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劉裕死後,少帝劉義符即位,檀道濟與徐羨之、傅亮、謝晦四人同為顧命大臣。北魏以宋值新喪,大舉南進,共出數路,攻略宋地,司州全部及青州、兗州、豫州大部分地區很快被魏軍奪佔。檀道濟聞警,率軍救援。軍至彭城,司、青2州並告危急,檀道濟領兵不多,不足分赴,而青州道近,守軍薄弱,便統兵兼程往救。魏軍見宋援軍將至,撤去青州治所東陽(今山東費縣西南)之圍。檀道濟兵至東陽,軍糧耗盡,只得停止追擊,又見東陽城已殘敝不堪,移青州治所于不其城(今山東即墨西南),爾後回軍湘陸(今山東魚台東南),阻止了魏軍南進的勢頭。
次年,因少帝劉義符游戲無度,荒怠朝政,徐羨之等密謀廢立,召回檀道濟共謀其事。當睌,檀道濟與謝晦同宿領軍府。謝晦心懷恐懼,輾轉難寐,而檀道濟觸床即鼾聲如雷。為此,謝晦深深佩服檀道濟的鎮靜和膽量。次日,幾位顧命大臣入殿矯詔太後令,廢少帝,迎劉義隆入承大統。
文帝繼位之初,朝中大權仍掌握在徐羨之、傅亮等人的手中。元嘉三年(426年),文帝下令追查弒立之事,徐羨之畏罪自縊,傅亮被縛誅殺。當時,謝晦已出鎮荊州,聞徐、傅已死,知道文帝秋後算賬,便擁3萬精兵抗拒朝命。文帝從廣陵召回檀道濟,對他說︰「廢立之事,你未參與謀劃,我不加追究。現在謝晦據荊州之地,抗表犯上,威脅建康,不知你有何良策?」檀道濟說︰「謝晦老練干達,富有謀略,我過去與他同從武帝北征,入關十策,有九策出于謝晦胸中。但他未曾率軍決勝于疆場,戎事非其所長。若陛下信任,可讓我餃命征討,可一戰擒之。」文帝大喜,遂親統大軍數萬,以檀道濟為先鋒,溯江西上,擊潰謝晦。因此平亂之功,檀道濟進號征南大將軍,任江州刺史。
元嘉七年(430年),為解除北魏對宋的威脅,文帝命檀道濟統軍北伐。宋軍前部到彥之進軍河南,收復洛陽、虎牢等地。但很快,北魏太武帝親自率軍反擊,擊潰了到彥之等部,劉宋前線部隊一片混亂,很多地方紛紛失守,退駐滑台(今河南滑縣)。
翌年一月,檀道濟率師往救滑台,軍至壽張(今山東東平西南),遇魏安平公乙旃眷。檀道濟領軍奮勇前行,大破魏軍,並乘勝北進,前後20余日,連戰30余次,宋軍多捷,進抵歷城(今山東濟南)。魏將叔孫建一面督軍正面迎擊,一面縱輕騎繞出其後,焚燒糧草。檀道濟的將士雖然英勇善戰,但是不料被釜底抽薪,斷了軍糧,就沒法維持下去,準備從歷城退兵。宋軍中有一些兵士逃到魏營投降,把宋軍缺糧的情況告訴了北魏的將領。北魏就派出大軍追趕檀道濟,想把宋軍圍困起來。宋軍將士看到大批魏軍圍上來,都有點害怕,有的兵士偷偷逃跑了。檀道濟卻不慌不忙地命令將士就地扎營休息。
當天晚上,宋軍軍營里燈火通明,檀道濟親自帶領一批管糧的兵士在一個營寨里查點糧食。一些兵士手里拿著竹籌唱著計數,另一些兵士用斗子在量米。其實檀道濟在營里量的並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蓋著少量白米罷了。有人偷偷地向營里望了一下,只見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這個消息馬上被魏兵的探子听到了,趕快去告訴魏將。說檀道濟營里軍糧還綽綽有余,要想跟檀道濟決戰,準是又打敗仗。魏將得到情報,以為前面來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來誘騙他們上當的,就把投降的宋兵殺了。
到了天色發白,檀道濟命令將士戴盔披甲,自己穿著便服,乘著一輛馬車,大模大樣地沿著大路向南轉移。魏將安頡等人被檀道濟打敗過多次,本來對宋軍有點害怕,再看到宋軍從容不迫地撤退,吃不準他們在哪兒埋伏了多少人馬,不敢追趕。檀道濟靠他的鎮靜和智謀,保全了宋軍,使宋軍安全地回師。以後,北魏也沒敢輕易進攻宋朝。此次北伐,檀道濟雖然沒有克定河南,但在四面遇敵、軍糧已斷的危急情況下,鎮定自若,全軍而返。實屬不易。自此之後,魏人憚懼檀道濟的威名,不再輕易南犯。文帝嘉其智勇,進位司空,鎮守尋陽。
檀道濟立功數朝,威名日重,左右心月復都是百戰之將,他的幾個兒子又多具才氣,引起了朝廷的猜忌。當時,文帝久病不愈,執掌朝政的彭城王劉義康及領軍將軍劉湛擔心文帝晏駕後,難以鉗制檀道濟,便向文帝屢進讒言,勸其盡早除掉檀道濟,以絕後患。
