戰火中變得滿目瘡痍、破敗不堪。以致于我到達目的地後還以為到了城郊的小村落中,荒草萋萋,院舍凋殘。只有眼前的這座小院還相對整潔,屋內映出燭光,看來主人還沒有睡。

宇文芳下馬上前叩門,一個清朗的男子聲音在里面問道︰「何人?」

宇文芳答道︰「司馬兄,小妹宇文芳來訪。」

里面似乎發出一聲低低的驚呼,然後就听見腳步聲快速地迎了出來,狹窄的院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長身玉立的青年男子手執蠟燭出現在門前。他原本驚喜的神色在看到我們後突然凝固了,他看看穿著侍衛裝的宇文芳,又看看她身後的燕駿、小末和我,遲疑了一下說道︰「看來是有貴客光臨,寒舍簡陋,見諒見諒,都請進來吧。」

屋內陳設果然十分簡陋,但非常干淨整潔,左右兩個寬大的書架上整整齊齊擺滿了卷軸和竹簡,居中的幾案展放著一張卷軸,顯然主人還在挑燈夜讀。

肅客入座後,司馬泳整了整衣衫,就在我面前跪了下來,叩拜道︰「小民司馬泳拜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大驚,忙站起來扶起他,問︰「你如何知道我是皇帝啊?」

司馬泳俊逸的臉上浮出一絲微笑,說︰「那位高大的侍衛沒有進屋,在門外侍立;這位公公不敢入座,垂手而立;而從不拘禮的千金公主也不敢先行入座,那麼你這位小貴客還能是什麼身份啊?」

我大笑︰「好!先生見微知著,果然名不虛傳,來來,坐下說話。」

司馬泳看著我微微一愣,還是瀟灑從容地坐在了主位,並不謙讓。坐下他就問︰「不知陛下深夜造訪,所為何事?」

我說︰「姑姑向朕推薦了你,故而上門求教。」

宇文芳笑著說︰「我剛才與陛下談及你,陛下就迫不及待地微服出宮前來拜訪,希望能請你出山輔佐啊。」

司馬泳凝神看著我,點點頭,我以為他答應了,心中大喜,誰知他卻說︰「陛下禮賢下士令人感佩,不過在下乃無名小輩,並無大才,且小民無心致仕,只願像陶公那樣做個閑雲野鶴。讓陛下白跑了,還請恕罪。」

宇文芳有點急了,很快地說︰「司馬兄說陶公是閑雲野鶴,其實不然,陶公少有大志,其詩中自謂‘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是他從小抱定大濟蒼生之宏大志向的寫照啊。陶公之所以歸隱林泉,那是因為東晉政治黑暗,主昏臣奸,他報國無門,滿月復才學和一腔抱負都無處施展。歸隱之後他也時時處處關心時局、關心天下蒼生,何曾是什麼閑雲野鶴啊?」

我微微一笑說︰「先生何嘗不知陶公‘猛志固常在’啊,其實先生說的是報國無門,先生不妨直說嘛,也就是看不起我這個懵懂少年啊。」

司馬泳一驚,但並不慌亂,拱手說︰「不敢。」看得出他驚的是我能一語點破他的真意,但絕不是驚懼我皇帝的身份。

我深吸一口氣,決定說一些有分量的話,便站起身來,雙臂倒背,說︰「君子坦蕩蕩,朕也不怕落下什麼悖逆的罵名,雖然我是太上皇的長子,但對父皇的所作所為也是深感失望和憂慮。皇祖武帝有雄才偉略,卻不幸早逝,以我父皇的才智、德行不僅不能接續皇祖的聖德和功業,反而有使大周頃刻危亡之虞。這就如同一架奔馳的戰車突然換了不合格的馭手,戰車不僅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還會有顛覆的危險啊!」

司馬泳不動聲色地听著,宇文芳卻露出了驚異的表情,她肯定沒想到我會從根本上否定宇文為帝的可行性。

我接著說︰「自東晉以來,天下戰亂數百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皇祖武帝一統北國、勤儉治世,本來已將大周帶上了天下一統、海內升平的陽關大道,這是何等偉大的事業啊,但父皇他……驕奢婬逸不說,還誅戮齊王這樣的國之干城,停止了對南陳用兵,抽調兵卒大興土木,猜忌宗親自毀藩籬,親信小人不思進取。這一樁樁一件件朕都看在眼里,再三勸諫全都置若罔聞,唉!朕不忍心看到皇祖未盡的偉業毀于一旦,立志要繼承皇祖遺志,以天下蒼生為念,以華夏復興為己任,已顧不得什麼父為子綱的教條了。孟子說過︰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我若置大周百姓將重蹈離亂于不顧,視江山社稷即將傾頹而不見,羞談什麼仁孝!」

