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一冊 蕭梁篇 武帝蕭衍

作者 ︰ 肖堯

(11)後人評價

——《南史》的作者李延壽在論及梁朝的興衰時,曾指出︰自古撥亂建國之君甚多,但多數都是其後代失國。「自己而得,自己而喪」者,唯有梁武帝一人而已。這個評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博學多通,好籌略,有文武才干,時流名輩咸推許焉。所居室常若雲氣,人或過者,體輒肅然。(《梁書》)

——舍身佛寺的第一君王。

——蕭衍主持修訂的《梁律》繁瑣龐雜,苛重無比。他還大興土木,輕用民力。故有人評價他是︰「罔恤民之不存,而唯憂士之不祿。」(《梁書》)

——蕭衍是帝王中佞佛的典型,歷史學家評價他︰「托身人上,忽下如草」,意即身為高高在上的皇帝,對待老百姓卻象對待草芥一樣。

——對梁朝繁榮的文化事業,《南史》作者李延壽︰「自江左以來,年逾200,文物之盛,獨美于茲。」

——「以佛化治國」的第一人。

——據史書記載,蕭衍是一位徹底的素食主義者,在重大的祭祀和宴會場合也禁止食肉,甚至每天只吃一頓粗米飯;他穿的是布衣,床上掛的是用木棉做的黑帳子,被子幾年才更換一次;他還不飲酒、不听音樂、不近,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儉樸的皇帝。

——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都有發展,百姓安居樂業,都城建康發展成為人口超過百萬的家、藝術家,出現一個「花團錦簇」的「文化盛世」。

(12)武帝年表

宋大明八年(464年),出生于建康(今南京市)城南同夏里,亦即現今的老虎頭,1歲。五月,宋孝武帝死。太子劉子業即位,是為前廢帝。

宋前廢帝永興元年(465年)、景和元年、宋明帝泰始元年,2歲。

宋泰始二年(466年),3歲。

宋元徽五年(477年)、宋順帝昇明元年,14歲。

齊永明五年(487年),24歲。齊竟陵王蕭子良開西邸,集文學之士,其中蕭衍、沈約、謝眺、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號曰「八友」。

齊永明八年(490年),27歲。其父蕭順之憂懼而死。

齊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海陵王延興元年、明帝建武元年,31歲。齊郁林王失德,西昌侯蕭鸞將謀廢立。蕭衍因其父之死怨恨齊武帝,遂參與蕭鸞密謀,多所謀劃。

齊建武二年(495年),32歲。二月,魏軍20萬進攻義陽,蕭衍以偏帥隨左衛將軍王廣之赴救,出奇計大敗魏軍,以功封建陽縣男。領羽林監,出鎮石頭城。

齊建武五年(498年)、永泰元年,35歲。七月,齊明帝死,遺詔以蕭衍為都督、雍州刺史。太子蕭寶卷立,是為東昏侯。

齊永元二年(500年),37歲。蕭懿為尚書令,旋被東昏侯毒死。雍州刺史蕭衍聞訊,在襄陽起兵。

齊永元三年(501年)、齊和帝中興元年,38歲。三月,齊南康王蕭寶融在江陵即位,改元,是為齊和帝。以蕭衍為尚書左僕射,加征東大將軍,都督征討諸軍事,假黃鉞。十二月,建康城中內變,守將張稷、王珍國等殺東昏侯。蕭衍入建康,以宣德太後令,追廢蕭寶卷為東昏侯。以蕭衍為秘書監、大司馬、錄尚書事、驃騎大將軍、揚州刺史,封建安郡公。

齊中興二年(502年)、梁天監元年,39歲。四月,蕭衍即帝位,建國號梁,是為梁武帝,建元天監。廢齊和帝為巴陵王,旋即殺害。齊亡,共7帝,24四年。

梁天監二年(503年),40歲。劉季連降,至建康,免為庶人。蔡法度等修成梁律、令、科,詔令施行。

梁天監三年(504年),41歲。梁武帝率僧侶2萬人,在重雲殿重閣,親自制文發願,表示舍道歸佛。

梁天監四年(505年),42歲。是年冬,梁武帝大舉攻魏,命王公以下各出租谷以助軍餉,以臨川王蕭宏為帥,屯洛口,軍容甚盛,北人以為百數十年所未有。

梁天監九年(510年),47歲。梁武帝到國子學,親臨講肄,令太子以下及王侯之子都入學。梁尚書王都令史本用寒流,是年命改用士流。

梁天監十年(511年),48歲。是年,梁有州23、郡350、縣1022。

梁天監十一年(512年),49歲,修《五禮》成,共8019條。

梁天監十六年(517年),54歲梁武帝令織官,織錦花紋不得用仙人鳥獸形狀,以免裁剪有失仁恕;又詔︰宗廟祭祀用牲,用面為之,以免殺生;又詔︰宗廟以餅代脯,余用蔬果。

梁天監十七年(518年),55歲。梁武帝疑臨川王蕭宏藏鎧仗,查看庫房,見藏錢3億余萬及大量布絹等,並無鎧仗,知無異志。

梁普通二年(521年),58歲。梁武帝依據佛經在建康設「孤獨園」,收養貧民。

梁普通六年(525年)、孝昌元年,62歲。南天竺僧人菩提達摩于梁普通年間至廣州,旋至建康,與梁武帝相見,不歡而散。

梁普通七年(526年),64歲。粱軍攻魏,壽陽降。梁得52城,改合肥為南豫州。

梁普通八年(527年)、大通元年,64歲。是年,梁武帝建建國寺,親自到寺舍身。

梁大通三年(529年)、中大通元年,66歲。改定240號將軍為44班。梁武帝到同泰寺舍身,群臣以錢一億萬奉贖「皇帝菩薩」。

梁中大通三年(531年),前閔帝(前廢帝)普泰元年後廢帝中興元年,68歲。是年,梁武帝兩次到同泰寺講經。梁昭明太子蕭統死。

梁中大通五年(533年),70歲。梁武帝到同泰寺講經。

梁大同十一年(545年),82歲。梁武帝長齋事佛,自奉節儉,而王侯子弟犯法,多被赦免,由此更橫行無忌。

梁大同十二年(546年)、中大同元年,83歲。三月,梁武帝到同泰寺講經舍身。四月,皇太子以下奉贖,仍于同泰寺解講,設法會,大赦,改元。

梁中大同二年(547年)、太清元年、西魏大統十三年、東魏武定五年,84歲。二月,侯景降梁,封河南王。三月,梁武帝到同泰寺舍身。四月,群臣贖皇帝還宮。

梁太清二年(548年)、西魏大統十四年、東魏武定六年,85歲。八月,侯景反于壽陽。梁武帝下詔討伐侯景。十月,侯景連下譙州、歷陽,從橫江渡江至采石,直掩建康。臨賀王蕭正德叛應侯景,石頭城守將投降,台城被圍,羊侃指揮守城事宜。十一月,蕭正德稱帝。湘東王蕭繹的援軍從江陵出發。

梁太清三年(549年)、西魏大統十五年、東魏武定七年,86歲。三月,台城陷落,被圍凡4個半月,死者十**。城外援軍都受詔命散去。侯景廢蕭正德為侍中、大司馬。五月,梁武帝去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