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一冊 蕭梁篇 武帝蕭衍

作者 ︰ 肖堯

梁天監元年(502年)八月二十二日,武帝命令尚書刪定郎、濟陽人蔡法度審定王植之集注的舊律,定為《梁律》,又命令其與尚書令王亮、侍中王瑩、尚書僕射沈約、吏部尚書範雲等9人一同議定。政令執行起來後,梁朝的官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十一月初十,立皇子蕭統為太子。

天監二年(503年)正月初二,梁武帝任命尚書僕射沈約為左僕射,吏部尚書範雲為右僕射,尚書令王亮為左光祿大夫。初三,王亮因在正月初一假稱有病不登殿朝賀而獲罪,被削去爵位,黜為平民。

成都城中的糧食吃光了,一升米價格暴漲到3000錢,人們開始互相格殺吞食(出現了人吃人的慘狀)。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相當于州長)劉季連,連著幾個月喝粥,實在沒有辦法向武帝投降。武帝派遣主書趙景悅宣諭詔令,可以接受劉季連投降。劉季連光著上身來請罪。對鄧元起說︰「早知道這樣的話,豈有前頭的事情呢(指當時反叛)?」劉季連到了建康,進入東掖門,他每走幾步就跪在地上磕頭一次,一直到了武帝面前,梁武帝笑著對他說︰「你想追慕劉備,但是連公孫述都比不上,豈不是因為沒有象諸葛孔明這樣的臣子嗎?」梁武帝赦免他的罪,貶為庶民。

三月,蕭寶寅跪伏在北魏朝廷闕門之下,請求出兵討伐梁朝,雖然來了暴風大雨,他也不避躲。恰在這時,陳伯之投降了北魏,也請兵伐梁,願為北魏效力。于是,北魏宣武帝元恪,又稱拓拔恪就召集令、僕和諸曹尚書等八坐,以及侍中、散騎常侍等門下等大臣們進去議定其事。四月初一,北魏委任蕭寶寅為都督東揚州等3州諸軍事、鎮東將軍、揚州刺史、丹陽公、齊王,對他的賞賜十分豐厚,並且配兵1萬,令他駐守東城。又委任陳伯之為都督淮南諸軍事、平南將軍、江州刺史,令他駐守陽石,等待到了秋冬時間就大舉討伐梁朝。蕭寶寅在第二天早晨就要接受北魏的拜官封爵,從夜里一直慟哭到次日早晨。北魏人又允許蕭寶寅招募四方的勇壯之士,得到數千人,顏文智和華文榮等6人都成了將軍,軍主。蕭寶寅意志莊重性情文雅,雖然過了為東昏侯服喪一年的期限,但是猶拒食酒肉。他形容憔悴,飲食粗劣,身著粗布之衣,從來不嬉笑。

蕭寶寅是齊明帝蕭鸞的第六子,東昏侯蕭寶卷的同母弟弟。天監元年(502年),梁武帝蕭衍攻克建康(今南京),圍殺原南齊鄱陽王蕭寶寅,將他包圍在住所里,情況十分危急。此時,蕭寶寅的親信一面給他找了一只停靠在長江邊上的小船;一面在院牆上鑿洞,讓他從洞中逃出。在江邊踫上了追兵,蕭寶寅換上漁人的衣服,坐上小船,在長江上從容地當起了漁翁,一會兒把船劃向上游,一會兒劃向下游。追兵見這漁翁從容,沒有逃跑的跡象,也就沒懷疑盤問。追兵走了後他才走上西岸,跑到故人華文榮家中。在華文榮等人的幫助下,一年後終于到達北魏帝國的轄區壽春(今安徽壽縣)東城戍,北魏宣武帝元恪收留了他們。

