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十二章 兵抵荊州

作者 ︰ 康保裔

晨曦喚醒了沉睡中的江陵城,伴著朝陽出城的是自凌晨起即穿行于街巷的肥料車,城池諸門就此開啟,候在城外等著趕早入城的鄉民們各自擔著柴禾、推著小車次第進城謀營生,隨著城中漸漸地熱鬧起來,市民們也逐漸爬起床來,又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業。

荊南節度使府衙內,高繼沖和諸僚早早地聚在了一起。比起前幾天的忐忑不安來,今天眾人的神情就輕松了許多,一個個都是儀態悠閑地坐著,就像是閑居拉家常。昨日荊門軍那邊的快馬已經報來了平安,高繼沖派去犒勞王師的高保寅和梁延嗣兩人頗受王師禮遇,據信王師在接受南平的補給之後將很快前往潭州,高、梁二人今日一早就會從荊門軍啟程回江陵。

「我就說以吾家侍奉朝廷的恭謹,朝廷必無謀我之意嘛……那湖南道行營馬步軍都監李崇矩也算是天子潛邸之臣,對待叔父和梁牙校還不是十分有禮?據說朝廷的南征主帥慕容延釗有病在身,卻仍然要在晚間宴請我那兩個使者,可見朝廷不曾疑我……」

高繼沖的這一番話,有一半是真的相信了高保寅和梁延嗣的匯報,另有一半卻是為了給自己壯膽,這些話既是說給身邊的臣僚听的,也是為了說服自己,只有這樣,他才能過得心中安定。

「是啊,幸好主公不曾听信李景威的胡言,這才能夠和朝廷相安無事。據掌書記和梁牙校所言,王師不僅精強,而且兵勢甚眾,行軍扎營也是極有方略,我荊南軍實在難以攖其兵鋒。設若主公依了李景威之謀,在荊門軍設伏以撼王師,只怕是要所謀不成反遭其禍,李景威與三千士卒頃刻覆沒當是題中應有之義,南平恐怕也會轉瞬即覆,那時候主公在百口莫辯之余,即便是欲求一富家翁也不可得啊!」

孫光憲也是心情大好,雖然日前他在勸說高繼沖的時候考慮到了最壞的情形,主張在萬不得已的時候就主動納土歸順,以求南平全境的安寧和高家富貴無憂,但是像現在這樣可以免除被兼並的命運當然是最好了。看來自己和梁延嗣的主張確實是萬全之策,無論進退都不會有太糟糕的後果,要是依了李景威那個莽夫的話來辦,現在大家就得忙著四散逃命或者縮在江陵城中困獸猶斗了吧?

「是啊,真的是萬幸呢……」

在孫光憲和李景威發生爭執的時候始終一言不發的高保紳,此刻也難得地發出了一聲感嘆,話雖然很短,其中卻盡透著一股慶幸。

孫仲文、鄭景玫和王昭濟、蕭仁楷等人沒有說話,不過高繼沖仍然看得出他們如釋重負的表情——高家真沒有白養他們這麼多年,雖然他們並不敢去拮抗王師,卻也還是忠誠于自己的,王師借道之舉能夠獲得現在這樣的結果,對大家都是好事啊。

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眾人都還在這里感嘆慶幸呢,慌慌張張地從外面闖進來的一員小校卻打破了府衙內的和諧氣氛。

「報!節帥,北面塵頭大起,似有大軍朝江陵城疾馳而來,離城不過數十里……」

這員小校多半是從北門城樓直奔府衙來的,對于緊急軍情門衛也不會阻攔,他一路暢通無阻不帶歇氣地跑到這里,說話的時候連氣都還沒有喘勻,不過訓練倒是相當有素,只是短短的一段話,就把看到的所有情況都交代清楚了。

「什麼!」

高繼沖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雙目圓睜地直瞪著那員小校,臉上的血色唰地一下就全然退了個干淨,轉瞬間已經是一臉的慘白,隨即又化成了滿臉的土色。

「叔父和梁牙校不是今日早間才會從荊門軍啟程返回麼?怎麼現在就到了?不對……他們也沒有帶多少士卒,怎麼會在一路上激起漫天塵土?這也不對……他們回江陵根本就無需疾馳趕路啊!就算是人多也激不起數十里以外可見的塵頭來……」

高繼沖只覺得手腳一陣冰涼,雙手還止不住地顫抖,口中哆哆嗦嗦地不知道在嘟囔著些什麼,說出來的話卻又是相當的有條理,顯見得他的資質還是不錯的,所受的教育也很好,即使在張皇失措之中也還能夠依照常識自動地進行分析判斷。

