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初遇石牌口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此時正值清明前後,這個時節的江南,東南風漸起,雨水漸多,荒野之中是一片綠意盎然,就連長江兩岸的灘涂和江心的沙洲上都冒出了一叢叢的綠芽,沙洲在此時似乎都已經變成了草洲。
然而江水卻也是在這個時節里開始了穩步的上漲,于是剛剛被女敕綠覆蓋的沙洲轉眼間又被清澈的江水淹沒,只在水底留下了微微泛白的暗灘,讓有經驗的船工看見了,還可以在浩淼的江面上回旋避讓。
從馬當山一路過來,沿途幾乎都是大大小小的沙洲和暗灘,無不在限制著船隊的速度,哪怕船隊是順流而下,哪怕這一段江水正是由南向北流動,東南風從側後方吹來,無疑可以稱得上是一路順風。
好在石牌口就在前邊不遠,江岸在此從兩邊向內急劇收縮,固然是迅速地收窄了江面,讓水流趨急,卻也使得江中的沙洲少了許多。沒有了沙洲和暗灘的阻礙,這一段的航道反而變得寬敞了不少,船隊的速度倒是提高了許多,而且又可以恢復數艘巨艦並行了。
林仁肇站在高大的旗艦頂層甲板上,遠眺著前方的江口,雙眉微微地擰著,神情非常凝重。江面上風大,頂層甲板更是毫無遮擋,東南風從他的側後方吹來,將他披著的大氅吹得緊緊地裹在身上,衣角則飄向了左前方。
這艘旗艦非常龐大,正是船隊當中最大的十多艘巨艦之一,光是甲板就多達十余重,桅桿更是粗大無匹,乃是以廬山深谷之中的整株巨木造成。在桅桿的頂端,鎮南軍節度使和南都、江州、湖口諸軍勤王都統的兩面大旗高高飄揚,全船隊的上千艘大小船只,無論隊形怎麼拉長,無論相距旗艦有多遠,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兩面大旗。
這樣的場景,倒是頗有一絲乘風破浪的味道,然而此刻的林仁肇本人卻根本沒有心情和時間去體會此中豪情。
就在前面不遠處,石牌口,這一段長江最窄的地方,船隊就很有可能要遭遇周軍的攔截了。雖然自己對此是無所畏懼,但是周軍肯定也是有備而來的,听聞周軍曾經在石牌口一帶架設浮橋,誰又能知道他們在這里還有哪些布置呢……林仁肇怕當然是不怕的,就是有些擔心,船隊不要被周軍的一些出人意料的布置給耽擱了時間、增加了損耗。
船隊真正的目標自然是去焚毀采石磯的那座浮橋,是趕快開到金陵去勤王,路上可不能太耽擱了,容不得和沿途的散兵游勇浪戰。但是自從和周軍作戰以來,現在的這個周主搞出來的許多奇思妙想曾經多次弄得林仁肇措手不及,吃多了虧之後,林仁肇在與周軍交戰之前總是會有很多的疑慮。
這一次又會有什麼花樣嗎?
前面雖然有斥候船只在開路,攀招手的預警應當不會耽誤事,但是自石牌口開始,長江兩岸已經盡為周軍所掌握,斥候哨探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將敵情完全打探清楚的,而戰局又根本不允許林仁肇派人在暗中慢慢地查探前路,為今之計,也就只能依靠船隊的強大實力一路硬闖了。
「知己而不知彼,勝負參半啊……」
想到這些,林仁肇不由得長嘆了一聲。
很多仗都是不得不應戰的,就像現在自己將要面臨的這一切,所以知己知彼的兵法理想狀態,在通常情況下都是難以達到的。譬如說現在,他就只能寄希望于船隊的實力雄厚遠遠壓倒周軍了,如此還能讓勝面向己方大幅度傾斜。
「大帥不必過于憂心,我方固然是知己而不知彼,北軍卻也是一樣。我軍在湖口時可是戒備森嚴,料想北軍的暗探也查不到多少軍情,在斥候用間一道,雙方應該是勝負各半。但是我軍的兵力肯定是大大優于北軍的……」
一個聲音在林仁肇身後悄然響起,卻是衛尉卿李平在船艙中待得膩了,于是就想著跑上甲板來看一看,看看水軍那浩『蕩』的進軍場面,結果在鎮南軍節度使都押衙莊友直的陪同下剛剛登上甲板,就听見林仁肇在這里自言自語。
作為一個有相當造詣的縱橫家,在用兵之道、為政謀國等諸多方面都和朱元惺惺相惜的僑寓人士,在出使南都之前又得到了李弘冀幾乎全面的交底,李平是很清楚當前的局勢的。
