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帝劉義符
97世祖,少帝劉義符(406—424年),字車兵,宋武帝劉裕長子,母曰張夫人張闕。是劉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後被廢為營陽王。
義熙二年(406年),劉義符生于京口。義熙十二年(416年)劉義符10歲時,拜豫章公世子。宋台建,拜宋世子。元熙元年(419年),進為宋太子。武帝劉裕受禪,立為皇太子。
永初三年(422年)五月二十一日,劉裕去世,由皇太子劉義符即皇帝位,時年17歲,下令大赦。尊皇太後蕭文壽為太皇太後;封太子妃司馬茂英為皇後。司馬茂英是晉恭帝司馬德文的女兒海鹽公主。
景平元年(423年)正月初一,少帝劉義符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景平。初三,少帝到南郊祭祀天神。二月初十,太皇太後蕭氏去世。三月十五日,在興寧陵(今江蘇丹陽丹徒鎮)安葬孝懿皇後。七月,少帝尊母親張夫人為皇太後。
元嘉元年(424年)年初,由于少帝在為其父宋武帝劉裕服喪期間,與左右侍從親昵輕佻,嬉戲游樂,不能自我節制。以特進(官名)餃退休的範泰呈上一本用皂囊(黑綢口袋密封)封板的奏章,說︰「我听說陛下常常在後花園習武練功,鼓雖在宮中,鼓聲卻遠傳宮外,在禁宮深院,打鬧砍殺,又在朝廷各部公堂之間,喧嘩嘶喊。如此,則不但不能威服四方夷族,而只能使遠近各邦覺得怪誕不經。陛下即位以來,把政務都交給了宰相大臣,實際上同商朝的高宗武丁一樣,有著服喪期間閉口不言的美譽。想不到您卻與小人親近,恐怕這不是治理國家的好辦法和維持世風的好策略。」少帝沒有理會範泰的勸告。
用南京話說,劉義符從小就是個「煩不了」的人,被立為太子時,更加「煩不了」,武帝去世時,他才17歲,什麼父喪、國事一概不過問,能推則推,實在推不掉的簡單應付一下,然後就忙他自己的事去了。
此時,司空徐羨之等已經在密謀策劃廢黜少帝劉義符,但廢黜劉義符後,身為次子的南豫州刺史廬陵王劉義真依照順序,應當繼位。于是,徐羨之等便利用劉義真與劉義符之間早已存在的宿怨,先上疏彈劾劉義真的種種罪行,將劉義真貶為平民,放逐到新安郡(今河南新安縣)。前吉陽縣(今湖北應山縣)令堂邑人張約之上疏說︰「廬陵王從小就得到先帝優厚慈愛的待遇,長大後又受到陛下和睦友愛的恩寵,所以心里有什麼話,一定要說出來,內心想什麼,一定會不加掩飾地表現出來。或許在某些地方違背了為臣之道,招致驕傲放縱而帶來的災禍。但他聰明早熟,確有過人的才華,應該對他寬容教養,發揮他的長處,寬恕他的缺點,以恰當的方法訓戒引導,升降都不應該過急。如今朝廷突然剝奪了他的爵位,把他放逐並幽禁到邊遠的地方。對上傷害了陛下手足之情,對下使遠近民心倉皇失措。我認為,我們大宋剛剛建立,宗室枝葉未繁,應該廣泛樹立藩屬屏障,互相之間,敦厚和睦。人誰能無過,可貴的是能夠改過自新。劉義真是武皇帝的愛子,是陛下的品德美好的弟弟,怎麼可以因為他一時之過,就長期地舍棄放逐!」奏疏呈上後,朝廷任命張約之為梁州府參軍,不久,便把他殺了。
司空徐羨之等因南兗州刺史檀道濟是宋武帝時代的大將,威望震懾朝廷內外,而且掌握強大的軍隊。于是,征召檀道濟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五月,2人先後抵達京師建康,徐羨之等就把廢立皇帝劉義符的計劃告訴了他們。
當時,少帝在皇家華林園(今南京雞鳴寺一帶)造了一排商店,親自買入賣出,討價還價;又跟左右佞臣一起,劃船取樂。傍晚,少帝又率左右游逛天淵池,夜里就睡在龍舟上。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第二天清晨,他的江山就沒了,他的皇位也被他弟弟劉義隆所取代。
