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菩薩蠻》北宋-黃庭堅
原序(王荊公新築草堂于半山,引入功德水作小港,其上壘石作橋。為集句雲︰「數間茅屋閑臨水,窄衫短帽垂楊里。花是去年紅,吹開一夜風。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三兩聲。」戲效荊公作)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注釋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王荊公︰即王安石。
據此詞原序所說,這首《菩薩蠻》是模擬王安石集句詩之作。開頭二句以極自然輕盈的筆法描繪了一幅閑適悠雅的溪橋野漁圖。在一片氤氳迷蒙的山嵐水霧中,是煙是雨,叫人難以分辨,真是空翠濕人衣。在溪邊橋畔,漁翁正在醉酒酣睡,四周闃無聲息,沒有人來驚破他的好夢。「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化用杜甫「無人覺來往,疏懶意何長」(《西郊》)和「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絕句二首》)詩句的意境。寫出整個風光明媚生機勃勃的春的景象。
「江山如有待」為作者移用的杜甫《後游》中的詩句,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卻推開自己不說,而從對面著筆,將自己熱烈的感情移植到無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過擬人化的描寫,表現「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那種人與自然交流相親、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緒。這樣,詞上下片意境相應,只將前面「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詞意發展為對自然生活的向往與追求。作者自然地想到了開隱逸風氣的陶潛,遂又隨手拈來了杜甫的另一句詩「此意陶潛解」,將自己對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實到對這位拋棄榮利的田園先哲的景仰上,從而挑出了全詞隱逸的主題。
(22)
《同王勝之游蔣山》北宋-蘇軾
到郡席不暖,居民空惘然。好山無十里,遺恨恐他年。
欲款南朝寺,同登北郭船。朱門收畫戟,紺宇出青蓮。
夾路蒼髯古,迎人翠麓偏。龍腰蟠故國,鳥爪寄層巔。
竹杪飛華屋,松根泫細泉。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
略彴橫秋水,浮圖插暮煙。歸來踏人影,雲細月娟娟。
注釋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南宋高宗朝,贈太師,追謚號「文忠」。
這是詩人游金陵時,由剛上任的江寧知府王勝之同游蔣山而作的寫景律詩。
蔣山︰今南京紫金山,也稱鐘山。北郭︰指城外的北郊。朱門︰借指豪富人家。畫戟︰古代的一種兵器。紺宇︰深青帶紅色的廟宇。蒼髯︰指松樹。龍腰︰鐘山之腰。鳥爪︰鐘山上鳥爪峰。杪︰竹梢頭。泫︰水珠下滴。略彴(zhu )︰溪上的小橋。浮圖︰寶塔。娟︰美好。
(23)
《懷金陵》(三選一)北宋-張耒
曾作金陵爛漫游,北歸塵土變衣裘。
芰荷聲里孤舟雨,臥入江南第一州。
注釋張耒(1054—1114年),字文潛,號柯山。他是宋代著名的詩人,「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中辭世最晚而受唐音影響最深的作家。這是一篇懷念金陵之游的作品。
金陵︰南京第一名稱。爛漫︰顏色鮮明而美麗。變︰變色、染色。芰荷︰菱和蓮。江南第一州︰六朝時南京稱為「江南第一州」。
(24)
《阮郎歸》北宋-晏幾道
晚妝長趁景陽鐘。雙蛾著意濃。
舞腰浮動綠雲濃。櫻桃半點紅。
憐美景,惜芳容。沈思暗記中。
春寒簾幕幾重重。楊花盡日風。
注釋晏幾道(約1040—1112年),字叔原,號小山,北宋撫州臨川縣文港鄉(今屬南昌進賢)人。晏殊第七子。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長趁︰長期趕早。景陽鐘︰南朝齊建都南京,齊武帝蕭賾以宮深不聞端門鼓漏聲,置鐘于景陽樓上。宮人聞鐘聲,早起裝飾。後人稱之為「景陽鐘」。金陵的台城是六朝皇帝的宮城,景陽宮在台城內。雙蛾︰雙眉。綠雲︰形容女子發多面黑。櫻桃︰女人的小嘴。
這首詞寫南朝宮女的寂寞生涯,上片寫早晚听景陽宮里的鐘聲即化妝、畫眉、梳鬟、點口紅、扭腰,去侍奉君後。下片寫情︰他們憐惜美景和自己的美貌,不覺陷入深思。深宮里幕僚重重,春寒中東風吹得楊花飛舞。年復一年,把青春誤盡了。
(25)
《宴桃園》北宋-晁補之
往歲真源謫去,紅淚揚州留住,
飲罷一帆東,去入焚江寒雨。
無緒!無緒!今夜秦淮泊處。
