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一冊 東晉篇 安帝司馬德宗

作者 ︰ 肖堯

自隆安以來,東晉全國上下的百姓,對接連不斷的天災**、動亂戰爭,深感厭倦。等到桓玄剛剛來到京師,罷黜奸佞的小人,選拔賢明的才俊,建康的百姓非常高興,都希望能得到一點安定的生活環境。但是,不久,桓玄便驕奢橫暴,放縱享樂,政令變化無常,朋雄奸黨紛紛出現,甚至對朝廷也大加欺凌侮辱,並把皇家御用的車馬轎乘、供奉的食品用具等,也都隨意裁減,連安帝也幾乎不免挨凍受餓。從此,民眾的心里非常失望。三吳地區發生大饑荒,住戶人口都減少了一半左右,其中,會稽郡是十人之中,減少三四人;臨海、永嘉兩地人口則幾乎全部死亡。即使是富貴人家,也都穿著綾羅綢緞,懷里抱著金玉,關起門來相互之間看著餓死。

五月,東晉變民首領盧循從臨海進犯東陽(今浙江東陽),太尉桓玄派遣撫軍中兵參軍劉裕帶兵去進攻他。盧循失敗,逃往永嘉(今浙江溫州)。

八月,太尉桓玄婉轉地暗示朝廷根據桓玄平定司馬元顯的功勞,封他為豫章公,又根據他平定殷仲堪、楊期的功勞,而封他為桂陽公,並且還像原來那樣,保持他原來受封的南郡公的爵位。桓玄把豫章公封給了他的兒子桓升,把桂陽公封給了他的佷兒桓俊。不久,桓玄派御史杜林到安城(今江西安福),毒殺了司馬道子。

元興二年(403年)九月,侍中殷仲文、散騎常侍卞範之奉勸大將軍桓玄早日接受禪位,當皇帝,暗地里撰寫好了加授九錫以及安帝讓位的文告。朝廷任命桓謙為侍中、開府、錄尚書事,王謐為中書監、兼任司徒,桓胤為中書令。加授桓修為撫軍大將軍的稱號。十六日,朝廷冊命桓玄為相國,統領文武百官,封地10個郡,做楚王,加授九錫。

十月,安帝下詔,讓楚王桓玄使用天子的禮儀和音樂,並把他的王妃改稱王後,把他的嫡長子改稱為太子。十八日,散將常侍卞範之,擬寫了禪讓的詔書,讓臨川王司馬寶逼迫安帝親筆抄寫。二十一日,安帝駕臨寶殿,派遣兼太保、領司徒的王謐手棒皇帝的玉璽印綬,呈獻給桓玄,正式向他禪位。二十三日,安帝搬出皇城,改居永安宮。二十四日,把東晉的宗室祭廟以及其中所敬的先輩的牌位,遷到瑯邪國,又讓穆章何皇後和瑯邪王司馬德文都遷到司徒府暫時居往。文武百官則一起到姑孰去勸說桓玄盡快登基稱帝。

十二月初一,桓玄在九井山(今安徽當涂縣南10里)的北側修築祭壇。初三,35歲的桓玄正式登基。實行大赦,改年號為永始。史稱桓楚。桓玄將南康的平固縣(今江西贛州市東)封給安帝做封地,封他做平固王。將穆章何皇後降為零陵(湖南零陵)縣君,把瑯邪王司馬德文降為石陽縣(今江西吉水縣東北)公,把武陵王司馬遵降為彭澤縣(今江西九江東北)侯。桓玄又追尊他的父親桓溫為宣武皇帝,廟號太祖,追尊他的母親南康公主司馬興男為宣皇後,封他的兒子桓升為豫章王。任命會稽內史王愉為尚書僕射,任命王愉的兒子相國左長史王綏為中書令。

初九,桓玄進入建康宮,當他登上皇帝的御用寶座時,御座突然塌陷,群臣們大驚失色。殷仲文說︰「這可能是因為皇上的恩德大深重,大地也都難‘承載’。」桓玄非常高興。其實預示了,桓玄的皇位不會長久。二十二日,桓玄將安帝遷到尋陽。

永始二年、元興三年(404年)正月,桓玄立他的妻子劉氏為皇後。劉氏是劉喬的曾孫女。

二月初一深夜,長江波濤洶涌,江水卷進石頭城中,被激流淹死卷走的人非常多,災民的號叫哭喊聲震天動地。桓玄听到之後非常害怕,說︰「這些奴才們要造反了(桓玄一上任,就沒有好的兆頭)。」

