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五卷 海畔雲山擁薊城 第一章 東臨碣石

作者 ︰ 康保裔

田重霸和趙曼卿再一次看到陸地的時候,已經是在顯德八年四月二十九的早上了,不過他們腳下踩著的已經不是當初的那艘小漁船,而是一艘適于航海的巨型樓船。

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數百艘帆船排成了疏疏落落的隊形,由南向北緩緩地航行著。海風並不大,船速也不快,船隊航向的前方隱隱有一群海鳥在飛翔。按照漁政水運司向導的說法,船隊從泥沽口開始一路都是沿著海岸在行駛,但是不要說以田重霸和趙曼卿的眼力了,即使是從出生起就在渤海一帶隨父出海打漁的趙阿大的眼力,從桅桿上也是根本看不到陸地,只有那一群群的海鳥暗示著陸地的方向。

趙阿大是趙曼卿家的部曲,世代都以打漁為生,就住在營州東北碣石山下的趙家漁村。這次趙曼卿之所以帶著趙阿大出來,要的就是他熟悉平州、營州、灤州一帶海域這個特長,盧龍一帶趙家的莊園可以由趙曼卿牽頭聯絡,甚至薊州、檀州一帶幽州趙家的莊園趙曼卿也可以橫向聯系,這海灘和海潮的事情趙曼卿就無能為力了。

雖然漁政水運司的向導在這一年多以來也沒有荒廢,他們曾經多次沿著海岸勘查地形,甚至帶著樞密院北面房和兵部職方司的測繪人員從多處登岸探查,可是大軍的行動還是少不了趙阿大這種本地向導。所以當漁政水運司的向導指引著船隊向碣石山和渝河口的地標行駛,用肉眼已經快要能夠看到陸地的時候,趙阿大被請到了桅桿旁,登陸地點需要參考他的建議。

「五哥,這千里鏡果真是非同凡響,通過這千里鏡看過去,數里之外的景物如在眼前,若是登高瞭望,千里固然是夸張,遠眺百里怕是可以的。听說這千里鏡是陛下所創?天生聖人就是天生聖人……」

趙曼卿拿著單筒望遠鏡向著肉眼看不到的陸地方向仔細端詳,一面對北面行營水軍都監趙延進搖頭晃腦地嘆道。

雖然趙曼卿只是盧龍趙家的旁支,沒有和趙思溫的幾個兒子那樣用到「延」字排行,而趙延進其實是澶州人,但是通過趙延進的父親趙暉聯系上趙暉的老長官涿州的趙在禮,趙曼卿和趙延進居然論起了宗親,把中原的趙匡贊之父趙延壽、趙在禮的孫子趙延勛等人一起論進去,趙曼卿把趙延進給算成了「五哥」。

這樣算起來的趙家宗親可就龐大了,盧龍趙家、幽州薊縣趙家和涿州、真定趙家一起算進去,跟在皇帝身邊的趙延溥也能混個六哥,當然還能包括沒有隨軍北征的趙匡胤這種方面大員。

而郭煒弄出來的單筒望遠鏡,隨著鏡頭的材質從澄淨透明的水晶換成光學玻璃,在軍中已經逐步普及到了軍都指揮使一線。因為使用者範圍的擴展,其中自然會有跳月兌不羈之輩,在皇帝的親自命名之外取個省事易懂的俗稱的事情也就來了,這單筒望遠鏡也很自然地得到了一個「千里鏡」的俗稱。

這渤海之上由數百艘大船組成的船隊,幾乎是漁政水運司在海上的全部機動兵力了,除了留守沙門島、長江口東布洲和揚州的部隊,定遠軍和伏波旅幾乎已經一起出動。作為漁政水運司的領導指揮機關,除了都點檢張永德要總體負責東路的後勤保障以外,定遠軍都指揮使石守信、伏波旅都指揮使王審琦以下齊集船隊之中。

這樣規格的船隊,不光是幾個軍都指揮使了,其中幾艘巨型樓船的守捉都配備了千里鏡,船隊的向導當然也有,作為整個船隊都監的趙延進自然也是有的。郭煒對參加北征的這些高層軍官早就有過吩咐,要求他們善于結納幽州豪民,這兩天里趙延進和趙曼卿又是談得相當投機,看他和田重霸對千里鏡頗為好奇,也就讓他去開開眼界了。

「這算什麼,陛下的才識遠略深不可測,千里鏡只是陛下的信手拈來之作。這次北伐都是陛下在一手規劃,漁政水運司以沙門島為基地儲備物資是一年之前就開始的,想來從海路奇襲渝關之計早就是陛下的運籌,等到襲取渝關的時候七弟還能見識到更多的奇跡。」

趙延進早就習慣了新人對千里鏡的大驚小怪,當下只是不以為然地淡然提示著趙曼卿。不過趙曼卿並不領情,既然已經打開了話匣子,他不介意繼續問個明白︰「小弟有一事不明,這‘漁政水運司’作何解?先帝和陛下能夠見我輩之所未見,以水師單設一軍或可理解,不過自然可以命名為‘水軍司’或者‘樓櫓戰棹司’,就是為了與江河水軍區分,單獨創設面向大海的水師,也可以命名為‘海軍司’,這‘漁政水運司’听著可不像軍伍名稱啊。」

趙延進一怔,其實這事他也不明白,只不過漁政水運司是郭榮創立的,而群臣對郭榮早就習慣了遵命服從而不問為什麼,連宰相樞密使都是這樣做的,更何況是趙延進這類中等官員。

不過這也難不倒他,因為漁政水運司組建以後,備選軍士都在金明池受過訓,郭煒在檢閱受訓軍士的時候倒是解釋過。

「這‘漁政水運司’不光是海上的水師,也不光是水上作戰的樓櫓戰棹,定遠軍主要是在水上交戰,伏波旅可是船運陸戰的部隊,軍司還要管理各地軍隊的漕運,所以‘水運’一詞自有來歷。

至于說‘漁政’麼……陛下曾經說過,我朝志在一統天下,這天下除了中原和四境的陸地,也有東面與南面的大海;在陸上主要是兩軍交戰護佑家邦,在海上將來更多的則是管理漁業,中原雖大,人口也多,我朝將來僅僅依靠陸地是不能保證百姓都能吃上肉的,必須要用漁政船保護我朝漁民出海打來巨量的黃花魚、帶魚、龍蝦什麼的,為我朝百姓增加肉食。

七弟你看現在的船隊之中,像我們所乘樓船一般大的還有十余艘,船上前後甲板的大炮你也見過了,將來在兩側的船艙中還要配備多門,名字就叫‘護漁炮’,既可以發射特制魚鉤用以捕捉大魚,也可以用來驅逐海寇轟沉敵船。陛下將此類巨型樓船稱作‘大型載炮漁政船’。

船隊的主力既然是漁政船,當然就是為了管理漁業,這軍司將來主要也就是‘漁政’與‘水運’兩項重任,那麼命名為‘漁政水運司’顯然是實至名歸啊,這是先帝與陛下的高瞻遠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