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十五章 接戰

作者 ︰ 康保裔

第十五章接戰

在石牌口指揮攔截林仁肇大軍的正是定遠軍的副都指揮使張光翰,麾下轄定遠軍的兩個軍和江陵府、岳州水軍,以近百艘樓船和數百艘其余大小戰艦在此組成了第一道攔截線。

得益于千里鏡的幫助,周軍這邊的攀招手更早發現了南唐軍,于是早早地就在石牌口擺開了陣勢,數百艘戰艦在江中橫著攔住了南唐水軍的去路。

此時已經是江水大漲的時節,石牌口一帶的江面雖然還是比較窄,卻也不是數百艘船就可以堵得水泄不通的,周軍主要也就是堵住了長江中間的主航道,這里是南唐水軍的那十幾艘巨艦必經之處。

此刻長江的主航道上面,周軍的各種大船分作幾層拋錨落碇,完全是一副決不允許南唐水軍通過的架勢,即便是主航道兩邊只能通行較小船只的水面,周軍同樣調動了各『色』小船堵截,雖然肯定是難以封堵周全的,但是南唐水軍的兵力主要也就是集中在那些大艦上面,只要截住了那些大艦,南唐水軍對采石磯浮橋的威脅無疑就會大大地降低。

在發現了周軍的行動之後,林仁肇迅速下令全軍準備接戰,其中多數戰船在接敵之前以半帆暫時減速,位于船隊前列的戰艦更是徹底落帆打橫,等待著後面的船只跟上來,以便將行軍隊形轉換為作戰隊形。

江面上水波平闊,石牌口的兩岸也不是什麼山石嶙峋之處,整個就是一覽無余,南唐軍發現周軍也就是吃虧在肉眼和千里鏡的比較上,時間並沒有晚多少,仍然有充裕的時間供林仁肇作出隊形變換。

很快地,南唐水軍就以十幾艘巨艦為中心擺出了迎戰陣形,每三艘巨艦並行一排,牢牢地佔據了長江的主航道,其余大小戰艦則分居兩翼,在船隊最前面還有較小的艨艟走舸為巨艦開道。

陣勢剛剛才排好,林仁肇的旗艦上就是一陣鼓角齊鳴,桅桿頂端的旗號一齊指向北方,隨之周圍巨艦上面也是鼓聲雷動,大小戰艦同時張開篷帆,在東南風的助威下順著江流向石牌口方向撲了過去。

順風滿帆,又是順流直下,而且越接近束口位置水流就越急,南唐軍的上千艘大小戰艦以極快的速度接近著橫在江面的周軍船隊,在各艦的甲板上,水手們各司其職忙個不停,船側的木女牆外面已經大張旗幟、布幔,頂端更有濡濕的扎實麻袋。

通過李平的介紹,林仁肇已經知悉周軍的水上的幾種戰法,對于周軍那種用重型火銃拋擲過來的鏈形彈丸,他一時倒是還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來對付,為了不被這種彈丸扯斷了桅桿、扯壞了篷帆而收起篷帆、放倒桅桿的做法完全就是因噎廢食,林仁肇斷然是不會這麼做的。

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在船只周圍多多張設旗幟、布幔等物,指望著或許可以對那種彈丸稍加阻擋。

當然,在船只周圍張設這些旗幟、布幔,其實和守城的時候在垛口上這麼布置的用意是差不多的,其用來阻擋箭矢的效果一向很好,甚至還可以擋一擋拋石機投擲的石彈,但是對付沉重而且速度極快的鐵彈丸效果如何,眾人都是心中無數,只能說是聊勝于無吧。

至于那些堆在木女牆頂端的濡濕麻袋,里面填充的既有蘆花柳絮,也有沙土破布,目的自然是為了阻擋周軍火銃『射』來的銃子,根據林仁肇用自家水軍的慕容銃試『射』的結果來看,防御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在遭遇周軍火銃的打擊之前,船隊首先就必須通過周軍重型火銃打擊的考驗,既然在防御上一時還找不到什麼好辦法,那麼就只有指望船隊能夠快速通過這一段被單方面打擊的區域了。

所以林仁肇才會下令排好了攻擊陣勢的船隊以滿帆向周軍沖去。

林仁肇的旗艦上,李平趴在頂層甲板的木女牆後面,透過垛口看向北方,前面桅桿林立、舳艫相連,正是橫在江中的周軍那數百艘戰艦,陳德誠、盧絳他們就是被他們送入了江底。

偏頭往兩邊看看,旗艦的斗手都已經藏身在木女牆後面,水軍專用的重型慕容銃正架在垛口上,銃子早已經裝好,火把則握在斗手們的手中,就等著兩軍接近之後點燃『藥』室引線。

雖然慕容銃遠不及周軍的火銃,哪怕是水軍專用的重型,但是總比犁頭鏢和弓弩要好,起碼不必站起身來投擲、發『射』,不如周軍的火銃也罷,靠近了還是一樣可以打死人的。

至于在對『射』中進行第二次裝彈,那當然是必須站起來才行的,不過第一銃總可以趴著躲過周軍的銃子不是?

