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一冊 陳朝篇後主陳叔寶

作者 ︰ 肖堯

(五)後主陳叔寶

後主陳叔寶(553—604年),字元秀,小字黃奴,孝宣帝陳頊嫡長子。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第五位皇帝,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史稱陳後主,又稱長城公。梁承聖二年(553年)十一月,陳叔寶生于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第二年,江陵失陷,陳頊遷關右(指潼關以西),留後主于穰城(今河南鄧縣)。天嘉三年(562年),歸京師(今南京),立為安成王陳頊世子。天康元年(566年),授寧遠將軍,置佐史。光大二年(568年),為太子中庶子,尋遷侍中。太建元年(569年)正月初四,安成王陳頊即皇帝位,立世子陳叔寶為太子。

陳叔寶雖然身為太子,但是其皇位卻來得十分不易。前面說過,他的異母弟弟陳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伺機殺害陳叔寶,在眾人的救護下陳叔寶才幸免于難。

太建十四年(582年)正月十三日,皇太子陳叔寶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二十一日,陳後主詔令尊稱柳皇後為皇太後。當時陳後主居住在承香殿養傷,不能臨朝听政。于是皇太後就住在柏梁殿,百官大臣稟奏的國事政務,都由皇太後裁決處理。直到陳後主傷勢痊俞,皇太後才歸政于他。

二十五日,陳叔寶冊立妃子沈氏(沈婺華)為皇後。二十七日,又冊封皇弟陳叔儼為尋陽(今江西九江)王,陳叔慎為岳陽(今湖南岳陽)王,陳叔達為義陽(今河南信陽縣)王,陳叔熊為巴山(川陝交界地帶)王,陳叔虞為武昌(今河北武昌)王。

四月十七日,陳後主冊立皇子永康公陳胤為皇太子。陳胤是孫姬的兒子,沈皇後養為己子。

九月初五,陳後主在太極殿舉行佛教布施天下的無遮**會,他舍身寺廟並捐獻了天子的輿車、衣服,又大赦天下。然後任命長沙王陳叔堅為司空,他的驃騎將軍、揚州刺史職務仍舊。

至德元年(583年)正月初一,隋朝將要遷入新都大興城(位于漢長安城東南,今西安城及城東、城南、城西一帶。即唐長安城),大赦天下(三月十八日,隋朝宮廷遷入新都)。初三,陳朝大赦天下,改年號為至德。當初,陳後主由于受傷,不能處理政事,朝廷的大小政事都由長沙王陳叔堅裁決處理,陳叔堅因此權傾朝廷。陳叔堅十分驕橫,因此受到陳後主的猜忌。任命祠部尚書江總為吏部尚書。

陳後主傷勢痊愈,在後殿置辦酒席以示慶賀,讓吏部尚書江總以下的公卿大臣奏樂賦詩。陳後主酒醉以後,命令毛喜賦詩。當時陳孝宣帝剛安葬不久,毛喜見陳後主在服喪期間竟如此尋歡作樂,心中很不高興;他想要起身勸諫,陳後主已醉得不省人事。于是毛喜就在台階上假裝心病發作,倒在階下,然後被抬出宮中。

陳後主酒醒後,對江總說︰「我悔不該召毛喜赴宴,他其實並沒有病,只是想阻止我設宴歡樂,反對我的作為罷了。」于是和司馬申商議道︰「毛喜負氣使性,讓我難堪,我想听任他的仇家鄱陽王兄弟為其兄長報仇,可以嗎?」司馬申回答說︰「毛喜終究不會為陛下所用,願按照陛下說的去做。」中書通事舍人北地人傅縴爭辯說︰「不能那樣做。如果允許鄱陽王兄弟向毛喜報仇,那末把先皇宣帝置于何地?」陳後主說︰「那就把毛喜安置在一個小郡中,不許他再在朝廷參預政事。」于是任命毛喜為永嘉內史。

至德元年(583年)十一月,陳朝派遣散騎常侍周墳、通直散騎常侍袁彥到隋朝聘問(古代諸侯之間遣使互相通問叫聘,小規模的聘叫問,通稱聘問)。陳後主听說隋文帝相貌奇異,與常人不同,就讓袁彥畫下文帝的像帶回。陳後主見到畫像後大吃一驚,說︰「我不想再看到這個人。」急忙下令去掉畫像。

