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好大爺鼓勵鞭策直張義要作紅梅
晚飯後,辛良來到張義的宿舍門口大叫︰「張義,到牛屋院去!」在牛屋院,張義見到了膀大身寬、紅彤彤的臉上總是堆著笑的秦大爺。辛良說︰「紅衛兵指揮部決定,罰張義勞動改造,今天晚上就叫他喂牛。張義,听著,你要是把牛喂跌膘了,就開會斗你!」「斗」字用重音發出。
辛良走後,張義說︰「大爺,人家大喊大叫罰我勞改,想叫我心里難過,但是他們不知道我樂意來喂牛。不上課了,都要天天干活,我實在不想跟他們在一起干。」
「張老師,你坐下。」老人親切地低聲說,「我知道你的心。在老師們當中,你跟我走得最近,你叫我大爺是傾心的,有些人是咀皮上的,你來這里六年啦,日久見人心。多少同學夸你好!俺孫子說過,他最喜歡听你講課。我不知道你以前怎樣得罪了他們。就是有點磨擦,也不能這樣糟踐人!唉!他們看著你成分不好,想怎樣捏就怎樣捏。眼下這個亂勁沒地方說理去,越是好干部越靠邊站。張老師你要想得開,不會老是這樣的,就像,天陰了,還會晴!」
老人的慧眼明若觀火。老人的肺腑之言像絲絲春雨滋潤著他的心田,又像溫暖的陽光照耀在他心間。
一會兒,老人對張義說︰「張老師回去吧,今晚你就別喂牛啦!」
「不,大爺,我還是喂完牛再走。一來,你屋里暖和,我想偎你大坐一會,二來------」
「二來,免得他們捏你的不是。」老人說,「那好,咱就去看看頭和草吃完了嗎?」
二人踏著如霜的月光,進了牛屋。
張義要學習喂牛了,他像一個小學生似的仔細地看著老人怎樣拌草,又認真地听老人講了一些喂牛的知識。
一塊走出牛屋後,老人順手拽了把豆桔,進屋後他倆烤起火來。張義深情地望著滿面紅光的慈祥的老人。老人目光炯炯地看著張義說︰「走出牛屋,我朝大院里望了一眼,想起了一副好對聯︰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風一家。
校園內有兩棵高大的古松,老人望見了隨生聯想。听老人說對聯,頓時他精神抖擻,雙目閃亮,朗聲笑著說︰「你是想叫我像松竹梅一樣。」
「我覺得你能是男子漢、大丈夫。」
老人的鼓舞,頓使張義熱血沸騰,他馬上宣誓似地說︰「我能是!我決不辜負大爺的期望!」此時此刻,張義自然想起了**的詠梅詞,他想︰我要作「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紅梅。
張義和貧農秦大爺是「忘年交」,因為「君子之交淡淡如水」(這句話老人對張義說過兩次)所以誰也感覺不出來他倆是知心。同是歡樂脾氣,又都是爽快人,自然見面不久他倆就好上了。辦公之余,特別是星期天,人家都回家了,他倆就促膝暢談起來。(老人喪偶已經已經十余了)
有一天,老人笑著對張義說︰「我這個老頭子是一陣大風刮來的。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了,刮起了「共產風」,學校才有了七十畝良田和三頭牛。學校原先叫「紅專大學」,一大群只上過小學的年輕人大喊著「破舊立新」,砸爛了大殿里泰山女乃女乃的全身,幾天工夫把一座古廟變成了校。我還記得他們學習的大躍進詩歌,「妮的娘,快來看,我一頭挑著一座山。」「老漢我今年六十三,喜氣洋洋坐垛尖,撕片雲彩擦擦汗,對著太陽吸袋煙。」還有什麼「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大財產------」
半年後,東邊又蓋了兩排房子,學校經過一番整頓,改叫農中這才來了許校長。他來了沒幾天,打發走了兩個三十來歲的人。這兩個人跟我一樣是領著「紅大」的學生種地。校長看著我還有點種地的經驗,沒叫我回家。誰知沒幾天,公社的某個領導把辛良塞進學校里來了。辛良文化太淺,不能教學,校長叫我幫他管這七十畝地。辛良這個人可不咋樣,他不是個安分的人,他一肚子花花腸子。
你听我說︰就在去年放春節假的頭一天晚上,校長高興,全體教職工在一塊喝酒。當大家剛有些酒意時,辛良就開始表演了。他「嘻嘻嘻」地笑著,指著老師們說︰「哎,哎,哎,我怎麼看著你們都長兩個頭啦。」一句話把大家逗笑了。你猜下邊他能怎麼著?他忽然低下頭去嗚嗚地哭起來。大家伙一時愣了。然後他掏出手絹往眼上抹了抹,說︰‘校長,各位老師,在舊社會里,我是個苦孩子,做夢也想不到能有今天,黨把我從火坑里救出來。領導信任我,把七十多畝地交給我。領導關心我,鼓勵我。我常常想,我要好好報答黨,我要努力工作,高低不能叫領導失望!’校長以為酒後吐真言,這幾句話打動了他的心,當時就對大家說︰‘辛良是個好同志!’
