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二十二章 善後

作者 ︰ 康保裔

第二十二章善後

失誤啊……失誤啊……

大周終歸還只是一個農業社會,郭煒也就是在軍器監和禁軍等少數部門引入了一點工業社會的種子,對敵國的諜報工作雖然比一般的農業社會要強上許多,但是距離工業社會的要求還是差得很遠的,能夠月兌產從事情報工作的人數還是遠遠不夠。

對各國朝堂的滲透,郭煒其實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雖然都難以直接滲透到他們的核心層,但是很多一般『性』的戰略情報都是可以得到的,譬如李弘冀登基的時候擺出來的帝王排場,就有人偷偷地告訴大周使者麼……

就連李弘冀後來在背著大周使者的時候都不使用帝王排場,大殿頂上的鴟吻真的廢棄不用了,郭煒也是了解得到的。

當然,依據各國對中國認同的親疏遠近,依據各國民間對大周的觀感差別,偵諜司和兵部職方司對各國朝堂的滲透程度是有差異的,大理國與西域那邊暫時還鞭長莫及,契丹這邊只能接觸幾個後晉的舊臣與燕地出身的漢兒,北漢高層大多與大周和郭家有仇,不過在南方各國卻都滲透得不錯。

可是諜報和招募的人手還是遠遠不夠,在進入不了核心層,得不到核心情報的情況下,覆蓋面又不夠廣,如果不是郭煒命令他們定向搜集的話,有些重要情報偵諜司和兵部職方司的情報分析人員根本就感知不到。

關于慕容英武這個人物和南唐弄出來火『藥』、火銃的情況,就是最新的一個例子,由此導致的伏波旅第三軍的慘重損失,則是一個重大的教訓。

慕容英武這樣的小角『色』,如果不是這次涉及到了火『藥』和火銃的問題,還造成了周軍的重大損失,又是抓住了南唐軍的主將皇甫繼勛,那麼即使慕容英武最新擔任了南唐湖州路行營的副都統,那也頂多就是在偵諜司那邊備一下案而已,根本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迅速而準確地查出他的履歷來。

慕容彥超的子佷投奔了南唐,如果沒有躥到高位,即使是做到了什麼南唐樞密院的承旨,又有誰會巴巴地跑去報告大周使者或者偵諜司的上線?這種等級的官員也太多了啊,哪里忙得過來管,真要是管到這麼細致的地步,那情報部門就得體會一下什麼是信息轟炸了。

各種地方情報同樣是這樣,後蜀在棧道和長江沿線的通道、隘口和兵力部署以及守將配置這些情況,南唐在長江沿線以及金陵、洪州等要點的布防,還有長江的水文狀況,那都是在有了郭煒的具體交代和樞密院的具體要求之後,各部門有了定向搜集的目標,情報部門這才搜集得比較清楚。

至于鎮南軍那些兵力里面有五千人是比較特別的新軍,使用了比較特別的裝備,還有金陵、洪州與鄂州突然多了幾個奇怪的作坊,林仁肇手下或者南唐樞密院那里多了一個奇怪的人,沒有郭煒吩咐下來的定向搜集,又缺乏一點運氣的話,僅僅憑著偵諜司和兵部職方司的少數駐點人員卻又哪里探听得到?

郭煒畢竟不是在玩開了全地圖的戰略游戲,也不是某省的駐防軍發言人,卻哪里真的做得到「一切盡在掌握」?隨著他對這個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這個世界的人對郭煒帶來的變化進行的響應,他能夠掌握預知的未來已經是越來越少了。

現在看來,郭煒根據歷史知識掌握預知的情報減少的程度,已經超過了情報部門的進展速度,很多事情已經開始模糊不清了。

情報工作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啊……沒有天網,沒有偵察衛星和間諜飛機,沒有無線發報機,那也得有這個時代的或者,即便是因為人手不足做不到他們那種水平,那在工作方法上也要盡量向他們靠攏,就算是比中統和軍統還差,那也不能弱于錦衣衛和東西廠啊……

吳越這一戰,讓郭煒痛感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還是遠遠不夠。

就是因為對南唐軍的進步兩眼一抹黑,就是因為對伏波旅的戰斗力過于自信,雖然還沒有讓戰事翻盤,但是第三軍損失有多慘重?在一個軍的五個指揮里面,最強的第一指揮全滅,兩個指揮被打殘,真正是傷筋動骨了,更何況連軍都指揮使都報銷掉了。

一戰就陣亡了兩個軍都指揮使,雖然也有他們自己輕敵的緣故在里面,沒有把南唐軍放在眼里,自己直接頂到了第一線,只和一個指揮的兵力呆在一起,但是南唐軍的戰斗力大有進步卻也是一個事實。