「來的莫不是朝廷的大軍?這卻應該如何是好……」

孫光憲听著高繼沖那斷斷續續的分析,再到腦子里面那麼一轉,頃刻間也是明白了過來,當下臉色也是一下子刷白。

現在還會有什麼不明白的?高保寅和梁延嗣前去荊門軍犒師,只是調了輜重營的百來個士兵趕牛運酒,糧草用的都是荊門軍那邊的庫藏,人馬並沒有帶出去沒有多少,回程也完全不用趕路,如果來的是他們的話,那既不可能讓北面塵頭大起,更不可能會是現在——按照昨日兩人傳回來的消息,他們最早也是在今日早上離開荊門軍,一般行軍回城怎麼也得是在傍晚了。

那麼如今北面距離江陵城僅有數十里,而且還因為疾馳而來激起了一路漫天煙塵的大軍,就只可能是王師了……

王師瞞過了南平這邊派去犒師的使者,徹夜行軍奔著江陵城而來,究竟為的是什麼,豈不是昭然若揭?

現在還能怎麼辦?閉城抗拒?那真的是徹底的沒有準備,是既沒有精神準備,又沒有物質準備。

在心理上,高繼沖以下雖然是做了兩手準備的,不過這兩手準備都不涉及軍事抵抗——一個是抱著僥幸心理期待朝廷無意圖謀南平,目前看來這個期望是破滅了;另一個就是抱著萬一的心理,準備好了束手就擒的,而且還是自己主動送上去。

至于物質上的準備麼……後勤輜重都拿去犒勞王師了,唯一主戰的李景威被支去率水軍南下,剩下的人就根本沒有決心抵抗王師,士卒們也都還在軍營里面歇著呢,短時間內就別想拉上城頭,而數十里外正向江陵城疾馳而來的王師,那可是旦夕可到的。

幾個人慘白著臉面面相覷了一陣,一時間都是無語。最後倒是高繼沖想得開,驚魂初定就發了話︰「事情既然已經至此地步了,還有什麼好說的……諸卿這就隨我出城去郊迎王師吧,想我高家如此謹守藩臣本分,天子應該會善待于我的。」

…………

在江陵通往荊門軍的官道上,數千輕騎整整奔馳了一夜,此時隊形已經微見散亂,不過就眼前這樣的隊形,在這個時代里仍然可以稱得上是部伍嚴整,因為各種原因落在大隊後面的騎手一旦看不到前邊的隊伍,果然就遵令待在了原地等候而不是胡亂尋路。

李崇矩和丁德裕二人在親衛的護持下當先而行,柴貴以下官佐則都分散在了隊伍之中進行約束,不過大隊之中卻看不到康延澤的身影。

天色已經大亮了,官道上本來還有不少商隊往來,此刻卻都被遮天蔽日的大軍給驚得慌亂走避,許多車馬竟然一下子沖進了官道兩邊的溝渠,有的甚至陷進路邊的水田里邊去了。

官道兩邊是漸趨寬廣的田地,沿途的樹木漸漸稀少,田野分外開闊,一路的地形地貌在明顯地向這支騎兵示意著,江陵城就在他們前面不遠。

一騎自南邊奔來,馬上的騎手卻正是康延澤。

「都監,荊南節度使高繼沖出城郊迎,此刻正在城北十五里處迎候大軍,我軍前隊斥候也在那里待命。」

康延澤驅馬奔到李崇矩身側,一邊撥馬轉身隨著騎隊南行,一邊向李崇矩報告。

「哦!高繼沖居然懂得出迎而不是拒命麼?如此甚好……你就在頭前帶路,等到會合前隊斥候以後,再繼續向江陵城內查探!」

數千輕騎又向南奔馳了一段路,就看見前面路旁的涼亭中人影瞳瞳,總有那麼十來個人在里面候著,涼亭邊上的草地上則是十幾個僮僕在那里歇馬。

…………

「檢校太保、江陵尹、荊南軍節度使高繼沖攜幕從恭迎王師……」

李崇矩等人早早地開始勒馬,壓著整個騎隊慢慢地停了下來,而李崇矩一行恰好就在涼亭邊上駐足。還沒有等李崇矩下得馬來,高繼沖就已經帶著屬下出了涼亭,面對騎隊大 深深一揖。

李崇矩也不下馬,就坐在馬鞍上淡淡地掃視了一遍身前的這一撥人。

嗯,還算鎮定,人群正中這個年方弱冠的貴介公子應該就是高繼沖了,臉上還難掩其心中的一絲忐忑,話音中也還帶著一絲顫抖,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

不管是這個高繼沖,還是他身邊的那些僚佐,驚慌是有一些的,不安也是正常的,臉上隱現的頹喪同樣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的確看不出來另外還有什麼陰謀作偽的情形——當然,李崇矩也不怕這個。

李崇矩在馬上就是一揖︰「本官甲冑在身,不便下馬行禮,還請荊帥原宥則個。此次王師赴潭州平亂,軍務緊急,我就不和荊帥多禮了,就此別過,待回師的時候再與荊帥敘話。貴部掌書記和牙校正陪同大帥隨大軍南來,稍後即到,請荊帥仍然在此等候。」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