二十五日凌晨,檀道濟引兵開路,徐羨之等隨後繼進,從雲龍門入宮。刑安泰等已先行說服了皇家禁衛軍,所以沒有人出來阻擋。少帝還沒有起床,軍士已經闖入,殺掉少帝的兩個侍從,砍傷少帝的手指,將少帝扶持出東閣,收繳了皇帝的玉璽和綬帶,由軍士把少帝送回到他的故居太子宮。
侍中程道惠勸徐羨之等人擁立皇弟、南豫州刺史劉義恭。但是,徐羨之等卻認為宜都王劉義隆一向有很高的聲望,又多有祥瑞之兆出現,于是,就宣稱奉皇太後張氏之命,列舉劉義符過失罪惡,廢為營陽王,而由宜都王劉義隆(劉裕次子)繼承皇帝之位。據《中國歷史記事》︰「宋少帝游戲無度,執政徐羨之等召檀道濟進京,廢殺少帝及廬陵王劉義真,迎立宜都王劉義隆于江陵,是為文帝。」又聲稱奉皇太後之命,收回皇帝印信,貶皇後司馬茂英為營陽王妃,將劉義符送到吳郡(今江蘇蘇州),由檀道濟入宮守衛朝堂。劉義符抵達吳郡後,被軟禁在金昌亭。
六月二十四日,徐羨之等派中書舍人刑安泰,前去刺殺劉義符。劉義符年輕力壯,奮戰突圍,逃出昌門,追兵用門閂捶擊,將劉義符打翻在地殺死。年僅19歲。
南朝梁著名史學家裴子野論曰︰古代君王養育兒子,兒子會說話的時候,由師傅教他文辭;會走路的時候,由師傅教他禮儀。劉宋國的皇家教育,一向與此不同,皇子在宮里的時候,交給奴僕婢女;在宮外,則依靠左右跟班。不論是太子,還是皇子,都有所屬的「帥」和「侍」,但是,擔任這二種職務的人,都是等級低下的臣僕。太子、皇子們的言談舉止、教育修養,以及行善行惡都由他們誘導。而他們口中從不談論禮義,見識不知古今。因此,拘束謹慎的人,能把太子和皇子引向小氣鄙俗,而狂妄粗暴的人,則可能把太子和皇子引向凶暴與邪惡。
就這樣,少帝劉義符只因一個「玩」字,玩掉了皇位、玩掉了江山,還玩掉了自己的性命。據了解,歷史上在劉義符前後貪玩的皇帝主要有周幽王、商紂、秦二世、夏桀和明朝的幾個玩家皇帝,萬歷皇帝朱翊鈞、正德皇帝朱厚照等等,都是「玩」的高手,雖然都是高手,但各有玩法不同。
周幽王(?—前771年),西周國王。姓姬名宮涅,宣王的兒子。沉湎酒色,不理國事,廢申後而立褒姒,並不惜以「烽火戲諸侯」來搏取寵妃褒姒的一笑。周幽王在位時,由于貪玩,每天想著玩兒的花樣。到了四月初一(陰歷)這一天,他命令手下把烽火全部點燃。各個諸侯國一看,以為敵軍來入侵,各諸侯匆忙舉大軍趕來救援,來到城下一看,才發現並非寇匪侵犯,而是一場鬧劇,十分氣憤,而周幽王和褒姒卻哈哈大笑(這可能就是中國最早的愚人節。比西方也是美國民間傳統節日,每年4月1日(陽歷)的「愚人節」大約早了1000多年)。後來犬戎(古族名。中國古代的一個民族,即獫狁,也稱西戎,活動于今陝、甘一帶,獫、岐之間)兵真的打了過來,周幽王再燃烽火,諸侯不再出兵救援,結果周幽王被殺,褒姒被擄。後世的「狼來了」的故事是否源出于此,尚待考證。
商紂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商朝最後一任君王,史稱為紂王。據說也是筷子的發明者。但終因貪戀妲己美色而丟失江山。後來被周武王東伐至盟津,各諸侯反叛商潮者800,會戰于牧野,紂兵戰敗,商紂王逃至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鹿台是商紂王所建之宮苑建築,地點大約位于今河南開封市城東南杞縣附近。