注釋晁補之(1053—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宴桃園》︰詞牌,又稱《憶仙姿》和《如夢令》。
真源︰今河南鹿邑縣,老子降生處。紅淚︰女人的眼淚。晁補之曾被貶謫到河南真源去,他在揚州有個紅粉知己哭著要留他小住,餞別後乘船上路,經過金陵。今夜又在秦淮停泊,將一片大好風月、秦淮景色辜負。
(26)
《西河-佳麗地》北宋-周邦彥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恕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
注釋周邦彥(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他寫了一篇《汴都賦》,贊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後人改名為《片玉集》。
此詞共隱括古樂府及唐劉禹錫《石頭城》、《烏衣巷》等詩而成。詞中詠史情古,抒情寄慨,以鋪寫景物抒發人事代謝古今滄桑的感慨。上片用《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孤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中片主要用古樂府《莫愁樂》,下片將《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句入詞。通過這些詩意,表達出自己的感情,極為熨貼,而不露痕跡。本詞結構嚴整,上片寫金陵地勢險固,中片寫金陵古跡,下片寫眼前景物,布局井然。從時間上說,是斷續交織,從空間上說,是疏密相間。上片寫的是遠景,以疏為主;中片寫的是近景和遠景,以密為主;下片為特寫鏡頭,密而又密。此外,本詞句法參差不齊,音調抑揚頓挫,詞句美麗,境界清曠,風格沉郁悲壯,使壯美與優美融為一體。
(27)
《相見歡》北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注釋朱敦儒(1081—1159年),字希真,洛陽人。有詞三卷,名《樵歌》。
簪纓︰貴族官員帽飾,這里指當權者。倩︰請、托之意。揚州︰今江蘇揚州市,當時宋金對壘的所在。
此詞是作者南渡後登金陵城上西樓眺遠時,抒發愛國情懷的詞作,寄托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對中原人民的深切懷念。意境為︰在一個簫瑟的清秋,詞人登上金陵城上的西樓,看見滿天火紅的夕陽漸漸墜地,惟有浩浩長江在一片暮色中默默東流。此時詞人,絕非在吟賞煙霞、詠懷古跡,而在為中原板蕩、朝遷潰散痛心疾首,他急切盼望將失地重新回收,但一介書生不諳兵馬,只有掬一捧傷心之淚,灑向四周,讓嗚嗚的悲風吹過揚州,寄托他對故土的眷戀和擔憂。
(28)
《杏花天影》南宋-姜夔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
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
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
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
注釋姜夔(1155—1221年),字堯章,別號拈花惹草白石道人,世稱姜白石。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宋代音樂家、詞人。這首詞為思念遠方戀人而作。
詞意為︰鴛鴦浦口,綠柳絲條低垂輕,想起桃葉,當年呼喚小舟擺渡。楊柳又將含愁的柳眼送與春風,我正待揚帆上路。倚著木蘭船槳,又泊舟稍作停駐。金陵的道路,處處有鶯歌燕舞。我想那起伏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長滿汀洲,歸去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黃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處是歸宿?
上闋由「桃葉」而觸動思念遠人的愁思,「待去」寫出欲去未去的躊躇。下闋向戀人表白身不由己的隱痛。文筆細膩,深情動人。
首句由垂垂「綠絲」,想到「鴛鴦浦」,江邊船泊之地。從而引發作者一連串的相思。「想桃葉當時喚渡」,借言所思之人。桃葉是東晉王獻之的妾。獻之曾作歌送桃葉渡江雲︰「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來迎接。」此借指作者的情侶。「又將愁眼與春風」一句,只一個「愁」字,寫出作者思念之情。「待去;倚蘭橈更少駐」,先是一縱,繼而一收,波折頓生,感情委婉。「金陵路」句是指秦淮佳麗的妙舞清歌之地。眼前的「鶯吟燕舞」也幻化為他魂牽夢縈的往日情人。「日暮」二字,是說天已向晚,暮色四合,然心中惘然,今宵移舟何處?「向甚處」,似問非問,表現心中惘然若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