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曹操刺董卓不成,策馬出東門飛奔譙郡,路經中牟縣時,不想懸賞圖文已至,被守關軍士認出,合力擒下,交于縣令。
這中牟縣令姓陳名宮,字公台,性情剛直,愛憎分明,且足智多謀,不因別,只因他乃人間獲授仙界戰法之十二謀臣之一,那日英雄島中排名第九,獲贈兵書十六篇。自從他領悟仙法後,日夜觀讀兵書,只覺心胸大開,睿智非常,區區一縣令已無法滿足,只恨無施展良機。
這日見守關軍士押一人來衙,盡管曹操百般抵賴,可陳宮一眼便將其認出,卻不動聲色,先將其下獄,酒食賜守關軍士而去,言明日便解去京師請賞。至夜深,他卻喚親信從獄中取出曹操,押至後院,退去旁人,只身問道︰「我聞董丞相待你不薄,你為何要刺殺他?」曹操何等眼力,見其屏退左右,便知有生機,遂慷慨道︰「董賊篡權亂政,但凡朝中忠烈皆欲除之而後快,吾父子世食君祿,今遇國難怎能不挺身而出?只恨董賊機敏,讓其躲過此劫。」這番義正言辭說的慷慨激昂,縱是陳宮有天謀,亦知人知面不知心,當下深為感動,親釋其縛,說道︰「吾非俗吏,只奈未遇明主,窩身于此。今得遇曹公,方知世間大義,敢問曹公此行,將欲何往?」
曹操見計成,又見此人有助己之心,便道︰「吾正欲歸鄉里,發矯詔,召天下諸侯群雄共興兵去討董賊,以正漢室。」陳宮聞言,扶之上坐,拜道︰「曹公真乃天下忠義之士也,某不才,願棄此官,隨公而逃。」曹操心內大喜,暗笑今番不僅成功逃生,還得一人相助,真是鴻運當頭。
是夜,陳宮收拾行裝,拿足盤纏,與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劍一口防身,乘馬投譙郡而來。
一路怕軍士發覺,馬不停歇的連趕三日,到成皋縣屬,見天色已晚,曹操鞭指樹林深處道︰「此間有一人姓呂名伯奢,乃家父結義兄弟,可在其家中借宿一宿。」
這呂伯奢當年青州為官時,曾舉曹操為孝廉,助其為官,曹操方有今日之成就,二人情同父子。如今呂伯奢年邁辭官回家,這日正在莊中休養,見曹操突至,急道︰「我聞朝廷遍行文書,捉賢佷甚急,今汝父已避身陳留去了,你緣何行至此地?」曹操將前事一一道出,呂伯奢深為感觸,連連向陳宮道謝。當下便命人造飯,為二人準備酒食,卻不想家中酒壇已空,便道︰「汝二人少坐片刻,老夫去西村沽一壺酒來。」說完便匆匆騎驢而去。
曹操見呂伯奢行去匆匆,心中生疑,未幾又聞莊後磨聲 ,潛入草堂,但見有人在磨刀,邊磨邊道︰「須緊縛其身,方可殺之。」曹操聞言疑心火起,暗想自己被懸賞千金非小數,前者呂伯奢匆匆而去,有報官之嫌;今者後院磨刀,莫非想擒殺我等,獻首領賞?心念及此,當下與陳宮使了個眼色,便提劍直出,將那磨刀之人一劍刺死,後不問男女老幼,皆殺之,待搜至廚下,卻見一黑豬被緊縛地上,方明前言,只可憐這一家八口,尚不清不楚,便魂歸九幽。
陳宮見地上黑豬,大驚道︰「孟德多心,誤殺好人矣!」二人悔之已晚,急出莊上馬而行。行不至二里,迎面正見那呂伯奢手拿酒菜跨驢而來,二人頓時心慌意亂,只听呂伯奢道︰「賢佷和使君何故離去?」曹操道︰「待罪之人,怎敢叨擾。」呂伯奢道︰「賢佷好生見外,吾已吩咐家人宰一豬款待,好歹也要吃些酒食方可上路,快隨我回莊。」
陳宮心愧,不敢抬頭應答,只隨曹操身後繼續前行,曹操推道︰「今確有急事,須連夜趕路,來日得閑,小佷定再拜叔父。」呂伯奢見狀,只道他真有急事,便不再硬勸,道︰「既如此,便不留賢佷了,回陳留可代我向汝父問安。」
曹操應下後,急與陳宮加鞭策馬,從呂伯奢身旁閃過。誰知行不出十米,曹操突然又調轉馬頭,拔劍復回,呂伯奢問道︰「賢佷還有何事不明?」曹操不答,待至近前,突指呂伯奢身後道︰「來者何人?」呂伯奢不明,轉身看時,卻不想曹操揮劍砍至,血濺當場。原來曹操知已殺其全家,其事後定不肯恕,不若斬草除根,連呂伯奢一並除去,方無後患。
陳宮見後不寒而栗,斥道︰「前番誤殺已釀大錯,孟德怎能再殺莊主?」曹操道︰「其到家後,見滿門被滅,豈肯罷休?若報官告我等去向,必遭其禍。」陳宮憂心道︰「正所謂不知者不罪,孟德明知而痛下殺手,是為大不義也!」曹操毫無悔意,只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無言以對。