胡亥,秦始皇少子,中國封建王朝的第一個末代皇帝,史稱秦二世。自坐上帝王寶座之後,一心想享樂一生,有一次他對趙高說︰「人生在世,如同白駒過隙,現在朕既然已經君臨天下,那就應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這樣終百年壽,你看可以嗎?」這話正合趙高心意。趙高早有取代秦二世之野心,為了檢驗群臣對他的忠誠度,他精心導演了一出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在歷史上遺臭萬年的政治丑劇——指鹿為馬。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听,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意思是︰趙高準備篡位,擔心群臣不听,便想了一個辦法來試探群臣的忠誠度。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只鹿獻給秦二世。說︰「陛下,這是一匹好馬。」秦二世笑著說︰「丞相搞錯了,將鹿說成了馬。」趙高對秦二世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大臣中有阿諛奉承者說是馬;有正直者說是鹿。
事後,趙高將「說鹿者」暗中治罪。不久,趙高就派女婿閻樂領兵,假稱抓捕盜賊,直闖胡亥的行宮,逼迫胡亥拔劍自刎,胡亥死時只有23歲,皇帝也僅僅當了3年。但是他的「白駒過隙」和趙高的「指鹿為馬」的典故一直流傳到今天。
夏桀,是夏代的最後一個國君。又名癸、履癸,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玩君、暴君,在位53年。亡國後被放逐而餓死。夏桀生得身材魁梧,膀大腰圓,力大無窮。據說他能徒手把鐵鉤扳直,能把鹿角折斷。由于他身體極好,為了不致于總是扳鐵鉤、折鹿角,他終于找到了一個釋放能量的好去處,那就是女人或者說美女。在這許多美女中,有個叫妹喜(「妹」讀作「m 」,又名末喜)的,實在美麗得要人命,令夏桀十分滿意。不久就把妹喜封為皇後,還專門為妹喜建造了一座華麗的高大的宮殿,稱之為傾宮。還搞了什麼肉林、酒池,供他們吃喝玩樂。據說,妹喜是第一個紅顏禍水的實例。可見美女不但是禍水,還常常是要人命的。
商湯看到夏王朝的**統治,在名相伊尹(奴隸出身,後被商湯封官為「尹」,相當于宰相)的謀劃下,起兵伐桀。夏桀帶著妹喜和珍寶,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縣)。後被商湯追上並俘獲,導致國家滅亡。夏代自夏啟建國,歷17位國王,持續了400多年。
總結一下,周幽王因為褒姒玩了一出「烽火戲諸侯」的游戲;商紂王因為妲已丟掉江山;胡亥因為一心享樂被逼自刎;隋煬帝因為貪玩客死江都;李後主因為酷愛詩詞淪為亡國奴;正德皇帝朱厚照從北京跑到南京午朝門導演了一幕空前絕後、十分搞笑的「獻俘闕下」的鬧劇;嘉靖皇帝朱厚熜玩方術,草菅人命、濫殺無辜,最後搭上了自己的老命;弘光皇帝朱由崧成天哈欠連天,進了南明小朝廷的金鑾殿後,他做了一件最偉大的事業,那就是號召老百姓抓蛤蟆,用來配制藥(現在叫偉哥),所以人贈雅號「蛤蟆天子」。這些皇帝只因一個「玩」字,不僅失掉了自己的江山、皇位、金鑾殿,同時也失去了無數美女,最關鍵的還失掉了他後代的江山。
可憐一代君王劉義符,在位僅2年。被殺後葬于南京,連個陵號都沒有。謚為少帝。後裔未詳。
《列傳》選錄:
少帝司馬皇後,司馬茂英,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晉恭帝女也。初封海鹽公主,少帝以公子尚焉。宋初,拜皇太子妃。少帝即位,立為皇後。元嘉元年,降為營陽王妃,又為南豐王太妃。元嘉十六年薨,時年4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