三月二十一日,梁朝蔡法度向朝廷獻上《梁律》20卷、《令》30卷、《科》40卷,武帝詔令頒布實行。

五月二十一日,梁武帝敕令停止各郡縣為上宮和東宮貢獻物品,只準許各州以及會稽郡可以根據本土的具體情況制定貢奉物品種類,但是如果不是本地所產的,也不得上貢。

六月,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謝朏乘坐輕舟出門來到建康,梁武帝詔令他為侍中、司徒、尚書令。謝朏推辭說有腳疾,不堪于拜謁之事,頭戴方巾,自己駕車,來到雲龍門謝恩。武帝在華林園召見謝朏,他乘著小車去赴席。次日早晨,武帝臨幸謝朏在建康的宅第,兩人邊飲邊談,非常歡快。謝朏再三陳述自己的心願,不想出仕,但武帝不答應,謝朏無奈,只好請求自己回東面去迎接母親前來,然後再就任,武帝同意了。謝朏臨出發之前,武帝再次臨幸,為他賦詩餞別。謝朏離京東還時,送行和迎接的使者絡繹不絕,後一撥可以看到前一撥。謝朏回到建康之後,武帝詔令在他的舊宅起造新府,對他的各種禮遇就更優異于他人了。

梁朝馮翊人吉翂的父親為原鄉縣縣令,被奸吏所誣陷,逮捕押送到廷尉,罪當處死。吉翂時年15歲,他擊響了懸掛在朝堂外的登聞鼓,乞求代父親一死。武帝見他所齡幼小,懷疑是別人教他這麼干的,就讓廷尉卿蔡法度對他嚴加誘脅,讓他說出實情來。吉翂回答︰「囚犯我雖然愚魯年幼,但是豈能不知道死之可怕呢?完全是出于不忍心看父親遭受極刑,所以乞求代他一死。這不是小事,怎麼是受他人的教唆呢!聖旨準許我代父而死,真是不異于登仙,豈有反悔之說呢?」當時,吉翂被加上了手銬腳鐐,蔡法度憐憫他,命令給他另換成輕一些的刑具,但是吉翂卻不讓換,說︰「我是死罪犯人,只應該加重刑具,豈可以減輕呢?」競然不肯月兌去手銬與腳鐐。蔡法度把這一切情況上奏武帝,于是武帝就寬恕了吉翂父親的罪過。

當初,齊高帝為了加強建康城的防務,于建元二年(480年),著手改建建康都牆,用磚砌築。梁武帝時更將宮城(台城)的城牆增加到三重。之後,還擴建了建康宮的正殿——太極殿,從12開間擴大到13開間。

自晉元帝南渡建康立都以來,歷代議立闕于宮前均未實現,梁武帝天監七年(508年)則作神龍、仁虎闕于宮城端門、大司馬門外。又新作國門于越城之南,「以示觀瞻」。天監十一年,擴建太廟「增牆基九尺」。宮城內,新作太極殿,「內外並以錦石為砌」。又起第三重宮牆,東、西開萬春、千秋門。宮城向南,出宣陽門,「改朱雀門稍西,在今鎮淮橋北」。經過梁武帝這一番新建改作,建康都城形制漸周正,融漢魏傳統與江左所創于一體。南朝建康都城對後世營建都城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梁武帝時,建康京邑範圍擴大,人口迅速增加,宮闕壯麗,稱全國第一大城(《資治通鑒》卷一六二)。胡三省注引《金陵記》稱,「梁都之時城中二十八萬戶,西至石頭,東至倪塘,南至石子崗,北過蔣山,東西南北各40里」。

據有關史料記載︰台城位于玄武湖南岸,在今東南大學一帶,是東晉和南朝諸代政治、軍事和思想文化的統治中心,也是六朝的後宮禁城。代表了「六朝金粉」的興衰。當時皇宮的規模很大,僅東晉的宮內大小殿宇就有3500多間,至南朝4代(宋、齊、梁、陳),更是重樓四起,殿閣櫛比,以後台城在歷史上屢遭破壞。梁大同十二年(546年)侯景之亂,梁武帝餓死台城,陳太建十二年(580年)隋兵南下,活捉陳後主于景陽宮井中,六朝皇宮被蕩平耕墾。

今天,台城雖已無跡可尋,但是唐末詩人韋莊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依舊給人們留下無盡的遐想。另有詞曰(桂枝香-登台城)︰

登高眺望,送雁去秋歸,豪氣酣暢。

東看鐘山毓秀,翠巒疊嶂。

西臨古剎琉璃塔,正南方、鼎新模樣。

北湖舟泛,接天蓮葉,碧波紅浪。

憶往昔、蕭梁武帝,惹侯景之亂,惜死城上。

吳晉南朝數代,興亡悲壯。

六朝如夢誰人記?故都煙雲隨風蕩。

舊時明月,傷心千古,幾多絕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