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帝司馬衍
顯宗(顯祖)成帝司馬衍(321—342年),字世根,明帝司馬紹長子,元帝司馬睿孫子。東晉第三位皇帝。
司馬衍4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司馬紹死後,太寧三年(325年)閏八月二十六日,5歲的司馬衍即皇帝位。群臣進獻國璽,司徒王導因病未到。卞在朝上表情端莊嚴肅地說︰「王公難道是關系國家安危的大臣嗎!先帝停柩未葬,繼位的皇帝未立,這難道是臣子以有病為由辭謝不到的理由嗎!」王導听說後,抱病登車趕到。大赦天下,提升文武官員二級職位,尊庾皇後為皇太後。
咸和元年(326年)二月,大赦,改元。由于司馬衍年齡太小,大臣們奏請太後按漢代和熹皇後舊例臨朝听政,庾太後先後4次辭讓,最後才同意。九月十一日,由皇太後臨朝听政。司徒王導錄尚書事,和中書令庾亮、尚書令卞輔佐朝政,然而政事的要旨都由庾亮裁決。
司馬衍在位期間,任用外戚庾亮執政,試圖排斥王導勢力,振作東晉王室。但庾亮疑忌大臣,任意殺逐重要官員,引起統治集團內部沖突。歷陽(今安徽和縣)鎮將蘇峻聯合壽春(今安徽壽縣)鎮將祖約率師進犯建康(今南京)。以殺庾亮為名,起兵叛亂,攻入建康。後被征西大將軍陶侃、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溫嶠起兵平定,王導再次出山執政,東晉王朝又一次轉危為安。
當初,王導輔佐朝政,因寬和贏得人心。等到庾亮主持政事,依法斷事,頗失人心。
庾亮執政時,對蘇峻極為不滿,但卻未能從長計議,而是簡單行事。他下令調任蘇峻為大司農(魏晉時期為主要掌國家倉廩之官,稱司農卿),意在解除蘇峻兵權,打擊蘇峻氣焰。蘇峻當然不是等閑之輩,他拒不受命,公開勒兵自守,形成公開對峙僵局,導致矛盾進一步激化。為打擊蘇峻的勢力,庾亮借故殺了蘇峻的好朋友南頓王司馬宗,引起蘇峻盛怒,于是引發一場禍亂。
蘇峻(?—328)長廣郡掖縣(今屬山東;一作挺縣,今山東萊陽南)人,字子高,士族,仕郡為主簿。永嘉之亂時他結壁自保,聚眾數千家而成為當地最大的塢堡主,後來他率眾南渡,到達廣陵(今江蘇揚州)。王敦叛亂前夕,蘇峻先後為東晉淮陵內史和蘭陵相。西晉末年,糾合流民數千家結壘自保。後率眾南渡,被元帝任命為鷹揚將軍。以破王敦功,進使持節、冠軍將軍、歷陽內史,有銳卒萬人。蘇峻本來就有野心,又自信有功,便日益驕橫,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他意欲過問中樞,卻屢遭庾亮排斥,因之對庾亮懷恨在心,便與西陽王司馬羕、南頓王司馬宗進一步結成聯盟,作倒庾準備。
咸和二年(327年)底,蘇峻密約豫州刺史(刺史是中央派到地方的監察官,一般為四品官)祖約(?—330年),字士少。東晉範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祖逖之弟,為成皋令。隨祖逖過江南來。咸和三年(328年)與蘇峻起兵反晉,失敗後投奔後趙石勒,為其所殺。起兵,祖約欣然響應,兩軍聯合行動,很快攻佔江防重鎮姑孰(今安徽當涂),奪取了大量軍用物資。彭城王司馬雄、章武王司馬休竟逃出建康(今南京),投奔了蘇峻。姑孰(今安徽當馬鞍山當涂縣)既失,建康暴露,庾亮急忙宣布京師戒嚴,命令左衛將軍趙胤和左將軍司馬流扼守慈陽(當涂北60余里),阻截蘇峻渡江。但趙胤和司馬流二人都是庸才,尤其司馬流,他听說蘇峻兵馬殺來,筷子夾著飯菜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嘴。如此將領,自然不堪一擊。蘇峻順利地渡過長江,他避開石頭城的正面防御,繞道秣陵(秦淮河南岸),直撲建康,擊殺卞,猛攻台城。庾亮親自率眾抵御,但士卒尚未列陣便紛紛奪路而逃。