元嘉十三年(436年),檀道濟奉詔回京。臨行前,其妻向氏說︰「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來如此。朝廷今無事相召,恐有大禍。」檀道濟卻說︰「我率師扺御外寇,鎮守邊境,不負國家,國家又何故負我心」于是坦然入京。適逢文帝病情好轉,臥榻召見,文帝慰勉鼓勵,讓他返闕議事,用心邊防。不料檀道濟剛要啟程,鷦鷯鳥在船上哀鳴。正好文帝病情轉重。劉湛勸劉義康不可放虎歸山,劉義康即假托王命,以收買人心、圖謀不就之名逮捕檀道濟,旋加殺害。同時被殺害的還有其子給事黃門侍郎檀植、司徒從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混、征北主簿檀承伯、秘書郎中檀尊等8人,以及薛彤、高進之等大將。當時流傳著一首歌謠︰「可憐白浮鳩(俗名︰巧婦、桃蟲、蒙鳩),枉殺檀江州。」檀道濟死的那天,首都建業地震,地生白毛。
檀道濟被收捕時,憤怒氣盛,目光如炬,片刻間便飲光一斛酒。臨刑前,檀道濟投幘于地,憤怒地喊道︰「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啊!」可憐兩晉南北朝的一代名將檀道濟,竟遭枉殺。
檀道濟被枉殺,國人痛心。消息傳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諸將彈冠相慶︰「檀道濟一死,吳人無可畏懼也!」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文帝再令眾將北伐。東線屢遭困挫,致使魏人南抵瓜步,欲飲馬長江。面對一江之隔的勁敵,劉宋文帝登臨石頭城,不禁面露憂色,對江湛說︰「當初我們決定向北征伐時,贊同的人本來就很少。如今將士、百姓勞頓怨苦,我們不能不感到慚愧。我為大家帶來了災難,這是我的過失。」宋文帝長嘆一聲︰「檀道濟若在,豈使胡馬至此!」可此時檀道濟已屈死14年了。
元嘉三十年(453年),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劉劭殺死在含章殿,在位30年,時年47歲。應驗了孔熙先當年的預言。
太初元年、元嘉三十年(453年)三月二十日,宋文帝劉義隆葬于長寧陵(今南京紫金山)。謚曰景皇帝,廟曰中宗。世祖劉駿踐阼,追改謚及廟號。謚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後人對劉義隆的評價一般有三句話︰中國戰爭史上不可多得的英豪人物;好大喜功,行事不切實際;好猜忌,視兄弟如豺狼,視大臣如仇敵。
之後,劉宋王室諸子爭位,混戰不止,帝王荒婬殘暴,朝政日益**,劉宋國家的實力從此一蹶不振。
《列傳》選錄:
ヾ文帝袁皇後,袁齊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左光祿大夫敬公袁湛庶出的女兒。母親王氏地位卑賤,袁皇後年5、6歲,才得到撫養。起初被選為宜都王劉義隆妃,後來成為宋文帝皇後。生太子劉劭、東陽獻公主劉英娥。
起初,太祖待袁皇後恩禮甚篤,因為袁齊媯的娘家貧窮,便常請求宋文帝拿錢資助,但宋文帝生性節儉,給的錢也只是3萬5萬而已。潘淑妃很得宋文帝寵愛,常自稱只要請求皇上,沒有什麼得不到的。袁齊媯听說這事,不知是真是假,便假借潘淑妃的名義向宋文帝要30萬回家,沒想到才一晚上宋文帝就將錢撥下來了。為此袁齊媯感到相當怨恨,便假稱自己身體不適,不再與宋文帝見面。宋文帝每次要來見她,她都回避不見。連潘淑妃兒子始興王劉浚與其他庶子要來探望她,她都不見,最後袁齊媯終于怨恨成疾。元嘉十七年(440年),病危之際,宋文帝前來看望,哭著握著她的手,問她有什麼遺言要交代。袁齊媯只是看著宋文帝很久,一句話也沒說,然後用被子把頭蒙起來,再也不想看他。不久,袁齊媯在顯陽殿病逝,時年36歲。宋文帝甚相悼痛,詔前永嘉太守顏延之(南朝宋文學家)為哀策,文甚麗。也就是說,辭藻之華麗淒婉,幾乎能與司馬相如為漢武帝劉徹的陳皇後(陳阿嬌)所作的《長門賦》相媲美。宋文帝並以「撫存悼亡,感今懷昔」八字致意。有司建議給她諡「宣」,劉義隆親自定其諡號為「元」,故稱其為「文元皇後」。
ゝ文帝路淑媛,路惠男,丹陽建康(今南京)人。以色貌選入後宮,生孝武帝劉駿,拜為淑媛。年既長,無寵,常隨世祖劉駿出蕃。世祖入討元凶,淑媛留尋陽。劉駿即位,便尊母親路淑媛為皇太後,尊號崇憲。
當時劉子勛被另立為帝的事情發生後,路惠男相當高興,準備毒酒要給劉彧喝,想毒殺劉彧以讓自己的親孫子成為正式的皇帝。劉彧身邊的侍從拉了拉他的衣服,使他警覺到事情有異,于是拿這杯毒酒先請路惠男喝,路惠男遂被自己下的毒給毒死。
路惠男享年55歲,謚為昭皇太後,葬在劉駿之墓的東南方,稱為修寧陵。
ゞ文帝沈婕妤,沈容姬,不知何許人也。納于後宮,為美人。生明帝劉彧,拜為婕妤。元嘉三十年卒,時年40歲。葬建康之幕府山。世祖即位,追贈湘東國太妃。太宗即位,謹上尊號為皇太後。下禮官議謚,謚曰宣太後,陵號曰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