當夜,二人找得一客棧住下,曹操身疲先睡,而陳宮心中滿是愧意,竟睡不著,心想︰「我只听曹操滿口仁義,便棄官隨其而往,卻不知其實乃狼心狗肺之徒!這等奸人留之又有何用?」想及此,便欲拔劍來殺曹操,可轉而又想︰「我為國家大義隨他而來,今趁夜殺之,與他又有何別?還是棄他而去,另覓明主罷了!」想罷便悄悄起身,上馬投老家東郡而去了。曹操翌日醒來,不見陳宮及其坐騎,知其離去,也不以為然,獨自上馬奔陳留尋父去了。
及至陳留,與父曹嵩相會,備述前事,卻獨不提呂伯奢之遇。曹嵩對子行刺董卓一事大為贊賞,欲散家財,招募義兵,助子成事。後陳留富豪多感曹操之勇,皆願以家資相助,曹操大喜,于是擬矯詔發至各道各縣,豎起招兵白旗,上書「忠義」二字,不數日間,前來應募之士便如暴雨驟至。
且說曹嵩本姓夏侯氏,後被曹騰領為養子,方改姓為曹,其夏侯一脈乃漢高祖劉邦摯友夏侯嬰之後,今有夏侯惇與族弟夏侯淵聞得曹操起事,各引壯士千人來投。
這夏侯氏二人,與曹操頗有淵源,其與先祖夏侯嬰一般,天生便勇猛善戰。夏侯惇,字元讓,十四歲從師學武,見有人辱罵其師,便揮拳相向,不慎將其打死,逃于外方,其威勇之名自此傳開。而夏侯淵,字妙才,自幼與曹操一起玩大,青年時曾為曹操替罪坐牢,後被曹操救出,二人自此情如親兄弟。
更為甚者,這二人武根奇突,英雄島上皆得授天神武技,夏侯惇得那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授技,夏侯淵得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傳法,佛派四大金剛,夏侯氏獨佔其二。二人自悟法後,戾氣漸消,文武俱備,是為人間真英雄。
除本宗夏侯氏外,又有曹氏兄弟曹仁,曹洪來投,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馬嫻熟,武藝精通,曹操大喜。卻不知此二人也非凡人,英雄島中亦有其名,曹洪得南方增長天王授技,使得一手好劍,其劍異于尋常,有長槍般高,劍刃甚寬,劍柄長如手臂,名為巨劍,須雙手方能舞動。曹仁善使槊,得北方多聞天王授技,因此曹操可謂又得四大天王之二相助。
後又有一陽平衛國人來投,姓樂名進,字文謙,其在莊前不知所為何事與人發生口角,繼而出拳相向,怎知那對手也大有來頭,其姓李名典,字曼成,乃山陽巨鹿人。這二人雖未使兵刃,然拳來腳往間生起呼呼風聲,其勢頗大,引來無數人圍觀。曹操聞聲至,見這二人拳腳甚快,混戰一起,已分不清你我,便讓夏侯惇和夏侯淵前去將這二人分開。
夏侯兄弟跳入圈內,各自敵住一人,這時曹操高喊道︰「二位英雄且請住手,听曹某一言。」樂進和李典正酣斗中,听不見外來之言,只專心與各自對手拆招,一時間四人混戰一起,難分高下。
這時曹仁曹洪兄弟聞訊至,加入戰局,方助夏侯惇夏侯淵兄弟擒下這二人,曹操不怒反喜,上前道︰「二位技藝非凡,皆乃世間少有英雄,今國難當頭,須共勉方可成事,豈可為一時私憤大打出手?來日馳騁疆場,方顯二位英雄之力。」
樂進和李典听了這話,十分受用,這才道出前來相投之意,曹操大喜,忙備酒宴為二人接風洗塵,席間二人盡釋前嫌。樂進和李典能與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大戰時久,且不分高下,也是因其乃得授天神武技之人間英雄也。至此,曹操已得六位英雄相助,于村中加緊時日調練兵馬,購置衣甲旗幡,不日舉事。
時袁紹得曹操矯詔,聚集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陳留與曹操會盟。曹操又作檄文傳達諸郡,各鎮諸侯盡信矯詔之言,起兵相應,登時共有十七路人馬浩浩蕩蕩殺奔洛陽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