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 第二冊 明朝篇 永樂帝朱棣

作者 ︰ 肖堯

第七章國力強盛揚威海外

(1)出使海外

派鄭和出使西洋,是朱棣的一個偉大杰作,也是朱棣重用太監的一個典型。鄭和原姓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雲南一個回族家庭里。他的祖父、父親都信奉伊斯蘭教,還到麥加(伊斯蘭教的主要聖地,在今沙特阿拉伯)去朝過聖。鄭和小時候就從父親那里听說過外國的一些情況。後來,他進燕王宮里當了太監,因為他聰明能干,得到明成祖的信任。鄭和的名字就是明成祖給他起的。但是民間仍稱︰「三保太監」,也有稱「三寶太監」的。

南京是鄭和的第二故鄉,也是鄭和航海事業的發祥地。晚年鄭和定居于南京並將其兄馬文銘之子過繼立嫡。600年來,鄭和後裔一直在南京繁衍生息。馬府是鄭和在南京的宅第,鄭和及其後裔,從明代到清末一直聚居南京的馬府內。現在的馬府街由此得名。明清兩代馬府街鄭和府邸面積很大,東至長白街,南達白下路,西至太平南路,北至太平巷。至今還保留著鄭和公園(即原馬府花園)。

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奉成祖命,鄭和率62艘巨型海船(這種船長44丈,闊18丈)、27800余名官兵和水手組成龐大船隊,出使西洋(今南洋加里曼丹以西至非洲東海岸一帶)。船隊從蘇州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瀏河)出發,經東海、南海,先後到佔城(今越南南方)、暹羅(今泰國)和爪哇、蘇門答臘、三佛齊(今印度尼西亞)等。船隊在三佛齊殲滅以陳祖義為首的、企圖搶劫船隊的一群海盜。後經滿剌加(今馬六甲)到天竺(今印度)、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北上印度洋西岸的柯枝(今印度的柯欽)、古里(今印度的科里庫特)、加爾各答,到達忽魯謨斯(今伊朗阿巴斯港)後返航,歷時兩年多。

永樂五年(1407年)十一月,鄭和再次率船隊出使西洋,並送各國使臣回國;隨帶中國絲綢、瓷器等物賞賜各國。船隊經過錫蘭山時,還專程到立佛寺進香布施,立碑紀念。永樂七年(1409年)七月,船隊回到南京。

同年九月,鄭和受命第三次出使西洋。先後到過佔城(又稱日南、林邑、佔婆,位于今天的越南中部)、爪哇(印尼的爪哇島)、滿剌加(在佔城南)、蘇門答臘(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錫蘭山(即古狼牙修)、小葛蘭(今印度南端)、古里(即印度的卡里卡特,此地古時叫古里),抵孟加拉灣後折回滿剌加。在征得滿剌加國王同意後,在那里修築城牆和倉庫,後回國。

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鄭和受命第六次出使西洋,並護送鄭和第五次出使西洋時隨船來中國訪問的17個國家和地區的使節回國,同時將錦、綾、紗、羅、綺、絹等物分賜給各國國王。沿途蘇門答臘、滿剌加、榜葛剌(今孟加拉國)等16個國家又共遣使1200人,帶各國貢物隨船隊到中國。

據泉州晚報,史載︰鄭和曾七次到台灣。想起1000多年前孫權也曾派人到過台灣,當年,孫權是听說夷州(今台灣)有數萬家,擄來可以補充民力,擴大兵員(搞笑),于是,在黃龍2年(230年)春,派將軍衛溫與諸葛直將甲士萬人前去夷州。與孫權完全不同,鄭和到台灣是去視察。

自1405年起,此後的28年間,鄭和、王景弘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泛海9萬余里。後來到了朱棣的孫子朱瞻基當政的年代,明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鄭和、王景弘一起率船隊第七次出使西洋。次年十二月中旬,船隊從五虎門出海,先後到達佔城、爪哇、滿剌加、錫蘭山、忽魯謨斯等17國。其間,曾派一支船隊訪問阿拉伯半島上的祖法兒(今佐法兒)、阿丹(今亞丁);同時,還派出由熟悉外交、貿易事務及翻譯等7人組成考察組,隨天方國(今麥加)船只到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朝聖。

宣德八年(1433年)三月,鄭和在印度古里國病逝。享年65歲。其遺體未能運回中國,王景弘率船隊,僅將其頭發及靴帽、衣物等運回國,明宣宗朱瞻基賜葬于牛首山麓。

鄭和墓,當地群眾叫「馬回回墓」。位于南京市西南江寧區牛首山南麓谷里鄉周昉村境內。背依牛首山,座北朝南,左右巒峰環抱,南面地勢開闊,長江如線,浮隱天際。

現在的鄭和墓是南京市政府于198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580周年前夕,在原墓址按照穆斯林葬儀的習慣、規格和風貌,重修的。陵墓南北長300米,東西寬60米,高約8米。墓為長方形,按伊斯蘭風格修建,整個墓形是「回」字形,墓蓋下部雕飾祥雲草葉蓮花座,瓦梁狀的墓頂雕有阿拉伯文「安拉偉大」之字。墓前台階有四組7層28級,寓意鄭和七次下西洋,歷時28年,遍訪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距墓地50米處,尚有一塊青石碑座,是惟一的明代遺物,體制碩大,半陷泥中,碑身已無存。墓道人口處,建一座仿明代風格的廳室建築,為鄭和紀念室,里面陳列有鄭和畫像及鄭和的《航海圖》等有關文物。