桓玄為政繁瑣苛刻,又喜歡炫耀自己。手下的官員在奏章中,如果偶有一個字寫得不好看,或者偶爾有一句話一個詞不太恰當,他一定會對此加以糾正指出,用來表示他的聰明博學。尚書下達詔書時,把「春蒐(s u,同「搜」)」誤寫成「春菟(t )」,因為這一點小事,從尚書左丞王納之以下,凡是經過手、簽過字的人,全部被降級甚至免職。他還特別驕奢婬逸,游獵無度、大肆興築宮殿致使政治**,政局動蕩。

桓玄派遣使節,加授益州刺史毛璩為散騎常侍、左將軍。毛璩拘留了桓玄的使節,不接受他的任命。毛璩是毛寶的孫子。桓玄任命桓希為梁州刺史,分別命令幾位大將戍守三巴,用來防備毛璩。毛璩到處傳布檄文,列舉桓玄的罪狀,並且派遣巴東太守柳約之、建平太守羅述、征虜司馬甄季之攻破桓希等人的防守,他自己也帶領部眾進發到白帝城集結駐守。

為了拉攏朝臣鎮將,桓玄對劉裕分外看重,提拔他為徐、兗2州刺史,並在朝會後的盛大酒會上親自向他敬酒。桓玄皇後劉氏對桓玄說︰「劉裕龍行虎步,視瞻不凡,恐終不為人下,不如早除之!」桓玄則認為︰「我正要平定中原,只有劉裕這樣的人才英武可用。等到關、洛平定,我再想除掉他的辦法。」

劉裕與何無忌同舟還京口,密謀興復晉室。二月,劉裕經過周密部署後,聯絡北府兵將領劉毅、何無忌、劉昶、劉道規、諸葛長民等人正式起兵。首先佔領京口,斬徐州刺史桓修。然後進攻廣陵,殺青州刺史桓弘。隨後率兵直撲建康,沿途又殺死前來抵抗的著名猛將吳甫之、皇甫敷。桓玄又急又氣,命桓謙、卞範之率兵2萬出城御敵。劉裕率眾奮擊,桓謙諸軍頃刻潰散。桓玄聞報,匆匆攜帶兒子桓升、佷子桓浚,從南掖門倉惶出逃,乘船浮江西去。

桓玄一行逃到尋陽,江州刺史郭昶之提供器用、兵馬,這才松了一口氣。于是挾安帝繼續西逃,途中自己作起居注(皇帝的言行錄),敘述如何抵御劉裕事,自吹算無遺策,只因諸將違背節度,以致造成敗局,並非用兵的過錯雲雲。

四月,桓玄在江陵重整部隊,以苻宏為前鋒,再次東下與劉毅率領的勤王軍決戰。五月,桓玄自江陵急率舟師東下,雙方大戰于武昌附近的崢嶸州(今湖北鄂城)大敗。桓玄再次逃回江陵城,眾人見大勢已去,人心惶惶,雖令不行,城內一片混亂。桓玄走投無路,欲乘船逃往漢中(今陝西漢中)。二十六日,在江陵附近,與益州軍隊相遇,益州軍頭領毛祐之令手下人放箭,迎擊桓玄,矢下如雨,桓玄身邊兩太監十分忠勇,以身蔽擋桓玄,皆被射得如同刺蝟,頓時身亡。就這樣,桓玄仍身中數箭,血流不止。他6歲的小兒子桓升一面哭,一面用小手拔去父親身上的羽箭。益州將領馮遷跳上桓玄坐船,抽刀向前,桓玄拔下頭上玉飾遞給馮遷(企圖賄賂)說︰「你是什麼人,竟敢殺天子?」馮遷說︰「我這只是在殺天子之叛賊而已!」一刀揮至,桓玄頭落,時年36歲。同船的桓石康、桓浚均被馮遷殺死。劉毅將桓玄的首級送到建康,掛于大桁示眾。

桓升雖是小孩,氣度酷似其父桓玄,眼見周圍父親、叔叔、堂兄的人頭滾滾落地,仍鎮靜不凡地說︰「我是豫章王,諸軍勿見殺」。益州兵將雖然疾惡如仇,但見到這般大的玉孩兒如此舉止,均沒忍心動手。這玉孩兒後來送至江陵,也被劉裕下令斬首于市。安帝在江陵重新復位,並任命毛修之為驍騎將軍。二十八日,下令大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