再往船外看去,只見水面開闊江岸平坦,友鄰戰艦都在同向行駛,缺乏有效的靜止參照物,恍惚間竟然察覺不到船隊前進的速度,只有看著北方那支堵路的船隊迅速增大的側影,才能體會到兩軍接近得有多快。

據說周軍的重型火銃『射』程達到了一二里,而這邊戰艦上裝備的拋石機就只能打到一百多步遠,中間的這好幾百步都只能干捱著,想想真是令人憋悶。當日陳德誠和盧絳臨終之際的心情,恐怕也是以無助無力為主吧……李平此刻竟然有閑心猜測在白鷺洲陣亡的兩員大將的心理。

船行甚急,前邊周軍的戰艦仿佛撲面而來,看那些船只的大小模樣,差不多就是在一二里地之外吧?想著就要親身體驗周軍重型火銃的轟擊,李平禁不住全身顫栗起來,然而並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興奮。

確實有些興奮,當日陳德誠他們逆風逆流仰攻周軍,行船的速度太慢了,這才在路上就被周軍轟得七零八落的。如今的局面可就倒過來了,自己船隊正處在上風上游,此刻紛紛張滿了篷帆,已經將船速飆到了最高,一二里地也就是倏忽一瞬而已,應該挨不了幾顆彈丸。

更何況,船速一快了,周軍的準頭自然也會下降,如此一來,在本方可以使用戰具之前,損傷應當不會太大。

這麼快的船速,林仁肇擺明了就是不準備使用拋石機,畢竟在周軍的各式火銃面前,隔著幾十上百步對『射』已經不是南唐軍的優勢了,所以不如干脆利用順風順水的優勢直接撞擊敵船,然後進行跳幫作戰和近距離投擲震天雷與猛火油罐。

沖撞戰術的話,南唐軍的戰艦更大,船速更快,又是船頭撞向周軍的船側,無疑是全方位的優勢;跳幫作戰的話,南唐軍和攔截的周軍比起來,不僅是船多人多,而且南國水手生在水上,比起臨時『操』練上船的北軍肯定是強得多的。

就算是震天雷的威力和數量都比不過周軍,那這邊還有猛火油罐呢,還可以順風揚灰呢。洪州等地水軍多年積攢的猛火油,有多年來從蜀地購入的,有南洋商人進貢的,這一次林仁肇可是全部裝上了船,而水戰必備的石灰更是每艘船上都有的,足夠從石牌口一直殺到采石磯的了。

只要一想著周軍賴以橫行大江的兵器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本方可以充分利用天時地利化解其兵器優勢,迅速進入自己仍然擅長的領域,李平就興奮得全身顫抖。

晴空之下一陣雷鳴,一如李平所料,攔在石牌口的周軍船隊當中的重型火銃響了,近百枚鏈彈騰空而起,旋轉呼嘯著低空掠過江面,竟然一齊集中砸向了主航道上的十幾艘巨艦。

兩支船隊的相向速度確實很快,即使周軍的船隊就停泊在江中沒有動,因此鏈彈的準頭確實很差,雖然炮手們都是各自瞄準了目標,但是鏈彈實際飛到目的地的時候,原先的那艘船早就沖過去了。

好在周軍那些船只都是停在江中不動的,炮手們的經驗也非常豐富了,這近百枚鏈彈雖然沒有擊中他們原定的目標,卻還是砸在了長江的主航道上,沖在最前面的幾艘巨艦躲過去了,後面的卻是自己送上門來。

一枚鏈彈從旗艦上空滑過,直接砸入了水中……

一枚鏈彈掛到了旗艦左邊那艘巨艦的桅桿,在吱吱嘎嘎令人牙酸的一連串聲響之後,粗大的桅桿竟然從中間半截斷裂,上半部分轟隆一下就砸到了甲板上,卷走了大批水手……

一枚鏈彈穿透了旗艦後邊那艘巨艦的篷帆,將巨大堅韌的船帆絞得粉碎……

一枚鏈彈滑過兩艘巨艦的上空,橫著撞入了一艘艨艟斗艦的甲板側面,張在船側的旗幟、布幔果然是形同虛設,這枚鏈彈旋轉飛舞著橫掃了整個甲板,甲板上的凸起物,無論是人還是索具、船舵乃至艙板,竟然都被這枚鏈彈打得粉碎。

…………

雖然南唐軍的船速很快,但是周軍的第一輪炮擊瞄準的是長江的主航道,而且是南唐軍船隊的前排,最後這近百枚鏈彈落下來的時候,此處已經成了南唐軍船隊的中央所在,于是近百枚鏈彈居然命中過半,十幾艘巨艦當場就癱瘓了三艘,另有兩艘的甲板被橫掃。

至于伴行在主航道旁邊的那上千艘樓船、艨艟和走舸,遭受了池魚之殃的就更是難以計數。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