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二冊 楊吳篇 烈祖楊渥

作者 ︰ 肖堯

(二)烈祖楊渥

烈祖楊渥(886—908年),字承天,太祖楊行密長子。天祜二年(905年)十一月,楊渥為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

天祐四年(907年)正月,淮南節度使兼侍中、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弘農郡王楊渥奪取江西以後,驕橫奢侈更加厲害,對節度判官周隱說︰「您出賣我們的國家,有什麼臉面再相見!」楊渥說周隱出賣國家,其實是指(905年)九月,楊行密臥病時,周隱向楊行密建議廬州刺史劉威,暫時代領軍府事務一事,于是楊渥殺了周隱。因此屬下將佐都自感不安。

楊渥在服喪期間日夜飲酒,點燃粗大的蠟燭來擊球,一支蠟燭費錢數萬。有時單獨騎馬外出游玩,隨從的人在道路上奔走,不知他到哪里去了。左、右牙指揮使張顥、徐溫哭著勸諫,楊渥勃然大怒說︰「你們認為我沒有才能,為什麼不殺死我自己當節度使!」張顥、徐溫二人非常懼怕。楊渥挑選壯士,號稱「東院馬軍」,廣泛安置親信為將領官吏;所任命的人仗勢驕傲專橫,欺凌蔑視功臣舊人。張顥、徐溫暗中謀劃發動叛亂。楊渥父親楊行密在世的時候,有數千名親軍駐扎在節度使所居的牙城之內,楊渥將他們遷出在外,用騰出的空地作為騎射的場地,同時準備殺死張顥和徐溫。

同年正月的一天,楊渥早晨正在處理事務,張顥、徐溫率領200牙兵,手執刀劍直入庭中。楊渥驚恐地說︰「你們真的要殺我嗎?」徐溫、張顥說︰「豈敢,不過大王的左右親信中有人挾權亂政,必須除掉他們,國家才能安定。」于是數說楊渥的親信10余人的罪狀,拖下去,用鐵棒打死。稱之為「兵諫」。諸將當中不與張顥、徐溫同心合力的,二人逐漸設法將其處死,于是軍政大權全歸二人,楊渥已經不能控制局面。

三月二十七日,唐昭宣帝李柷頒下詔書讓位給梁王朱全忠。梁太祖朱全忠代唐,史稱後梁,改元開平,唐朝滅亡。但是,楊渥不承認後梁,遂沿用唐哀帝天祐年號。

開平二年(908年)五月,淮南左牙指揮使張顥、右牙指揮使徐溫專斷軍政事務,弘農威王楊渥心中不平,想要除掉他們卻不能。張顥、徐溫自感不安,共同策劃殺死楊渥,瓜分他的國土來向後梁稱臣投降。初八,張顥派遣其黨羽紀祥等在寢室將楊渥殺死(上一次是假殺,只殺了楊渥的幾個親信。這一次是真的,要了楊渥本人的性命)。

據《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五年五月,溫、顥共遣盜入寢中殺渥,渥說群盜能反殺溫等者皆為刺史。群盜皆諾,惟紀祥不從,執渥縊殺之,時年二十三,謚曰景。弟隆演立。溥僭號,追尊渥為烈宗景皇帝,陵曰紹陵。」

意為︰五月的一天,在揚州徐溫和張顥密謀後,由張顥出面,派一幫盜賊手持兵器闖入楊渥寢宮,直截了當地對楊渥說︰「奉命來殺你!」楊渥忙說︰「你們如果能去殺掉徐溫、張顥,我封你們都為刺史。」眾人听了都心動,只有一個叫紀祥的不答應,並且舉刀向楊渥砍去。楊渥中刀倒地。紀祥見他還沒有斷氣,又用繩索將楊渥縊殺,楊渥死時23歲,對外則宣稱楊渥暴病而死。謚威王(弘農威王);楊隆演登吳王位時,改謚景王,廟號烈祖;楊溥登吳帝位時,再改謚景皇帝;後追尊為烈宗景皇帝。

第二天,五月初九,奉弘農威王楊渥的二弟楊隆演稱為淮南留後、東面諸道行營都統。不久,徐溫又殺張顥,獨攬大權。

(三)高祖楊瀛

高祖楊隆演(897—920年),字鴻源,原名楊瀛,又名楊渭,楊行密次子、楊渥之弟。楊渥為張顥、徐溫所殺,楊隆演因之繼立。

開平二年(908年)七月初三,淮南將吏向江淮宣諭使李儼請求,承用制書授予楊隆演淮南節度使、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弘農王。

開平四年(910年)二月,淮南軍將萬全感從岐州回到廣陵,岐王李茂貞承用制書加封弘農王楊隆演兼中書令,繼承吳王。于是,吳王楊隆演在淮南境內實行大赦。

乾化元年(911年),徐溫領昇州刺史,治舟師于金陵。乾化二年(912年),徐溫率將吏進楊隆演位太師、中書令、吳王。徐溫自己為行軍司馬、鎮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貞明元年(915年),楊隆演封徐溫齊國公、兩浙都招討使,始鎮潤州。貞明三年(917年),徐溫徙治金陵。

貞明五年(919年)三月,吳國徐溫帶領將帥以及藩鎮官吏請求吳王楊隆演稱帝,吳王沒有答應。四月初一,楊隆演登吳王位。實行大赦,改年號為武義。修建宗廟和社稷壇台,設置朝廷百官,宮殿的禮樂典章全用天子的禮制。以金行繼承唐的土行,臘月用丑。改謚武忠王楊行密為孝武王,廟號為太祖;改謚威王楊渥為景王。任命徐溫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守太尉兼中書令、東海郡王。任命徐知誥為左僕射、參政事兼知內外諸軍事,仍然領管江州團練使。

武義(919年四月—921年正月),是南吳高祖楊隆演的年號,也是南吳政權自己的第一個年號。之前南吳年號一直沿用唐朝的年號。

吳宣王楊隆演為人很厚道,而且謙恭謹慎,徐溫父子掌管全權,楊隆演從來沒有將不平之意表現在臉色上,徐溫因此就安然自在。到了建國稱王以後,楊隆演更沒有什麼所高興的,經常喝酒,很少吃飯,不久就病倒了。

貞明六年(920年)五月,徐溫從金陵回朝(揚州),商議誰當為繼承王位的人。有人迎合徐溫的心意說︰「蜀先主劉備對武侯說︰‘嗣子沒有才能,您可以自代王位。’」徐溫嚴肅地說︰「我如果真有心取代王位,是在殺掉張顥的時候,哪能等到今日!即使楊氏沒有兒子,有女兒也應當立她為王。再有敢胡說的,一律殺掉。」有人提議由楊行密兒子中年齡最大的第三子楊蒙繼位。徐溫為了便于操縱國政,又不願立長君,便于同月以楊隆演之命迎接19歲的丹陽公楊溥(楊行密第四子)回來代行處理政事。

二十八日,宣王楊隆演于揚州江都去世。在位12年,終年24歲,謚宣王。楊溥稱帝後,改謚宣皇帝,廟號高祖。葬于肅陵。六月十八日,楊溥登吳王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順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