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一冊 蕭梁篇 武帝蕭衍

作者 ︰ 肖堯

(9)侯景之亂

中大同元年(546年),梁武帝已經當了44年皇帝,82歲高齡了(老皇帝堅決不肯讓位,導致兒孫們野心不斷膨脹),他的兒子們彼此互不服。邵陵王蕭綸任丹陽尹、湘東王蕭繹任江州刺史、武陵王蕭紀任益州刺史,他們的權力都跟皇帝差不多。此時太子蕭綱也已經44歲了,他很擔心那些藩王日益強大的權勢,常常挑選一些精銳軍隊來保衛東宮。

侯景(503—552年),羯族,字萬景,懷朔鎮(今內蒙古包頭東北)人,心地狡詐,反復無常。少而不羈,見憚鄉里。及長,驍勇有膂力,善騎射。以選為北鎮戍兵,稍立功效。一說,侯景身高不滿七尺(按照一尺合今24.2cm計算約為1.69米),上長下短,廣額高顴,右腳患有足疾,是個跛子,弓馬非其所長。他雖然其貌不揚,卻頗有謀略,以機詐多變著稱。

侯景,原為北魏懷朔鎮戍卒。六鎮起事時,投降爾朱榮,為鎮壓葛榮的先鋒。後高歡誅滅朱氏,又投靠高歡。所謂六鎮,是指北魏初期,長城沿線所築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御夷鎮6座城鎮,是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重要屏障。6鎮將帥咸由鮮卑貴族擔任,士卒亦以鮮卑悍兵為主。

侯景在東魏時,職位通顯,歷任尚書左僕射、司空、司徒、大行台等職,擁兵10萬鎮守黃河以南。高歡(東魏權臣北齊創建者)臨死的時候,怕侯景靠不住,派人把侯景召回洛陽。侯景听到高歡死了,就不接受東魏的命令,便于太清元年(547年)正月十三日,帶著人馬並以河南13州之地降于西魏(由權臣鮮卑人宇文泰控制)。西魏丞相宇文泰也不信任侯景,一面接受侯景的獻地,一面召侯景到長安去,準備解除他的兵權。侯景不肯上宇文泰的當,又轉向梁武帝投降。

這一年,是梁武帝當政的第46個年頭。侯景派遣他的行台郎中丁和前來梁朝,在上表中講道︰「我與高澄(高歡長子)之間有隔閡,請允許我率領函谷關(位于河南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以東,瑕丘(位于河南濮陽縣城東南9公里固堆西)以西,豫州、廣州、郢州、荊州、襄州、兗州、南兗州、濟州、東豫州、洛州、陽州、北荊州、北揚州等13個州來歸附。而青州、徐州等幾個州,我只要隨便寫封信過去就能來歸降。況且黃河以南,都是我管轄的範圍,行動起來易如反掌。倘若青州、徐州一旦平定,就可以隨後慢慢攻取燕、趙之地了。」梁武帝召集大臣們來朝廷商議此事,他認為機會難得,不能膠柱鼓瑟而不知變通。

這一年,正月十七日,梁武帝曾經夢見中原地區的牧守(州郡的長官)們都獻地來投降,舉朝上下一片歡慶。早晨起來,梁武帝遇見中書舍人朱異,便把做夢的事告訴了他,並說︰「我這個人很少做夢,如果做了夢,夢中之事就一定會應驗。」朱異忙說︰「這是天下要統一的征兆。」

恰值侯景派他的行台郎中丁和前來告訴梁武帝,說侯景定下計策要在正月十七日這天行動,梁武帝就更相信這個夢是天神的意志。他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國家象金甌一樣,無一傷缺之處,現在忽然要接受侯景送來的土地,這難道合乎事理的嗎?倘若因此而引起混亂,後悔怎麼來得及呢?」朱異揣摩到了梁武帝的心思,便對梁武帝說︰「陛下聖明無比,君臨天下,南北方的人都仰慕、歸心于您,只是因為沒有機會奉事您,所以其心意一直沒有實現。現在,侯景將西魏的一半土地分割出來歸附您,如果不是天意引導他的心,人們又贊同他的打算,怎麼會走到這一步呢!如果拒絕侯景,不收留他,恐怕就會堵絕了隨後準備來歸降人的希望。這些實在是顯而易見的,希望陛下您不要猶豫。」梁武帝听完這席話,決定接納侯景。

梁武帝任命侯景為大將軍,封他為河南王,讓他擔任都督河南、北諸軍事及大行台之職,並特意授權他可以如後漢的鄧禹那樣秉承皇帝的旨意發號施令。

平西諮議參軍周弘正擅長觀察天象變化而預測吉凶,他在侯景投奔梁朝之前曾對人說︰「幾年之後國內會有兵戈之亂。」等他听說梁武帝接納了侯景,便說︰「禍亂原因就在這里了。」