宇文芳徹底驚呆了,司馬泳也動容道︰「敢問陛下將如何對待太上皇呢?」

我嘆了口氣說︰「他畢竟是朕的父親,朕只想盡快親政,不能再讓父皇繼續駕馭大周的戰車了。他既已禪位于我,那就請他去做不問政事逍遙快活的太上皇吧。」

宇文芳噓了一口氣,估計她剛才是以為我要弒父奪權了。司馬泳也輕輕點了點頭。

見司馬泳已有動心的徵狀,我再接再厲說︰「只可惜朕現在年幼,沒有人將我放在眼里,羽翼未豐就什麼也談不上啊。故而朕現在求賢若渴,希望天下英才明白我的心志,同我共扶社稷,完成皇祖未盡的宏願。如果不能及早得到才智之人、有志之士的幫助,朕恐來不及扶大廈于將傾了呀!」

宇文芳興奮地接口說道︰「是啊,司馬兄,明眼人都看得出天下又將大亂。以兄之才,作壁上觀,小妹實不敢苟同。司馬兄若有志做一番大事業,必然要在亂世中尋一明主去輔佐,與其在群雄並起之後選一個大周的叛逆做主上,還不如現在趁亂未起輔弼我朝的少年英主,陛下他可是正統啊,輔佐正統才能天下歸心!這不但能避免勝王敗寇的議論,還能前不負先帝之基業,後可彌未起之慘禍。待我大周再次走上陽關大道、統一華夏、天下太平時,司馬兄的功業必然會彪炳千秋!」

司馬泳悚然動容長跪而拜,說︰「小民對陛下真龍附體、少年英睿也有所耳聞,但萬萬沒想到陛下之心胸、談吐竟遠勝于傳聞,令小民折服。陛下雖在沖齡,卻有龍騰四海之心、一匡宇內之志,更令小民景仰萬分。小民相信陛下乃上天所賜,賜予我于大周,乃為了拯世濟民,有此英睿明主,天下之福,能輔佐這樣的明主,小民之幸!承蒙陛下錯愛,小民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我大喜過望,心想自己原名司馬洋,與司馬泳到像是天生的搭檔,我們一起建立起來的新王朝無異于晉朝重生嘛。連忙扶起他,自覺那些「如魚得水」、「如虎添翼」的話俗不可耐,便改口說︰「朕的心智雖然不是尋常少兒可比,但畢竟閱歷淺薄、才識有限,還望先生今後不吝賜教、鼎力相助。來,我們都坐下說話吧。」

司馬泳卻站了起來,躬身道︰「請陛下上座,臣剛才的不敬還請陛下寬宥。」

他已經自稱為「臣」,自然就講起禮來了,我笑著擺擺手說︰「何必拘禮?你是主,我是客,你為師,我為徒,還是先生坐主位。」

司馬泳的眼眶濕潤了,再拜說︰「請陛下上座,請陛下上座!陛下稱臣為先生,臣萬不敢當,還請陛下直呼臣的姓名吧。」

我只好坐了首席,坐下就說︰「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朕是來虛心求教的,自然當稱你為先生,只要先生有教育我,我就當執以弟子之禮。就算要改,以後為先生定了官職再改不遲,現在就稱先生了!除了知道先生乃滎陽公之子,朕之伴讀司馬令姬的叔父,先生的其他事跡朕還全不知曉,急于趕來求教,也沒向姑姑問明,能否請先生自我介紹一下?」

司馬泳忙說︰「陛下連臣的情況都不明了就登門求賢,不怕臣有負陛下厚望嗎?」

我笑了,指著宇文芳說︰「姑姑是何等樣人啊,文武全才,博學多智,能讓她佩服並舉薦的人,必為曠世奇才,朕還有何疑慮啊?」

「但臣年僅十九,又未有任何建樹,陛下真的沒有一點懷疑嗎?」

「十九怎麼了?朕才七歲,就不可以有萬丈雄心、超人膽識了嗎?諸葛亮出山時年僅二十七歲,此前他又有何建樹,不曾著書立說,不曾建功立業。霍去病第一次率軍出征還不到十八歲,卻能千里奔襲,直搗匈奴老營,得封冠軍侯,此前他又有何建樹呢?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才是朝陽,才是未來。」

司馬泳深深點頭,看來是徹底服氣了,他說︰「臣深謝陛下以武鄉侯、冠軍侯相勵,臣必以他們為楷模,誓死效忠陛下,助陛下成就偉業。至于臣的履歷其實並沒有什麼可說的,自幼見家父為追隨了明主而振奮不已的樣子,就熱血沸騰,希望自己早些長大,也能為高祖武帝這樣偉大的君主效力,為滌清宇內、天下太平效力,是故發奮讀書。三年前,可讀的書都已讀完……」說著,他看了一眼宇文芳,宇文芳則垂下眼簾,表情有些不自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公元579最新章節 | 公元579全文閱讀 | 公元579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