羅彥環和王彥升這兩個人,郭煒還是略微有一點印象的,說實話,這個印象不怎麼好——當然,不是他們現在的行為如何不好,是他們在另一個時空里面的後續發展讓郭煒心里面不舒服,本來就不是趙匡胤的嫡系親信,結果表現得比趙匡胤的一些嫡系親信還要急切惡劣,有點像二狗子。

不過他們在這個時空里面畢竟沒有做過什麼對不起大周的事情,畢竟他們是兩個軍一級的指揮官,這個級別的軍官陣亡,那可是更高級別的史彥超陣亡之後的第一次,更是郭煒登基以來的第一次,那是相當的打臉。

像在淮南之戰中身亡的白延遇、王環、唐景思,總還是因傷因病,而且是在進攻『性』的勝仗中感染的傷病,而羅彥環和王彥升的陣亡,怎麼說也是一次敗仗,和史彥超陣亡的敗仗差不多。

郭煒登基這麼些年,哪里陣亡過軍都指揮使和刺史一級的軍官了?而且是一仗全滅兩個指揮,一戰損失千人規模和一戰全滅兩個指揮,這其中的差別可是相當大的。

教訓啊……教訓!

羅彥環和王彥升兩個人的死後哀榮肯定是要有的,詔贈節度使是必須的,相關人員的獎懲都要盡快落實——當然,其實敗仗的直接責任人也就是他們兩個,這可沒法追究了,嗣後接替指揮的第三軍都虞候錢守俊那是無過有功。

需要檢討申斥的還是偵諜司和兵部職方司,當然,還有郭煒本人和樞密院軍咨部運籌司也需要各自檢討。

伏波旅第三軍在獐灣和燕灣的阻擊戰中,不光是第一次遭遇了南唐軍的火銃部隊,而且也是第一次踫上了防御工事與火銃在配合上的不協調。

火銃是純粹的直『射』兵器,可以完美地替換弩,卻不能真正完美地替換弓。弓箭的曲『射』能力,僅僅用士卒投擲霹靂彈是代替不了的,霹靂彈可不是手榴彈和手雷,更不是迫擊炮和擲彈筒,因為黑火『藥』的威力不足,霹靂彈必須做得足夠大足夠重,所以投擲距離太短了,根本就完成不了戰場遮斷的任務。

最起碼的,霹靂彈的投擲距離不足以阻止南唐軍的火銃進入它的有效『射』程開火,因為慕容銃的有效『射』程可以達到三十步,而霹靂彈卻扔不出二十步去。

假如南唐軍在隨後對燕灣的攻堅戰中拿出獐灣那一戰的喪心病狂來,一樣不分敵我地用他們的火銃『亂』『射』,錢守俊的麻煩也不會小,僅僅用霹靂彈是阻止不了南唐軍的瘋狂的。

以前按照純粹冷兵器發展起來的防御系統,並不是那麼契合火銃作戰的,其他人不清楚不了解,其實郭煒是應該知道的。

但是郭煒對稜堡缺乏研究,對此沒有足夠的認知,又在一定程度上輕視了敵方的攻堅能力和進攻意志,而且沒有考慮到伏波旅這種缺乏火炮的輕裝部隊野戰防御的需要,所以他並沒有將火器輔助下的合理防御體系研討作為重大課題交代給武學和樞密院。

好在南唐軍沒有繼續喪心病狂,而錢守俊也根據火銃的特點在陣地布置上面做了一些小小的變通,在燕灣真正阻止南唐軍的火銃部隊接近陣地的,其實是後排土台上第三指揮的火銃『射』擊。

人才啊……

火器輔助下的合理防御體系研討應該馬上作為重大課題,交由武學和運籌司進行討論,錢守俊最好帶著他的第一手經驗參與分析總結,尤其是缺乏火炮支援的輕裝火器部隊如何布置野戰陣地,必須要迅速得出一套方法來,不然其他勢力不好說,至少南唐軍會有想法的。

反正伏波旅第三軍損失很嚴重,需要回來休整補充,正好定遠軍和伏波旅的其余部隊已經齊集長江,換一個軍過去杭州,把第三軍調防回來,部隊補充休整,軍官***行賞,錢守俊更是不消說得。

嗯,吳越那邊的危機尚未解除,杭州城必須駐留一部分部隊協助其防御,兩個軍的定遠軍和兩個軍的伏波旅是必須的,想必錢弘俶也會很歡迎。

另外,作為對忠誠藩屬的保護,對效忠朝廷的錢氏一族的恩典,被南唐軍擄去的宣德軍節度使錢弘偡必須得要回來,至于條件,大不了把皇甫繼勛拿出來交換就是了。

皇甫繼勛這個人郭煒是不怎麼看重的,根據調查,伏波旅第三軍吃的虧主要就不是因為他,這個人還是一如郭煒印象中的那樣,就是個二世祖,放回去也不過就是成為李弘冀的一個豬一般的隊友,能夠換回來錢弘偡,以此慰藉錢氏一族,很值得。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