(2)恭順王陵

朱棣在南京當皇帝期間,還為渤泥國國王建造了一座王陵。如今,在南京南郊石子崗之西,烏龜山南麓、向花村附近,有一座極為特殊的帝王陵墓,又稱「回回墳」。他便是渤泥(今文萊達魯薩蘭蘇丹國)國王麻那惹加那乃的陵墓。

古渤泥國(今文萊)在今加里曼丹島北部。中國與文萊一衣帶水,早在西漢時期,兩國就開始了友好交往。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和宋元豐五年(1082年),文萊曾兩次遣使節訪問中國。洪武三年(1370年)八月,明太祖朱元璋派御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秋出使渤泥。洪武四年(1371年)八月,國王馬合謨沙遣使隨張敬之回訪。明永樂三年(1405年),國王麻那惹加那乃遣使獻土特產,明成祖朱棣派官封其為王。

據《明史》記載,明永樂六年(1408年),渤泥國王親自率領王室成員訪問中國。同行者有王妻他系邪,及國王弟、妹、子女、陪臣等150余人,到了南京,帶來了(進貢)龍腦(樟醇,冰片,釣樟醇)、鶴頂、玳瑁、犀角、金銀寶器等物品。受到明成祖朱棣的熱烈歡迎,嘉勞良久,賜宴奉天門。還賜給勃泥王儀仗、交椅、銀器、傘扇、金鞍馬、金質文褲、紗羅、絲絹等物品。九月,麻那惹加那乃患病,明成祖命御醫為其治病,但因病情嚴重,在當年十月病世,終年28歲。明成祖聞訊,悲痛異常,輟朝三日以示哀悼,追謚「恭順」。遵照勃泥國王生前「體魄托葬中華」的遺願,明成祖以王禮將其安葬于南京南郊的烏龜山南麓(雨花台區鐵心橋鄉東向花村)。並以西南夷人隸籍中國者為墳戶,世代為之守墓,並為陵墓樹碑建祠,命有司春秋致祭。

浡泥國王墓,經過了數百年漫長的歲月,隨著江山易主,時過境遷,在明代以後渤泥國王墓一度渺不可尋。1958年5月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在雨花台區深入開展文物普查工作時,才重新發現了佚名已久、一直被當地人稱為「回回墳」的渤泥國王墓。

浡泥國王墓原有墓冢、神道石刻、祭祀祠廟三部分組成,1958年被發現時,祭祀祠廟早已坍毀殆盡,尚存墓冢、神道石刻、祭祀石柱礎及兩段殘碑等。浡泥國王墓的神道呈孤形。自墓冢往南,東西相對,分別有石武將、石虎、石馬、石羊、石馬夫、石馬各一對,都基本完整,另有一對石柱礎。由石柱礎處往南而折東,約110米處,為「浡泥國恭順王墓碑」所在地。

墓高約4米,墓基周長約100米。距石獸約50步,有神道碑龜趺。碑殘高4米,寬1.09米,厚0.3米。碑文中,「浡泥王去中國」等字還清晰可讀。殘碑現經修復豎于通往國王墓的林蔭道旁。1996年8月,此碑的復制品運抵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陳列于國家歷史中心展覽廳,與其他歷任蘇丹國王的墓碑並列向社會展出。

神道兩側排列著石馬一對,馬夫一對,石羊一對,石虎一對,文臣武將各一對,享殿柱礎若干。渤泥國王的神道石刻,無論題材、造型或雕琢技巧,都具有鮮明的特點。尤其是4個石人均為高鼻梁、拱嘴唇,有須的均呈「八」字形翹起,其胸部還有領結,顯然是模擬了外國人的形象雕琢的。自1958年5月12日浡泥國王墓被發現以來,得到國家和政府高度的重視,江蘇省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先後將其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渤泥國王墓是我國歷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實物資料之一,也是中浡兩國友好關系源遠流長,鄭和下西洋成功地執行了睦鄰友好政策的歷史見證。

2006年4月7日,文萊外交和貿易部無任所大使瑪斯娜公主殿下夫婦率訪華代表團一行8人,在中國駐文萊大使和南京市有關領導的陪同下,拜謁了位于南京雨花台區的渤泥國王墓。

瑪斯娜公主對于有機會到南京訪問並拜謁渤泥國王墓感到十分高興。在參觀和拜謁國王墓的過程中,她仔細听取了墓園管理人員的介紹,並詢問了有關保護情況。她說,渤泥國王墓是文中兩國友好交往的一個歷史見證,十分感謝南京市政府對該墓的完好保護。

40多年來,南京市政府已先後投資數千萬元人民幣,進行了7次重大修葺,使歷經了近600年滄桑的渤泥國王墓再現了昔日的尊貴與輝煌。2001年,該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南京市已制定了以渤泥國王墓為主體建設「文萊風情園」主題公園的方案。「文萊風情園」佔地10萬平方米,總投資8000萬元人民幣。目前,投資1000多萬元的渤泥國王墓一期工程,已完成了對碑亭、牌坊、墓冢、神道等文物古跡的保護性修復;正在進行的二期工程。主要建築計劃在2008年內完成,以紀念渤泥國王逝世600周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最新章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文閱讀 | 《金陵帝王譜》原名《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