真是好同志嗎?我模得清!你來的日子淺,還不了解他。這個人不光下眼皮腫,口是心非,還是個不願意流汗的人。真正領著學生干活的是班主任,他只是分分工,走走看看罷了。他是個監工的。自然在校長跟前時,他又表現出比誰都能干的樣子。」
老人只說自己種地有點經驗,這是他自謙,他是個多面手,是俗話說的「百家子弟」他屋里有錛、鑿、、鋸,院中有紅爐,他會打桌椅,會打鐵。張義來農中沒幾天,就對老人刮目相看了。
一天,張義拿著個含30°角的塑料直角三角板,請他做一個大的,好在黑板上畫圖。張義說︰「好做嗎?要不要我拿紙剪一個大的來」
「別慌,我來看一看這小的。」
于是,他拿起鋼尺量小三角板的各邊。量完他笑著說︰「好做,好做,長邊恰有兩個短邊長。
張義驚訝了,心想︰好個聰明的老人。
老人把小三角板遞給張義說︰「木工,石工,瓦工最講究測量和計算。俗話說「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人們說「周三徑一,方五斜七」,這不過是個大約數,應該說,「周三徑一不徑一,方五斜七不斜七」。
老人的科學態度使張義油然而生敬意。于是他向學生大講特講︰「我們要老老實實地向老農學習!」
幾天後老人知道了,笑著對張義說︰「張老師,你還在班上夸我這個大老粗呀!我知道的只不過是九牛一毛!」
看著紅光熠熠的火堆,面對親人秦大爺,張義又在想︰「天陰了,還會晴!」
「晴!艷陽天!」張義在心中呼喚。他的大腦皮層興奮起來了,一個動人的場景浮現在他的腦海里。
去年,金風送爽的時候,棒子收獲了,秦大爺和張義領著學生剝棒子皮。陽光下,剝好的棒子愈顯金黃;棒子散發出帶著甜味的醉人的香氣。忽然,有一個同學提議猜謎語。于是熱鬧起來了,大家手腦並用了,場上洋溢著歡樂的氣氛。
一會兒,學生要求張義說謎語,張義先後說了兩個。
其一︰清枝綠葉一棵桃,外長骨頭里長毛。
其二︰一物生來怪脾氣,天天夜里不休息,瞞人悄悄做好事,還有人說它是壞東西。
同學們猜了這兩個謎語,張義說︰
「請秦大爺說一個吧!」
「好!」秦大爺笑著說,「同學們听著︰
「竹做柵欄木做牆,只圈豬來不圈羊,三個小伙來捉豬,嚇得小豬亂撞撞。」
「往哪里猜?」一個同學說。
「學校里就有。」大爺說。
「我猜著了,是算盤。」一個頭腦機靈的學生拍手笑著說。
一片歡笑聲。
「我再說一個,看誰能猜出來︰小時候水靈清秀,長大了黃皮刮瘦,迎送了多少客商,提起來雨淚交流。」
大爺又補充說︰「不要往人上猜,往人上猜就不夠味啦。」
兩分鐘過去了,大爺問張義︰「想起來了嗎?」
「沒有。」
「你的家不是離微山湖近嗎?你往湖里猜。」
這一啟發張義猜出來了。他高興地對學生說︰大爺說的這個謎是專叫我猜的。你們沒見過撐船的,所以猜不出來。大爺不啟發連我也難住了,這是撐船用的竹篙。
「大爺破的謎真好!」許多同學說。
張義想,這謎真富有詩意。大爺的腦海里裝那麼多好東西!
幾秒鐘的回憶過後,張義的思緒回到現實中來,他想︰「現在厄運突然向我襲來,師生歡樂的生活幾時來?」他覺得自己正頂風行船,手持一根竹篙,胳膊當路走。于是,他在心中說︰「這是對我的考驗,我一定要勝利地到達彼岸。
他喂完牛,回到宿舍,寫了下面的話︰
心向北京城,眼觀竹松梅。
胸內躍紅日,不怕亂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