咸和三年(328年)正月,溫嶠來救援建康,屯軍尋陽(治今湖北黃梅西南)。二十八日,蘇峻帶領祖渙、許柳等士眾2萬人,渡過橫江,登上牛渚(今安徽當涂縣西北),屯軍于陵口(今江蘇丹陽陵口鎮)。朝廷軍隊抵抗屢敗。二月初一,蘇峻到達蔣陵(今南京梅花山)的覆舟山(今南京小九華山)。陶回對庾亮說︰「蘇峻知道石頭有重兵戍守,不敢直接前來,必定從小丹陽(今南京江寧小丹陽)南道徒步前來,應當埋伏兵眾截擊,可以一戰擒獲。」庾亮不听。蘇峻果然從小丹陽前來,因迷路,夜間趕行,軍隊各部混亂。庾亮听說後才感後悔。
蘇峻的軍隊進入台城(東晉皇宮,今南京雞鳴寺附近),司徒王導對侍中褚翜(sh )說︰「皇上應當在正殿,你可發令讓他急速出來。」褚翜立即進入內室,親自抱著8歲的成帝登上太極前殿。王導及光祿大夫陸曄、荀崧、尚書張一同登上御床,護衛成帝。任劉超為右衛將軍,讓他和鐘雅、褚翜侍立在左右,太常孔愉則穿著朝服守護宗廟。當時百官逃奔離散,宮殿、朝省悄然無聲。
蘇峻的兵眾進來後,叱令褚翜讓他退開。褚翜正立不動,呵斥道︰「蘇峻來覲見皇上,軍人豈能侵犯逼近!」因此蘇峻的士兵不敢上殿,沖進後宮,宮女及太後的左右侍人都被掠奪。蘇峻的士兵驅趕百官服勞役,光祿勛王彬等都被棍捶鞭撻,並被逼擔著擔子登蔣山。又剝光成年男女的衣物,這些人都用破席或苫草自相遮掩,沒有草席的人就坐在地上用土把自己身體蓋住,哀哭號叫的聲音,震蕩于京城內外。
當時官府擁有布匹20萬匹,金銀5千斤,錢億萬,絹數萬匹,其他物品價值與此相當,蘇峻盡數耗費光,掌管皇帝飲食的太官只有用大火燒剩下的數石糧米,以供成帝司馬衍御膳。
二月初八,蘇峻矯稱詔令大赦天下,惟有庾亮兄弟不在赦免之列。認為王導素有德行和名望,還讓他保持原職,位居自己之上。祖約任侍中、太尉、尚書令,蘇峻自任驃騎將軍、錄尚書事,許柳任丹陽尹,馬雄任左衛將軍,祖渙任驍騎將軍。弋陽王司馬羕拜見蘇峻,稱述蘇峻的功德,蘇峻又讓司馬羕當西陽王、太宰、錄尚書事。
五月十八日,蘇峻逼迫成帝遷居石頭(石頭城,今南京城西),司徒王導極力爭辯,蘇峻不听。成帝哀哭著登上車輦,宮中一片慟哭。當時天下大雨,道路泥濘,劉超、鐘雅徒步侍從于左右,蘇峻給他們馬匹也不肯乘坐,悲壯慷慨。
南京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中段幾塊突起的紅色水成岩,酷似丑臉,故稱鬼臉城。原為楚威王的金陵邑,築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吳國孫權遷至秣陵(今南京),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城內設置有石頭庫、石頭倉,用以儲軍糧和兵械。在石頭城里,蘇峻將成帝軟禁于一間很小的庫房里,每天讓司馬衍吃粗菜淡飯,並在他面前大放厥詞。劉超、鐘雅和右光祿大夫荀崧、金紫光祿大夫華恆、尚書荀邃、侍中丁潭侍衛隨從,不離成帝左右。雖然處于困厄之中,劉超仍然為成帝啟蒙,講授《孝經》和《論語》。
各路晉軍剛到石頭,就想和蘇峻決戰。陶侃說︰「叛賊氣勢正盛,難以與之爭鋒。應當待以時日,用智謀戰敗他。」此後,多次交戰無所建樹,監軍部將李根請求修築白石壘(在石頭城北十幾里的白石山建築的保壘,在今南京市下關區獅子山一帶),獲陶侃同意後,連夜築壘,至天明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