事後來看,由于朱異的「瞎參謀」、侯景的假象和梁武帝貪婪的心理,導致梁武帝決策失誤而引狼入室,以致後來發生了「侯景之亂」,使梁朝提前走上了滅亡之路。

八月初一,梁武帝詔令大軍去討伐東魏。他派遣南豫州刺史貞陽侯蕭淵明(蕭懿的兒子)、南兗州刺史南康王蕭會理(蕭續的兒子)分別督率各位將領進攻東魏。由蕭淵明擔任都督。

不久,東魏慕容紹宗的軍隊大敗梁軍,貞陽侯蕭淵明以及胡貴孫、趙伯超等人都被俘虜,傷亡失散的士兵有幾萬之多。後來,蕭淵明被押送到了鄴城(今河南安陽市),東魏孝靜帝登上了閶闔門接收戰俘,責備之後就給他松綁,然後送到了晉陽(今山西太原市)。

一天,梁武帝正在睡午覺,宦官張僧胤稟告說朱異要啟奏事情,梁武帝不禁驚恐萬分,他馬上起床,坐上轎子,來到了文德殿的殿堂上。朱異啟奏說︰「韓山(寒山)戰事失利。」梁武帝听了之後,嚇得恍恍忽忽,幾乎要從坐床上倒下去。梁武帝感嘆道︰「我難道也要落到江山被夷狄所奪取的晉朝那樣的下場嗎?」

太清二年(548年)正月初七,東魏慕容紹宗帶領5000精銳騎兵前後夾擊侯景的軍隊。侯景與自己的幾個心月復之人,騎馬從硤石南渡淮河,一路上他們招募了一些潰散的士兵共有800人。

二十二日,侯景派遣儀同三司于子悅飛馬返回建康,把自己戰敗的事啟奏朝廷,並且自己請求革職貶官。梁武帝下詔沒有答應。二十三日,梁武帝就讓侯景擔任南豫州(今安徽和縣)牧,他原來的官職還依然保持;又任命鄱陽王蕭範為合州刺史,鎮守合肥。

侯景自從來到壽陽,就不斷地提出要求,朝廷都未曾拒絕過他。侯景請求梁武帝,「請娶于王謝,帝曰︰‘王謝門高非偶,可于朱張以下訪之。’」(《南史-侯景傳》)以後「王謝」為高門世族的代稱。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可見當時王謝家的名氣。

侯景上表梁武帝要求娶建康(今南京)的大族王、謝之女為妻。梁武帝說︰「王和謝家門第高貴,你與他們不相配,你可以從朱(朱異,曾任中書通事舍人,梁武帝的高級秘書)、張(張綰,曾任秘書郎,屬秘書省,掌管圖書經籍)以下的家族中尋訪、聘娶。」侯景為此心中十分怨恨梁武帝,說︰「將來,我要讓吳人的女兒許配給奴僕!」

可見,侯景身殘志也殘,屬于那種心理畸型變態之人,報復心極強。就在侯景兵敗南渡淮河,經過一座小城時,有人登上了城牆上面呈凸凹形的短牆對侯景謾罵道︰「他說地不平,我說地有坑!下面一只大跛驢,一走一晃燈!」侯景听完惱羞成怒,不顧東魏慕容紹宗的追兵在後,攻破了這座小城,殺掉了罵他的人之後才帶兵離去。其褊狹心理,可見一斑。後來,侯景進入建康後,王、謝二家被屠殺最慘,幾乎滅絕。至此,侯景反叛梁朝的念頭就更強烈了。

臨賀王蕭正德是梁武帝之佷,蕭宏第三子。由于梁武帝早年無子,便收蕭正德為義子。中大通四年(532年)梁武帝立西豐侯蕭正德為臨賀王。蕭正德結納朱異,武帝即已加封了昭明太子等幾個兒子,朱異便進言說蕭正德爵位太低,所以梁武帝便將蕭正德封為王。後來,丁令光為梁武帝生了兒子蕭統。梁武帝便封蕭統為太子(昭明太子),引起臨賀王蕭正德的強烈不滿。太子蕭統在中大通三年(531年)死後,梁武帝立昭明太子同母弟晉安王蕭綱為皇太子。蕭正德無論到哪里都貪婪殘暴,不遵守法令,多次受到梁武帝的怪罪。因為這些蕭正德心里對梁武帝十分憤恨。他暗中豢養一批肯為他效忠的敢死之人,儲存糧食,積攢財物,希望朝廷發生意外事變。侯景知道蕭正德的心意,于是兩人暗中勾結,伺機謀反。鄱陽王蕭範秘密啟奏梁武帝,告訴他侯景要密謀反叛。梁武帝不信。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