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當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九章 請戰

作者 ︰ 康保裔

第九章請戰

在廣政殿舉行的軍事擴大會議很快就取得了一致的意見,運籌司的作戰方案順利地獲得了通過,王著對幾個轉運使的提名也沒有掀起什麼波瀾,唯有三路大軍的主帥還要等著樞密院和郭煒協商。

不過具體的戰爭發起時間顯然還要等到***月份,使用的兵力又主要是從戰區鄰近的州縣抽調,各路主帥的確定倒也不需要太過急切。隨著給李昉、趙玭、張永德等人的詔書依次上路,辛仲甫與宋琪兩個人的迅速就位,戰爭的腳步就已經開始進入了緊鑼密鼓的階段。

當然,錦衣衛親軍司要抽調兩個軍參與南征,與此次參戰的主力不同,錦衣衛親軍都是駐扎在東京的,離著戰區可比較遠,他們的動作自然需要趁早。

隨著辛仲甫和宋琪的離京赴任,朝廷即將出兵嶺南的消息在朝臣與禁軍將領之中迅速地傳播開來,這些消息雖然還沒有得到皇帝與樞密院的公開承認,卻已經是傳得有鼻子有眼了,甚至詳細具體到了調動兵力的細節。

確實,在這個時代,除非是皇帝和宰相、樞密使等少數重臣的密議,朝中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秘密的,以這一次軍事擴大會議的與會人員之多、涉及範圍之廣,郭煒倒是沒有奢望可以保守得住秘密。

這一戰,郭煒原本就沒有想著依靠戰略上的突然襲擊的優勢,更何況南漢平常在邊境上就早有戒備。而且即便是南漢有細作在東京,他們也未必就接觸得到有資格參與傳播消息的文武官員,等到這些細作確認了傳言,也還有一個將消息送回南漢的過程,再到南漢主對此傳言作出反應,相信大軍已經越過五嶺了。

雖然中國自古就很強調用間,但是以這個時代的通訊水平和人們的見識水平,郭煒相信周邊勢力沒有誰能夠做到偵諜司這種級數的用間。而即便是以偵諜司的能力,還有郭煒的特別交代指引,並且有郭煒制定的一些密碼技術,郭煒對南漢朝堂變化的把握都不是很清楚,更遑論主要依靠商旅被動收取信息的其他勢力了。

就算是劉鋹懂得在東京安『插』細作,而不是單純依靠在兩國之間往返貿易的商旅打探消息,那細作往回傳遞消息的手段都是相當貧乏而且落後的。首先,電報電話之類的手段肯定是不存在的;其次,大周的驛傳系統也是他們無法利用的;然後,奔馬疾行肯定是會被反復盤查的,而他們攜帶密信的最高水平也不過就是蠟丸書,蠟丸固然可以藏在發髻、衣縫、鞋底甚至菊花里面,但是總不如密碼信那麼掩人耳目。

所以郭煒並不擔心在文武官員中間紛傳的南征之事會給南漢提供足夠的預警,畢竟傳言的範圍還是局限在中高級官員,並且沒有誰把進軍路線都一五一十地講出去,起碼在錦衣衛巡檢司的匯報當中不存在這種跡象。

只要南漢收買不到朝廷重臣,那麼他們頂多只能知道周軍準備進攻南漢這個粗略的情報,南漢可能存在的細作也最多只能傳回去這種水平的情報,而這樣的情報對增強南漢的防御能力其實並沒有多少幫助。

對南漢的這一戰早晚是要打的,對此不光是大周朝野心知肚明,南漢君臣同樣是心知肚明,甚至從郭榮率軍親征收取淮南十四州那一刻開始,南漢主就已經知道了。現在就算是情報更詳細了一點,也不過就是預期從「周軍早晚要打過來的」變成「周軍今年就要打過來了」而已。

不過在東京文武之中紛傳的南征消息,最終還是給郭煒造成了小小的困擾。

「陛下,征伐嶺南的事,因為南漢軍戰力不行,朝廷打算主要用州郡兵,只調去兩個軍的禁軍,那都沒有什麼……可是為啥兩個軍都從錦衣衛親軍司選啊?咱侍衛親軍可是一點都不差。」

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陸萬友在郭煒面前嚷嚷著,聲音並不怎麼大,不過听得出來心里面的牢『騷』不小。

雖然明知道皇帝對自己一手拉扯起來的錦衣衛親軍更親厚一些,侍衛親軍這樣的老資格也未必爭得過他們,但是戰功是誰都想要的,打南漢這種比較輕松的戰功就更是如此,有兩個軍的出兵份額,侍衛親軍的將領們可不甘心全都被錦衣衛親軍給拿去了。

不過袁彥為人厚重,柴貴更是謹慎避嫌,侍衛親軍司的兩個主官都不想出面去爭,而攻打南漢需要翻越五嶺,即便南征大軍需要用到馬軍,那也肯定會用已經適應了南部山林的楚地和江南山區的州郡兵,所以馬軍都指揮使祁廷義也沒有出面。