至德二年(584年)五月,南陳朝廷任命吏部尚書江總為尚書僕射。七月初六,陳朝派遣兼散騎常侍謝泉等人出使隋朝(此時兩國關系比較正常)。

這年十一月,陳後主在皇宮光昭殿前修建臨春、結綺、望仙三棟樓閣。樓閣各高數10丈,連延數10間,窗戶、壁帶、懸楣、欄桿等都是用沉木和檀木制成,並用黃金、玉石或者珍珠、翡翠加以裝飾,樓閣門窗均外掛珠簾,室內有寶床寶帳,極盡奢華,宛如人間仙境。穿戴玩賞的東西瑰奇精美,近古以來所未見。每當微風吹來,沉木、檀木香飄數里。閣下堆石成山,引水為池並雜種奇花異草。

陳後主自己居住在臨春閣,張貴妃居住在結綺閣,龔貴嬪、孔貴嬪居住在望仙閣,通過各樓閣之間的復道互相往來。另外,後宮里還有孔貴人、張淑媛、薛淑媛、呂淑媛、張淑華、徐淑儀、袁昭儀、高昭儀、江修容、何婕妤、王美人、季美人、孫姬等都深受陳叔寶的寵愛,經常到三座樓閣上游玩宴樂。陳後主又任命宮女中有文才的袁大舍等人為女學士。尚書僕射江總雖然擔任宰相,但並不親自處理政務,每天與都官尚書孔範、散騎常侍王等文士10余人,侍奉後主在皇宮後庭游玩宴樂,不講君臣尊卑次序,被稱之為「狎客」。陳後主每舉辦酒宴,就使諸位妃、嬪和江總等狎客一起賦詩,互相贈答,然後挑選其中特別艷麗的詩作,譜上新曲,再挑選宮女千余人練習歌唱,分部演出。其歌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等,大都是贊美諸位妃、嬪的美麗容貌。君臣飲酒酣歌,從夜晚到清晨,以為常事。

張貴妃名叫張麗華(560—589年),家中世代為兵(一說出身寒門,其父兄以織席為生),陳後主為太子時,年僅10歲的張麗華被召入東宮,為孔妃的侍女。有一天,被陳後主偶然遇見,陳後主大驚,端視良久,對孔妃說︰「此國色也。卿何藏此佳麗,而不令我見?」孔妃說︰「妾謂殿下此時見之,猶嫌其早。」陳後主問何故,她說︰「她年紀尚幼,恐微葩女敕蕊,不足以受殿下采折。」陳後主見她長得很漂亮,對她產生好感。數年後,遂與她親近,生下了皇太子陳深。

張貴妃的一頭秀發約長7尺(按照一尺合今24.2cm計算約1.69米長),油光發亮。張貴妃既聰明穎慧,又具有豐采,舉止優雅,每當她顧盼凝視時,更顯得光彩照人,映動左右。張貴妃善于體察陳後主的心意,向後主引薦宮女。因此後宮妃、嬪、宮女都對她感恩戴德,競相在陳後主面前贊美她。她又擅長祈禱鬼神的厭魅方術,經常在後宮中進行各種不合禮制規定的祭祀,聚集女巫伴著樂聲跳舞,裝神弄鬼。陳後主懶于處理政事,朝中百官大臣有所啟奏,都由宦官蔡月兌兒、李善度呈進請示,陳後主則靠著松軟的靠墊,讓張貴妃坐在他的膝蓋上,兩人一起審批奏表,裁決政事。凡是蔡月兌兒、李善度兩人所沒有記住的,張貴妃都逐條加以分析,沒有遺漏。張貴妃經常參訪了解皇宮外面發生的事情,外間的一言一事,張貴妃必定事先知道,然後告訴陳後主。因此更加受到陳後主的寵愛,遠在後宮諸位妃、嬪之上。陳後主身旁的宦官與親信內外勾結,朋比為奸,援引宗屬親戚,橫行不法,賣官蠰獄(收受賄賂,出賣官爵,枉法斷獄),賄賂公行,就連朝廷賞罰之命,也出于宮掖。外朝大臣有不順從旨意的,就尋找機會加以陷害。于是孔貴嬪、張貴妃的權勢炙手可熱,執掌朝政的公卿大臣都競相奉承依附。特別是張貴妃生下一個兒子之後,張貴妃在陳後主心目中的地位更加提高、鞏固。以至于當時江東小朝廷︰「不知有陳叔寶,但知有張麗華。」可見張麗華的名氣之大,足可以與帝王相提並論的。

關于張麗華算不算中國古代十大美女,沒有考證。據說排在美女榜上的有︰唐琬、妲已、褒姒、卓文君、王昭君、趙飛燕、貂嬋、張麗華、楊玉環、香妃。張麗華名列第七位,尚未「名落孫山」,否則陳後主不至于痴情到要去寫「亡國之音」的地步。

據史料,陳後主共有11個妻妾(不含宮女),22個兒子,其中11個受封、11個未封。另,陳後主第六女陳婤在陳朝滅亡之後,成為隋煬帝楊廣的貴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