金陵的守軍自從新林寨之敗以後,基本上就已經是一蹶不振了,出城反擊完全是想都不必想的一件事,擊退周軍的進攻自然是完全無望的了,他們能夠做到的就是守住金陵堅城,然後等待著各路勤王大軍前來救援。
而在各地可能的勤王大軍里面,真正可以指望得上的,其實就只有林仁肇這一路了。監察御史許逖去請的另一路兵力,乍一听起來倒是不少,但那都是一些州郡兵和義軍,以李平的見識判斷,那種軍隊的戰斗力是相當的不靠譜,屆時或許只能起到牽制周軍一部的作用,真正與周軍搏殺破圍,還得要看林仁肇率領的這十萬水步軍。
至于說常州和潤州的守軍,他們能夠實現自保就已經算是為金陵排憂解難了。這兩座城池如果能夠依靠自己就守住的話,周軍在揚州方面的部隊和吳越軍也就必須和他們形成僵持,如此對整個戰局還能有所助益;若是他們守不住或者干脆發昏得棄城跑到金陵去勤王,那吳越軍和揚州等地的周軍就會緊跟在來到金陵城東面,與金陵城西面的周軍形成合圍,結果可就是勤王不成反害王了。
「越人以五萬兵圍攻常州,北軍在金陵城下也就是十萬上下人馬,其中可以用來攔截大帥的水軍哪里會有多少?而大帥麾下此刻就有十萬水步軍,兵力無疑是大大佔優的。」
李平的這句話,一半是在寬慰林仁肇,另外卻也是說的實情。自從兩國以長江為界以來,周軍就常年動用水軍巡江,以雙方多年的互相觀察『模』底,對于周軍到底有多少水軍力量,李平是自認為心中有數的。
哪怕周軍把那些巡江的水軍全部都集中起來,再加上沿江諸州的州郡水師,那距離十萬之眾也還是差得很遠的,而他們在金陵城下的大軍又不可能抽調多少出來,因此最後能夠出動來對林仁肇進行攔截的,最多最多都不會超過五萬人。
這樣的兵力優勢當然還是很不小的。
不過周軍的重型火銃肯定是一個大禍患,從慕容英武自新林寨逃歸之後的陳述來看,金陵和潤州的水軍基本上就是敗給了周軍船隊里面的重型火銃了,以致于陳德誠和盧絳兩個人都沒有跑出來。對于這個東西,南唐上下一時間還真是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克制。
「何況我方也不是全然不知彼的,新林寨之戰我軍雖然敗得很慘,但是北軍的水戰方式卻也已經為我所知,北軍再不能在兵器方面出其不意了。雖然我軍對北軍的重型火銃一時無有良法克制,但是大帥在湖口進行的演練已經略知應當怎樣趨利避害,北軍想要憑著一兩件兵器就獲勝,卻也沒有那麼容易。」
幸好在新林寨一戰當中生還的是慕容英武這個對火器認知最深刻的人,有他的見聞和分析判斷能力,哪怕一時還難以克制周軍在火器方面的巨大優勢,卻總還是可以做一些削弱防範這種優勢的事情。
而且也不是一點好消息都沒有。
想到這里,李平就略有些寬慰地說道︰「再者水戰向以上風上游為有利,我軍新林寨之敗,除了兵器遠不如北軍之外,我軍從下游逆攻北軍也是敗因之一,況且當時江面上刮的還是西北風。如今東南風起,我軍過石牌口之時應當還是順風順水,北軍的兵器雖然犀利,卻也未必就勝過了天時地利。」
「嗯,此話倒是不假……順風順水從來都是水戰之中的一大優勢,無論是沖撞、遠『射』還是縱火,佔據上風上游都是第一要務。而且周軍的重型火銃打得甚遠,非我軍拋石機可比,所以敵利在遠戰,而我利在近戰,新林寨之戰金陵和潤州水軍逆風逆流而進,難以迅速接近敵軍,平白多挨了許多彈丸。」
林仁肇點點頭,順風順水確實是自己和陳德誠最大的不同,是今後這段時間對付周軍的最大優勢。
嗚……
兩人正在說話間,就听見前面傳來一陣悶悶的號角聲,接著頂在最前方的斥候船桅桿頂上連續打出旗語。
「嗯?!前方出現大股敵船?北軍果然將攔截我軍的船隊擺在了石牌口。」
不等旗牌虞候過來向他解讀旗語,林仁肇自己就已經看明白了,心中掠過「果然不出所料」的念頭,他轉身就疾步向下走去,一邊走一邊對莊友直吩咐著︰「叔益,即刻命令全軍半帆,準備與北軍接戰!」
前方南唐軍的攀招手完成了吹號揮旗的程序之後,並沒有滑下桅桿,而是轉頭又看向了北方,在那里,一列數百艘船只橫在江中,將石牌口的那一段江面塞得滿滿的。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