當然,祁廷義這人領兵打仗還可以,踫上這一類與同僚爭奪的事情卻是膽小得很,臨事多規避,所以即便是龍捷軍想要爭一爭出兵的名額,最終出面的多半也會是職位稍低資格更老的龍捷左廂都指揮使王晉卿。

只是龍捷軍上下都很清楚這一戰肯定是沒有他們什麼事的,所以侍衛親軍司最後跑來找郭煒請戰的就只有陸萬友了。

陸萬友年約五十出頭,當年郭威任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的時候,他是天雄軍馬軍都指揮使,那也是標準的從龍之臣,以後又在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之間兜兜轉轉,基本上是一直作為郭家嫡系去掌握軍隊的。

正因為如此,陸萬友在郭煒面前為虎捷軍爭取利益倒是沒有太多的顧忌。

郭煒掃了一眼面前的幾個禁軍將領,五十出頭的陸萬友當然是來為虎捷軍出頭,而四十多歲的殿前都虞候王廷義肯定是為控鶴軍爭取一個軍的名額,不過……甚至還有伏波旅都虞候苻俊?

定遠軍和伏波旅主要駐扎在沙門島和幾個大港,東京駐扎的軍隊數量極少,不過漁政水運司的府衙則是在東京,副都點檢石守信多數時候都是在東京辦公,定遠軍和伏波旅的三個主官則在東京和駐地之間輪值,所以此時苻俊人在東京倒是不奇怪的,只是他跑來做什麼?難不成伏波旅的『操』練最嚴格,基本上什麼地形都涉及過了,所以他們也想在征伐南漢之戰中分一杯羹?

「嶺南只是小患,侍衛親軍還要留著備御北邊,就不必長途跋涉***了……去年契丹內『亂』就已經平了,雖然至今尚未有契丹主大舉興兵南犯的跡象,但是我軍卻不可不防,侍衛親軍還是要以河北邊防為重。」

郭煒當然是偏愛錦衣衛親軍的,畢竟那是他一手創建起來的,而且軍官資歷較淺好駕馭,又大多經過了武學的培訓,比較能夠領會郭煒的戰爭理念,用他們去檢測各種敵人和戰法很合適。

再說了,錦衣衛親軍的士卒都是按照郭煒的選人標準,要麼直接自民間招募,要麼從其他軍司精選的,作為大軍的骨干郭煒很放心。要知道這一次南征將近九成的兵力都是南方的州郡兵,雖然經過了整編和『操』練,其中有不少人可是以前的南唐軍、武平軍和荊南軍,哪怕原先這些軍隊本來就比南漢軍要強,沒有一支可靠的骨干力量,郭煒還是不踏實的。

不過這種偏愛肯定不能是明確地宣之于口的,再說為虎捷軍出面的陸萬友又是郭家嫡系,郭煒也不能太駁他的面子了,侍衛親軍另有大用,這自然是一個比較恰當的理由。

听到郭煒這麼說,陸萬友張了張嘴,卻是沒法繼續抱怨下去了,他總不能說契丹的威脅不重要吧——雖然的確是不怎麼重要,估『模』著光靠範陽軍和盧龍軍加上當地的駐屯禁軍,就足以將契丹軍的一般***堵在燕山長城一線了。

只是陸萬友好打發,王廷義就未必了︰「陛下,契丹與河東的任何妄動,有侍衛親軍就足夠應付了,只要陛下不搞什麼親征,殿前軍就只需要負責衛蹕京師,從控鶴軍中抽出一個軍去根本就不打緊的。」

「嗯,從控鶴軍中抽出一個軍去根本就不打緊,就是讓你‘王當代’親領這一軍也不打緊,是吧?」

郭煒看著這個贈太傅、岐王王景的長子,輕松地開起了他的玩笑。

別看王廷義是將家子,而且王景和郭威算是行伍間的貧賤之交,可是王廷義這人並沒有勛貴子弟的驕橫跋扈等『毛』病,而且作戰勇敢經常親臨一線,唯一的『毛』病大概就是『性』情驕傲吧。

王廷義很以自己身為王景之子而自豪,不是因為王景的官爵,而是因為他自認為的王景的能力與功勛,所以逢人便自夸「我當代王景之子」,以「當代」區別于歷史上的王景,譬如漢朝那個治河的大臣,結果倒是讓王廷義在同僚那里混了個「王當代」的雅號。

「嘿嘿,要是讓我去領一路大軍,那當然是最好了……」

王廷義倒是當仁不讓,听郭煒的言語之間似乎有些松動的意思,馬上就順桿爬了上去。他當然知道運籌司對南漢的作戰計劃,預定中的東西兩路攻擊,西路有潭州防御使何繼筠、朗州團練使王繼勛等人在,多半是不需要另遣大將的,不過東路的鎮南軍節度使張永德只是負責後路,想來禁軍將領能夠有些機會。

更多到,地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混在五代當皇帝最新章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文閱讀 | 混在五代當皇帝全集閱讀